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西风】爱的平衡(外一篇)

编辑推荐 【西风】爱的平衡(外一篇)


作者:之中 探花,14198.2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78发表时间:2016-05-15 13:02:44

【爱的平衡】
   爱是件奥妙无穷的事情。施爱者与受爱者的感觉往往有出入,这就是爱的偏差。有人讲,爸妈的爱应当是一碗水,对哪个子女都一样。但能把一碗水端平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试想,有哪个人能把满满一碗水端平走远的?一碗水只有稍浅一点,左右晃悠尽量保持平衡,才能不洒,才能走远。或许,这才是爱的真谛。
   这跟几个年轻同事谈论父母对孩子关照的程度不同恰好一致。一个说,我的儿子回家爸妈总不像哥哥家的孩子那么关心,看得出来,家孙外孙好有区别。另两个赞同,说感觉中也是一样。我没表态,但我也认同。父母在世的时候,是把对孙子的关心放在首位的。而且就我们一奶同胞中,我的感觉中,父母对我的关心信任,远超弟妹。这一点上,我会默认妹妹每次上坟对父母的“控诉”。其原因既有传统观念影响,也有现实表现的因素。不用说,父母那代人“重男轻女”观念无论从哪方面都是存在的。如果把这个观念放在生活困难的时代,就更明显些。比如大妹经常控诉父亲没有坚持让她把书读下去的事情。我承认,如果她是个儿子,父亲哪怕砸锅卖铁也会坚持让她复读考出去。父亲没让他读下去是因为她是个女儿,也因为她没有抓住高中几年学习的机会,还因为她没有自我坚持,一生就定格在嫁人,成家生活的路上了。她没有小妹妹幸运的原因仅仅在于,小妹妹高中首考不利的时候,经济条件已经有了改善,而且我也有了更多的能力帮助家里。再加妹妹坚定的读书态度,这几个因素共同成全了她的未来。
   从父母长者来说,爱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子女是不是值得爱。所以,儿女的表现才是决定父母是否愿意把自己所有的爱都毫无保留施予你的根本原因。“知子莫如父”是说,父母居高临下,对儿女太了解。儿女们怎么想、是否有精明的“小九九”,他们一目了然。做儿女的,包括儿女家的媳妇、女婿们,对父母是否孝顺、体贴,踏踏实实还是三心二意,他们清清楚楚。虽然父母不大跟儿女小辈们计较什么,但是从此他们会在心里留下一个分寸,这便是对某个孩子爱的距离。之所以我历来认为父母对我毫无保留,是因为我对父母毫无保留。如果谁认为父母对自己不够爱、爱得不如哪个姊妹多,应当反省的是,自己付出的够不够多、自己心眼里惦记有多少是什么,而不是埋怨父母偏心眼。
   自然不能否认个别父母对某个孩子天生的偏爱。这种偏爱里其实也包含着一种平衡观。比如你过得比较好,父母大体会偏一点那个不太好的,而不是说你付出多少他按同样比例施爱更多,父母的愿望是在家庭提前实行共产主义的。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某件事情影响到父母对儿女的看法。比如《郑伯克段于鄢》中记述的那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武姜因为难产,所以从小讨厌庄公,而喜欢他的弟弟共叔段。这种爱变得畸形,就有了“欲立之”的事情、有了溺爱导致共叔段野心勃发,最后被讨伐的后果。好在庄公的爸爸有主见,没有让武姜的枕头风吹坏脑袋。否则,郑国的天下后来不知道会成为什么样都难说了。
   如果父母真对某个孩子的爱变异成溺爱的话,往往不是爱,而是害。但凡从父母那儿得到比较多的,大多不知道珍惜,也不孝顺。这样的例子不甚枚举。深入地一分析,这种情况的结局也是一种平衡。从父母那儿得到少的,反而懂得生活(得到多);从父母那儿得到多的,反而不知道反哺(损害多),就逆子,结果很差。
   得到爱最大的捷径是付出爱,那样,你得到的就是源源不断地自我更新与自我提升了。
  
   【急什么】
   北京出了个雷洋事件引起轰动。硕士雷洋死了,网络上各种声音繁杂,目不暇接。直到今天之前,我都被媒体误导,说人大硕士雷洋如何,刚刚看了一篇比较客观的文章谈警察执法与公民权力的文章,才知道雷洋早从人大毕业,现在是国资委下属一个单位的主任。可见,媒体如果想让一个事件“跑偏”,是多么容易。
   雷洋死在警察执法过程中。警方介绍说雷洋因为有嫖娼行为被警察查处时反抗致死,家属说雷洋是去机场接人,媒体质疑警方执法偏差、恐有内幕,并且这种质疑声占了更多份额,一时成为主流。今天还看到一篇标称张鸣《雷洋之死》的文章,全篇是对警方执法、对国家政策的质疑,大有把警察及国家执法机器、国家扫黄打非、维稳政策钉在耻辱柱上的口吻。张鸣是位名人,他的文章被转载,影响绝对不一样。
   有报道讲,雷洋事件发生后,检察机关已经介入,经家属同意,邀请有关单位的尸体解剖正在进行,通过解剖,经过协商一致的第三方机构查证,相信将能最终确定雷洋的死因。
   我想,所有质疑都可以有,但完全不用这么太急地下结论。尤其是那些网络大v,更应当谨言慎行,不要用自己的猜疑引导公众,更不要用太多的文学语言去联想,发挥动员煽动的作用。就像我们评价出名演员某些行为、或者多数知名人士都知道的那样,平常人可以说的话,他们是不可以随便公开发表的,他们应当有与其名声相符的责任与担当,应当考虑到自己的社会责任。质疑是可以的,但不能在事实没有得到最终认定的时候来公开发表言论。专家与名人出糗,多数是太急切地把自己的臆断放出来,试图讨得一个“不出所料”的彩头。
   不光是专家,即便平常人等,也不必太急切。常言说得好,心急吃不得热豆腐。我还是极其信服老祖宗的,他们的话集中了几千年社会生活的智慧。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上太着急,结果都不会太好。
   除了抢险救灾,其实我们都不必太着急的。有话好好说,有事按规矩按程序做,警察或者政府不会出问题,家庭及每个人少出差错。但凡着急忙慌、一拍脑袋就决定的事情,不是急中出错,就是违规越距,或者便是一些官员违法犯罪的借口。而在搞不清楚事情真相的时候下的结论,只有错上加错的可能。
   工作生活中,我们追求的所谓慎独,也要求我们别过于急切。只争朝夕是对生命整体的要求,不是对某人某事做出看法的标准。只有慎重,才会避免重犯不可追悔的错误。
   假设雷洋之死是执法问题,那么我们就更没理由犯臆断判案、舆论定案的错误了。等几天,水落石出,不就什么都清楚了?
  
  

共 24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爱的平衡》这篇文章作者先从一碗水能否端平为例子谈到了关于父母对子女的平衡之爱。接着作者从子女对父母关照的偏差,从子女是否值得父母真心疼爱的偏差,还有从父母对孩子偏爱这几个方面来触及“什么是真正的父母之爱和子女之爱”。作者在谈及”平衡之爱“的时候在写作上运用自己身边的事例和引据典故来阐述爱的平衡。让读者明白了子女应对父母有反哺之恩,父母对子女之爱不是溺爱。全文最后总结爱最大的捷径就是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你对父母付出,总有一天你的父母也会回报你的。《急什么》这篇文章作者从雷洋事件谈及做任何事情在没有弄清楚真相的时候千万不要过早地下结论,这样的结果只会错上加错,导致事态的严重性。这篇短文也是告诫人们在生活中做任何事应该慎重,这样也就会避免很多不可追悔的错误。这也是一种中庸之道的处世方式。两篇文章立意都很高,推荐共赏!【编辑:芷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芷云        2016-05-15 13:24:26
  感谢之中老师赐稿西风,文中我把《春秋》改为了《郑伯克段于鄢》这样以便让读者更清楚一些!编按如有理解不到位还望老师海涵!远握!
2 楼        文友:海韵波涛        2016-05-15 18:20:26
  关注社会热点,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两篇文都很有寓意。祝老师夏安!
岁月静好 海韵QQ786732982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