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总忘却樽前旧风味(随笔)

编辑推荐 【流年】总忘却樽前旧风味(随笔)


作者:牛钟顺 白丁,3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20发表时间:2016-04-24 17:54:27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汛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甆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
   几回殢娇半醉。剪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谩惜余熏,空篝素被。
   南宋词人王沂孙的这首咏物词,因着它的著名,曾经风靡了多少文人墨客,令多少代的多少人唏嘘不已,已是无从查考。但它所给出的意境,以及表露出来的淡淡忧伤的情绪,却让我不由自主地被深深迷醉。它的上阕从采香、制香写到焚香,层层推进,逐次展开。下阕回忆当年春夜焚香饮酒,如今却雅兴不再,昭示出对故国的思念。因所咏龙涎香具有神话色彩,所以词内的遣辞造境极富奇幻情调。咏哦品味,全词风格低回婉转,惆怅无穷,深深地感染着它的读者。
   不仅我喜欢这首词,我的同龄人——著名女作家王安忆也同样喜欢。当这首《天香·龙涎香》中的词句如画卷般展现在王安忆的面前时,她不由得眼前一亮,灵感突现,文思泉涌,当下决定以《天香》为名,将一段明清旧事——沪上“顾绣”世家三代的故事演绎成小说。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首先有了这首词,才有了王安忆的鸿篇巨制。当然,如果没有王安忆的深厚积淀,一切也将无从谈起。但是至少有一点,就是这首词无可替代地起到了火种和引信的作用,起到了催化和酵母的作用。“我要研究的是,一户这样的大户人家,究竟是怎么败落的?我写了他们对奢华的无限追求,表现在很多细节描摹上,但我无意把他们放在道德中去进行衡量,说到底声色犬马的一切,我是喜欢的,它是道德之外的一个世界。”王安忆如是说。
   我喜欢王沂孙的这首词,我也同样喜欢王安忆的这部《天香》。虽然它们一是短短的词,一是长长的书,但二者却有异曲同工之美,异曲同工之妙。只要是对王沂孙的这首词感兴趣,那就一定会对王安忆的这部书看上瘾。读完全书虽然用时较多,但一点也不觉得冗长乏味,而是会被那在久远时间中,埋伏着的和沉积着的温情细节所深深吸引,时常陷于其中不能自已。凡是品读完全书的读者,也很难不发出这样的喟叹,就是王安忆手中的那支笔,也犹如贯穿整部作品“顾绣”女红手中拈着的绣花针,运用自如,技法老道,其精雕细刻如在头发丝上熨字,其恢弘大气却又如山峰一样难以平视。既以典雅而又细腻的语言,将那明末清初的一幅清明上河图临摹描绘,又如剥茧抽丝,将其中的雍容华贵和恬淡从容娓娓道出。
   在明嘉靖三十八年至清康熙六年的这段时间里,凡官宦人家卸任回沪,无不热衷游冶玩乐,遂使造园之风长兴不衰。这些园林和周围市井商肆接壤,道与街街与巷像织布机上的经纬一样,随着时间的推延越来越密。其中,士绅申家也借着这天时地利复加人和而造“天香园”,该园奇妙婉转,气象奢靡华丽,无论设计造型耗时用工,一时无出其右者,甫一竣工即享誉沪上。申家有长子名曰柯海,娶了南宋康王余脉的徐家小绸为妻。在小绸的陪嫁中鲜见金银财宝,惟有锭锭古墨,发散出扑鼻的异香。“接下来的事情从这里起了头,每一环都扣着下一环,也是像织锦似的,调经治纬,表面看是水似的一泻而下,其实却是有肌理的。”正当这对少年夫妻卿卿我我恩爱有加之时,却因柯海又要收纳江南闵姓之女为妾之举,两人从此心生怨恨,一生未解。正是因为这种机缘巧合,闵氏将娘家绣艺带入了天香园,经深谙才艺的小绸点拨,于是柯海的这一妻一妾,就共同绘制出了这令人称奇的“天香园绣”。而柯海侄媳希昭更胜一筹,将书画意境纳入绣品,将“天香园绣”推陈出新,使之成为天下一绝。后来,伴随着申家的家道中落,由盛转衰,原本只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绣艺,不得不担负起支撑这偌大天香园的重任,成为维持家计的主要来源。而出嫁不久即寡居的申家孙女蕙兰,更是公开设幔收徒授艺,以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做派自此不再。如此这般,这包含着小绸和闵氏、希昭、蕙兰等申家几代女人心血的养在深闺的“天香园绣”,历经历史的沿革变迁,就像那旧时王谢堂前燕一样,最终飞入了寻常百姓家,成就了一代绣艺的民间传奇。
   王安忆写这部书耗时几近两年,就像对待自己的婴儿一样是极为用心的,体现了她处处较真的创作风格。有时仅仅为了一个人物的名字,也煞费苦心,一连数天寝食难安,一点也不含糊。“戥子这个人越来越叫我喜欢,其实她是和荞麦、落苏差不多的人,原本大约也是差不多的命运,可是世事难料,也是天人造化,让她走出别一样的路途。这人物我起初取名叫“荸荠”,也为了应《诗经》中“国风”那一派,可又觉得不对,她应是市井中人,就要给她换个名字,必是个器物,经过文明进化了的。苦恼了好一阵,翻完一本中国谜语大全,专拣打用物的看,最后定了“戥子”,名字对路了,人的命运就显现了轮廓。”在小说的创作中,好写的应是异性之间的关系,无非就是儿女情长。难写的是同性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女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一不留神就容易落入俗套。可这部作品却蹊径独辟,用身重如山的情义打底,写活了天香园里的这一群女人。譬如,妻妾本是嫌隙仇敌,而小绸和闵氏却情同姐妹,义胆侠肝;婆媳应是势如水火,可蕙兰和婆婆却形同母女,难舍难离。
   纵观全书,作者在这部作品里面,浓墨重彩地描述了一个士绅家族由兴到衰的命运起伏,描述了这座园林里一代代人的情感故事,描述了沪上本土文化的更替消长,描述了一种貌似边缘的民间工艺如何融入了人们的记忆深处。作品虽以上海申家的兴衰为背景,虽以“天香园绣”的变迁为其重心所在,但笔墨也不仅限于此。它更多的是书写天道人心和世故人情,钩沉沪上蕴藏在每一个屋檐下的“雅趣里的俗情”。“莫小看草莽民间,角角落落里不知藏了多少慧心慧手,只是不自知,所以自生自灭,往往湮没无迹,不知所终。……莫看上海不过是商渎之邦,几近蛮荒,可是通江海,无边无际,不像是南朝旧都杭州,有古意,却在末梢上,这里是新发的气势,藏龙卧虎,不知有多少人才!”小说中,王安忆借“武陵绣史”希昭之口,道出了那一份俗情的可贵与可叹。
   小说分为造园、绣画和设幔三卷,这也正暗含隐喻了故事的发展过程及其后果前因。全书文字可谓婉约而又饱含激情,境界可谓幽远而又温润圆通。品读全书的过程,无异于徜徉于园林建筑、书画刺绣、诗词歌赋、服饰美食等诗情画意中的过程。更有江南女儿的风流婉转和妩媚妍丽;更有文人雅士、世家子弟的为官之道和处事之理;更有那些独特有趣的地名:方浜、肇嘉浜、七宝、三牌楼路、香花桥、法华镇……这一切的一切,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从中品咂到看似平淡实则深刻的人生况味,品咂到大家闺秀洗尽铅华后的安稳与平实。品咂到“天香园就是一个乐园,人间天堂似的,园中人那兴致勃勃做人的劲头,永无倦意,将生活过成艺术”的那种发人深思的生活态度。
   运笔至此,尚有一事似有赘述之必要。王安忆呕心沥血的“天香园绣”虽只存在于其艺术作品中,但“顾绣”却是真真切切存在于世的。据《顾绣考》描述,顾绣“其擎丝细过于发,而针如毫,配色则亦有秘传,故能点染成文,不特翎毛花卉,巧夺天工,而山水人物无不逼肖活现”。“龙衮煌煌,不阙何补。我后之章,天孙是组。璀璨五丝,照耀千古。娈兮彼姝,实姿藻黼”,董其昌的这首诗,活灵活现的写出了顾绣的美轮美奂。
   天香园已为梦境,但一颗锦心犹在。锦心似莲,莲开遍地。

共 29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由南宋词人王沂孙著名的咏物词《天香·龙涎香》引入,道出了这首词的内涵意蕴以及其深远的影响力,从而自然引出王安忆的鸿篇巨制《天香》名字的缘脉以及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作者将作于不同时代的词与小说比对,剖析,阐述了阅读王安忆《天香》的深刻体味,点明了小说的艺术特色以及故事背后反射出的东西,如作家认真的写作态度;上海蕴藏在每一个屋檐下的“雅趣里的俗情”;蕴含书中的园林建筑、书画刺绣、诗词歌赋、服饰美食等诗情画意;江南女儿的风流婉转和妩媚妍丽;文人雅士、世家子弟的为官之道和处事之理;更有那些独特有趣的地名……作者都做了详尽精准深入地分析,总之,阅读此书,如作者所云:“这一切的一切,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从中品咂到看似平淡实则深刻的人生况味,品咂到大家闺秀洗尽铅华后的安稳与平实。品咂到‘天香园就是一个乐园,人间天堂似的,园中人那兴致勃勃做人的劲头,永无倦意,将生活过成艺术’的那种发人深思的生活态度。” 一篇优秀的赏析,如同一个专业优异的导游,不仅仅介绍名胜的来历典故,更用自己的精彩的悟思不断引领着读者赏尽一路旖旎的风景,一同步入揽胜的最高境界。 补叙“顾绣”的美轮美奂,更是进一步点明,艺术作品无不根植于现实的土壤。《总忘却樽前旧风味》,题目意味深长,行文运笔厚重,剖析深刻独到,拜读受益!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逝        2016-04-24 17:59:27
  读着作者美妙的分析,也对《天香》产生了一睹为快的想望。
   问好作者,写作愉快!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