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百味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百味】昆曲缠绵(散文)

精品 【百味】昆曲缠绵(散文)


作者:刘锡国 白丁,72.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55发表时间:2016-04-28 17:22:43


   一
   中国戏曲很古老,可到底有多古老?我曾捧着一本史书翘着脚向远古眺望。希望能透过苍茫云海,听到历史深处传来一曲笛音,一处锣响,抑或看到一个身影,一个舞姿。使我能在纷踏絮乱的历史脚步声中,找到戏曲艺术行走的足迹。
   果然,稍一凝神我便看到从春秋战国时期风尘仆仆地走来一个人,这个人叫优孟,本是楚国乐人。此人身高八尺,能言善辩,常以说笑的方式劝谏楚王。优孟何以能被司马迁写进《史记》呢?完全是因为一个故事。
   当时,楚国的宰相孙叔敖深知优孟贤明,曾以厚待。孙叔敖临死前嘱咐儿子说:我死后你必定穷困,那时你可以去找优孟。几年后,孙叔敖的儿子果然穷得靠砍柴为生。一天他遇到了优孟,就把父亲的嘱咐说了。优孟说:好,我想办法帮你。
   优孟回到家后,找到孙叔敖的衣帽,穿在自己身上,并且模仿孙叔敖的音容笑貌练了起来。一年后他觉得装得很象孙叔敖了,就在楚庄王生日那天去祝寿。楚庄王见了他很惊讶,以为宰相死而复生,便很喜欢优孟,并想请他做宰相。优孟说:请给我三天的时间,回家和妻子商量一下。
   三天后,优孟见楚庄王说:妻子认为楚国的宰相不值一当,比如宰相孙叔敖忠心耿耿帮助治理国家,使楚国强大起来。可他死后儿子连立锥之地都没有。
   接着优孟唱道:居住山野耕田种地真辛苦,难以吃饱肚子。出山做官自身贪婪能富足,又怕触犯禁令犯下大罪,导致身死家灭,贪官哪能做呢!想做清官,守法尽忠,楚国宰相孙叔敖,一生至死都清廉,如今他的妻子儿女穷得去卖柴。这样的官不值得做啊!
   优孟的演唱打动了楚庄王,立即向优孟表示了歉意,并传令召见孙叔敖的儿子,把寝丘四百户的土地封给他。后来传了十代不曾断绝。
   有人或许会问,这难道就是中国戏曲的起源吗?以我的理解,这只是一种劝谏的方法,不是戏曲表演,当然算不得戏曲的源头。但这个故事却引出了一个成语“优孟衣冠”,用以形容登场演戏。这个故事还给演戏人留下了一个名字叫“优”“优人”“优伶”。翻开《红楼梦》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美优伶斩情归水月”就会知道说的是三个美丽的小女演员被迫出家的故事。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庄王到清代的乾隆年间,怎么算也有两千多年了,一个名字叫了两千多年也真的不算短了,就凭这点我觉得优孟还真是值得说一说的。
   时间又过了几百年,汉晋歌舞已草木葱茏,果实累累。但细看应该说还没有发现戏曲的踪影。
   到了唐代的开元年间,一个大艺术家出现了,这个人是有名的唐明皇李隆基。李隆基对艺术的痴迷是出了名的,他曾在皇家禁苑中的梨园教演歌舞艺人。这处梨园很大,里面有广场,兼可拔河、打球。还设有离宫别院,是供帝后、皇戚、贵臣宴饮游乐的场所。(旧唐书.中宗本纪)唐明皇选曲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子弟。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于蓬莱宫侧宜春院。(旧唐书.音乐志)唐明皇除了亲自教习外,还请当时有名的文人雅士编撰节目,象李白、贺知章等人都曾为梨园编写过节目,使歌舞艺术具有了顶尖的高雅气韵。现在看唐明皇的举动无疑是破天荒的,是惊动了天地的。他把歌舞艺术推向了一个繁荣的高峰,同时也使“梨园”成为历史上第一座集音乐、舞蹈、戏曲的综合性“艺术学院”,成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培训演员的地方。后人称戏班子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源出于此。当然这里所说的戏曲还不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仍属于歌舞中的一种。
   说实在的我真为后来的戏曲演员们高兴,戏曲艺术还在孕育中呢,他们便成了皇家弟子。还真应该感谢唐明皇的,由于皇家提供了充足的养分,襁褓中的戏曲便具有了高贵和典雅的气质。
   当然,后来的戏曲艺术家们对此还是有感知的,一曲《长生殿》把唐明皇演绎得“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长生殿——传概》)当然这是后话了。
  
   二
   中国戏曲到底现身于何时呢?遥望远古依然苍茫。屈指又是几百年,唐代的参军戏,北宋的杂剧也曾枝叶繁茂,硕果满地,但细看它们依然是歌舞或歌舞戏,依然不是戏曲。
   那么什么是戏曲呢?王国维先生在所著《戏曲考原》中为戏曲下的定义是:“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什么算是用歌舞演故事呢?具体地说就是由演员装扮人物,在一定场合当众作故事表演,并通过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对生活作出美与丑的评价,去影响观众、影响社会。当然,歌舞在戏曲中尤为重要,尤其歌,常常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决定性的因素。这是历代戏曲专家们对戏曲艺术的诠释。也就是说到了北宋年间,歌舞、杂剧虽然已有很大发展,但它们依然是歌舞,而不是戏曲。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缺少故事,就是有故事也是讲故事,唱故事,而不是演故事。这里边的区别应该是很大的,艺术的感染力也应该是截然不同的。
   到了十二世纪,严格说是到了北宋和南宋之间,到了历史上一个关键时刻。
   此时北方金国完颜阿骨达的军队向南一路杀来,那哒哒的铁蹄很快就踏平汴梁,打到了淮河边上。而金国后面成吉思汗的马队正仰天长啸就要出发。而南方的赵家小朝廷还是在一味的和谈和谈。可以肯定的说,关及祖宗和后代的中华文明很快就要遭到灭顶之灾。面对屠城和废墟,我想当时的中国人肯定是悲愤交加的。如何拯救这千年的古文明呢?
   可这时却出现了两个不可思议的现象。面对失去的半壁江山,宋人应该是痛心疾首的,应该是群情激愤的。然而不,有些人却能静下心来研究如何自省,如何做人。于是以《四书》为基础的专讲道德性命的“理学”出现了。没想到“理学”一出现,便似一场飓风席卷全国,并很快以中华文化主流之势,经宋元明清四朝九百六十年而不衰。后来不管哪个民族统治中国,都会迅速融化在这主流文化里。就是现在“理学”的影响仍然很大,《四书》的学问又被人们重新认识,一个传统文化热正在兴起。
   与此同时在永嘉(温州)一带的民间,出现了一种演唱形式,它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特点。用南方民间小曲,表演民间故事。戏曲史学家们稍稍一看,便认定戏曲从襁褓中走出来了,已经长大,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戏曲艺术,人们给它起了个地域性很强的名字——南戏。然而戏曲一出现,也一发不可收,把个中华大地弄得光彩四射,把个人心弄得沸沸扬扬。戏演人生,人生如戏,戏曲很快就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现在,它已成为中国人的国粹,用当下最流行的说法叫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性遗产。
   为什么会这样?面对这种现象我曾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我只能把它归于一种可能,这是上苍的智慧,是祖宗的灵验。我以为上苍和祖宗一定会是这样想的,既然不能阻止外族的入侵,何不用另一种方法把他们变成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呢。果然,后来的金人、契丹人、蒙古人、满州人都归依在了理学的门下,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奇迹出现了,中华文明虽久经战事,却依然经久不衰。那么戏曲为什么也在此时出现了呢?难道是上苍觉得中华文化的色彩还不够丰富?难道祖宗觉得子孙们面对灾难太紧张了,应该用一种方式告诉他们放下心来。想了半天,也只能有一种解释,它是来平衡理学的。
   试想“理学”的基本学问是“行天理,灭人欲”。虽然理学大师朱熹的解释是:“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但如果人们把握得稍稍过了一点,把想吃饱当成欲了,那就坏了,人的正常生活就会扭曲,人的内心就会受到压抑。怎么办呢?我想上苍也一定想到了这些,他的办法是,让戏曲来平衡一下吧。就象疯长的草,把草原盖得严严实实,危害了别的植物的生长,派羊去吧,羊把草原啃得精光,再派狼去,于是草长起来了,不再那么疯,羊也不再那么多,一条生物链形成,草原变得波澜壮阔,生机勃勃。后来的发展果然如此,封建礼教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而戏曲表演的内容大多是表现人性的,虽然不是全部,但最早那部分,最主要那部份,最精彩那部份,应该都是和这种礼教对抗的。南戏中最早的剧目《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荆钗记》和后来的《西厢记》、《牡丹亭》等几十上百部戏都是这个内容。戏曲把生活中永恒的真实演绎了出来,把人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倾吐了出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对自身的认识,引导着人们改善生存环境,在精神层面里扩大着人的生存空间,缓解了精神层面的压力,可以说功不可没。
   戏曲还有一个优势,不管是什么人,有没有文化,只要眼看耳听就能接受。而礼教的传播是需要识文断字的,是需要费番苦功的。传说仓颉造出字来后,“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为潜藏”。我想戏曲出现时一定不会这样紧张,一定会是艳阳当空,有仙为舞,有凤来仪的。当然后来戏曲的作用也验证了了老子的一句话“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三
   到了元代,戏曲理所当然的发展起来了。
   说来原因也不复杂。因为从草原杀来的蒙古统治者对汉族实行的是歧视政策,再加科举制度的延迟恢复,使一批才能不得施展的文人墨客涌进了戏曲创作行列,比如关汉卿和王实扑。另外由于蒙古统治者原是游牧部落,没有形成发达的文化,作家在创作上没有太多的思想束缚和限制,比如《西厢记》,在别的朝代会被说成是淫词浪语的,会被封杀的,可蒙古人却完全没当回事,可能还会觉得很迷茫,不就男女那点事吗,咋还整出一场大戏来?这些原因使北方的元杂剧进入鼎盛时期。并以其元曲闻名于世,成为与唐诗、宋词并列的一代文学代表。
   而与此同时,生长在农村的南戏也进入了城市,由于吸取了元杂剧的大量营养,在南方发展成一支戏曲劲旅。到了元末,当北杂剧逐渐衰微之时,南戏产生了著名的《琵琶记》、《拜月记》等一批对后世很有影响的作品。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南戏最后逐渐取代了元杂剧的舞台的统治地位。这时人们已把南戏称之为传奇了。
   咋一看“传奇”这两个字,我以为说的是唐、宋人用文言写作的短篇小说,当然它们也的确叫传奇。可到了明代,传奇就是新型戏曲的名字了。为什么南戏改叫传奇了呢?细看才弄清楚,传奇在篇幅上打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限制,根据剧情的需要增长,出现了几十折、上百折的戏,著名的《牡丹亭》就五十五出,象现在的电视连续剧一样,一部戏能演上几天;在曲调上也更为丰富,出现了余姚、海盐、戈阳、昆山等十数种声腔。
   到了明嘉靖中叶,昆山腔开始冒尖了,因为这时出现了一个被后来称为“昆腔之祖”、“曲圣”的人。这个人叫魏良辅,是江西豫章(今南昌)人,流寓太仓。他和一些艺术家们对昆山腔进行了一次重大的革新,创建了一种号称“水磨调”的崭新的昆腔歌唱体系。使之委婉细腻、悠远流丽。并且总结出一套演唱理论,如演唱时声要分出平上去入,字要头腹尾音均匀,做到“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在伴奏上他增添了笛、管、笙、琵等乐器,使伴奏臻于和谐完美。当然,这时的昆腔,虽然新颖,但还仅限于清唱。隆庆年间,又经梁辰鱼等人的改进,到万历初年《浣纱记》的演出,最终完成了昆曲的创造过程。前后共经历了二百几十年。
   到了万历年间,传奇进入了发展高潮期,因为在传奇的层峦叠翠中,一座巍峨的高峰出现了,这座高峰就是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州人,书香世家。十四岁进学,二十一岁中举人,二十六岁已有两部诗集问世,颇有文名。按说汤显祖的仕途应该一帆风顺的,没想到他却长了一身傲骨。在人们争着抢着攀高附贵时,他竟然拒绝与当时宰相张居正之子结交,使四次会试均落第,直至张居正死后第二年(万历十一年)他才考取进士,时年三十四岁。按说该接受教训了吧,否,他又拒绝了宰相申时行、张四维的结纳,宁愿不考庶吉士,失掉晋升内阁大臣的机会,而要求外放。先后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祠司主事等职。万历十九年,他竟然上《论辅臣科臣疏》抨击朝政,被贬到雷州半岛徐闻县做典吏,万历二十一年,改调浙江遂昌任知县。一身傲骨的汤显祖对百姓是什么样呢?任职知县五年里,他未拘捕过一名妇女,未打死过一名囚犯,春节允许犯人回家过节,元宵节带犯人观灯。万历二十六年,朝廷税监将要来遂昌搜刮扰民,为表示不满,他在北京述职后,径自罢职还乡,时年四十九岁。三年后被正式免职。家居潜心著述,直至终老。汤显祖的傲骨是不是傲得让人顿生敬意,傲得令人震撼呢。
   然而更让人顿生敬意的是,汤显祖罢官的那一年写出了戏曲《牡丹亭》。更让人震撼的是,《牡丹亭》立刻在民间引起了轰动效应,产生广泛影响,达到“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的程度。(沈德符《顾曲杂言》)而且至今四百年来一直传唱不衰。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又流传到国外,现已有英、法、德、日等多种译本在流行。汤显祖一生所著《牡丹亭》、《紫钗记》、《邯郸梦》、《南柯梦》,合称《临川四梦》。他对戏曲艺术,对中华民族,都应该是功德无量的。

共 10980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昆曲是戏曲之母,戏曲之魂。它流传了六百多年,根须已植入国人的血液里。昆曲衰败了,但不会被击死。本作品追溯到昆曲的起源,表演态度力求温柔敦厚,表情力求细腻熨贴,唱腔力求清俏柔丽。舞姿力求圆润华美,于是听来便有来自天穹的感觉,那么空旷,那么悠远。文雅的唱白不求大众能懂,缓慢的节拍很有休闲的情调,只要曲子唱得悠扬婉转,便能使人荡气回肠。还有天衣无缝地融汇在表演动作里面的舞蹈,随着剧情和人物性格灵活地加以运用,保持着极为丰富的中国古代舞蹈艺术,看之真是一种极大的精神享受。昆曲是最能表现中国传统美学抒情、写意、象征、诗化的一种艺术。足见国人的智慧是无以伦比的,他们用这种说唱艺术,丰富了精神生活,也揭露了生活中的真善美,把人的审美观达到最高境界。引用作者的话: 这时我不禁要问,昆曲这朵娇艳精美的花,为什么会在此时复苏呢?我只能说它又遇到了盛世,盛世复苏了昆曲,昆曲证明了盛世。昆曲应是盛世之曲。文中的知识面广泛,使我们体会到了中华艺术的渊源流长,增长了知识,更好的认识了本土文化,一篇很精彩的散文,力荐共赏。感谢赐稿百味,期待佳作再现。祝安康!【编辑:月儿弯弯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429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月儿弯弯笑        2016-04-28 17:27:33
  盛世如同肥沃,一切有生命艺术之树,都会茁长成长,开出艳丽的花朵。祝创作愉快!
月儿弯弯笑
2 楼        文友:彩云追月梦        2016-04-29 13:29:05
  曲谱,词谱凝聚了古老传说的精髓,文中借曲劝诫,昆曲,盛世。盛世,昆曲互补互助,植入灵魂的血液豪迈奔放,美文拜读了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