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江南】恰同学壮年,雨夜上斜楼(小说)

精品 【江南】恰同学壮年,雨夜上斜楼(小说)


作者:老船还行 进士,6809.0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31发表时间:2016-05-22 18:58:45
摘要:凌云把所有人——不光是我们几个,还包括他母亲、邻居大妈在内——拉到一块,拉到最近一根柱子旁:我不狠,不振作能行吗?斜楼的支柱、我的支柱都在这儿撑着呢。


   一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在这酒徒、食客团团围坐的大厅里,是谁黄钟大吕般高声朗诵伟大领袖的名篇《沁园春·长沙》咯?霎时间,所有的喧嚣如同被一把锋利无比的大刀齐刷刷斩断了似的,所有的目光好像让一支箭镞引领着同时射向了台上的一个人。而更具戏剧性效果的是,一片寂静中,骤然爆出几声啪啦哗啦的脆响更反衬了这分静谧——有几只酒杯惊慌失措落地坠地玉碎,敢情是为伟人词章伴奏一把特色音韵吧。
   这是数年前的一个春夜。一个小酒店。其时,我们十多个围墙外的大学生(自考同学)的欢庆宴,以庆祝啃下了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我们简称”二古“)这两块难啃的骨头,拿到了红底烫金的大专文凭。一时间,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乃至划拳行令中把“子曰诗云”、“之乎者也”托举得抑或吐槽得怪味连篇。其时,不擅划拳被罚酒数杯成了个红脸关公的珲哥,仗着身材高大、蛮力十足,强行突破一重重围追堵截,离席而起,占据吧台制高点,俯瞰众生,高举酒杯,大力发声,用山寨版韶山毛氏口音镇住了对古仁人大不敬的怪味版“之乎者也”。
   这位年届不惑的仁兄,这位顷刻间被所有目光射中的汉子,手里麦克风也没攥一个,就那原生态喉嗓一咋呼,无异于张翼德当阳桥头的声声断喝,不然就不会有酒杯落地的绝对音效。一阙诵完,短暂的静寂后,这位仁兄再来一遍,同样是这一阙词章,可篡改了俩字:
   “恰同学壮年,风华尚茂,挥斥方遒……”
   大伙儿的热血,就是在这几句篡改版沁园春炸响之后被点燃的。与此同时,满座豪情也涨上来了,无论是“同学壮年”,还是“同学中年”——举座唯独没有少年——都一色地“少年”起来,狂欢起来了。
   豪情也好,热血也罢,乍一看是那几瓶烈性白酒烧出来的。其实也不尽然,确切些说应该是因文革之故年少时无缘进大学围墙的一干成人(多是二十大几的青年、三十以上的壮年,甚至还不乏年逾不惑近天命的中年人),凭自学攻下了一门又一门大学课程特别是”二古“堡垒之后一种自豪心态的流露。所以,要想平息下来就颇不容易,就没有出现通常意义上的曲终人散、席终人散。
   席终人不散,除两三个溜号的以外,几乎是原班人马整体转战到一处在当时算是新生事物、时尚东东的娱乐城。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一干同学都豁出去了,无论是时间,还是银子,抑或形象——所谓的儒雅、优雅的正人君子形象。反正赴宴前大都跟家人说好了的,今儿一晚上就交付不夜城的狂欢热浪了,别指望打道回府的了。
   一干同学壮年,战的大战方城,伴以脏话连篇;卡的卡拉OK,多是荒腔走板;舞的群魔乱舞,频传踩脚尖叫。然而,也有不那么投入的,纯粹凑凑热闹,胡乱歌舞一阵,便退避三舍,作壁上观,甚或观无所观,鱼贯而出。
   这位点燃大家伙儿激情的珲哥就是出来的一个。相跟着的,有跨越“而立”、年壮身不壮的凌云君;梳着一对及腰长辫、戴一副深度近视镜看不出年龄但绝对不再是妙龄女郎的林玉姐。唔,还有,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人物,不然就不会有这篇文字哦。那个人嘛,嘿嘿,不卖关子了吧,不是别人,就是和凌云君同龄的老船我。
   就这样,不多不少凑成了个不随大流的“四人帮”。唔,想想也必然是这样,几年来,在咱们的自学沙龙——由珲哥所供职的装卸运输公司办公室客串——也是咱四人钻教材、聊文学、话人生最为入港,无形中成了同学中的同学,要好中的要好。
   “四人帮”步出娱乐城,几张不再年轻的脸给霓虹灯、路灯、车灯涂抹得或者说切割得光怪陆离、变化万千。可谁都没当回事,就这么着交由这些人造光暂且打理一下吧,咱终归会要甩开这些光源的。
   谁也没有车,谁也不是司机。几个人安步当车,边走边聊,话题却总是少不了“司机”——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马雅卡夫斯基……就这样,徜徉在人行道,不知不觉上了灯火阑珊的江堤。城市夜空难得一见的月亮出现了,虽然还有几分朦胧,但足以抚摸一颗颗渴望贴近自然的心灵了。更何况,还有凉风习习,极尽温柔地轻轻撩拨我们的头发,嬉戏我们的衣襟呢。
   大家分别在几级下河台阶上坐下,继续拉扯有关洋“司机”或土老夫子的话题。主讲照例是珲哥,三个听众乐得插科打诨或添油加醋乃至故意抬杠。许是罚酒喝得太多的缘故,今晚珲哥一反平时甘当教科书传声筒的格调,尽说些与书上既有定论相左的看法、观点和“我觉得……”诸如文学是社会生活典型化的形象反映之说也并非颠扑不破啦;李白杜甫是中国古典诗歌无法逾越的两座高峰未免绝对化形而上学化啦;十九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潮流日趋鼎盛是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必然产物,此论简直是典型的泛政治化,根本经不起辩证逻辑和文学发展规律的双重检验啦;方块汉字纵然是使用人数最多,但最终还是会被西方拼音文字所同化啦……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大都是教材上怎么说是,珲哥就怎么说不。弄得我们几个想抬杠也无杠可抬,只有相跟着调侃打趣的份儿。仿佛不这么恶搞一下平时奉若圭臬的教科书,就怪不住方才灌下去的三杯两盏醇酒似的,尽管谁的心里都明镜儿似的:教科书固然不是毫无纰漏的圣贤书,但那些学贯中西的主编们精心编纂出来的书籍,怎么会这如此不堪一击,居然让我们几个半瓶子醋找出这样那样的茬来呢?岂非天大的笑话乎?
   “噗嗤,噗嗤……”一连串响亮而不无几分优雅的喷嚏声切断了珲哥侃的大山。不用说,音响制造者就是我们的林玉姐咯。顺声一看,这位身材苗条、小巧玲珑的眼镜俏佳人抬起一只手用一块手帕揩擦着口鼻,另一只手在胳膊上来来回回地摩挲着。
   看来风儿虽然柔和,可毕竟还略有凉意。不对,不止“略有”,是“颇有”了。不知什么时候的事,乌云悄悄来了,渐渐地遮住了当空月,风儿也大了,我和凌云君早就不自觉地把之前敞开的衣襟拉上了、扣好了,凌云甚至把双手都插衣兜里了。而珲哥却是完全漠视风云变幻,依然是着一件短袖衬衫,任由领口下一二粒纽扣支楞着不作为,当摆设。而一件外套,早给扔在身边台阶上,一只衣袖耷拉到阶旁草地,仿佛要拔草一般。
   风凉了,大了,这位铁塔也似的珲哥,依然是双手比比划划,配合其声若洪钟的侃大山运动。那个投入劲儿,我敢说,此刻就算有雪花骤然飞舞起来,他也不会拎起外套披上的,充其量双手拂落一头一身的“梨花”,让它们一边凉快去,别上赶着跟他热乎。
   可我和凌云君的热乎劲不再缠着他的手势,更不粘贴他侃的大山,都不约而同转投到身边这位佳人身上了。尽管玉姐身穿掐腰紧身外套,且一直没取下在脖颈上绕了几圈的淡紫色素雅围巾,仍然喷嚏声声。我说林妹妹有些弱不禁风了吧,来,披上咱的铠甲。珲哥这下反应过来了,不待我外套脱下,他就拾起台阶上那件上衣给玉姐披上。娇小玲珑的玉姐立马给淹没了——被一件硕大无朋的龙袍包裹得看不见了。不过,瞬间又看得见了——微缩版的林妹妹抖落“龙袍”继续在凉风中鼓捣她的瑟瑟模式。我和凌云几乎同时把外套给她披上,虽然还是很大,但淹没不了她。没成想她依然抖落在地,须臾,又拾起我那件休闲西装穿上而不是披上,衣襟长及膝上两寸居然也肯将就。凌云朝珲哥做了个鬼脸,悻悻地捡起自己那件被玉姐不屑一顾的溅上斑斑油渍污迹的牛仔衣,朝后伸进两条胳膊。我心窃喜,不免忘乎所以,无所顾忌地双手搭上玉姐纤细柔软而弹性十足的双臂,还稍稍用力挤了挤,说林妹妹不会再怕冷了,看我给你输入内力,活一活血,升一升温。
   玉姐叫了声“好疼”,身子一低,头一拱,再一抬,不光双臂,连带整个人脱离我的魔掌(或者说是“热力掌”),而且还让我着了道儿——下颌被她的头顶撞了一下,我不由得以一声“哎哟”、两步倒退来认证其女侠般的力道。确切些说,这一声“哎哟”,连带一线血水,是被她头上一个发卡刮出来的。我说挂彩了呀,荣幸的挂彩呀。给林妹妹亲密摩擦挂出来的彩,能不倍感荣幸吗?玉姐说那好,再贴个荣誉证吧。当时我们三个男子汉真是醉了,她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创可贴,覆盖我下颌一线红。这止血包扎的玩意儿,她居然随身带着?聚会还怕聚成鸿门宴吗?
   然后,她正了正眼镜,瞅着我,同时也瞅着我们几个嘀咕道:就船仔你这点花花肠子,居然想趁火打劫本姐姐?做梦吧。之前是看你们脱下的几块皮就你这块还干净点,还不是才兄那种穿了没法走路的龙袍,才赏光给穿上的。哪晓得你小子还要得陇望蜀,输什么臭内功,把林姐姐我真当成林妹妹,把你自己往宝哥哥模子里套吗?哼,真是——唉,难听的咱也不说了,咱得换“皮”了。这鬼天气。凌云,拿“皮”来——
  
   二
   闹腾好一会,林姐姐还是刀子嘴豆腐心,把两份好心兼收并蓄,照单全收了。越来越凉的晚风让她不得不加上了两层“皮”。
   可问题又来了:因献“皮”而只着一件短袖恤衫的凌云下意识地跺脚不已,双手交织着急速抚摸两条赤裸的瘦长胳膊。珲哥见状,忽的一甩,他那件“龙袍”噗的一下把这小子给罩上了,不过还不至于淹没。同样只穿一件短袖运动衫的我虽然也感到凉飕飕的,但凭着我多年来坚持中长跑、拉拉力器、做俯卧撑练出来的体魄还撑得住。
   然而,乌云堆满了整个夜空,老天撑不住了,任由豆大的雨点稀稀落落砸了下来,而且有愈益加密且抓狂的趋势。真扫兴,只能各自打道回府了。唉,说好的不回家愣是让这凉风给搅了。我禁不住咬牙切齿抱怨道。
   快跑!珲哥吼了一声,不由分说剥下那件还没把凌云焐热的龙袍,递给林妹妹,让她顶在头上,权当雨披。几个人朝着路灯密集、霓虹灯闪烁的方向一路小跑,可毕竟光照太差,再加上得不时停下来关照气喘吁吁的林妹妹,因而跑不如走,推进缓慢。冻得牙齿格格作响的建云提议都到他家躲雨去。我连忙响应:去吧,咱“四人帮”来他个雨夜狂奔上斜楼吧。很近的,几分钟就到了。正好你们也没瞻仰过。而我是熟客。怎么?凌云君,不欢迎?
   雨越来越大了,林妹妹想跑也跑不起。我说珲哥还愣着干什么?快蹲下来呀。珲哥莫名其妙盯了我一眼,瞬间即会意地点点头,来到林妹妹面前,背对她矮矮地蹲了下来。我和凌云一边一个拉着她的手,搭上了才兄宽厚健壮的肩膀,再朝下左右十指相扣。我大喝一声:起!都什么时候了,什么男女授受不亲,见鬼去吧。玉姐,你若不想做落汤鸡,就乖乖地把珲哥当马骑吧。
   话刚落音,我就拔腿冲向雨幕,健步如飞,一副为王前驱舍我其谁的架势;身后是高头大马驮着娇小女骑士紧跟着裁切风雨,端的是彪悍中的温馨;而凌云则殿后护驾,高一脚低一脚,溅起泥星点点,跟进还挺吃力。
   雨水的跟进却很轻松,远比凌云的力度大,且越来越大。虽然不出五分钟,咱一干人马就到了斜楼,奔跑的目的是不想做落汤鸡,可还是做了落汤鸡,而且是喷嚏声此起彼伏的落汤鸡。我原本想让珲哥和玉姐在楼外瞻仰一下这座堪比比萨斜塔的木结构斜楼的,可这情状还能吗?凌云忙不迭地擂开了门,招呼着大伙快进去避雨。
   开门的是凌云的母亲,一位年近花甲的大妈。一见儿子领回这么多客人,脸上堆满了笑,连说稀客稀客,张罗着端茶看座,还要去煮几个鸡蛋。凌云一把夺去老娘刚提起的鸡蛋竹篓子,按着她坐下。
   干什么?干什么?云仔。有这么怠慢客人的么?
   娘老子你看看,你看看,这时候是找出干爽衣服、把炭火烧旺烤干衣服重要呢,还是吃你这几个鸡蛋重要?
   咿呀,孩子们,我可真是老糊涂了,睁眼瞎似的。没看到都是湿淋淋的一身,快,快换衣。你看这个豆芽菜一样的俏妹子还冷得发抖呢。来,妹子跟我来,我还有一套出客时穿的上好料子衣,今儿就让为客人服务,为你这个画片上美人儿一样的俏妹子服回务吧。只是样式老土了一点,俏妹子就凑合着穿一阵子吧。还有,云仔,你自己给翻出几套男装给船仔和这位大个子还有你自己换上吧。待会儿我给你们熬姜糖水去去寒。这时节,感冒了可难受了。
   五分钟后,几个人都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换了一身干衣裳。我穿凌云的衣服虽然紧吧了一点,还勉强凑合;林妹妹变身地主婆——让大妈的老式新衣包装而成——我和珲哥笑得前仰后合,而她也指着珲哥咯咯地笑。这大个儿把凌云一件外衣当内衣穿着,还紧绷绷的快要撑破了,一条应该是很宽松的沙滩裤也让他穿出要爆裂的感觉,你不爆笑还真不行。凌云妈连忙翻出一块床单对折后给他披上,凌云配合着用一根绳子紧紧系住珲哥腰身,珲哥自己把床单在脖子前边打了个结,总算固定了。我嚷道,现代兵马大元帅就这样新鲜出炉喽,威风凛凛气吞万里如虎喽。随之,“大帅”、“大帅”、“珲大帅”、“龟大帅”的嬉闹声充盈回荡在小院中。
   随后,几个人一边喝着茶,一边在蓝色火苗升起老高的炭盆上边翻烤着湿衣服。头一回“驾到”的珲哥和玉姐还细细打量院内陈设。作为常客,我索性把几个人手上的活计都朝凌云一撂,然后喧宾夺主地领着他俩从内部鉴赏起这座斜楼来。

共 13522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恰同学壮年,雨夜上斜楼。很励志的一篇小说。文革后恢复高考,几个自学成才的青壮年男女,重新迈进学校的大门,用自己的努力不懈把文革中失落的时光岁月中的宝贵东西追回来。为了庆祝攻克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我们简称”二古“)这两块难啃的骨头,拿到了红底烫金的大专文凭。大家举行了欢庆宴。觥筹交错推杯换盏间未免豪情激荡,一位年届不惑的仁兄咏颂起毛泽东的诗词“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句,众人附和。酒宴散后,四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一起漫步江边。几个人毫无嫌隙地打闹一阵,看着风雨将至,便同到住在斜楼的凌云家避雨。作者通过对凌云家简陋的生活环境的描述,让我们了解到那个时代的一些年轻人,在艰难环境中积极向上乐观的精神。让我们透过几个年轻人,以及凌云母亲和邻居大妈了解到那个时代,知识匮乏,生活条件艰苦环境下,一群朴实无华平凡百姓人的生活写照。他们在那样的环境下依然贫贱不移,豁达乐观。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文章构思合理,语言诙谐幽默,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明。主题突出。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杨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525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杨花        2016-05-22 19:02:11
  又见老船先生佳作。通过这篇小说,让我们了解了那个时代的风貌。谢谢
杨花
回复1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16-05-23 22:07:21
  杨花老师在第一时间关注了我的小说,并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到的述评,撰写了编者按。真让我感动、感谢!
   自学考试从八十年代开始创设到如今方兴未艾,的确是一种没有门槛、没有围墙然而却又把关严格、含金量高的高校求学形式。我主要截取八十年代中期几个壮年“大学生”取得阶段性胜利以别样形式庆祝的一个片段,来反映一种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而这种精神的表现,在这几个人物身上,往往体现在乐观而爽朗的生活情趣中。这就是我要用这种调侃诙谐式行文风格来表现这一题材的缘由所在。
   问好杨花老师,祝万事胜意!
2 楼        文友:杨花        2016-05-22 19:02:40
  感谢您给江南烟雨带来的精彩,期待您的更多佳作。编按如有不当处,尚请海涵为盼。
杨花
回复2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16-05-23 22:08:53
  编按写的不错。如果能对后半部分稍微展开一点分析,那就更为理想了。总的说来,是不错的。
3 楼        文友:樱水寒        2016-05-25 05:30:21
  看小说的题目就很吸引人。开篇的诗歌,众人的把酒推盏间的融合也将彼此的友谊烘托出来。一段旧时光,励志的岁月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他们依旧有梦想与追求。小说非常不错。问好老船,祝创作愉快!
樱水寒
回复3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16-05-25 21:48:16
  谢谢水寒社长对老船作品一如既往的支持和鼓励。这篇小说也许不失为一种弘扬正能量的朝花夕拾吧。在乐观的情态下励志奋进,在艰苦的环境里坚持自学。把几年的自学生涯浓缩在一个夜晚一处斜楼这么个堪称典型环境的时空里,算是对这类小说在写法上的一个尝试吧。
   问好水寒,祝福水寒!
4 楼        文友:樱水寒        2016-05-25 05:31:21
  个别标点稍微做了一下修改。再次问好先生,感谢对江南的支持,感谢带来的精彩!
樱水寒
回复4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16-05-25 21:49:43
  非常感谢水寒不辞劳苦对拙作标点使用不当之处予以斧正。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