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读苍穹

精品 读苍穹


作者:孙彩文 举人,3001.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07发表时间:2016-05-13 08:50:08
摘要:读书就是读自己,自己就是教育。关于教育的思考,在一件件具体的小事中。

一、“弱势”是好事
   一直在关注苍穹。读他的文章,不会被故事或情节吸引走。因为没有。有的话,也是课堂教学中或处理教育问题时,或教师或学生或家长的小片段。似乎不是为了告诉你,是怎样一件事,他是在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怎样形成,观点升华为思想,揭示思想的存在,自然显现这一教育本质。我想我为什么不会像他那样,而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读今天的短文《孩子已“弱势”》,显见他的上升点还是语言思维,用他自己的话来概括,是要找到“语言结构”背后的“理”。
   “在家里,我让孩子……”
   “我帮孩子……”
   “我要求孩子……”
   “我替孩子……”
   看看,连完整的句子都不续写。意义何在呢?聚焦。我也用这样的思考方式,解读我的内在言语结构,我的思维聚焦在一个词上:弱势。
   想起来这样的一段经历:
   去年年底,一位退休教师的妻子来局里“闹事”,想给丈夫讨个说法,多要些退休金。丈夫原是民办教师,生二胎下放后又被召回。但由于没有“转正”,干了31年也还是临时编制没有退休金。前年得了喉癌,妻子开始把政策文件和同期同样情况的老师,已经转正按月领取退休金的情况,一级一级向上反应。上面批复由基层补偿解决。局里没有这笔开支,任她每天在楼道里闹。开始她坐在办公室讲道理,后来进门就骂,再后来被赶出教育局,直至年前被关进劳教所,出来后继续闹。
   我跟进了这件事。本不该管,看她可怜,每次来上访给她买些吃的,走时给些钱打车,需要政策网上搜一下给打印出来。主管领导不满意我的做法,说帮了倒忙。我咨询了律师,她的事情应该由组织负责协调解决,可是解决不了。每到政府有重大活动她就被看管起来,好吃好喝好伺候,上边安全任务要的是不紧了,就放她回家,她闹得厉害,就打个电话关进去几天。
   我问过她:你这样每天不回家,丈夫怎么办?谁伺候?
   “亲戚帮忙。我要是在家他们就不管。我又没钱。我来局里局长管饭,可以省点钱。”她说着这些话时,是笑着的,我感到悲哀似乎是同情。
   春节的时候,她给我拿来些羊肉,说自己家养的羊杀了。她说她丈夫让她给我拿点儿。
   “为什么?”
   “就你是真心为我们好,还给我们出主意。我到哪都受气,他们还骂我。”她说着,眼里转着泪花。
   我想到她和我不一样,又一样。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也不知道该不该同情她帮助她。她的确是弱者。好在我也是“弱者”。如果我是强权者,是不是也要骂她,甚至拳打脚踢她?说不定。应该说不会。
   曾读到过一篇报导,时间长了但大致内容还记得。哈弗大学一位清洁工保尔被解雇,学生示威游行。服务业雇员国际工会(SEIU),立即对哈佛大学发出抗议。由于哈佛没有做出恰当的回应,SEIU一边将此案提交劳工仲裁,一边积极组织游行示威。游行的参与者,不只是工会成员,还有不少哈佛的教授和学生,“学生劳工行动”组织配合SEIU,在校内动员学生,并且给校报组织发稿。哈佛大学迫于压力,不得不跟SEIU以及保尔本人谈判,结果是保尔10月之后恢复上班,过去4个月的工资,以及医疗费用由哈佛补偿。
   想对比一下,可能不应该这样比较,但有两个要素,与“弱势”勾连起来了。一个是独立工会的及时帮助;另一个是哈佛大学内部的“学生劳工组织”,对外部工会的接应。最核心的要素,我想到一个词:自由。
   回读一下苍穹罗列的家长的话,很显然,是语言结构映射的心理弱势,带来孩子教育形成更加弱势的心理结构、思维结构,甚至人格。与“自由”有关系吗?这样问自己,我想到的是莎士比亚的名剧《麦克白》。麦克白当上国王之后心理恐慌,是因为洗不去弑君篡位的血迹,同中国故事,比如唐太宗弑兄夺嫡后总做恶梦,所以,有尉迟恭秦琼两位门神流传至今。
   这样联想,我想传达我当下的思考:家长的心理弱势,到底是不是因为不自由?也许他的父亲管束严?还是经历过特殊事件?我到底想说的是,心理上是强势还是弱势,是一言难尽的,有时连自己都不知道。但是,其根本实与成长经历有关的。我更想表达的是,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发现这样的现象并思考之后,该深入思考怎么做的问题。
   有没有应对和补救的策略?如果他需要弱势怎么办?如果不需要呢?弱势和强势或者其他什么势,与成长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教师是顺应同化,还是给予同情和帮助?
   苍穹思考语言结构背后的“理”是对的。我想问问:思考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加值得思考一下“问题”的根源呢?
   这两年治理腐败,政府决心大、力度大。局里的车贴着封条没人敢揭开。一位科长女儿回门请喝喜酒被告了接受调查。我们的“公务员”成了“弱势群体”。大家由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无可奈何顺势而为,不敢胡乱作为,也不敢不作为。我想,若果早“弱势”些,还需要政府“打苍蝇、抓老虎、治小鬼”吗?
   看得更“透”点儿,原来,“弱势”也是好事。
  
   二、教育是雕琢
   苍穹说他这段时间为一些老师磨课,能感觉到他们所营造的话语的不同。他感慨:风格的形成,一定是雕琢的结果。“雕琢”语出《荀子?王制》,苍穹之意,应该是指“雕琢情性,组织辞令”。想起窦桂梅《我的教育视界》,紫丁香水木清华是她的风格,简单大气意志自深,风神或近楚《骚》,这是不是雕琢出来的?
   今日和几位校长去转学校,车上大家叙事。一位校长聊到心烦的事,说每天有“缠”人的家长告状。大家有同感。其中一位女校长,和大家意见相悖,她说她最喜欢处理这样的事:哪个班有家长到学校找班主任告状,她都要凑前旁听,偶尔会插上几句,家长总会说着感谢的话回家。
   我感兴趣多问了几句。她说她的窍门通常会问:你童年的记忆是什么?这段记忆发生时,你的父母在身边吗?80%的回答是“不在”。
   “这样问,目的何在?”我追问着。
   “多数家长会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自己解决?”
   我有过这样的经历,无论多不愉快的纠纷,孩子们之间都会用一句“对不起”、“没关系”云散。
   苍穹说,老师需要“雕琢”,我想孩子的教育,更需要“雕琢”。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透过那份“魔鬼式训练”日程表,看到孩子们早早到校,跟亲爱的雷夫学习心算,午餐时间围在雷夫周围弹吉他,放学后,雷夫先生微笑着陪孩子们一起阅读《莎士比亚》,为孩子们走向美好的未来,打开一扇非常关键的门。其实,“理”是一样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留给他们自己去“雕琢”的空间和时间。老师陪伴以引导,让他们懂得分辨什么是本质的。
   “陪伴”是真情性的雕琢过程,需要长久地修炼。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高出1.67时,睡眠时间比一般职工平均少1小时,娱乐时间少0.5小时左右,积累起来,年超额劳动时间为420小时,而且,90%的教师都超工作量。按常理,很难有人如雷夫?艾斯奎斯一般,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但是,中国真有这样的雷夫,亦庄实验小学的常丽华教师就是,她致力于全课程教育实验。
   我们也在做“全课程”理念支撑下的“大阅读”实践。我们县108所小学,有76所300人以下的学校,班多人少教师包班,教师得全能,语文数学品德生物科学音乐美术体育全包,有的还带着英语。全课程是改革方向,“大阅读”是重要载体,其中,“叙事”是有效的策略和路径。
   一位校长回忆说,有一次她用“相遇”的方法,和孩子们一起叙事。她仔细聆听一位孩子说,自己最快乐的记忆,是和小伙伴关起门来在床上“跳”。校长受到启发,于是,她允许孩子在草场上“跑”。每天课下,孩子们显露了愉悦的分享。再后来,校长在草场上,安装两个足球场,草场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大床”。现在,校长每天和孩子们一起练“颠球”。她说自己颠“排球”没问题,手臂能控制好平衡。“足球”怎么练也不行。她笑着说,自己两周了,才能颠三个,而孩子们不一样,脚腿并用可以颠10分钟不掉。她说孩子们的统觉能力是天生的。
   我们进到她的学校。正好是课间,孩子们个别的有跑的、追的,更多是有组织地游戏,或者在长廊看书,孩子们习惯了“静”,连上楼梯都是慢步轻声靠右行。
   “在床上跳”是外在显现。如果我们不拘泥于外在,创设适合孩子“活动”的修炼场,让他们自我雕琢,成为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运动”。这样的雕琢更像是开采。
  
   三、教育陷入猫捉老鼠的游戏
   读苍穹的师权与女权,想问问:教育的规律是什么?
   说得刻薄些,这恐怕是连许多动物都懂得的道理。大鸟一圈圈地领着小鸟飞行,大鸡一次次地领着小鸡捉虫。这不就是教育吗?
   但是后来,大鸟大鸡进化了,它们决定学习高等动物的榜样——人类,它们建起了小学、中学和大学,把小鸟小鸡十几年关在学校里,让它们坐在那儿听飞行课和捉虫课,从基础课、到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讲得天花乱坠,小鸟小鸡听昏昏欲睡。后来,终于有了两个有文采有口才的老师。小鸟小鸡们听得脸上有了笑容。但飞行呢?捉虫呢?依然不会……终于毕业了,小鸟小鸡离开学校后,发现还要重新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习飞行和捉虫的本领。
   在另一个群里读到大鸟与小鸟的故事,觉得似乎是对苍穹的补充,于是,随手转发到群里,希望能激起大家的再思考,并在本群不断生成的话语中,拓展自己的视角,重构自己对教育的理解。
   喜欢若水的一句“我更喜欢在平日里,把这些生存的本领,潜移默化地融入在教育之中。”这填补了苍穹关于课堂话语重思考缺实践的重大缺失。当下生成的生命话语,苍穹的课堂中没有。生命话语是生活话语不断生成的源头,没有生命课堂,就会成为学生心灵和教师心灵的坟墓,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就会分裂为具有不同利益的“群体”,教育必然就陷入猫捉老鼠的游戏。
   教育的内生态和外生态如此。让每个有教育情怀的人唏嘘不已。
   “点破东风不是梦,方识正智满枝头。生命两端非二界,色身一转两袖空。”
   想起梁继璋对儿子说的话:“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教师和学生是父子是师徒,师权不是女权,教育不是猫捉老鼠,也不是老鼠追着猫四处逃。
   绣针扎疼了指心。猩浓的血,浸染水中的“星”,如三月桃红。

共 41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关于教育话题的文章,总共说了三个问题:弱势有时也是好事、教育是一种雕琢、教育陷入猫捉老鼠游戏的窘境。尤其是关于教育雕琢方面,文章提到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透过那份“魔鬼式训练”日程表,看到孩子们早早到校,跟亲爱的雷夫学习心算,午餐时间围在雷夫周围弹吉他,放学后,雷夫先生微笑着陪孩子们一起阅读《莎士比亚》,为孩子们走向美好的未来,打开一扇非常关键的门。其实,“理”是一样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留给他们自己去“雕琢”的空间和时间。老师陪伴以引导,让他们懂得分辨什么是本质的。在分析猫捉老鼠游戏窘境时,作者想得更深的是,生命话语是生活话语不断生成的源头,没有生命课堂,就会成为学生心灵和教师心灵的坟墓,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就会分裂为具有不同利益的“群体”,教育必然就陷入猫捉老鼠的游戏。如果有人想问,教育的规律是什么?说得刻薄些,这恐怕是连许多动物都懂得的道理。大鸟一圈圈地领着小鸟飞行,大鸡一次次地领着小鸡捉虫。这不就是教育吗?文章观点新颖,说理透彻,发人深省,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514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6-05-13 10:47:01
  教育观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改变教育观念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欣赏佳作,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孙彩文        2016-05-14 11:48:37
  感谢湖北武戈,一声问候饱含教育情怀,教育是全社会行动起来。一句话的背后是一个成长的时代,是一个强壮起来的民族。我们共同携手给教育飞翔的蓝天,江山在做。了不起!江山人,谢谢你们!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