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青羽】谷物是一种有情有义的度量衡(散文·外一篇)

精品 【青羽】谷物是一种有情有义的度量衡(散文·外一篇)


作者:丑石 秀才,2318.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17发表时间:2016-04-19 14:25:37


   春寒料峭,乡间小路上踟蹰行来两个单薄的身影。这时微凉的星光还未隐去,这时的野风稍显冷硬,年老者低低的一声咳,来自腔子的深处,压抑着,却又止不住一声接着一声,顿得胸口隐隐生疼。年幼者尚属孩子,身上的衣衫破旧,一看就是谁家施舍的旧衣,像一个宽大的袍子,穿在身上极不合体。没办法,谁让他们的身份是丐者呢。
   ——丐,乞讨度日的人。
  
   年景不好不坏,乡下人总还算有碗饭吃,有可以遮风避雨的屋檐。围囤里,有可以大约维持一年光阴的粮食。他们并不真的乞讨饭食,只在赶上吃饭的当口,要一个馒头,一块咸菜,或一碗热粥,余下的时间,他们讨要粮食。村里人善良,看着行乞者单薄的身影,像一张在风中飘荡的纸,就有些心酸。年幼者递上来一口摔掉瓷的旧瓷碗:婶子大娘,可怜可怜俺吧。然后怯生生拽着老者的衣袖。老者这时一般不会吱声,拉着年幼的孩子,深深鞠了一躬,赶往下一个农家院落。
   有人信,有人不信,讨饭人家里揭不开锅,只把乞讨当做一个度日的营生。但母亲往往不计较这些,谁家的日子宽裕还会拉家带口出来讨饭?必定是家里遇上了什么难事,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把谷物算是帮衬了流浪者贫寒的光阴。
   这时的谷物,闪烁着单纯的良善之光。
   钟二成是个剃头匠,兼周家老宅的守墓人。有人问起钟家守墓的渊源,钟二成说,先祖原是周大将军的一员裨将,当年追随将军南征北战,驰骋沙场。后来周大将军为国捐躯,钟家后人便依着古训,世世代代为周家守墓。
   秋日的阳光懒散地穿过半青半黄的树梢,钟二成在树荫下摆好木凳,洗脸盆、剃刀布,顺便系在树干上,需要时噌噌蹭上几下,在木匠爷头上挥舞起青龙偃月刀。钟二成说,剃头匠的祖师爷就是红脸关二爷,脾气耿,但刀工好,一把青龙偃月刀能御敌于千里之外,也能净面清脑。你能听见钟二成手中的剃刀刮起一股小小的风,凉飕飕,清爽爽,像一把明晃晃的镰刀割麦收稻的声音,手起刀落,三千烦恼丝跌落尘埃。
   在村子里,钟二成说好了,只收谷物不收钱,年少弱冠者不算,耄耋老人不算,只算年富力强者,每人每年三升两斗粮食,算下来,也就只能抵上一个人一年的口粮。时间久了,木匠爷说,二成子,眼看你也身板老了,一家多加十几二十几斤粮食毛球不算,也能给你攒件寿衣。钟二成笑,说木匠爷说话真不地道,你看我这身板,比你老预备的棺材板儿还硬实,怎么说着说着就攒寿衣了?别催我走,阎王爷那边有小鬼剃头,我还能在几个老伙计头上耍几年顶上功夫。
   到了年关,不用钟二成去催去收,一个民间执事,领着村子里半大不小的后生的后生,用电三轮挨门挨户收粮。有人丁兴旺的家里觉得过意不去,仗义,多添两瓢粮食,再绕上一条五花肉。
   这个时候的谷物有一种悲悯仁慈的光芒,虽然来自穷乡僻壤,却真真切切目睹了乡土深处的民风淳朴。
   我太熟悉那些金灿灿的谷物,五月麦浪起伏,布谷鸟衔来一片火红的霞彩,镰刀像一个义无反顾的勇士在田野上游走。风干,扬净,一眼眼围囤就有了丰满的收成。玉米在田塍上列队奔跑,到了十月的岔路口,悄然变身成金币的色泽,就成了世上最质朴的谷物。
   乡间的清晨,薄薄的雾气还在村庄上空萦绕,一声响亮的啼哭划破天空。这是花婆婆家又添了新丁,五世同堂。小脚的花婆婆笑得合不拢嘴,也跟着在院子里跑前忙后。忙啥呢?村子里有个习俗,凡是谁家添了新丁就要请九。请九,请酒,第九天要设下喜宴款待亲朋。
   老会计坐在帐房里,谁家的笆斗谁家的礼就在上面写下谁家的名字。多少鸡蛋,多少红糖,多少谷物,会列出一个详细的清单。襁褓里的小儿,打从今天起就算有了自己挣下的谷物,酒窝浅浅地笑,闪烁着谷物的润泽。
   换大米的,卖西瓜的,贩青菜的,卖白面馒头的,长长的声调像一支无韵的歌谣,走过乡村的空隙。明买明卖,若是手头有些紧,不妨以物抵物,省略了斤斤计较的繁琐。秤高坨底的事儿,大不了抓一把谷物,二一添作五皆大欢喜。
   这时的谷物是一种有情有义的度量衡。度量的是心胸,凭借的是真诚。
  
   【八分地】
   八分地上,早年有一棵桑树。因了这棵桑树,我才记住了二十几年前的八分地。那时傻大胆儿,八分地实际上就是一个坟圈子,桑树就长在坟堆上,个子矮,恰好垫着坟头,才能够到桑树枝,胳膊一使劲,人就跨在了树杈上。旁边是一株苦楝树,开粉粉白白的小花,花瓣憔悴落了一层,正好落在了穗上,麦芒点缀着苦楝花,风一吹,像一块碎花家织布。
   八分地从形状上来说就是一块刀把地,也是一面斜坡。下雨,或者天旱了浇水,水沿着田垄,像顽劣的乡下小儿捏着小鸡撒尿,一下子就哧到了地头。地头尽是苦艾草。也不知为什么,村子里数八分地苦艾草最多,像割不完的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总不见少一星半点儿,反而有些星火燎原的架势,沿着河堤往上爬,沿着田垄往坟圈子里跑。很多苦艾草爬到坟头上,眺望暮春的景色,桑葚就要落完了,树梢上只剩下几枚破败的桑葚果,被赶来的一群鸟瓜分。它们吵嚷,打架,分赃不均,叽里咕噜从树上厮打到麦田里。麦子就熟了,苦楝树上挂满一枚枚青涩的果实,在等待深秋,隆冬,田野上再也找不到一粒谷物草籽的时候,充当麻雀越冬的给养。
   我家和八分地有扯不开的渊源,仿佛这块刀把地就是老天爷专为我家而设下的。坟头是别人家的,论辈分有的该叫叔叔大爷,有的该叫爷爷奶奶。当然,也有曾祖辈的,常见有人来烧纸钱,拔掉坟头上的苦艾草,忽然疑惑,由于没有了坟头,平展展,光秃秃,一点不像曾经有过坟墓的模样。只是象征性地撮了一把土,点一炷香,磕几个头,祈求原谅——家族里的后人愈来愈少,去了异地他乡,无人添坟,便成了现在这般凄凉景象。
   由于有了坟圈子,又是一块刀把地,斜坡,加上土壤贫瘠,易肥水流失,抓到这块地当然让人懊恼。但是有什么法子呢?人有时就让命运两个轻飘飘的字儿压弯了腰,由不得自己。还好,明明八分地,分地时只按五分折算,好歹让人心里稍稍觉得平衡了一点儿。
   八分地一开始归三哥家所有。三哥种植泡桐树苗。入春,埋上一截截泡桐根,夏天就长成了一片小树林。泡桐树苗很争气的样子,叶子像荷叶,像蒲扇,下雨,人在田里来不及往家赶,三两片树叶就能撑起一把伞。雨滴滴答答下,人慢慢悠悠走,在爬满野草的小径上往家赶。蚂蚁顶着被雨滴砸翻的危险,召集众蚂蚁抓紧时间修筑洞穴,多一点努力,就多了一分活下去的希望。蚱蜢躲在草叶下,呆呆地看天,习惯了四海为家,每一片田野都是草虫的家园。
   有些年政府号召林粮间种,梧桐就成了乡间一景。一行行高大帅气的泡桐树,挺直腰杆,接受检阅,中间夹一溜绿油油的庄稼。桐花开,麦浪恰似一幅巨大的油画,泡桐就像针脚细密的花边,粉红,粉白,粉紫,喇叭状的泡桐花开得着实热烈。其时,叶子还未萌发,远远看去,像一片又一片在田野上空燃烧的彩色云霞。所以,三哥栽植的泡桐树苗销路很好,从小树林一路小跑,跑到大田里,分开一小段距离,彼此深情凝望。好像,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曾经是八分地里跑出来的野孩子。
   终于有一天,我成了八分地的主人。第一年种红薯,长长的红薯藤蔓满地乱爬,像一泓汪不住的绿,溢到小径上,流到堤岸旁边的沟渠里,和苦艾草纠缠拥抱在一起,成了分不开的好兄弟。有的更是爬上坟头,开几朵状如牵牛的花朵,向着天空吹起嘹亮的号角。入秋,割了红薯秧,人却傻了眼。平展展的土地像发育不良的少女,还是一马平川,没有一点起伏沟壑。忙了好几天,只收了耗子大小的一百多斤红薯,真是让人好不生气。
   第二年,种花生,蛴螬来袭。这些肥头大耳的家伙,专在入秋以后,花朵里的果针扎进泥土不久,正待生长果实,蛴螬们就发起了总攻。农药喷雾,撒拌了药的麦麸,像打预防针那样挨个灌根,仍然不见一丝疗效。有一次干活累了,倒在坟圈子里打盹儿。一只蛴螬变成一头小猪仔大小,在八分地里乱跑乱拱,用土块砸,用最难听的恶言恶语谩骂,蛴螬猪就是充耳不闻,将一株株花生苗倒过个儿,还一边吭吭哧哧,貌似很气不顺的样子。
   没等到霜降,花生秧就枯死了。像一场野火过后留下的满地狼藉。我在八分地撅着屁股刨挖劫后余生的花生果,儿子在一边和蛴螬玩儿。这小子打小就长得白白胖胖,怪不得蛴螬家族见了也喜欢。我说不该把蛴螬倒在地上,它们害的我们没有花生可食,我们就应该用铁的手腕,给予强有力的打击。野火烧,车轮轧,让这些可恶的害人虫三生三世不得翻身。儿子当然不懂,在蛴螬堆里嘎嘎笑着打滚儿,玩得不亦乐乎。最后,可能被哪只厌倦了的蛴螬咬了一口,立马嚎啕大哭,眼泪扑簌簌地站在我面前,说蛴螬不是好孩子,以后再也不跟它们玩儿。
   蛴螬肯定不是好孩子,那一年的深秋,我家总共只收了两蛇皮袋子花生,且不说里面还有很多蛴螬吃后的空壳儿。过大年,炒花生,人家的花生嚼在嘴里是一抹化不开的浓香味儿,我家的花生像吃了一嘴久效磷,咽咽不下,吃吃不得,一股脑儿干脆抛进小河里。
   八分地,到现在我家还种着,春天麦子,夏天玉米,间歇轮作。二十几年前的桑树早就砍了,之后长了一株小榆树,身材纤细瘦弱,被风吹乱了头发,站在斜坡上眺望看不到尽头的远方。

共 364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醇厚的民风让读者看到了乡村那些人们的真实与真诚。谷物这个有情有义的度量衡,度出的是人间质朴温暖的情谊,量出的是赤子心中对故土的无限依恋眷恋之情。 建那八分地上,种的不只是粮食,更有那无尽的思绪,难忘的乡土乡情,还有望不到尽头的对家乡的思念。厚重的文笔,让我从中了解了许多乡村的知识。这样的好文章,如同一篇好教材,让读者受益。推荐精华!【编辑:文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421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清        2016-04-19 14:32:40
  读朋友厚重的文章,让我沉思良久。拜读佳作,学习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