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竹韵南山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南山】谷雨候(散文)

编辑推荐 【南山】谷雨候(散文)


作者:梦羽 秀才,1149.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11发表时间:2016-04-29 07:36:11

【南山】谷雨候(散文)
   我生于山野,长于山野,门前清溪,屋后青山,春天里,总有几枝桃红梨白的,郁郁纷纷,轮囷横斜,在篱外、在路边,分明招惹的意思。青砖黑瓦,溪上小桥,桥上行人,桥下水响,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遥望几笔横皴的远山连缥缈,尤为远意的无限。山外平野,平畴迤逦向远方散去,通衢二千余年的古城廓,便是鄱阳了,“有客打碑来荐福,无人骑鹤上扬州”的宿命地,城外鄱阳湖烟波浩渺,渔舟唱晚。
   “其蔌维何?维笋及蒲。”蒲为何物,大抵是水生植物,我不甚清楚。至于笋之一物,上古已作了山家清供。我亦视为极佳的山珍,爱吃极了。食笋断断宜在山林的,时令的冬笋春笋,竹类有别的大竹笋小竹笋,般般四性,曰清,曰洁,曰芳馥,曰松脆,可以称得上蔬食类的第一品了。我觉得雨后春笋,所说的更宜小竹笋。谷雨深春近了,山野翠微里,荆棘乱丛中,溪旁篱边地头,凡有小竹处,便有小竹笋,在在处处,示现有生,漫不惊心破土出,枝枝犹如笔头尖。斜风细雨里,是探得春消息,一天、两天、三天,节节拔高,稚气亦蕴凌云志,未经几时却历练几经岁月的高度和境界了。
   我犹喜小竹笋,层层壳衣剥下,玉肌凝脂美人指,那清芬,那甘鲜,诱得我垂涎滴下三丈有余。笠翁说食笋“素宜白水,荤用肥猪”,我不喜这样的吃法。至于小竹笋,我亦有吃法的讲究。最简单的茹素法用茶油清炒笋,起锅前放些韭菜拌炒;荤法则腊肉腌菜笋。至于腌菜,必须我家乡做的,青菜洗净,晒八成干,切碎,拌盐,揉搓,装坛,上面以稻草塞紧,如果是荷叶坛,直接加水盖以陶钵,如是普通腌菜坛,则陶钵上水,坛倒立钵上,适时取用,微酸芳香,尤为下饭,久吃不厌。不管素荦,小竹笋必要热锅杀青,边炒边拍扁,不然青涩难咽。逢小竹笋,我必下厨,做时专注,心无旁鹜,看火候,看成色,油盐适量,如艺术创作。其火候成色的观,其油盐适量的度,全在烹饪人的心,因人因时因地因情绪因习俗的制宜,色香味因而有所相异的。所说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亦没有相同的两碗菜。这样的烹饪法与书法、中国画、中国音乐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艺术啊,每一文笔下的山水都是不同的。我曾多次吃肯德基等西方餐,每种食物每次吃皆如是味,西方的饮食是流程的定量的科学,饮食是人,饮食里面却又没有了人,如此饮食,养体不养心。不养心的东西,便不是审美,算不得文化。
   因为小竹笋,每逢谷雨,我心生还乡的起意。思思恋恋那些灵物般的绿色的小竹笋,竹篮在腕上,竹筐在担上,或是手捧着,枝枝根根皆是它,偶然亦插上一束映山红的装扮,陌上缓缓归矣,那陌上亦步亦趋宛然竹色的盎然。田间农活收工回家,溪边竹丛,随手抽笋剥壳,就是一餐的好菜了。
   这般时节,谷雨共惊无几日。尽管无几日,已然酴醾的醉态了。且不说开到荼蘼春事了的山花颓放,且不说荼蘼缒绿长,山野的绿呀怒而飞般的狂态。单就这屋旁山边的陂水淡已绿,细细看,原来是萍始生,水塘上莫名其妙地平铺上新绿。水上本无绿,为何生起浮萍,这无根的小生命呢?我讶异其无中的生有,生命诞生了,更讶异其漂泊的无根,亦活色生香的自在,漫漫陂水上。曹孟德观沧海,洋洋大观,宇宙人生而生悲欣;我亦有观,小小的观陂水,看大自然的成物之始,既使生命的柔弱,而其生亦强劲,亦欣欣,浑然有龟兆生命的欢喜了。《易》曰:“神无方而易无体”,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乃天地一刍狗也,水上一浮萍也,无明的妄火自然熄灭,与大自然是知心知性的自明了,因而谦卑起来,因而看见我的生命亦然陂水上平铺的新绿,新意活脱脱的无限了。单就青空传来布谷鸣,“布谷、布谷”,仿佛牧笛音,依稀看得见青翠的流光湿。抬眼望,远处的溪涧苍苍横翠微,倏忽一只布谷鸟掠空,振振羽翼,唤一声“布谷”,杳然飞去了,恰恰是鸣鸠拂其羽。单就村后连山的桑树林——虽然不再养蚕了,然桑还在,因为墟里烟。——浓郁的茂密的桑绿啊。清晨,偶有三两只奇怪的鸟儿,头饰华胜,在桑林欢喜明快地起起落落,无疑是戴胜降于桑了。这样的时节,这样的山野,宛若游园,足够惊梦了——这一惊呀!《牡丹亭》里惊魂了,《西厢记》上惊艳了,还有那个迅雷风烈必变的青梅煮酒,先主惊落了箸筷。谷雨共惊,我能不惊吗?——除非无心,世上的行尸走肉而已。我是惊了心,起了意。
   遂奔赴了去,赴我山野的家乡。如同谷雨的三候,我亦生起谷雨的应候,竹笋伴我好还乡。

共 17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赏读散文。雨后春笋,大抵说的就是谷雨前后,山野之中竹笋生长之茂盛。竹笋味甘、性微寒,是我国传统佳肴,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历史极为悠久。《诗经》中就有“加豆之实,笋菹鱼醢”、“其籁伊何,惟笋及蒲”等诗句,表明了人民食用竹笋有2500年以至3000年的历史。作者借由竹笋这一常见事物,从竹笋的食用自然而然勾起思乡之情,又蕴含对大自然成物之初,生命强劲欣然精神的惊叹与思考。春,萍始生,呜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此时此刻,如何教人不念山野?不恋故乡?全文逻辑严密,叙理清晰,融情于景,景亦生情,推荐欣赏!感谢赐稿竹韵南山,南山有你更精彩。春和景明,遥祝安好。【编辑:纳兰寻】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漠河        2016-04-30 06:06:32
  有趣味的文字,,,,,,,,,,满含情感的倾诉,,,,,,拜读,问安。
2 楼        文友:蘅沚        2016-05-10 20:17:43
  好一句“竹笋伴我好还乡”!家未归,笋已至于心。身临其家,再亲自去采摘真正的竹笋,可谓竹笋一路相伴。拜读了,问候作者,祝夏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