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墨舞风清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墨舞】美丽的家园,灵魂的栖所(赏析)

精品 【墨舞】美丽的家园,灵魂的栖所(赏析) ————陈大中先生诗歌管窥


作者:王爷地盘 童生,881.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00发表时间:2016-04-28 23:28:21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一个金钱至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世俗生活中;在这个熙来攘往,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在一个浮躁得砖头瓦片都想一夜成精的时代里,能够坐忘欲念,安守孤独,悠闲地点燃一根不顾品牌的香烟,呷一口淡得不能再淡的清茶,无需强迫,像品味醇酒一般,耐心地品读一篇精致的美文,可以安心于自我的惬意,不眷念世俗太多美丽的诱惑,不顾及俗务的纠葛,不在乎红尘羁绊的人,可谓寥寥无几。而能够沉下心来,屈居斗室,安心于半亩方塘,自娱自乐,笔耕不辍,享受心态悠然之乐的作家、诗人,更是凤毛麟角。而多年来矢志不渝,蜚声于诗坛,笔耕不辍于江淮大地的,安徽著名诗人陈大众中先生,便是其中难得一见的翘楚了。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大中先生慧心独具,擅长于用一个天才诗人特有的敏锐眼光,敏感地捕捉生活中任何一种,哪怕是稍纵即逝的感觉,随即铺纸泼墨,完成一首情味悠长,令人爱不释手的佳作。面对生活,我们的感觉就像古画中的一条旧船,永远驶不出画面的局限,熟悉与麻木早已钝化了我们自以为还曾锐利敏感的神经。我们早已记不清,多少个晨光曦微的白天,与我们擦肩而过,多少个清朗的早晨与我们不期而遇。但我们又一次次不经意地把它目送回,似乎本该属于他们归宿的黄昏。而诗人陈大中却能从我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早晨,捕获清晨的一缕瑰丽,读出嫣红而美丽的开始,看到了一种胚芽破土般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希冀,把它们记入《早晨》。在宏村,在一条土著民也弄不清,不知默默流淌了多少年的小河边,在历史一般幽远流去的云的归隐处,他竟然发现一条因为长久负重历史,而潜卧于云岚雾海的老牛,听任河流般的秋光在身上自由流淌。踏着脚下不知见证过何等厚重历史的青石板,诗人感知古巷的幽深,历史的悠远,继而把这些感觉写进《诗在歌唱》。“世间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诗人之所以能别于常人,能在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生活中发现并最终捕获,这一富有诗意的瞬间感觉,毫无疑问,应当归功于,大中先生,独具一双善于发现并敏锐捕获美丽的慧眼。
   “年年花月无闲日,处处山川怕见君”(姜夔《送朝天续集归诚斋时在金陵》)。大中先生不仅善于从平日习见的生活中捕捉稍纵即逝的感觉,而且能立足于生活,面对现有社会现实,从不同于常人的独特视角,从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社会生活层面,发现、选择、撷取素材,移情投笔,敷衍成一首首散发浓浓生活气息的诗歌。不必说曦微的早晨,烟雨的黄昏,无月的今夜;不必说近乎焚烧的夏季,曾经演义过浪漫的楼台,承载文人墨客太多情绪的弦月;即便是无声无息,曾几何时,孤寂地立于我们身边的一尊雕塑,一片再平凡不过的树叶,一缕轻柔得像柳絮般的微风,也能变成作者笔下咏赞对象。在《维拉斯雕像》中,诗人面对残缺的雕塑,不是抒发美丽的缺憾,感慨生命的不足,而是透过雕塑,拉开一段合理的审美距离,近乎创造的发现、扩展美的层面,扩大审美的空间,从特殊中看到看出一般的生活世界,乃至其背后的真谛。恰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生活也不可能十全十美,白璧还有微瑕,无论什么样的美丽总是含有或多或少缺憾。缺憾之美,才是生活的真谛!《饮水鹿》里,一尊凝固的饮水鹿,伸颈欲饮而又在即将触水的瞬间定格在岸边……这尊我也曾熟视无睹的雕塑,竟也成为先生诗行中美丽的题材。一片看似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树叶,一旦在先生面前出现,就会马上为先生所捕获,在诗人笔下,便会立马成为能够催生记忆的种子,便会随即唤醒诗人美好的回忆,演绎一段曾经甚至在梦里屡屡浮现的《红叶情》。“天生万物,各有其用;花相万殊,各呈其美(王文生《中国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10版656页)。”自然界及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和物态,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写作题材。“譬偏弦之独张,含清唱而靡应(同上674页)”,但是孤立的自然景物、社会现象,单立于一隅的花草虫鱼,当然不可能自动变为作家的写作题材,化为作品里的生动意象。只有某个物象有机会印入作家的眼帘,经历移情,被染上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它才可能成为作品的题材,进而变成那诗文中美丽的意象。平凡的红叶,苦涩的眼泪,伊人的倩影,向西的小窗……无不经过情的感化,这才摇身一变,身价倍增。
   大中先生爱用自然清新的语言,引领我们走进他为我们精心营造的天堂般的精神家园,灵魂临时的栖身之所。在那里,我们的身心得以洗涤,品位得以提升,灵魂得以净化,精神获得升华。“……一朵浪迹天涯的云,飘萍般离东向西,自西东来,哪里是你泊梦的归程?往往返返的寻觅里,唯天与你同在,唯风与你同行。并深深地感知你洁白洁白的思念,缠缠绵绵的痴情。”在《飘泊的云》中,诗人简单直白的三言两语,勾勒出一副飘云图,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仿佛窥见一个沦落天涯的游子,一位执着的理想追寻者,或者一个痴心于美的追求者,不止一次,苦苦寻觅,寻觅那个本应属于他生命里应有的一切。虽然身如浮萍,孤守孤独,沦落无依,一时不见梦的美丽归程。是同病相怜的怜惜?是追寻者无依的自伤?还是寻觅人莫名的自怜?但是我们可以肯定,那纯洁的理想,执着的追求,本身就是一种美丽,原本就是一道不错的风景。“在记忆的石凳上,静静相坐,清冷的灯光,远远地,照着你,却是在对视的刹那,你的矜持,竟如栏杆。隔开我。”而在《心曲》里,我们沿着化为记忆的石凳,就着清冷的灯光,惊喜的发现、找到,朦胧的记忆里,那似乎由我们曾经自演自导的一刹那。那个瞬间,曾经令人惊喜,令人激动,甚至令人疯狂。但那瞬间定格的刹那,机会错失,无限惋惜,又是那么令人心酸,使人难受,让人后悔,同时留下一丝与幸福孪生的无尽回味、一缕无言的淡淡伤感。
   如果说以上诸篇,给人留下淡淡感伤,缕缕苦楚,那么,以下几首,或许会给你带来一丝精神的愉悦。“布谷鸟唱着……晨光中,一个浑圆的脊背,重合在天地间,幅展开的扇面。”诗中,作者运用直白得简直是白话的语句,在我们面前,铺展开一幅充满纯春天气息的画面,展示一个高大魁伟的坚强者形象。布谷催春,宣布播种季节的到来,希望蓝图的展现。但希望不会自然幻化为硕果累累的现实,它有待于辛勤的播种,勇敢的开拓,坚毅的奋斗。所以诗人在这儿,向我们展现一个扇面似的脊背的剪影。手臂划出的弧线便是渐至扩大的耕耘、播种的希望。我们从播种者,重新抬起的头颅上,看到了希望,发现了勇敢,读出了坚强,品味着信念,体悟了崇高。我们也在感知意象崇高,倍感自豪的同时,突然间崇高起来。“踩着你留下的脚印,我便是与你携手同行……我能听见你心跳的声音……我便是和你重合的身影……”《踩着你的留下的脚印》,给诗人的身后留下了朴素直白的一行排比,一串作者的心声,一路近乎童话的美好回忆。顿时,我们的灵魂飞离了真身,我们好像感知了诗人醉心于往日“与你同行”的幸福回忆,可爱得近乎幼稚的恋人的执着,天真地沉溺于泰戈尔笔下,隔岸少年痴痴的向往,憧憬的怪异。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平凡而单调的生活,能化为美丽的精神家园,今人灵魂之栖所,毫无疑问,诗人的努力功不可没。
   陈大中先生诗歌的意象模糊性、朦胧性,无疑会给我们阅读和欣赏诗歌增添了难度。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恰恰是这一意象的模糊性、朦胧性,同时成全了意象内容的最大丰富性,诗作主旨的无限生发性。且看诗人笔下,那头浮云卧雾的老牛,毋庸讳言,只不过是凡人眼里,一座久卧江南,灵气十足,形似卧牛的山峰而已。但“人以情观物,无物不具情味,无物不能审美”(朱志荣《中国美学简史》166页)。它在诗人的眼里,顿时富有了灵性,在作者的笔下瞬间改变了摸样。因为长久负重历史,它可能是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因为经历而见证了时光的变迁,岁月蹉跎,它又可能是一段记录厚重的历史;因为日日面对游人,好像有意于弄山戏水,热衷于浮烟卧波,它像一个活泼可爱的宠物,调皮而惹人眷顾的爱物;因为沉稳静穆,无意于尘世的叨扰,似乎如有所思,它更像一个思接千古,意通宇宙的哲人。其实一切都有可能,全在乎信和不信之间。再说那头饮水鹿吧!它面向清流,俯身伸颈,表现了无限的渴望与探求的不倦;它在瞬间欲饮又止,似乎若有所思,犹豫不决,是嫌水太寒?是不知底细?还是怕水天漫漫,担心一失足成千古恨?还是犯了祖辈曾经犯过错误,有意勾留,不顾危险,过分留恋如鋻的水中,自己美丽的倩影?还是因为一不小心,陷入泥淖而不能自拔,沉入爱河不愿自拔?这里有诗人的不解、困惑,更有作者对小鹿,进而对生活太多的关爱与眷顾。但是,诗人没有明言,即使是那份朦胧的关爱与眷顾也很含蓄。从中,你也许能感悟某种激情,类似于《生命?鼓声》,但你绝少看到或感知海浪亲吻礁石的热烈,秋风摇撼芦苇的疯狂。有的是巫山云雨中久久屹立的执着,心怀期待的痴痴守候,刻入海南神话——《鹿回头》里,那温情默默,凝固千载的回首一顾。饮水鹿着实可爱,《我是风》也毫不逊色。多愁善感的诗人,以情观物,赋予如丝如缕的清风以人的情味。在诗人的眼里,那缕晨风是报告破晓的信使,向我们传递令人心动的消息;它是个光明的驿卒,在我们前方点燃篝火般的希望;他是追求理想的执着,给每一个求索者送上火一般的激情;它更是奋进不懈者一路同行的终生伴侣。拜读之后,潜心品味,似乎应有尽有,韵味无穷,又好像什么也没有,淡若云烟。这恰恰于有意无意间巧合并验证了朦胧之美这一传统美学原则。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先生诗歌内容的丰富性,作品意象的无限生发性,我们不可能用苍白的语言,去妄加解读诗人的美文,不敢也不愿肆意解构先生的诗作,以免不经意中亵渎了诗歌的美丽,晦暗了丽珠的光彩。
   如果说先生诗歌的内容美,是美女秋波荡漾,明眸善睐的眼神,那么,先生作品的形式美,就是“T”型台上,踩着猫步款款走来的名模身上披着的美丽蝶衣。
   虽然前人早就倡导,诗歌应该“带着脚镣跳舞(闻一多语)”,但那毕竟是先贤特殊情况下的有的放矢。大中先生的诗作,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挣脱了脚镣对自由舞步的束缚,不再顾及押韵,格律,更不用说死板是对仗了。有道是“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悦于目;梨橘枣栗不同味,而皆调于口(《淮南子?说林训》)”。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作品,可能会烙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烙印;不同作者之间,甚至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段的兴趣爱好,也可能不尽相同。所以我们不能苛刻地要求,用一把事实上并不存的尺子去衡量五彩冰粉,多姿多彩的文学现象。“情性所至,妙不自寻(司空图《诗品》)”,作者的激情才是诗歌的灵魂,美之所在。身处一个生活节奏比时间跑得还快的社会里,为了表现诗人瞬间捕获的灵感,记录可能转瞬即逝的感触,抒发短暂而自由的情性,张扬作者独特的个性,谁还顾及偌多的羁绊呢?
   不顾及太多的羁绊,并不意味着没有深沉的思考,无视有意的审美观照。先生在精炼地语言运用过程中,特意省略了标点,而在作者认为应是“诗眼”处,刻意留下了空白。先生诗里这种随处可见,俯拾皆是的现象,不仅出于现代诗歌形式美的需要,更是诗人对读者阅读鉴赏的友情提示。每到此处,都是一个诗意的蕴藉,都是一处,经历了千百度寻觅,灯火阑珊的诗意邂逅。为了建构诗歌美的形式,作者扬弃以往工整、整齐的句式,否定了呆板的篦型建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长句、短句随机排列。为了诗歌整体美的需要,有时干脆以一字成句,单字立行,建起立体架构。这不仅有益于诗情的自由抒发,而且自然形成一种有别于古体诗,而又合乎现代生活,更为自由灵活,富有生命律动的现代韵律和节奏。虽说:“诗仅仅是激情……”(拜伦语,王文生《中国美学史》576页),但“我能给予诗的最好的观念是,客观世界的生动印象,不由自主地激发着诗人的想象和情感,而且同情促使他运用语言和声音来表现它(赫兹理特语,同上576页)”。诗人陈大中正是抓住了这点,经过诸多努力,无论是省去标点,活用空格、单字单句,还是挣脱脚镣,无不是为了作品内容寻求最美的形式匹配,为诗歌激情搜寻最佳载体。也正是依赖于以上努力,诗人才成就了叶嘉莹先生曾经称许的诗歌建筑美。
   总体而言,语言和结构的天作之合,内容和形式的有效匹配,使得先生的诗作,自然、清新、温柔、娴静,像一位“在水一方”的的绝代佳人,又像一名翩若惊鸿的洛河女神,亭亭玉立于我们面前。
   “山蘊玉而润,水怀珠而秀(刘勰《文心雕龙》)”。因为我们生活的社会有大中先生的美诗,平凡而单调的生活才会多姿多彩,美不胜收;荆棘丛生的人生旅途才写满希望,充满向往;迷途羔羊的眼睛才流露憧憬,遥注远方;也因为生活里有大中先生的美诗领航,我们日益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灵魂,才会爬过沼泽才有屡败屡战之后的,永不懈怠的进取。
   大中先生的诗歌,观之,令人艳羡不已,读之令人陶醉坐忘,舍之让人回味无穷。
  

共 518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诗歌,能诗意的写意人生,生活中的感悟,只因它的妙曼意境而受到众多诗人的喜爱。作者细腻的笔墨深入其中,在从诗人大中先生慧眼独炬的诗歌中展开深度剖析研究,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等等。把诗人的情怀和作品其中的情味悠长以及美的曼妙意境一一展示给读者。从作者赏析的文字中,我们不仅读懂了诗人大中先生的内心,也感受到诗人作品里的那种自然、清新、温柔、娴静,更在文字中找到了灵魂的栖息地:大中先生的诗歌,观之,令人艳羡不已,读之令人陶醉坐忘,舍之让人回味无穷。作者用“细读”的形式对大中先生的作品作出高度评赞!深度剖析!可以看出作者也是随着诗人的文字进入更高的境界,展开丰富的遐思让读者更多的了解诗人,我们也随着作者洒脱的文字从不同的角度,去感悟大中先生对生活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思想与灵魂在弹指间飞跃。倾情推荐阅读!【编辑:翰墨如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50100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翰墨如烟        2016-04-28 23:32:14
  作者深度剖析了大中先生诗歌管窥的精彩之处,给广大读者解读了诗歌中真正的内在美!
翰墨如烟
回复1 楼        文友:王爷地盘        2016-05-03 14:50:53
  谢谢你,格格
2 楼        文友:翰墨如烟        2016-04-28 23:32:49
  欣赏如此细腻的解析!创作愉快!
翰墨如烟
回复2 楼        文友:王爷地盘        2016-05-03 14:51:10
  感谢解读。
3 楼        文友:翰墨如烟        2016-04-28 23:34:47
  此文见解细腻深刻,耐人咀嚼,令人回味!期待精彩继续!
翰墨如烟
回复3 楼        文友:王爷地盘        2016-05-03 14:51:33
  我会继续努力的。
4 楼        文友:风吹梅子香        2016-04-29 11:16:00
  王爷的赏析,精准到位,生动鲜明。欣赏学习,拜读问好!
回复4 楼        文友:王爷地盘        2016-05-03 14:51:55
  知音啊!谢谢
5 楼        文友:倚水听涛        2016-04-29 12:05:55
  王爷的文字,总是意味深长。文中的经典名句,应用的恰到好处,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文字流畅且通俗易懂!感谢王爷!
倚水听涛
回复5 楼        文友:王爷地盘        2016-05-03 14:52:47
  呵呵,谢谢鼓励,因为你的鼓励,我会更加自信了。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