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山水】逛罗屯庙会(光影·随笔)

精品 【山水】逛罗屯庙会(光影·随笔)


作者:滦河晨曦 童生,667.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836发表时间:2016-05-22 19:34:49


   迁西县罗屯镇有娘娘庙建于明嘉靖十三年,距今已五百余年的历史,非常灵验,信者众多,香火鼎盛。原来的庙址在村西头,光绪二十三年一场历史罕见的洪水把娘娘庙冲毁,由民间又给恢复。到一九六二年,娘娘庙又一次毁于水患,尔后迁址于村东,于二零零三年由富裕起来的村民带头筹款得到彻底的修缮。
   现在的娘娘庙碧霞宫,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非凡。庙里供奉着云霄、碧霄、琼霄三位娘娘,传说中三姐妹勤劳善良,聪明伶俐,心灵手巧,为民降福消灾,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条件,造福黎民百姓,后来被奉为三霄娘娘,根据她们的贡献,分别被封为碧霞元君、送子娘娘和眼光娘娘。罗屯村民为了纪念三姐妹传授知识,造福于民的功德,在村里建了娘娘庙,供奉着三霄娘娘,使之永享人间烟火,并把建庙的日子农历四月十三定为罗屯庙会的日子。
   每年的阴历四月十三罗屯庙会,商贾云集,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香客络绎不绝。庙会期间,庙宇内僧徒众多,梵音袅袅,香火缭绕。今年的庙会也不例外,农历四月十三这天,当我有幸站在这片土地上时,很快被眼前这热闹的一切所吸引,庙前长长的街道上人来人往,不同特色的小商品交杂错落,各种口音的交易声叫卖声不绝于耳,来自各地的游客们摩肩接踵,往来穿梭,熙熙攘攘。当我走在这喧腾的氛围里时,我所感受到的并不是热闹,而是温良和美,谦恭有礼,这里民风淳朴,百姓勤劳善良,市场上交易公平,人人和颜悦色,没有在其他地方的庙会上所见到的那些粗鄙低劣的表演,以及如趁火打劫般的哄抬物价、欺行霸市的宰客行径。人们轻声细语,谦和稳妥。
   沿着高高的台阶,举步走进庙里,但见三位娘娘慈眉善目,宝相宁静。大殿前硕大的香炉里香火高高低低缭绕不绝,来上香的善男信女从走进大门的那一刻起,都满脸虔诚,低眉肃穆。他们恭敬地焚香祭拜,认真的叩拜行礼。我们在庙内遇到一位清纯文静的小姑娘,十七八岁的样子,简衣素颜,却打扮不俗,落落大方,独自环抱着祭拜之物走进庙内,焚香、叩拜,自在从容,真诚利落。我们没有打探小姑娘的来历背景,也没有问询小姑娘所求何事、许愿哪般,我们能够感受到她的愿望或希冀都是简朴的干净的,一定不是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这些虚妄的不切实际的俗物,我们相信这样纯净的小姑娘走到哪里都会明辨是非不做横事。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过去,人们面对大自然时有着太多的无奈和无措,老百姓会把自己不能解或不可为的事情求助于传说中无所不能的神灵。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谐稳定,政通人和,人们掌握了太多战胜自然的知识和技巧,也更加笃定自信,他们对几百年来保佑一方平安的神明有敬畏却不再依赖,那些被供奉在庙宇里的各路神明是他们心中的图腾,用来诉说对家人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在生活中所受恩赐的感激之情。你看那庙内往来的男男女女皆平和坦然,绝无凄慌悲苦之态,更没有人在庙内高声大嗓、轻佻嬉闹,都庄重肃穆。哪怕那个人仅仅是游客,不焚香礼佛,也会被这样神圣的气氛所感染,言谈举止都毕恭毕敬、轻手轻脚,唯恐惊扰了这里的一切。
   庙会上当然少不了农村百姓们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的艺术展演,只见戏台前观者众多,台上咿咿呀呀演唱着的是评剧《杜十娘》,台下观众引颈注目,听的如醉如痴,间或有掌声、叫好声轰然而起。人人都夸今年庙会请的这个评剧团唱的真好,舞台华丽阔气,服饰精致华美,演员模样俊俏,表演出神入化,唱功有板有眼,激越处高亢清亮似穿云裂帛,哀怨处低回婉转如荡气回肠。要知道,能够在罗屯获得好评的评剧团可是不容易,这里自古就有唱戏的传统,几里之外的长岺峰村至今仍活跃着一支高水平的评剧团,每年春节期间都会受邀去县里演出,在十里八乡都有极高的声誉。
   那边有来自不同地方的唢呐演奏者在同台斗技,一声更比一声高,吸引了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观赏品评,更有听的入迷的人们跟着喇叭调扭起了欢快的大秧歌,有人从台上丢下几把镶了彩绸的大扇子,但见十几个人抖肩扭胯、摇头晃脑,随着节奏进退有致,台上吹得欢,台下舞得美,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偶尔有台上的鼓手乐手相互间交换一个眼神,于是节奏骤然起了变化,有人大秧歌扭的正酣,被节奏的突然变化弄的措手不及乱了阵脚,引来围观的人阵阵笑声。也有不服的指着台上某个作祟的乐手要求交换角色,哪想两人竟毫不怯阵,都是行家里手。但更多的时候,人们只是作为观众,看台上的几拨乐队卖力献技,真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生怕落了下风,坏了名声,都不惜力气,大展身手,因为这里的观众可是不容小觑的,只听他们说“这个喇叭吹得好,表情也到位。”“那个喇叭没在调上!”你说,台上的敢松懈吗!
   到了晚上,自然少不了广受欢迎的民间娱乐形式之一的皮影戏,我小的时候看皮影戏完全看不懂演的是什么,却也着了迷似的在台下看得痴。那精致纤巧的影人,轻快活泼,翻飞灵活,一招一式,顿挫有致。皮影戏历史悠久,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唱念做打浑然一体,音韵缭绕,尤其是尾音拖腔华丽委婉,十分动听。小时候听说皮影是捏着嗓子唱的,我没见过,也许那种唱法现在很少见了,那时候只觉得银幕后面的舞台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事实也是如此。三五个皮影艺人就可以组成一个班子,一人分饰多个角色,手脚灵活,説念打唱配合默契。不走进后台,你很难想象一场紧锣密鼓,枪来剑往、上下翻飞的热闹场面居然只是由这三五个人制造出来的。这天晚上,台上的皮影戏演的是《樊梨花招亲》,台下的观众听的安静而投入,我仿佛又找到了小时候看皮影戏的感觉,端坐在小板凳上,看着屏幕上的影人倏忽而来,扭捏哼唱一阵,又倏忽而去。目光流转间依然如醉如痴,只听宝哥在旁边絮絮地介绍着:“皮影戏表演有上线下线之说,上线为皇帝君王上场的位置,在观众的右手方向。下线为反贼倭寇的上场位置,在观众的左手方向,所以樊梨花虽为一代豪杰,但此时她的蕃将身份也只能从下线出场。”原来如此!随着对皮影戏的了解越来越多,愈发觉得皮影戏文化的厚重和神奇。
   当然,罗屯庙会的重头戏是花会表演,上面的所见所闻都只是用来烘托气氛的背景。罗屯庙会的花会表演有着深远的历史传承,各地有娘娘庙的地方很多,但迁西县景忠山才是三位娘娘修行得道的地方,四月十三是罗屯初始建庙供奉娘娘的日子,罗屯庙会就定在了这一天。过去,来自各地的花会队伍在这一天从罗屯起会,一路走,一路表演,历时五天,正好在四月十八碧霞元君娘娘生日这天到达景忠山,与景忠山庙会一起庆祝朝拜三位娘娘。其实,花会只是一种统称,它包含着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今年的罗屯庙会的花会队伍中就有耍龙灯、霸王鞭、大秧歌甚至广场舞。看到张榜公布的来自各村三十多个队伍的排序中位列第一的是西寨香会,我很是不解,跑去问西寨会首,答:“西寨村是三位娘娘的祖籍,自然要排在第一。”又问:“香会是怎样的一种表演形式?”又答:“香会就是上香。”还是不解,却不再追问,只是满怀期待地等待起会。
   罗屯花会在村子中心位置一处较宽阔的路口起会。路口拐角处有临时搭起的神庙,供着娘娘及香炉。早晨六点三十分主席台上宣布花会开始,一时间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走在前面的正是在写有“西寨香会”会旗引领下的西寨香会队伍,不同于其他花会的欢腾热闹,香会队伍人不多,只有十余人,却个个神情肃穆庄重,恭敬地手捧香火黄纸等祭拜之物,缓步绕场地数周,然后在神庙前下跪、叩拜而去。他们虽没有任何表演形式,却仪式庄严,令人动容。你能感受到他们来自娘家人的那种体贴和自豪。想着在贫病交加、生产力极度低下的时代,三个弱女子,凭着自己的勤劳善良,各施所长,造福一方,给黎民百姓降福消灾,带来生机,几百年后仍为后人所敬仰,享有殊荣,连她们的娘家人在每年的这一天都要被尊为花会上首,这是何等的荣耀!他们能不自豪吗?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个传说,更是一种精神。每一个凭着一己之力,勤勉善良,通过完善自己来帮助别人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这是美德,也是本分!这两天,行走在罗屯这片土地上,我时时能感受到这里的人民把勤劳善良融入骨髓的那种本分和美德。
   罗屯花会后面的三十多只队伍就欢快闹腾了许多,表演形式丰富多彩。霸王鞭表演者手持两根彩色短棍,灵巧的随着节奏挥舞击打,以花棍敲击身体的各个部位,动感十足,铿锵有致。最精彩的表演当属舞龙灯,但见一条蛟龙在长长的花会队伍中绚丽醒目,十几个表演者把一条巨型彩龙舞动的活灵活现。只见它追捕着红色的彩珠,飞腾跳跃,时而高耸似飞冲云端,忽而低下如入海破浪,蜿蜒腾挪,不时变换着花样,引来阵阵叫好声。观众的叫好声又勾起了表演者的兴致,舞动的更加欢快卖力,让围观者大饱眼福。在花会队伍中,即便仅仅是大秧歌、扇子舞,各队之间也不尽相同,花样翻新,异彩纷呈。在这一年一度的盛会上,谁也不想在三里五屯的乡亲们眼里落了下风,所以,不仅是舞者,包括鼓手乐手都是表演者,都成了这场盛会上的一道风景。
   这些花会从起会的村中心开始,舞到主席台,拜完神庙,绕村一周,一直舞到村东娘娘庙的位置,然后拜庙、散去。罗屯是镇政府所在地,有四个大队,人口众多,有六千多口人,是个大村,这一圈舞起来可不简单,再加上村民们热情好客,各家都在门口支起小桌子,摆上茶水、香烟、水果等准备接会。花会的队伍路过时便礼尚往来,在这家门口舞上一阵。花会队伍就这样边表演边行进,没有三五个小时是到达不了终点的。说起罗屯村民的接会,也是一大亮点,你可不要以为那些东西只是给花会队伍准备的,它们无偿提供给每一位走过家门口的客人。而不是像有些地方把这样的盛会当成赚钱的好机会。当我汗淋淋地走到一家门口的大树下乘凉时,主人不仅给我搬来凳子招呼我坐下歇息,还热情地给我拿来矿泉水,虽然已是口渴难耐,我仍客气地拒绝着。他们诚恳地说:“不要钱,谁都可以喝的,每家都这样。”然后不容分说地把水塞到我手里。体谅地说:“这么热的天,怎么会不渴呢?”于是,恭敬不如从命,我也就入乡随俗,不客气的享用着罗屯村民的质朴和热情。
   即便走过很多地方,我仍然觉得罗屯是一个神奇的与众不同的地方。这里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在村子里随处可见宽敞明亮的高屋大院。但是,你不要简单地把它看成那种司空见惯了的现代化新农村,走在街巷纵横的村子里,就像穿梭在不同的时空里。不时出现在眼前的门楣上镶嵌着五角星以及写有“为人民服务”“毛主席万岁”等字样的老供销社、老饭店、老卫生所、采购站、工商所等建筑。都保留着当初的模样,诉说着罗屯曾经的繁华以及它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重要位置。你能想象吗,在这样的一个现代化村落里,我们竟然与一座明代的石拱桥不期而遇,我们惊奇地打量着这座沉睡在岁月以及荒草中的历史遗迹,不知道当它醒来时会是怎样的错愕。虽然如今已不见了桥下的流水和桥上的归人,但是无论怎样的沧桑巨变,都没有改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质朴与深情。
   我们还在村子里遇到了一位慈祥可亲的老妈妈,她本来坐在自家门口看会,见我们打量她那爬满院墙的蔷薇花和金银花。便热情地招呼我们过去坐坐,让我们去观赏她院子里开的正盛的一大蓬月季花。只见她家院子里干净利落,各种蔬菜横成垄竖成行,长势良好。老太太八十多岁了,诚恳地邀请我们在她家吃完饭再走,当我们谢绝时,她又执意要到屋子里去给我们拿吃的。事后,我对一位朋友说:“她像一位老妈妈。”朋友不屑地说:“每个老太太都是老妈妈。”我认真地说:“不,那位老太太像所有人的老妈妈,在她身上有一种温暖的母性光辉。”见我们拿着相机,老太太笑着说:“来,给我照张相,我儿子在外地上班,要是我儿子哪天看到他妈妈上报纸了,得多高兴啊!”最后,老太太依依不舍地与我们道别,并叮嘱我们以后常来家里玩。
   忘情的游玩之后,我们终于在罗屯这纵横交错的街道上迷路了,人们都在热闹处,而我们是从热闹处归来,越走越不见行人,找不到可以问路的人。我们站在村落深处的街边商量着下一步的行进方向,研究着如何才能到达我们停车的地方。也许是听到了我们的说话声,一位男子推开他家后面的窗户,关切的询问我们要去哪里,并耐心细致的给我们指明了道路。
   坐在返程的车上,回味这两天的经历,一切都让我们惊叹不已。罗屯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是一个跟得上时代的潮流又不失淳朴的地方,也是一个能让心灵返璞归真、与从前岁月不期而遇的地方。

共 49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逛罗屯庙会】“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庙会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被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庙会就是这种生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文章叙述了在家乡迁西县罗屯镇赶庙会的经历,循着作者的足迹,我们感受庙会那热热闹闹的场面,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淳朴的民风,感受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福,更感受到村民们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心灵,以及村民富足,安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气象!倾情推荐,感谢支持光影征文,期待更多精彩奉献!【山水编辑:周会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522003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周会涛        2016-05-22 19:35:48
  问好晨曦,祝创作愉快,远握!
回复1 楼        文友:滦河晨曦        2016-05-22 21:40:17
  谢谢会涛老师的精彩编按,老师辛苦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