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游走人生】游趵突泉 登泰山顶

精品 【游走人生】游趵突泉 登泰山顶


作者:jh02520317 秀才,117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04发表时间:2009-08-07 20:35:54

在济南呆了三天。这里算得上一座不错的城市,有山有水。有自己的文化。
  
   第一天整个上午我们待在房间中看电视,而后我和谢坐车上街简单的吃过午饭,便前往了向往良久的趵突泉,最开始我设计的旅行计划很简单,直接穿河南走河北进京,但是我当时真的很想去看一眼老舍文中所描述的那个趵突泉。于是我选择了绕到山东济南,只是为了看一眼这个泉。
  
   趵突泉的正门简单而朴实,没有太多的花哨,里面就像江南的庭院般,不算复杂,也没感觉到那么多的矫情。还有很多当地的小孩,站在泉边玩着水,快乐的拿着手中的水枪互相喷射,或者喷向空中看着一道美丽的弧线从天空中落下。
  
   总听人说,水有灵性,我总觉得水是因为人而有了灵性。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孩子的心灵是最有智慧的,他清澈的眼睛能看到成人浑浊的眼神看不到的东西,就如这水一般,清澈得能见水中鱼,水之底。尤其是孩子在水中嬉戏让我觉得这水有了性情,有了生命。因为孩子的天真顽皮而让水变得灵动,温润。变得不再简单的是洗澡,泡茶用的水,更是一种情趣,一种最简单的快乐,最单纯的幸福。只有孩子才能拥有的。
  
   在园中绕了一个不小的圈,看了各种泉眼,才找到传说中的趵突泉,看到那个少了一点的“趵”字,我又想到了那篇老舍的文章,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于是绕着泉水转了一圈,居然在一块石碑上看到了老舍那篇《趵突泉》。我驻足细细的看“这水就是从趵突泉流出来的。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
  
   对这句的印象尤为的深刻,我一直都在想是怎么样的一眼泉水,成就了济南这样一座山水围绕的城市。站在桥上,我看着清澈的水面由中间泉眼而依次向外荡漾开,像是个顽皮的孩子搅扰了这本安详的一汪水。
  
   在泉的另一边找到一处开口,蹲在了石头上就能触摸到冰凉的泉水,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山东之后发现水特别凉,凉得让放进水中的手都微微一颤,而后惊讶的喊上一句“好凉啊”。这是我们到了山东之后的第一感觉。
  
   不过很久之前听说趵突泉其实早就消失了,因为地下水位下降,如今的突突往外冒的泉水是人工的。这让我们失去了不少的兴趣。
  
   在一处可供饮用的泉水前停了下来,很想尝上一口。但是手中没有盛水的容器,于是用手捧了一小口泉水,喝了下去。也许因为心急,也许实在没有那种雅兴,也许因为曾经清澈,甘冽的泉水早在如今的时代变得浑浊了。我确实品不出乾隆当年所说的天下第一泉的感觉来。觉得这水和别的水没有什么大不同。也许更有营养,含更多的矿物质,那确实是我无法品尝出来的。而后在园中找了一处长亭休息,有很多当地的老人在柳荫下打着扑克,或者只是在休息看着嬉闹的孩子,匆忙赶路的旅客。我们在亭中休息够了之后便离开了趵突泉。在城中稍作停留后就回到了招待所。
  
  
  
   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饭,父亲的战友安排我们去泰安爬泰山。因为要爬山,而泰安离济南不过六十公里,于是我们坐车过去,为了爬山而留体力。从泰山下来之后还要赶回济南,准备明天往沧州方向走。
  
   到了泰安,一个战士把我们带到泰山山脚,我们从红门起步开始。一路往上走,那位带我们到山脚的战士就此返回,等我们下山时候再来接我们。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爬得不算快。一步一步,踏稳了再向上走一步。
  
   这一路走来,我们也没请导游,路上很多时候对很多人文历史风景不甚了解,偶尔从别的旅行团中也只能蹭到一句半句的讲解,所以很多人文历史我们也不知道,很多历史故事也许因为这样的原因而和我们擦肩而过。不过反观如此也有好处,少了别人的解说,更多的感触是发自自己内心而不是因为别人的讲解受到思想之上的桎梏。想很多古人来爬这座山峦,来看那一汪泉水,又有什么人给他讲过这水是怎样怎样,这山是怎样怎样。
  
   山水之情,不过是在心间。
  
   刚开始的两三百米,我算是老实,一步一步的往上走。
  
   走了一段,我感觉腿没有酸痛感,也许因为前一天的休息,而且已经骑行十多天早就过了疲劳期了。所以我开始加快速度,两级台阶一上,一口气冲上一段台阶之后,调整好呼吸,再爬下一段。就这样我健步如飞,双腿也不算吃力,我想这也许就是这段时间骑行的结果吧。
  
   就这么一路走到中天门。而后找了一个地方坐下来等谢跟上来。手中的矿泉水也喝完了最后一口。我们今天登山算得上是真正的轻装上阵,每个人都只带了一瓶水和一个腰包放一些杂物,因而走起来很是轻松。
  
   站在泰山的怀抱中我抬头往南天门,感觉像在天堂般遥远,而脚下刚爬上来的路早就被那些古树遮蔽。
  
   等谢跟上来之后我们一起留了张影。稍作休息,便继续往上爬。
  
   一直走到十八盘我才停下来,这是泰山最为陡峭的一段路了。一共有一千多级台阶。
  
   一路上很少看那些碑刻。确实看不太懂,阅历少,也不懂得书法中的奥妙,所以只得埋头跑过。更多的其实内心中有一些后悔,小时候没在父亲的教导下好好的学学书法。那样也许人会更沉稳,性情不至于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现如今很多时候有些羡慕父亲的一笔好字。
  
   到山顶的时候已经正午。在天街上晃了一圈,就没往前走,没有前往泰山的最高峰玉皇顶,因为没有了日出,所以干脆留下一丝的遗憾,等到以后再来的时候蹬上去看一次日出日落。
  
   五月的时候去爬了黄山,今天又站到了泰山的山顶,于是不自觉的将两山做起了比较。徐霞客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如今五岳之首我也爬了,黄山也去了,前几天还上了嵩山。
  
   今天站在这里的我,算是有了几分明白话中的玄机。走到了山顶才觉得泰山比想象中的雄壮,有着宽厚的肩膀。山顶如平地。宽厚而高耸。像山东大汉一般。如果将泰山比作壮汉,那么黄山就让人觉得像是江南的女子,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也许是与我游览两山的天气有关。在黄山正是春雨润物的时节。山上正下着雨,而遮着一层雾,像是少女般腼腆,羞涩。
  
   而到泰山时正是炎热的夏季,像是一个铁汉,露出了健美的肌肉,汗流浃背的抡起手中的铁锤一下下的敲打在铁砧上。
  
   也许因为天气不一样才让我有了这样的错觉。
  
   记得登黄山时导游告诉我们,你们不用急着登,坐缆车上去了一样有的你们登,黄山不像泰山,泰山你上到了玉皇顶就算到了顶,黄山就不样了。一座山峰连一座山峰。
  
   现在回想起来确实如此,爬泰山,我一口气爬到山顶就到了泰山之巅,而爬黄山的时候,虽然我坐缆车到了丹霞峰,但是却一路上上下下又爬了几座山峰,真正让人觉得到了何谓层峦叠嶂之感。而切黄山之美在晚霞,在云海,在奇石,在晚霞,在那奇松生长的凛冽之地。如同一个女子的面容娇媚,芊芊玉手。更多的是那能够看到的秀美与韵味。
  
   而泰山更多的就是内涵,那些石刻,那些诗句,如同一个男人再秀美的外表不如内在的涵养与谈吐的机智。
  
   在山顶稍作停留了之后,我们本准备坐缆车回到中天门然后坐汽车下山。却发现因为出门时候比较急,忘记取钱,身上只有几十块钱,只够下山时候坐车的。
  
   没办法我们又从山顶一步步的挪到中天门,这才坐上下山的车,此时我们俩已是瘫软无力。现在我们算是明白为什么那个老战士不愿意和我们一起爬了。实在是幸苦。
  
   在山脚简单的吃过饭后,天又飘起了细雨,微凉。
  
   我们也准备乘坐班车返回济南。
  
   返回的路上望着窗外的淅淅沥沥的雨撞在玻璃上,我很想再回泰山顶,不知道这时的泰山是怎样的俊朗。和雨中的黄山又有怎么样的不同之处。

共 29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很好,很有自己的见解,有对趵突泉的深情,作品很有味,入木三分。【垂杨紫陌】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808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09-08-07 22:06:10
  喜欢看这样的游记,轻松,惬意。
2 楼        文友:割鹿侯        2009-08-08 11:50:51
  这两个地方我都去过,让我又重温了一下.
文字荒原上的游侠http://blog.sina.com.cn/geluhou
3 楼        文友:施云南        2015-08-15 07:11:56
  我喜欢看游记,因为能够通过文字去那些我没有去过的地方,看到那些我没有看到过的风景,不能够真实地行万里路,通过阅读文字来行路,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很喜欢您的这篇文章,祝您创作愉快,写更多好作品。
我无所凭依,只有文字,是战斗的武器。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