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爱的循环(散文)

编辑推荐 【春秋】爱的循环(散文)


作者:孙彩文 举人,3001.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24发表时间:2016-05-24 17:56:31
摘要:在我的体验里,生活是爱的循环:拥抱他人的爱、爱自己、爱他人、爱世界。在当下觉醒,感知与在场交融,和最高未来可能性的源头联结,主动选择进入爱的循环。

一、从源头觉察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小镇度过的。抬头北望是连绵起伏的燕山,山脚下还乡河常年流水不断。
   我家门口有个贯通南北的小河塘,很浅,能看到水底的蝌蚪、小鱼儿和天然水草。河边的石板浸在水里,光滑透亮,底边绿油油的苔藓藏有蜗牛。雨后蛙鸣一片、蜻蜓漫天。男孩儿捕青蛙,我们拍蜻蜓。我挥舞笤帚拍在路边的麦秸跺上,蜻蜓的头钻进麦芒里,尾尖露在外面,抖动着。接近田园的生活让我一直难忘站在水里用竹竿捅树上的乌鸦,低头发现“水麻岭”,那是一种在多有淤泥的浅水中生活的软体水虫,一寸长,头尖尖的,据说顺着小腿钻进身体里会死人,至今仍记得使劲拍打仓皇逃上岸的起伏心境。
   儿时,我渴望被爱包围。
   事实上除了母亲在我8岁那年去世,我有祖父、父亲,还有爱我的哥哥,婶母和姨妈的爱也是刻骨铭心。
   姨妈是战死的日本军官留在大陆的遗孤。我祖父当年开日本粮行与军官有私交,私底下收留让父亲娶作二夫人。解放后政府提倡一夫一妻,父亲撇下母亲和姨妈一起生活了八年。之后,姨妈为了保护父亲不被牵连,自己隐姓埋名独自住在天津郊区的一所小房子,解放后任教于天津外国语大学。父亲为了姨妈的身份不被外界知晓,自己的公司被收归国有后,于“大跃进”时期回了乡下老家和母亲一起生活。母亲深明大义收留了父亲,复合后生了姐姐和我。
   母亲的善良远近闻名。年轻时遭遇抗战,她曾冒着生命危险闯过日本宪兵的严厉审讯,去四川接应祖父祖母带回老家四卡车古董银元。祖母去世后,母亲一直悉心照顾祖父,在母亲自己病重时也一日三餐为祖父调换口味。
   祖父给我最特殊的感受是他对我从没提过要求,好像也没什么期望。我喜欢读书,2岁开始他就每天带我读易经。
   在我周岁以前母亲住院我在婶婶家寄养。我和大我一岁的堂姐抢奶吃。我那时的记忆少得可怜,但有一些例外。我快周岁时有一次婶婶左手抱我、右手抱着姐姐,我不知道为什么帮她揉了一下胳膊,她对刚进门的祖父大声地说:“看这孩子乖的,这孩子,真是的……”当时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美好的感觉至今难忘。另一件事是我刚会走路,就跟着婶婶去井边用脸盆打水。打好水,婶婶把脸盆放在石台上,然后将毛巾泡在水中,挤干后,再蹲下来开始给我仔细地洗脸,我仰着脖儿乖乖地等着。
   我小时候学习成绩出众深受哥哥的影响。有一次成绩下滑,正赶上哥哥去母校看望老师。回家哥哥告诉父亲,说对我很失望。那时在家里我的情绪时好时坏,说些让哥哥伤心的话。有一次睡午觉起来,忽然感到极为不高兴,一下子把哥哥枕边的书扔了一地,但这些对他好像没什么影响,他一如既往地疼爱我。这种指向“大我”的爱使哥哥在后来生意上富有创造力肩负人生目标,完成着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
   在爱的状态下,我走进真实的自我当中,联结正在长大的“我”——哥哥对我生命的影响远远超过我小时候的想象。
  
   二、根源性问题
   我父亲是一个非常积极、负责的人,他对自我有很高的期望。父亲自幼环境优越,中年失意在家后,家道中落,无以为继。父亲毫不犹豫地开始学种地,找工作,并成功地长期负担起了一大家子的生活。
   我记得父亲上班后很忙很累,但从没有脾气暴躁的时候,他很注意我和姐姐的营养。他养了一只羊,把奶煮熟,自己从来舍不喝一口。记得有一次看到父亲刷牙时牙刷上都是血,才知道他没用过牙膏,每天用盐刷牙。父亲上班的地方离家100华里,他骑自行车上下班。后来我和姐姐能自己做饭吃了,他才一周回家一次。再后来做生意三天两头跑天津,总是背着黑色皮包从后院穿过玉米地走去车站,现在想起他的背影,仍会感到心中很温暖。
   父亲另外表达爱的方式是对我学习的鼓励,以及支持我做自己喜欢的事,像画画、弹琴、跳舞、缝纫等。父亲一直是我的家教,他的硬笔书法是自己写的诗词,用的是繁体、简体两种,供我描红。
   父亲有他严厉的一面。他是个好强的人,他对人对事的看法无形中对我有深刻的影响。我想我后来那么积极主动,事业上有些成就和父亲的个性很有关系。记得上师范二年级放暑假时,家里隔三岔五有一封我的书信,每个封信都被撑得鼓鼓的。父亲开始留意并让祖父从大队部下班回来顺便把我的信带回家。那一天,祖父和父亲说了几句什么,父亲找我谈话,表情很严肃,因为少有见到又是谈及男女交往的事,在我心里留下很深的印象。我能理解父亲当时的想法,上学期间再没有谈过恋爱,上班后也是老校长当媒人介绍认识了成为自己先生的这个人。
   我稍微懂事后,开始理解父亲失去母亲以及他不得不离开姨妈的痛苦。他曾告诉哥哥那时的艰困但从没让我感觉到。我自己曾为了交学费偷偷去过轧花厂后院捡煤糊,刚出炉红彤彤的火炭要用手去抓,慢了,就被别的小朋友抢走了。父亲知道后心疼地抱着我,他自己打了自己两个嘴巴。后来回想,我没有一次从父亲的声音里听到对过去含有怨恨。他给我的深刻印象是他对困苦的巨大忍耐力。他虽自身不断遭遇困难,却仍有同情他人的能力。唐山大地震后,他去寻哥哥,途中大批的孩子流离失所,父亲竭尽己力搭建简易房,在还乡河的埝坡上创办了临时学校,让孩子们边疗伤边有书读。
   父亲赋闲回家后曾试着经商,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家用日渐拮据。母亲入院,他去和旧日的朋友甚至和姨妈开口借钱。一个非常有才干和有经商头脑的人,在养猪种粮中不断地忍耐着。我不清楚父亲临终是否最终完全化解了内心的痛苦,只知道他常去母亲坟头,有一次哭了一宿。但父亲没有一日不是努力地去过好那个日子,即便兜里只有一分钱,他也笑着拍拍裤兜说:“下月就会好的。”他总是这样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和鼓励我们。父亲对我,态度也近乎是无所求,我的成绩提高了他很高兴但不会很惊奇,而他对我一直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和期望当时我会有些失望,到很久以后我才体会到那是一种难得的平和。
   上初中时学校举办英文演讲比赛,我兴冲冲地报名参加得了第一名。父亲给姨妈写了一封信,姨妈回信想把我的户口迁入天津她来抚养供我上大学。我问父亲:你怎么对得住母亲?我初中毕业报考师范英语班,志愿改回去又改回来。父亲和姨妈商量好去当她的旁听生,只是在瞒着我。当时大伯已经是那所学校的院长。大伯是祖父哥哥家的长子,比我父亲大两岁,平时对姨妈给予照顾。由于我的英语成绩全镇最高被人调包使用,我只被“普班”录取,父亲无奈接受事实回了一封简信给了姨妈。姨妈的帮助没有间断过,给我买的衣服都是同学们没见过的。我现在还记得那时父亲拿着姨妈的回信在手里,内心沉重、温暖而又愧疚。
   我相信在我的心中珍藏的,一些小时候被疼爱的回忆是我被爱的经验。这些经验,因为爱的身份不同而独特。被爱使我对爱产生好感,带动我从自我的角度珍惜爱,积极地影响了我对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帮助我在内心慢慢地累积爱的力量。
  
   三、乌云的背后
   被爱的感受积累到一定程度,开始带动爱的反馈。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在外上班的几年,大奶奶住在我家对屋,大爷爷得青光眼什么都看不见时,每天听钟表声音固定在五点二十喊我起床上学。大奶奶是小脚,走路不方便。我帮大奶奶抱柴、扫地、喂猪,还在她洗脚时把衣服洗了再给她剪指甲。大奶奶的大脚趾因为折断了往里长,所以指甲长长了特别容易痛。剪脚趾甲外加做足底按摩逐渐成为了我的专利。我们之间爱的互动很多。大奶奶做什么好吃的总让我先尝第一口。那次蒸鸡蛋羹,我趴在炕沿上,大奶奶一勺一勺喂我,那年我6岁。吃完饭我帮大奶奶装上烟袋,她抽完我把烟嘴通得发亮。吃完饭,大爷爷教我用易经抽签打卦,签筒是祖爷爷留下的,底部有个浅浅的“坑”,传给我至今保留。那本易经的用纸薄如蝉翼,有300年的历史。这种爱的互动让我内心自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把善意延伸给身边的人,因而进入不断增进爱的能量的良善循环。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吵过一次架,母亲和婶母倾诉时掉下眼泪来,我站在一旁看母亲抹泪哇地哭了。后来父母分房而睡,父亲老早起床生好炉子做好稀饭就去上班,晚上很晚回来。有一天早晨母亲咳嗽得厉害,我在一旁急得不得了,又做不了任何事,只有大声地喊哥哥帮忙。哥哥用毛巾给母亲堵着嘴,毛巾上有鲜红的血,晚上他给父亲看,父亲辞职回家照顾母亲。他们不再吵架,又住在了一起。我记得是哥哥告诉我的,我们高兴得不得了,赶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其他还不知道的人。
   但是,母亲病重的负面能量为我们整个家族罩上一层浓浓的乌云。大奶奶和婶母议论说父亲要把我过继给姨妈,母亲气得生了病,这使我常常感到不安,甚至对父亲产生了厌恶感。
   易经提供给我们一个避风港。祖父作为买办曾纠结于中国人与日本人之间,最后在日军备战欲入侵关内前夕放弃眼前的富贵,散去钱财,携一家老幼从关外回到河北老家隐居乡间。祖父的选择让他的子孙尤其是长子——我的父亲,与时代有着更为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在红色政权历史时期,带给母亲和我们的是生命中更多的坎坷。中国近代百年,从鸦片战争开始,命运的大潮把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卷入与世界的联系,让他们从天人合一的乡村生活走出来,或变成买办,或变成打倒旧军阀的革命军,或变成红色政权的拓荒人。历史就像无边无际的海,前一个波峰被抛上潮头,下一个波峰又被抛至谷底。每个潮头过后,海滩上留下被历史淘汰的生命,开始从水生到陆生艰难演化。
   父亲的故事和祖父当年的处境,需要以“一沙一世界”的整一性,思考我们与这个世界存在的关系。透过中日国家之间那场惨绝人寰的入侵与反入侵战争的硝烟、屠杀和仇恨,从家族的视角感受国运与个体生命之间的内在联系,无论是祖父还是父亲,他们选择告别奢华是为了使家人、亲人免除民族罪人的耻辱。
   母亲后来对我说:“上帝不可能亲临每一个家庭,于是便创造了母亲”。母亲,用她的微笑和善良,化解她、父亲、祖父、姨妈之间的战争硝烟。
   父亲心存感激。到改革开放年代,他的生意风生水起。
   在父亲要离开我,我仍然没有陪伴让我常常心中伤痛而无法入眠。有一次半夜十二点,我开始“无语问苍天”,心中想我怎么了?过了一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意念来到我心中:父亲被困在山涧里,虽努力但面前有一座高山难以攀越。第二天,哥哥骑车来我单位接我回家,父亲存留最后一口气,把对家人的爱继续留在爱的道路里。父亲示意我不要离他太近,他让哥哥告诉我癌症病人最后一口气有毒素会传染。他没有痛苦,嘴角含着微笑,安详地和我告别。
   父亲57岁离我而去,他和母亲合葬回到爱的怀抱,只是一条不同的路径。
   父亲临终前选择让班主任老师帮我物色男朋友照顾我,并通过老师留下一封信在我婚后允许我打开:
   “我所有的事情,包括你的母亲和姨妈,我看作是来自深层源头每时每刻的呈现,而这个源头是自我觉知。我负了你的母亲,如果你愿意跟随自己天性生活,希望可以照看姨妈更多一些,她会告诉你有关你的父亲是在怎样艰难的情况下选择放弃你的母亲,八年之后又回来依靠她养家糊口。你母亲的伟大证明自己是源头的存在给我看,你的姨妈也是。”
   姨妈被哥哥照顾,反过来也关照着哥哥的生意。我选择违背父亲意愿忠于母亲不留遗憾创造自己的生活。这个经验带我来到择爱而行的路上。
  
   四、自我觉醒
   只要有觉醒的心,择爱而行随时都有机会。
   父亲去世后哥哥去了姨妈家。姨妈一直独自一人过日子。她是朱自清的学生,受他帮助在天津外国语学院教英语。姨妈的母语是日语,在国际交流会上偶尔使用也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新世纪初,她为我争取到赴日研修的名额,并安排他叔叔亲自接待在她家做民间互访交流。姨妈也在那之后的第二年回日本定居。
   我从未见过姨妈也没有电话联系过她,在日本期间虽然住在她儿时的房间里生活了一个星期,带回了她喜欢的布娃娃和辟邪的魔鬼面具放在父亲的遗像前,但内心并没有接受她,直到06年她去世,也没有满足她想去父亲坟前献花的请求。
   我心里嘀咕这种对母亲的心灵关怀,事情真难做。不晓得到底有没有意义,也不晓得父亲会是怎样的感受。姨妈去世那段日子,觉察到自己心里有些难过,但没有特别感到酸痛。往心里一看,才理解自己当时想要得到的是对父亲的报复。觉醒下,一看就知这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只是想用这种“冷漠”使自己感到一种代替式的安慰。
   我选择在觉醒中以接纳的心态来倾听心中的感受,于是去大自然中漫步。顺着还乡河一路向上。我观察上方的水源是无数个像家门口一样的池塘的水汇聚到河里,“池塘的水又是哪里来?”我自问。“爱从哪里来?”我又问。这件事的意义让我发现爱像河水一样自然流现,像这个世界整体的自然循环:雨水——河流——蒸发。
   和爱的循环一样,负面的能量也是这样循环。有一次,看到班主任老师发脾气,一位男生偷了班主任老师家的丝瓜,老师拽着他的脑袋往墙上撞。我们当时上地震补习班,上课坐在地上,自己当时抱着双腿浑身发抖。之后班里组织拔草,偷丝瓜男生故意带着几个同学在草里放了石头,学校称斤时我班成绩最高班主任洋洋得意。之后他们告诉校长揭发班主任有意作假,校长举着石头当场批评班主任拿走了流动红旗。班主任气急败坏调查此事,劳动委告了密。虽然男生硬装着没事的样子,但他被罚站一个中午时愤怒的眼神告诉了我一切。那次事情给偷丝瓜男生很深的伤害,他后来说,一是觉得自己错了很自责,更重要的是劳动委是他的好朋友,在告状时他冷漠而严厉的指责神情让他幼小的心灵感到痛心。这使他对朋友不敢再那么信任和投入,一直到参加工作后也是反反复复。我也有过类似的体验。有一次,大家坐在地上看篮球比赛,我坐的位置靠在线外,体育老师上来就是一脚。我当时只穿了短裤和裙子,正全神贯注看一位男生带球过人投篮,根本不知道自己站歪了队。我看到老师当时穿的是皮鞋,晚上睡觉我的屁股还酸痛,好几天青淤着。回忆里老师大都是挺好的,他们对学生没有恶意,只是个别老师习惯暴力手段。
   伴随着黄昏时分的来临,遥望天边的一角挂着火红的彩霞。我从回忆中抽回神来,想到母亲,一个微笑、一个动作,还有那句:“上帝不可能亲临每一个家庭,于是便创造了母亲”。我不也是母亲吗?父亲为什么让我婚后再读他留下的那封信?我忽然明白迅速写下关于爱的显现方式:关心尊重接纳支持,用心坦诚宽容肯定,倾听平等欣赏信任。我发现我的挑战仍是自己的觉察力不够敏锐。
   我在负面情绪的泥沼里主动脱困而出,更快地回到爱的怀抱。

共 577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爱不是人类独有的,但是人的爱是最丰富和精彩的。人能付出爱,也更希望,得到爱。当有了思想以后,常常思考爱的源头在哪里,是什么原因给自己爱。这篇文章,详细地叙述了,作者得到的爱。有母亲的、有父亲的、也有那个开始不被她认可,但一直爱着她的姨妈。这一切让作者去积极思考,去考虑这些人为什给她爱。得出人世间的爱是循环的感悟。文章感情细腻,有一定思想深度。推荐欣赏。【编辑:北极主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寻君        2016-05-25 08:20:42
  复杂的人生经历,对爱的体验、认识和改变也是逐步的,一个大背景下,一个小家庭的牵牵绊绊,老师布局自如,人物、事件与时代穿插进行,协调自如,实在了不起。
寻君
回复1 楼        文友:孙彩文        2016-05-28 18:02:45
  大背景小家庭可能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这也是文学的责任,时代的文化之根在我们一个个家庭之中。
2 楼        文友:落拓书生        2016-05-27 17:51:56
  如是一次深情的回眸。
   全文虽然朴实无华,但十分耐读。字里行间也都溢满了爱的味道,言浅意深。可以说,没有一颗怜悯善爱的心,是写不出这样的散文的。
落拓书生
回复2 楼        文友:孙彩文        2016-05-28 18:01:08
  谢谢。怜悯善爱应该是我们的天性。您的觉察敏锐,感恩相遇!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