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在尘世里修行的那一抹身影

编辑推荐 在尘世里修行的那一抹身影 ——读阿来首部儿童文学作品、中篇小说《三只虫草》


作者:素馨 进士,9699.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87发表时间:2016-05-10 08:30:05

在尘世里修行的那一抹身影 “世界读书日”那天,听闻当当网购书有大折扣,遂上去“淘宝”。那一天也是儿子的生日,顺便也想给他淘点什么。作家阿来的中篇小说《三只虫草》就这样入了我的眼。我喜欢阿来的《尘埃落定》等作品,喜欢他笔下神秘的高原,所以,当《三只虫草》可爱的封面闯入我视线的刹那,我毫不犹豫地下了订单。
   儿子还在读《安德的游戏》,我先拾起来读,一读就爱不释手,直至花了一天的时间把它读完。从早上读到深夜,又从深夜做梦到清晨,脑子里始终飘着一个身影,小小的身影,时而在初春的原野风一样的奔跑,时而双臂像翅膀一样张开冲下山坡,时而躺在草地上望着蓝天白云发呆,时而趴在残雪上用嘴使劲吹虫草身上的浮土,时而捧着褐色的虫草芽细细地看,时而眨巴着眼对等着抽签的村长说“我要算算”……
   我知道,我知道这个小小的身影,这个萦绕在心头不散的身影,是小桑吉,一个生活在高原的藏族男孩,一个即便是逃学考试依然得满分的“小天才”,一个喇嘛想度去修行的根器好的开悟少年!
   这,又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啊!
   在阿来的笔下,桑吉家境是极为贫寒的:因为保护生态退牧还草,家里没有多少牲口可放养可增收入;年迈的奶奶病着,姐姐在省城上中学,桑吉在当地上小学;家里的一切开销,都指望在一年一度的虫草采收上。可是,桑吉并没有被贫苦打倒,并没有自轻自贱。
   桑吉是懂事的,善良的,多爱的。
   按惯例每年都放的“虫草假”被调研员取消了,他被迫选择逃课去挖虫草。他挖虫草,是为钱,但又不是为钱。他想用卖虫草的钱帮奶奶治病,帮姐姐买在省城必须有的衣服,还想帮关在狱中的表哥买一副手套,帮多布杰老师买剃须泡,帮娜姆老师买洗发水……
   逃课的他是幸运的,第一天就挖到了十五只虫草。他宝贝似的揣回了家,放进一只青花龙纹碗里,先是分出来七只放进另一只碗,把多出的一只捡出来放自己手心里,心里想着一只碗里是奶奶的,一只碗里是姐姐的,“这样就公平了”。可看着手心里的一只实在是孤单,他又从两只碗里各捡出一只,给奶奶、姐姐的都成了六只,自己留下了三只。母亲在旁边都抹开了泪,“懂事的桑吉,可怜的桑吉”。母亲所不知道的是,就是这留给自己的三只虫草,其实桑吉也是另有打算,他想到了关在狱中的表哥,想到了在艰苦条件下仍然坚持给他们上课的老师们……唯独没有想到的是他自己,桑吉!
   就是他自己也没有料到,计划好用途的三只虫草,最终却因为要从调研员手中换回父亲装虫草的箱子,而被迫交换了出去。桑吉在无人的星空下哭了,他想到的是没有了那三只属于他的虫草,他得空手去看望表哥了,他也不能给老师买剃须泡和飘柔洗发水了,他的泪眼在星空下闪闪发光,那闪闪发光的泪眼,不经意间就打动了我的心。更让我触动的是,懂事、善良、体贴的桑吉,在晚风中站到泪水干了才走进自家的帐篷,而且对父亲母亲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把箱子要回来了。”看到这里,我一颗母亲的心都要融化了,这是多么可爱又贴心的孩子啊!
   桑吉又是阳光的,充满童真的,甚至有些狡黠的。
   他在挖虫草时惊动了把巢筑在枯草下的云雀,云雀不高兴地在他头顶忽上忽下,喳喳叫唤。云雀飞翔的姿势并不好看,甚至可以说有些丑。他调皮地把双臂向后,像翅膀一样张开,以这种姿势冲下山坡,又做盘旋的姿势,做俯冲的姿势,来调戏云雀,笑话它们飞翔的姿势不漂亮。
   而当村里的男人们聚集在村长家的帐篷前,抽签决定纠察员的值班次序时,他并没有马上抽,而是对村长说让别人先抽,“我要算一算”。他要算什么?他想起了数学课上老师说过的概率,那时他没有听懂,现下他有些明白了。经过他的算一算,他顺利抽到短棍,父亲用不着在挖虫草收获最大的第一天去当纠察员而失去挖虫草的机会。
   桑吉还是聪明的,能干的。
   村里所有人到虫草山挖虫草,安营扎寨后,家家都需要搜寻干枯的树枝生火。掉光了叶子的灌木看上去都一样,难以分辨哪些是干枯的,哪些是活的。他有办法,他用脚去蹚,干枯的噼噼啪啪折断,活着的弯下腰又强劲反弹。所以,很快,他们家的帐篷旁边,枯枝都堆成了一座小山。邻居们都忍不住夸赞:“聪明的孩子才能成事呀!”看到这里,我都心生羡慕。
   不过,最重要的是,桑吉是爱学习的,上进的。
   他是老师心中最爱学习的学生,他是学校成绩最好的学生,连最喜欢他的多布杰老师都说:“很快的,很快的,我就要教不了你了。”
   他课也逃了,虫草也挖了,逃课期间的作业一丝不苟地完成了,考试依然得了满分了,小升初被自治州的重点中学录取了……以至于见他第一面的调研员也喜欢上了他,答应送他一份礼物,问他最喜欢什么,他最喜欢书,调研员便说送他一套百科全书。
   自此,他天天想着百科全书,想着外面的大千世界。谁知调研员并不把百科全书当面交给他,而是交给了校长,并且没有作特别说明。校长便说调研员的书是送给学校的,学校需要建一个图书馆。他委屈,他不平,可他接受,校长答应他可以借了书看,他借了第一册,如饥似渴地读着,如饥似渴地了解着、观望着高原以外的世界。
   桑吉又是勇敢的,执著的。
   校长食言了,不再把百科全书借给他读。他于是离开学校,孤身一人去往县城,打算找不知道姓名的调研员问个清楚,讨回本该属于他的百科全书。县城离学校所在的小镇有一百多公里,他历尽艰辛,倒是到了县城,也找到调研员曾经办公的地方,可调研员因为给上头送虫草“活动”有成效,调往他县做了常务副县长。他迫于无奈,只得回了学校,专心准备小升初的考试。
   桑吉还是睿智的,敏感的,宽容的。
   他跟多布杰老师讲父亲关于坏人的理论,老师说是“奇怪的哲学”,他马上说:“奇怪的意思我知道,什么是哲学?”这个把老师也难到了,说不知道。他怎么说?他说:“我知道,这个不知道是说不出来的知道,不是我这种不知道。”看似饶舌,似乎在玩文字游戏,实际上我们仔细揣摩,他的这话就是哲学的最好诠释!
   他在挖虫草时,一边希望挖到虫草,一边又不希望把山神的宝贝取走,很是纠结。而这个“纠结”,他当初只是听老师爱说,借读过的城里学校的学生也爱用,并不明白真实的意思。可就在一天,母亲绕线团时,家里的猫伸出爪子把线团玩得乱七八糟,让母亲无从下手,瞬间,他明白了何为“纠结”。他为了生计,幼小的心灵不得不经受这种种“纠结”。
   校长不准他再借百科全书时,他看到校长三岁多的小孙子正在用脏手翻动百科全书,鼻涕眼泪都快滴到书上了,那时,他是恨校长的,但他选择了说“我不怪你”。等他小升初成绩下来,他带着新鲜乳酪去学校感谢老师,老师让他也去看看校长,本来,他去校长家之后,是被校长感动的,给校长认认真真地躹了一个躬。谁知直起身时,却看到校长的小孙子正在撕百科全书玩,他当即转身跑出了房间,并且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原谅校长。而实际上,他的心胸还是像草原一样宽广的,他在新学校的图书馆里可以查阅百科全书,他在给多布杰老师的电子邮件里说:“我想念你。还有,我原谅校长了。”
   一个完美的桑吉,在阿来的笔下,就这样呈现在了我们面前,让人爱之,怜之,又敬之,赞之。
   在书中,阿来安排了几次喇嘛与桑吉的会面。一次是在虫草山挖虫草的第一天晚上,喇嘛出乎意料地去了他家的帐篷,说听大家传说桑吉天资聪慧,在学校里成绩好得不得了,“这就是根器好”,“如果出家,修行有成,自度度人,那就是全家人享受福报,还不止是现世呢”。一次是在学校背后的高岗上,喇嘛赞叹他:“一个正在开悟的少年!”又劝导他:“河去了海里,又变成了云雨,重回清静纯洁的起源之地。所以,我们不必随河流去往大海。”“少年人,你有这么好的根器,跟随了我,离垢修行吧!”他跑开了。等他拿着百科全书再跑到山岗上,喇嘛还在,还在等他回心转意。
   当然,我们知道桑吉并没有回心转意,并没有跟喇嘛去修行。有人觉得阿来在这里让桑吉选择了百科全书,选择了上学,表达了一种希望,一种高原人民探察外面世界的渴望,一种高原文化与外界文化交融的渴望。
   我倒不全这样认为。因为在我心里,桑吉本身就已在修行,只不过他的修行不在庄严肃穆的寺庙,而在污浊繁芜的红尘俗世;他的修行不在守清规、读早课、背佛经等形式,而在日常的生活点滴,在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沙一土。
   修行,不在时间,不在地点,不在形式,修的不是身,修的乃是心。
   时时刻刻修心的桑吉,有着一颗善感、通透的心,充满灵性和悟性。他能从鼻子里分辨出冬天和春天的不同,冬天只有冰冻的味道,风中尘土的味道,而春天,有融雪散到空气中的水汽的味道,有冻土苏醒的味道,还有刚冒出新芽的青草的味道;他能感受到在大城市读书的姐姐的需要和委屈,所以他对姐姐说“女生就应该打扮得花枝招展”,所以他想着逃课去挖虫草,为的是让姐姐“花枝招展”;他面对第一只虫草时,“胶冻一样的褐色草芽”,立即让他联想到冬天里煮的牛骨头汤放置后凝固的样子,“有点透明的,娇嫩的,似乎是一碰就会碎掉的”,而去取这只宝贝时,“他的手都没有碰到凝胶一样的嫩芽,又缩了回来,他吹了吹指尖,就像母亲的手被烧滚的牛奶烫着时那样”;他在校长欺骗他之后,本来想说“我恨你”,可想到父亲母亲都对他说过,人不可以对别人生仇恨之心,所以他脸上露出微笑,说“我不怪你”……
   真正的修行就当是桑吉这样的,浸染了浓浓的烟火味道,无形胜有形,无声胜有声,真实得可爱,可敬。这远比书中那些打着修行的旗号,却从百姓身上以种种名目不劳而获虫草的喇嘛要强百倍、千倍。
   或许阿来自己都没意识到,他有多么爱桑吉,以至于在写桑吉时,他自己仿佛就是桑吉。他充分调动了全身的情愫,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把一个男人的柔情发挥到了极致,使每个章节,每个段落,每个句子,每个词语,每个符号,都充满了清新、干净、灵动的童真气息,充满了诱惑人、感召人的力量,无不触到人心底里那最温柔的秘境,从而跟着桑吉喜,跟着桑吉忧,跟着桑吉笑,跟着桑吉哭……你说,叫我怎么能不爱上你,桑吉?
   当然,阿来在小说中分了一明一暗两条线,暗线里埋了很多社会的阴暗面。作为儿童文学作品,似乎是存在争议的地方。我倒不以为然。太阳都有被云彩遮住、在地上投下阴影的时候,社会的阴暗面何须藏着掖着?不过分,不渲染,不造作,不宣扬,光明远大于黑暗,足矣。儿童总有长大的一天,与其让他们在过度的保护伞里虚假地成长,倒不如让他们在真实的疼痛、困惑与思索中,摸爬滚打着长大。
   说到这里,倒想起小说的结尾部分,颇有意味、耐人寻思。桑吉突然要父亲带他上山去,他想看看真正长成一株草的虫草是什么样子。结果不仅是父亲,全村的人都只知道挖虫草时虫草的样子,而不知道长成草的虫草是什么样。他就想来年留下一株虫草,做个记号,他要看看长成草的虫草到底长什么样。
   把虫草当成宝,依赖虫草来改善生活状况的大人们,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虫草长成草的样子,也就是说凡是被发现的虫草,都在还是草芽时就被人们刨出来,晾干,卖掉了。只有没长成草的虫草才有价值,成年人根本不会关注没有价值的东西。过度的采收,虫草变得越来越少,桑吉的小小愿望,无形中给予了我们小小的希望。
   不过,我觉得这里的虫草,与其说是虫草,倒不如说是桑吉。幼年的桑吉是隐在尘世的修行人,是可爱、善良、聪敏、好学的小天才,他就像是那宝贝的虫草芽。我们当然不期望,可又不能不担心,慢慢长大的桑吉,在外面开阔了视野的桑吉,会不会在纷繁的尘世禁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最后落入污浊的尘垢中?我们谁又不渴盼,那娇嫩宝贝的虫草芽能够保持本性,一如既往,健康成长呢?

共 46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通过用心阅读一部小说,走进主人公桑吉内心深处,感受那个特定的环境下一个少年勇敢坚定。淳朴善良的内心。作者用在尘世里修行的那一抹身影做标题,从这样一个角度诠释主人公的故事。我们每个人在尘世中行走,都要经历风雨或者彩虹,其实都是一种修行。主人公渴望美好的生活,渴望看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他代表高原所有的孩子对外面世界的渴望。人的修行不只是在寺庙,而是在滚滚红尘中。全文叙述清晰,观点独特鲜明,文字洁净。推荐阅读学习。【编辑:琴声悠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琴声悠扬        2016-05-10 08:37:13
  读完作者的这篇文章,沉思良久。以前一直不看好儿童文学作品。这篇小说展示了高原孩子的生活,他们的眼神、他们的命运、他们的期盼给人心灵的冲击。一个好作家就是用这样敏锐的目光,社会的担当传递给我们这样的优秀作品。
   感谢作者精彩赏评,期待下次。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
回复1 楼        文友:素馨        2016-05-10 10:52:15
  老师辛苦了!因为不是专业评论人士,所以不会从写作手法、艺术形式、思想内涵等多方面进行专业、准确的评论,只能说是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记下了自己读作品后最直接的第一观感。让老师见笑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