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南】一位二十八岁的女编辑走了(杂文)

编辑推荐 【江南】一位二十八岁的女编辑走了(杂文)


作者:隔水望伊人 举人,5762.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69发表时间:2016-05-19 22:19:00

假如生活是一条长河,我们总是后知后觉,在一次次被疾病提醒后,还不自知,毅然顶着疾病去完成我们的使命和梦想,在很多年轻人看来,青春是我们傲娇的资本,什么事抗一下就会过去。一次次的过劳的累积,一个个不眠的夜晚促使着我们的身体发生了不可逆的悲剧。
   这样的案例还少吗?这样的悲剧何时停止呢?
   今天起,在网易担任编辑工作的河北媒体人王雅珊的微博再也不会更新了,她走了,肝癌,只有28岁。我们看到又一个媒体人倒下了,我不知道同身为媒体人在报道这一事件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读者读完之后,可能关上网页,唏嘘不已,感叹生命的无常,本该花一样的年纪过早凋谢。但是对于媒体人这个职业来说,加班熬夜是常态。
   试想一下,我们每天休息的时候,都在干什么?刷微博、刷朋友圈等等,这些信息量巨大的文章的背后就是一大群媒体人辛勤付出的结果。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已经不满足于电视的信息,互联网媒体早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不可缺的了解媒介。一个事故的发生到报道用时可能不到半小时,在很多媒体人看来,是没有节假日的。因为每时每刻都会有新鲜事,新闻永远是报道不完的。
   搜狐、网易、腾讯以及等等众多网站都紧盯着实事的热点和焦点,为了得到一手的资料,赢得网站更多的点击量,编辑不得不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时间和精力。多媒体竞争的业态加速了媒体人这一高危职业的生态圈的竞争激烈。
   我们享受着科技创新带来的进步,每天被一大波的大数据包围,媒体人为了赶通告没日没夜地奋斗在前线,作为普通大众,我们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在信息的甄别,虽然数据量很多,但不都是有用的、真实的信息,我们还要通过大脑进行信息筛选,甄别出我们需要的、对我们有用的信息,这无疑消耗了我们的大量时间。看来,科技进步有时不是什么好事。
   假如我们回到写信的年代,我们的通讯方式是落后的,我们大概三四天左右收到一次信,但是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想如何回信。而互联网的介入提高了我们的效率,寄一封电子邮件往往只需要一秒时间,再看看我们现代生活,每天都在忙着回复电子邮件。
   事实上,媒体人只是高危职业的一种,并不是全部,比如企业的高管大都有抑郁症和强迫症,前几年,我无意翻阅到一本书,数据说,中国企业家的平均寿命不超五十岁。这些数据让我大大地震惊,但细想起来,似乎有一定的道理,因为除了国企有政府这个靠山外,私企和外企都自负盈亏,企业的既得利益除了在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上,很大程度依赖于高管的执政。他们每天需要消耗无数的精力去思考企业下一步怎么走,企业面临的发展和机遇等等问题,压力比常人大很多,而且很多涉及商业机密,还不能和别人讲,长期这种情绪的压抑导致了抑郁症的爆发。
   企业唯有适应市场才能存活,这是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对于媒体人,高管等从业者无非是架在高速公路的一个小蚂蚱,根本无法阻挡这个社会潮流的趋势。那么我不禁要问,难道我们面对因过劳离开世界的年轻生命只能默哀吗?

共 12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语言简洁,明了。抓住当今社会中的时事阐述自己的观点。社会总是不断的在向前发展。在这发展之后定会产生弊端。比如作者在文章中所举得一个例子。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地在发展,其背后有着一大群媒体人的辛勤付出。一个二十八岁的花季少女竟然因为过度劳累患上肝癌以后与世长辞了,这不得不让我们感到惋惜和感叹。青春是我们的资本,但是一旦青春时光逝去我们以前所积攒的那些劳累又该如何消除?我们都应该深思。毕竟这些工作还是需要人去做的。企业何不给这些从业人员多一些假期来休息?又或者我们凡事都看开一点儿,不要用我们的生命来换取金钱。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每个人的生命又是宝贵的。结尾处引人深思!问好作者,推荐共赏。【编辑:半声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半声笛        2016-05-19 22:20:01
  问好伊人。
回复1 楼        文友:隔水望伊人        2016-05-20 18:37:05
  谢谢编辑老师的鼓励和美按,问好。(*^__^*) 嘻嘻……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