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对着后窗的教室(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对着后窗的教室(散文)


作者:虞臣 布衣,48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78发表时间:2016-04-19 08:16:04

四(1)班在三楼,对着我办公室的后窗,直线距离不过三十米,抄过花坛,西楼梯一拐,路程增加了几倍。还好,比先前的六(3)班近多了。那时,从西南到东北,从楼底到顶楼,三分钟的提前量耗在六十六级台阶、长长的曲里拐弯的过道,每个窗口都是风景,每次来去附带锻炼功能,我常常那么自慰着。
   四年级一班,在班级编号中排在首位。按以往惯例,排在前面的都来自附近镇上,生源相对优质,教师、有头有脸的人物,子女都安排在一班二班,从一年级开始即在中心小学就读,智力、非智力都过硬些。靠后的班,高年级都是村小并过来的,类似于杂牌队伍。我历任的年级最靠前也是三班,其它几次都是五班,很像我在某些团队的地位,或者一贯以来无足重轻的境遇。村小不存在了,班号只具数序意义,不再包涵其它附加。在失去这些附加条件后我第一次站到打头位置,竟有一种无所适从的优越感。
   接新班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从六年级回到四年级,感觉孩子忒小了,他们坐在不太配套的课桌前,大半截身子掩藏在桌子后,只露出一溜脑袋。清一色童声,带着嘶叫表达卖力的读书方式让人紧张。上期末在意向书上填写了四年级语文,在意见征求栏略陈要求,以抽签定班级,却又不知何故终未实施,也罢。从这一茬回到一年级的老师,好奇,热心,把几个班作全面比较,还作特别提示,感激之余弄明白,热心者竟张冠李戴搞错了,以为我教四班。云里雾里一阵后,感慨在下枉为当事者,知情程度竟不如旁人。随遇而安,不喜打问,以君子之心淡对一切是非,天生缺一根筋,还是天生一根筋,我对自己笑笑。
   孩子排队出操、午餐另辟蹊径,走过四(2)教室,转向天桥,穿过综合楼走廊,下楼梯。一路吵吵嚷嚷,大概只顾着乐没看到楼底下注目的我,或则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起初我认不齐学生,就记着两个黄汗衫肆无忌惮。饭后,我让黄汗衫在食堂面壁思过直至上课,其他学生按时进教室。我在黑板上写“杀鸡儆猴”,问学生“儆”是什么意思,谁是鸡谁是猴,临时起意的比喻似乎有些不妥。他们过后会嘀咕,楼下食堂都吵翻天,老师听之任之,就你苛求。
   要让孩子在无人监管时保持自觉是很难的,课代表和纪律监管员的小纸条上记满名字,有时写在黑板上,“不乖”的孩子,少则一两个,多至七八个,听候我处置。花时间调查核实,“不乖”程度是处罚力度的依据,偶尔出现的名字,与上榜频率高的名字区别对待,难得放他一马,并非所有的告状需严阵以待。与体罚、变相体罚的错误显著不同,培养告密者的方式,口口相传,新教师从老教师处获得的一项经验,看来很管用的招数,很少有人考虑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说老师赋予这几个孩子特权后,他自身缺乏监管,但说这种告密文化对其成长的影响,不可小视。有个小男孩很积极,课间跑到办公室来告状,上课我一进教室就举手说某某的不是,尔后是幸灾乐祸地期待。离放学还早,他时常跑到我办公室问回家作业,我很怪异,他说课代表让他来的,有时子虚乌有说课代表不愿过来,几次三番,我几乎上当撤课代表职。其实他自己就一塌糊涂,他的状子一概不理,而且严厉警告他管好自己,孩子世界里的成人也很单纯,一次次挑战我的理智,不长记性,偶尔还会嘚瑟,却再无神气。有老师提起这个班,说对热衷告状的一个小男孩印象深刻,我想就是他了,成长环境使然,老师无意识的放任、纵容,他小小年纪即懂得可怕的投机,工于心计的孩子,踏上社会绝少正能量。
   小朱老师跟我说,前排小男生听话些,就是功课不咋样,后排男生聪明却好动,却难于管束。这个年龄的孩子处于第二个叛逆期,起始半学期失管,以后基本难于扭转。第一天进教室,在讲台前站定,所有的目光倾泻过来,审视着我,我目光游弋扫视全班,集中与发散失衡的短暂对视,能觉察各种目光,紧张、调皮、挑战、漠视,我素来以“凶”的脸面和名声,对调皮捣蛋的孩子形成威慑,一些束手无策的家长报与赞许。一副师道尊严的脸总是让孩子对我敬而远之,时羡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却始终放不下架子,如今和曾经的学生,对我敬畏有余,亲近不足。第一节课不到一半,后排学生即蠢蠢欲动,趁着我转身板书,戚戚喳喳,指手画脚。我突然回头,说话的来不及噤声,交头接耳的来不及端坐,即被我抓了现行,一节课,凡此三番五次,娓娓而谈的初衷不得不被高分贝的怒喝破坏,走下讲台穿行于通道,后排学生老实多了,前排有点小动静,不很明显,迅疾回头一瞟关心我所在,后翘的脚架到凳横梁上,邻座偷偷挤眉弄眼,一遇我眼光,随即故作老实端坐。小枝小节不值得停工浪费时间,稍许改变点音量,放缓速度,略作停顿,试图以此提醒他们。发现毫无作用,也许他们尚不能敏锐地感知我的忍无可忍,非得挑战我的忍耐。每每被课文以外的话题打断思路,学生的神情,课堂气氛,都非我理想的状态,开始一周,强压的火气一次次升起,却无从言说哪里不对劲。
   四年级开始学写钢笔字,从铅笔过渡到钢笔有个适应过程,前半学期部分使用,后半学期清一色使钢笔。学生的文具盒里早有铅笔之外的书写工具,课堂以外的涂鸦,他们一定好奇地尝试使用各种笔写字,而当统一规范使用钢笔时,问题接踵而至。之前我通知准备钢笔,抽满墨水。第一次抄写词语,即有四五位没钢笔,理由很怪异,有的忘买,有的已经坏了。拥有两支的同学热心出借,原谅一次,警告一番,晚上去买,此后不准借笔。次日,没笔的减少到两位,他们不敢向我申请借笔,一位呆坐着不动手,其他学生告诉我某某没钢笔,他红着脸把脸埋在作业本上;一位兀自握着铅笔,煞有介事在本子上写。如此这般小事不断,笔弄坏了,没墨水了,不敢声张。毕竟是孩子,成人化标准不适用。
   不习惯铃声里踏进教室,三到五分钟的提前量,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平息走楼梯的气喘,间或处理点残留问题。出行政楼门厅,依稀听到楼上有孩子呼叫,皇甫老师来了!趴在栏杆上的一个个小脑袋渐次消失,有大胆些的迟疑几秒,探身求证,缓慢转身进教室。抬头看去,继续探出的都是陌生脑袋,属于其它班级。楼梯口、走廊奔跑的孩子迎面招呼我,去交作业,或者上厕所,我颔首同意。课代表已开始维持秩序,学生严阵以待。我笑着说,还没正式上课呢,底下轻微骚动偷着乐。老师的存在比铃声管用,所以老师一旦脱岗必然哄闹。气氛好极了,正待开讲,上课铃前来捣乱,模拟钟声的铃声局促、夸张,远没手工的纯净、从容、优雅,再加音箱里的杂音,叫人烦躁。叹口气,细数它一声两声敲在心上,重新酝酿开场白。
   常见到课前课后,一群孩子护送作业本往返于教室与办公室,正中间一位抱着一摞本子,边上两三位护驾,顺带捡漏。“同步练习”超重超大,滑溜溜包书皮和不堪重负的体力,使得它们一路摇摇欲坠,孩子气喘吁吁,上下楼梯险象环生。轻装徐行的老师,步态优雅、悠闲,跟人聊着家常来往教室。并不感冒老师对孩子适度的差遣,也不认同一些动辄上纲上线的媒体对老师吹毛求疵,如果是自己的孩子,会舍得把这项体力活兼带技术活儿交给他?我不喜差遣孩子,尤其以特权,以获得青睐、宠爱的暗示与积分卡奖励性差遣学生。我甚至不差遣自己,觉得毫无必要在两点间作漫长的运输,所有批改作业都在教室内搞定,多好。
   若不是备查,真不想也毫无必要备课。一个教了几十年语文的老师,如果不能独立解读教材,离开现成的教案不知所措,那得给自己打个问号。市里学校允许电子备课,教案详尽,教后感一股脑儿打印好了,谁都知道形式而已。我们恶抄备课,有伟人说过抄一遍也是好的,把人家的随感一起抄了,除了手指僵硬,多浪费几支笔芯,实效性彼此心知肚明,多数人不带进教室,带着的也撂在讲台上。期初拿去的语文书放在讲台上,期末才归到办公室,来去空着手。什么叫底气?德国制造的抽水马桶水箱都固定在墙壁中,问,坏了怎么办?答,不会坏。课文都装在老师的头脑里,不动书角即能上一堂课,也是底气。一贯以来,崇拜初高中语文老师,觉得自己不够格。偶然浏览他们的教师用书,看孩子的笔记,我释然了。课文都肢解为详尽的知识点、考点,所有知识、能力都僵化为繁复的记忆,学生比拼背功,老师比拼时间的占有量。教师刷刷板书,学生埋头笔记,流程化的课堂,流水线的教学程式,还不如小学语文课堂生动。
   我把讨来的课件装在教室电脑,桌面上早有其它学科课件的文件夹。每课都有,连作文、单元训练都有,它是教科书剧本化的呈现,一点鼠标,顺着课件的思路往下走,老师如机器操作手。学生看着大屏幕,不必翻书,不必与老师交流。多媒体辅助教学,概念多清晰。前年远程非学历考试,其中一题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我在《天安门广场》的教案里,塞进音乐、画面、电影片段,却就此停留在剧本阶段,照搬课堂,估计一小时完成不了,一堂严重超时的教学设计被判为优秀,阅卷老师什么眼神?误入歧途、本木倒置的教学辅助多媒体,将教师自身的功夫疏忽到极致,课堂教学观摩变相为眼花缭乱的多媒体制作比拼。闻名师来校送课,正待洗耳恭听,临时通知改日,问何故,说是因为停电,没电就不能使用多媒体,没有多媒体就上不像课。何不及时调整教法,名师的应变能力也太含糊。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足矣,照样令课堂风生水起,令听课者欲罢不能。多媒体常常使公开课出点小问题,点错一次鼠标,后边的音像提前呈现,出现过的一不留神回放,这或是小瑕疵。多媒体罢工,老师摆弄多时未能如愿,一脸尴尬,听课者忍无可忍跑到前边帮忙,最终草草收场。用过几次后,我舍弃了课件,姑且让它在桌面呆几天,最终扫进回收站。我不知道学生是否习惯我毫无辅助手段的老把式,是否拿我跟前任作比较,且一针见血找到所异。
   两周过后,第一单元测试,很期盼,很在意。短暂的两个星期对学生朦胧的了解将变得清晰,学生是否适应我的方法、节奏,是否学得扎实,令我悬念。同轨年级提前于我检测,懒得打探,早非以争强好胜来证明点什么的年龄了。本该安排后半周,没有连续两节语文,又借不到早读时间,只得安排下周一。学生放松两日的神经,突然紧绷,此举有违学习心理。给家长短信,敦促好好复习,弥补我安排得不适时宜。分发完成后,我拿起试卷细细把玩,啊,莫不是有意给孩子一记杀威棒,试卷密密麻麻,题量与难度堪比六年级。延时,延时,耽误了升旗仪式,直到下节课铃响,仍有学生来不及作文。狠心收了试卷,任他难过。我观察过,他其实不难过,一脸无所谓,未完篇的作文被我扣分一半,我一厢情愿的警示未必对所有孩子有效,教学难免失败允许失败,老师不是圣贤,承认力所不能比知道力所能及更需要勇气。
   老师的阅卷方式不同,有的整张卷子一批到底,有的一道一道小流水作业。整张的记忆量太大,小流水太琐碎。我介于两者之间,分四个板块流水阅卷,依次批改几道题。第一块是几道字词类小题目,第二块句子练习或课文填空,第三块为阅读理解,第四块作文兼带结分。我批改的试卷没有勾只有叉或圈,跟批卷的宗旨高度一致——不是看哪里对而是看哪里错。这能省却不少画勾的时间,顺带为集体节约红笔芯。非我独创,也不值得年轻人效仿,事实证明,我仗着一定资历的偷懒行径在教导部门眼开眼闭的默许中曾打动一部分同行并效仿过,因为习惯打勾的手闲着不自在,如同由手动换成自动挡汽车后的左脚,这部分效仿者最终回到老路,满卷的勾勾叉叉,一两个星期换一次红笔芯。如果发现我批阅的试卷上清清白白没有一处批改符号,那么恭喜你,将获得接近完美的高分。笔不到不等于眼不到,我在字里行间快速巡视,似古老的针式打印机,逗留于某个点的时间以微秒计。脑子里有一套识别系统,手与眼睛协同配合,批到十张以后似乎不经过大脑,手即具备识别功能。有时眼睛到下一题了,仍觉得上一题哪里不对劲,目光上移细看,果然有错,很奇怪,手的反应滞后于眼。专心,无视所有干扰因素,周边的世界是虚空的,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放下笔的刹那间身心俱惫。疲惫是常态,只要不是痛苦,这次批得太痛苦了,第一板块错误率很高,有些地方错得莫名其妙。我习惯阅卷时顺带累计每道题错了多少人,哪几位,错的方式,等等,似有似无、极少出差错的自动统计系统,大量的信息会在我头脑中储存,直到讲析完毕。孩子很头疼我的某些记忆,直到六年级,我能历数他某个字错过几次,分别在哪个年级哪一次作业,他发怔,委实记不起了,如果没忘记还写错么,我言之凿凿,他点头认同,试探着问罚抄几遍,我说你自己看呢?跟了三年的学生与我形成默契,“罚你是为了让你长记性”之类的道理贬值为饭泡粥。
   以往无论如何两节课完成批卷,不想这次超时百分之五十,两个半小时眼不眨、烟不抽、憋着尿钉在板凳上,换来不到一半的优秀率,四位八十以下,两位六字头。回头仔细研究六张低分卷,不说阅读理解答非所问,但看错别字,布满红圈的试卷,惨不忍睹。祛病如抽丝,惨象仍将延续。错得太多法不责众,先挑应知应会必须掌握的新知识。讲评时,说得很具体,哪几位哪道题要抄多少遍,其它认真订正。我把手机号、QQ号写在黑板,让学生抄于语文书扉页,准备接受家长口诛笔伐。相安无事,直到次日上班,学生排着队把家长签名的试卷和罚抄给我过目,我说统统不看,老师相信你们,以后只抽部分学生过目。孩子狐疑地看着我,大概在想,谁唱空城计岂不占了便宜?我说最不愿意看罚抄的作业。没孩子心存侥幸,他们会相互举报,其它方面的小报告一概不理会,作业么例外,是学习态度的首要标志。
   试卷评讲花了整整三节课,分析、综合、枚举、比较、优选,每道题留足订正时间,检查均无误,稍许安慰。从我夹着试卷到门口。教室里阒其无声息,学生少有地端坐,紧盯着我,脸上写满各种表情符号。沉默一分钟,按分数段报分,孩子的表情呈群体性分化。逐个点名费时,树立典型是捷径,实物投影展示考得最好的试卷,再找一位精彩的阅读答题朗声读上三遍,读一次问一次,答得好不好?群情激昂,只有试卷的主人脸激动得一脸灿烂。另找一位进步快的,哪怕仅一点点进步,就一两道题目来表扬他。这个孩子,从一开始就发现他做作业不当回事,慢悠悠慢悠悠,只要不盯着他,写几个字莫名其妙停下,或东张西望,或玩橡皮,或捏着笔发呆,同学和其他老师说,他一直那样子的,天生比别人慢一拍。盯了他两周,大有改观。在我的表扬声中,他咧嘴微笑,似乎仍然慢半拍,两周纠正半拍,功莫大焉。
   有一位因病未参加考试。从一年级起经常徘徊在及格线,是重点扶贫对象。以前曾设想让特教来测试智商,拖到现在,他家长也将被说动,征求我意见。我说,不可能弱智,可能智力偏低,不要测了,这对他以后的人生不利。我明白自找麻烦的后果,为师者的蝇头得失,与一个未成年人尚未展开的漫长人生相比,孰轻孰重。他经常缺课,出勤率不足一半,我进教室首先看他座位,他做作业时我远远观察他写字,他一手握笔,一手捏橡皮,好像随时准备写错。他左右手配合默契,使用橡皮很勤,非生产性开支不小。我让他把橡皮放下,脱离橡皮虚拟的保险系数,他写得更慢,更像画画,先不催促,让他慢慢写,忘记橡皮的存在。
   六年级有一命题作文,题为《老师不在的时候》。我让学生打消顾虑,实话实说。他们写的都是老师不在时如何捣蛋、出格、疯疯癫癫。许多孩子沾沾自喜总结道,老师永远无法了解他们的另一面。是的,我离他们那么近,却又那么远。很多时候,我站在后窗口,凭借得天独厚的视点远距离观察孩子的表现。仅此一年,他们将升入五年级。五(1)教室在哪里,哦,东边很远的角落,设计时只考虑美感不讲实用的朝西教室。下一年,对着我后窗的将依然是四(1)教室,是别人的四(1)班,除非我留级。不对啊,下一年我们将离开暂借的成教,回到老校,加固后的老校面目一新,五(1)在哪,再过后的六(1)在哪,凭空难断,也轮不到我操那份闲心。好好教我的语文吧,不管六十岁能否安然让我告老还乡,大段时光已经远去。

共 630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章把一位语文老师在调换班级后任课的经历全方位描写,教学场景以及教学理念一览无余的呈现在读者眼前,看到老师对待处理打小报告者,投机取巧者的办法会会心一笑,给老师点赞。老师的细心、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方式的解读,心里对某些固有教学方式的改写,都清清楚楚呈现在读者面前。读到上课、考试的场景,印象最深的是批作业与判试卷,没有勾勾的映衬,错处一目了然,而一张清爽爽的试卷是老师与同学最大的骄傲。把经常徘徊在及格线的同学比作扶贫对象,体现出老师风趣的一面,文章结尾老师对着教室后窗为明年会怎样展开联想,道出个中滋味,回应题目。文章情感细腻,耐读,用现实组成珍贵记忆。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流年,推荐赏读。【编辑:宇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虞臣        2016-04-19 13:15:30
  感谢老师推荐!
皇甫卫明,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2 楼        文友:宇蓝        2016-04-20 12:21:41
  看到一位与众不同的老师,上学时,最怕背课文的。
   感谢老师赐稿流年,期待佳作连连!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