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花】为谁怒放 为谁痴狂(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花】为谁怒放 为谁痴狂(散文) ——有感于梵高的《向日葵》


作者:异乡的默默 举人,316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09发表时间:2016-04-28 13:02:46
摘要:一团乌云飘过,遮住星空所有的光华,夜幕中,我听到梵高金灿灿的《向日葵》在黑暗中哭泣……

【柳岸·花】为谁怒放  为谁痴狂(散文) 一、
   夜,很静。透过宽大的窗子,我看到一轮美极了的月亮像一只小小的船儿湾在如海的空中,水银般的月光肆意流泻,浸过大地的每一寸肌肤,院子里的我也被拢在这迷人的月色里。
   广袤的星空下,我满怀敬畏之心,把目光投向遥远深邃的苍穹。镶嵌在碧空中皎洁的月亮和宝石般亮闪闪的星星在眼前晃动、旋转、扭曲,我看到了卷曲旋转的星云,一团团夸大了的星光,以及那一轮令人难以置信的橙黄色的明月……那不是梵高的《星月夜》吗?我仿佛看到梵高忧郁的眼睛和深埋在眼底的忧伤。
   梵高受到惠特曼诗歌的启发,爱上了星空。他在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说:“当你工作一天后,能吃到一片面包,有足够的力气在傍晚吸烟,饮酒……这与抬头望着繁星和无垠明亮的天空一样感觉。生命被着了魔一样。”
   梵高话语中透出的生活的艰辛和身体的多恙令人心酸、心痛。他个性倔强,桀骜不驯,时常为生活中的种种美景欣喜若狂。他狂热,却又时常陷入痛苦的忧郁之中,他似乎没有想过他的画会成为天空中如此闪耀的星星。
   一团乌云飘过,遮住星空所有的光华,夜幕中,我听到梵高金灿灿的《向日葵》在黑暗中哭泣……
  
   二、
   在英国国家艺廊里,有一幅画,总有人驻足欣赏,久久不肯离去。画中,那火焰般的向日葵仿佛燃烧的生命,朵朵葵花夸张的形体和激情四射的色彩,使人头晕目眩。那些面朝太阳而生的花朵,花蕊火红火红,就像一团炽热的火球;黄色的花瓣就像太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般,熠熠生辉。
   它就是梵高的《向日葵》。每年都会有几百万人来看这幅画。
   1887年11月,刚从马丁尼克岛回来的高更走进夏雷大厦,当时那里正在展出梵高的画,高更敏锐地发现了梵高的《向日葵》里那充满了荷兰风格但又具备印象派风格的独特画风,他给予梵高高度的评价。那次的画展尽管令梵高一败涂地,但是,能得到长期以来一直崇拜的高更的认可,还是令他欣喜若狂。
   1888年2月,35岁的梵高从巴黎来到阿尔,来到这座法国南部小城,寻找他的阳光,他的麦田,他的向日葵……
   阿尔灿烂的阳光给梵高带来无限的创作激情,梵高强烈地爱上了遍地生长的怒放的向日葵及炙热眩目的阳光。他像闪烁着熊熊烈火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饱含运动感和旋转不停的笔触赋予向日葵一种生命蓬勃燃烧的冲动和张力。他用大把的金黄来渲染葵花,一朵一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仿佛是“背景上迸发出的燃烧的火焰”。
   梵高在画商弟弟的资助下,在阿尔租下了黄房子,他梦想在这里成立“南方画室”。梵高说:“我想画上半打的《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维罗内塞的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闪闪发光;我要给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让阿尔八月金子般的阳光在画面上大放光芒,梵高做到了。
   在那些失意和徬徨的日子里,那这些大朵大朵金灿灿的葵花,给梵高幽暗沉郁的心,注入最后的温暖。
  
   三、
   1888年,就在梵高在法国南部的阿尔疯狂创作的时候,放浪不羁的高更却在继续他的探险。
   异国他乡陌生的环境,加上语言的不通,让性格孤僻的梵高在疯狂的创作之后,长时间面对的是可怕的孤独。梵高在与弟弟提奥的信中说:“与世隔绝的生活让我吃不消。”提奥担心哥哥寂寞,便热切邀请高更和梵高一起居住。梵高也迫切希望高更能成为他的创作老师和伙伴。当时的高更正好经济困窘,便欣然接受了提奥的邀请。
   在等待高更到来的那段日子里,梵高像个小学生等待老师一样充满期盼。他带着近乎虔诚的心,热切地期待着高更的到来。他的《高更的椅子》就是有力的佐证,画面色调是高更最喜欢的绿色,画上是梵高为高更买的一把精致高贵的椅子,椅子上放着一个绿色带有金色条纹的垫子,柔软舒适;垫子上是一本厚厚的书,象征着高更高深的学识;墙上、书上都有点燃的蜡烛,明亮的烛光是高更智慧的光芒,梵高期待能被高更的光辉照亮。
   八月,梵高打破了所有对比色的定律,创作出惊世骇俗的《向日葵》,作品笔触非常粗狂,犹如雕塑一般。
   十月,高更终于来到梵高的黄房子。梵高的《向日葵》让高更惊艳不已,高更一下子就爱上了这幅向日葵,他说:“这幅画是花卉作品中的极致之作。”
  
   四、
   在那间黄房子里,两个热爱艺术的人共同创作,共同讨论,相处融洽。但是,好景不长,个性上的截然不同,很快激发了他们诸多的冲突。雨季来临,两个人不能出去写生,于是,争吵、躁动充斥在狭小的画室里。梵高做梦也没想到,他们的友谊竟会因这次的相聚而土崩瓦解。高更的冷嘲热讽以及他们在绘画风格上的严重分歧就像这场把他俩堵在画室里的倾盆大雨,把他们的友谊之火迅速浇灭,冰封。
   激烈的争吵后,一场惨烈的争斗爆发,神经崩溃的梵高在狂乱中割掉了自己的耳朵。圣诞节的前两天,他们吵了最后一架,高更最终选择了离开。
   在视友谊为生命的极度孤独的梵高眼里,高更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没成想,他们的友谊却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这样的打击,让脆弱、单纯如孩子般的梵高怎么受得了?身心俱焚的梵高住进了疗养院。
   两个月后,梵高回到他的黄房子,看到一封高更的来信,信中,高更冷冷地要求梵高把《向日葵》送给他。梵高在回信中坦率地说:“在发生这些事之后,我实在不想把画送给你。但你选择这幅画的品味,令人欣赏,我决定画一幅一样的送给你,让这件事友好落幕。”单纯、良善的梵高为了挽回他们的感情,又画了两幅复制品。
   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的梵高,即使穷困潦倒,他也未扔掉那维系生命与精神的画笔。大多数时候,他得同困苦的生活顽强地拼搏,努力从要淹没的滚滚波涛中,抬起高贵的头,作最自由的呼吸。他的心路历程情何以堪?他说:“生活对我来说,就是一次艰难的航行,但是我又怎么会知道潮水会不会上涨,及至淹没嘴唇,甚至会涨得更高呢?但我将奋斗,我将生活得有价值,我将努力战胜,并赢得生活。”
   经历了精神痛苦和忧郁后的梵高,他燃烧的绘画生命没有熄灭,它像一株迎日怒放的向日葵,把这金黄色的火焰撒遍天际田野,涂上夜晚的星空,卷成旋涡直到麦田群鸦乱飞,最终,举枪结束了这场金黄色的癫狂。
   梵高生前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说:“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将不再眷恋人间。”亲情的疏离、爱情的沦陷、友情的破灭……冷酷和污浊的现实把这个敏感而热情的艺术家推向绝望的深渊。
   梵高去世的时候,唯有弟弟提奥守候在身边,在他生命的最后,他对提奥说了最后一句话:“悲伤永无止境。”
   这个因善良而受苦的天使、用色彩享乐的天才,此时此刻,该是何等的无奈和绝望!
  
   五、
   在法语里面,向日葵的意思是“落在地上的太阳”,象征着光明和希望。腰杆笔直挺立,情绪饱满,斗志昂扬,迎着太阳的方向,把头颅昂起,是向日葵一成不变的模样。
   梵高就是那朵拼命仰望太阳,冒着被太阳灼伤的危险却不躲闪、狂热的绚丽的向日葵。
   梵高去世后,人们在他的棺椁上献上向日葵。他在奥维尔的墓地,也经常有人献上向日葵花。
   梵高悲惨而成就辉煌的人生震撼无数。他的那幅《向日葵》在1990年的艺术品拍卖行中,创造了数千万美元的世界最高纪录。谁会想到,在当时,他的生活却是与一贫如洗的痛苦联系在一起。
   向日葵之与梵高,就像蒙娜丽莎之与达-芬奇,“蒙娜丽莎”的神秘之处在于她的微笑,而“向日葵”的绝妙之处在于梵高为我们展示出了向日葵这样一种颇有象征意味的植物的饱满与生机。
   有人说,这是“梵高的向日葵”,因为那是他内心火热情感的写照,是他丰沛精神力量的外露,就如同没有曹雪芹就没有《红楼梦》一样,没有梵高就肯定没有梵高式的《向日葵》。
   有人说,天才的艺术家往往能在某个领域树立起划时代的艺术高峰,后人只能膜拜,绝不可以企及,梵高就是如此。这可谓对梵高伟大作品的最高赞誉。
   秋风中,籽粒饱满的向日葵低垂着沉甸甸的花盘,裹着几片枯黄的叶子,等待收割。它短暂而华丽、丰硕的一生一如梵高怒放的生命,厄运不断,却辉煌灿烂。

共 32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梵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后印象主义的先驱者。他在早期只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在世俗人眼里,梵高的一生无疑是失败的,他不善经营,贫困潦倒,还因精神失常,曾割下自己的一只耳朵,他自杀时只有37岁。但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的梵高,即使穷困潦倒,他也未扔掉那维系生命与精神的画笔。这是一位生活在伤口里的大师,他习惯用伤口对世界发言,或许苦难也是一笔财富吧!今天,人们重读梵高的画作《向日葵》,仍能感受到那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让我们为长眠地下的艺术大师梵高献上心中的向日葵。作品行文流畅,语言简洁,感情真挚,好文章!推荐阅读。【编辑:嫁与飘飘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嫁与飘飘雪        2016-04-28 13:10:31
  问好作者,期待精彩继续。
看破 放下 随缘 自在
回复1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04-28 13:46:32
  感谢老师精彩编按,祝快乐、幸福!
2 楼        文友:空空山人        2016-04-28 13:31:34
  文章很好,写出了这位颠痴症患者的情。理想总被现实脑,梵高一生没有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心灵之友,就连最理解他的弟弟也常常吵架,一次竟也拔枪相向,内敛的汉文化滋养下的画家是出不了这么生命奔放的画家的。
   艺术家都是孤独症的患者,想起了文龙兄初次投江山的作品,竟与鬼做起了心灵之友,有意思,也有些无奈,在这繁华的世界。难道现实真的是难以逾越的地狱之苦?!
红河
回复2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04-28 13:48:22
  感谢老师的光顾与鼓励,祝快乐!
3 楼        文友:刘文龙        2016-04-28 17:03:53
  无苦难无佳构。一个衣食无忧的人很少会有惊天之作。写此文肯定不易。挖掘灵魂特费天浆壳。
回复3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04-28 17:17:43
  感谢刘老师幽默点评,谢谢您的关注,祝愉快!
4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6-04-28 22:09:38
  好文章,点赞,支持!!!遥祝佳作多多哦!
回复4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04-29 08:11:29
  谢谢如风姐姐的鼓励,春日愉快!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