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梧桐】红豆(散文)

编辑推荐 【梧桐】红豆(散文)


作者:幽谷静雅 举人,3691.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13发表时间:2016-05-27 15:19:37
摘要: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几句简洁的文字,一首优美的诗,浓浓的相思意境受到太多人青睐。刘红豆却对它是深恶痛绝,恨之入骨。她曾在一篇作文里写道:“假如我是植物王国的国王,我要把它斩草除根,让世间没有红豆,让人间没有相思……”
   红豆对它痛恨的原因源于她的名字。小时候,她为自己的名字洋洋自得,农村孩子取名不讲究,叫着顺口就可以。她的小伙伴无非就是花啊草啊的叫着,有的干脆没有名字,就叫妮子或者按姊妹之间的排行大、二、三的叫。“红豆”,她感觉自己的名字很新潮。
   厌烦就是从这首诗开始的。
   记得学完课文下课后,同学们立刻和她开玩笑,特别是那些调皮的男孩子,见了她就起哄:
   “刘红豆,相思豆,你相思谁啊?”
   “相思豆,你不会开始谈恋爱了吧?”
   “看上谁了,可不许反悔。”
   ……
   那年她十二岁,对男女之间的关系刚刚有朦朦胧胧的意识。羞怒交加的她追打着他们,鞋子跑掉了,脚划破了,那些男生依旧不依不饶。她告诉老师,老师批评了他们,暗地里他们仍然叫她“相思豆”。一天趁中午放学的时候,她把全班同学的课本这页撕坏了。她不仅恨诗,也迁怒于写诗的人。每当再学王维的诗她从来不读,不看。初中时一次期末考试,默写王维的【送元二使归西】并注释,她一个字也没写。
   老师有些生气:“红豆,你一个字也不会?”
   她恨恨地说:“我讨厌王维。”
   是,她恨透了王维。从小学到中学,“相思豆”的绰号就一直伴随着她,一贯成为同学们口中的话柄,躲不开,甩不掉。她的学习成绩好,老师课堂习惯提问她,每当老师说“刘红豆,你把这篇课文读一遍”“刘红豆,来黑板把这道题做一下”,她感觉是那么刺耳,仿佛看见同学讥笑的目光,恨不得有条地缝钻进去。她性格变得孤僻,很少和同学们交流。有几次她要求爸爸给她改名字,爸爸总是淡淡地说.叫这么多年了,改什么名字。这时她怨恨爸爸,为什么给自己取这样一个的名字。
   爸爸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他在居委会工作,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在外面喝酒,喝醉了回到家里躺在床上就睡。他和妈妈之间客客气气,不像夫妻倒像邻居朋友。他们分房而居,从红豆记事的时候就没看见他和妈妈在一个房间睡觉。红豆感觉奇怪:别人家的爸爸妈妈都住在一个房间,为什么自己的爸爸妈妈不在一起呢?晚上她躺在妈妈身边问,妈妈不说话,只是紧紧搂住她默默地流泪。
   爸爸在家里很少笑,天天板着脸,红豆和弟弟思华都怕他。她羡慕小伙伴们在爸爸怀里撒娇,牵着爸爸妈妈的手去赶集。她不敢,弟弟思华更不敢。爸爸心情好的时候会给红豆几元钱,让她带着弟弟去买零食。有时爸爸也很温柔,他用温和的目光盯着自己看,看得她发毛。爸爸嘴里喃喃地说着什么,眼圈慢慢地红了。她害怕,是不是惹爸爸生气了?她想起那次爸爸打她,打得她屁股红肿疼了几天,起因就是红豆。
   爸爸爱红豆,别人在院子里栽花,爸爸却喜欢种红豆。院子花坛里种着几株红豆,金秋十月红豆熟了,剥开黄色的豆荚,红红的豆粒滚了出来,红的像血。爸爸把豆粒一粒一粒小心地装进瓶子放在自己的房间,红豆偷偷地进去看过,已经有十几瓶了。一次思华好奇,趁爸爸不在家拿出一瓶玩耍,不小心瓶子摔破了,红豆撒了一地。爸爸回来见此景,脸色变得铁青,他一记耳光狠狠地打在儿子脸上。思华摔倒在地,头磕在花坛边缘的石头上,裂开一道长长的口子。妈妈顾不得和他理论,急忙把哇哇大哭的思华送到医院缝了几针。这件事过去的没多久,赶上红豆学那篇课文。红豆在学校撕坏了同学的课本,回到家里,看见花坛里的红豆一片翠绿,就是这些可恶的东西让自己在同学面前受尽嘲笑。她疯了似的把红豆拔得干干净净,扔到远远的河边。
   下地回来的妈妈见状大惊失色:“小祖宗,你惹祸了。”
   果然,爸爸开会回来看见空空的花坛,二话没说抓过她家打打,细细的竹棍落在她稚嫩的屁股上立刻就是一道红印子。一向逆来顺受的妈妈终于忍不住了,她心疼女儿,第一次与不近人情的丈夫吵了起来,他们扭打在一起。那是红豆第一次见他们吵架,也是最凶的一次。妈妈把十几年的积怨全部爆发出来,爸爸似乎意识到自己错误摔门离去,留下放声大哭的母子三人。
   吵架以后爸爸妈妈之间的话语更少了,家里的气氛让人压抑。爸爸总是找借口住在外面,妈妈很少过问他做什么。爸爸不再种红豆,只是变的更沉默,在家的时候看着那些红豆瓶子发呆。红豆渐渐长大,她不再理会爸爸,很多时候都是躲避他,只有交学费的时候才不得不和他说话。中学以后她住在城里教书的大姑妈家里很少回来,她不愿意看见爸爸那张冰冷的脸,心里想的全是学习,只有考上大学才能离开这个令人窒息的家。经过三年高中刻苦的学习,终于她如愿以偿。填报志愿的时候,她不听姑妈的劝阻,执意填报了离家很远的外省院校,在她心里离开家越远越好,毕业后找份好点的工作,把妈妈和弟弟都接过去,让那个没有温度的爸爸变成孤家寡人。
   进入大学,学习不再紧张,换了新的环境心情也改变很多,也很少有人再注意她的名字。一次一个同学无意间提起,这个困扰她多年的烦恼因为他的话豁然开朗。
   “红豆,浓浓的相思,很有意义的名字。”
   她听见“相思”就想发疯,同学的下半句让她的心一动,这么多年来她讨厌它从来没有想过它的含义。她淡淡地说:“什么意义?”
   “名字是人的心理意识形成的产物,任何一个名字都代表一个人的某种愿望。”
   他的话使她回忆起爸爸的种种迹象,她和弟弟的名字“红豆”“思华”,还有和妈妈之间冷漠的夫妻关系。她似乎明白了,爸爸的心里一定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红豆有些按耐不住了,真想立刻赶回家问个明白。
  
   终于盼到放寒假了,她急忙收拾行囊,亟不可待的回到离别半年的家乡。她想问问妈妈来揭开心中的谜团,看到妈妈的鬓角增添的白发,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不能让妈妈亲口揭开心中的伤疤,那样太残忍。她想起了大姑妈,姑妈比爸爸小几岁,爸爸的事情她一定清楚。她有三个姑妈,和大姑妈最亲。大姑妈是打倒四人帮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她学的是外语专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县一中教书,红豆的中学六年就是在姑妈家度过的。
   红豆等不及了,那个谜团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吃过午饭,她和妈妈打个招呼就骑着电瓶车驶向几公里外的县城。
   赶到学校住宅区姑妈的家,恰好姑妈不上班。姑妈五十多岁了,早已退居二线到后勤处。不上班的时候就溜溜弯,在电脑上打打牌玩玩游戏,日子过得自在悠闲。红豆来到的时候她的保皇玩的正酣,看着自己最疼爱的侄女来了,她急忙退出游戏关上电脑。红豆乖巧听话,她对红豆特别偏爱,在这里的几年,她对待红豆和自己的儿子一样不分彼此。看见红豆来了她特别高兴。半年没见,她拉着侄女仔细地端详着,保养很好的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姑侄俩嘘寒问暖了一阵,红豆把话切入主题。
   姑妈沉默了一会,慢慢地给红豆讲起了过去的往事。
  
   1976年秋天,四人帮打倒了,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公社成立了文艺宣传队,爱吹笛子的刘毅理所当然成了其中的一员。和他同时进来的还有温婉可人的华素兰。华素兰嗓音嘹亮,一曲【绣金匾】倾倒了所有的听众。他们一个伴奏一个演唱,女的秀气,男的潇洒,在所有人眼里,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兴趣相投,两情相悦,自然而然他们走的很近。华素兰提出告诉各自的父母,让刘毅托媒人来家提亲,刘毅显得心事重重,对于他的态度华素兰有些不解。
   刘毅喜欢华素兰,他也希望早日娶她进门。可是,困扰他的是一件对她难以启齿的大事。
   刘毅有过婚约,尽管他不同意,是外人眼里他也是订过婚的人。
   女方是邻村的李玉花。刘毅的父亲和玉花的父亲是好朋友,他们从小一起在河里捉泥鳅,在山上割草,可以说是光着屁股长大的。后来两个人成了亲,有了儿女,刘毅和玉花年岁相当,两个父亲几盅酒下肚趁着酒兴就给他们定了娃娃亲。小时候刘毅不懂事,也没当回事。后来慢慢懂了,特别是大队推荐他进城读高中,眼界开阔了,他意识到自己婚姻的荒唐。高中毕业后,他几次要求父亲退婚,都招来父亲的一顿臭骂。父亲是那种典型的封建式家长,他眼睛一瞪:混小子你敢说退婚我就敲断你的腿。玉花哪里比你差?模样俊秀,勤劳能干。我看你小子是读了两天书眼睛长头顶上看不起贫下中农了。眼看他们快二十岁了,双方家长商量结婚的事情,刘毅陷入苦恼之中。正在这时,公社组建宣传队,他被选拔进去,刚好遇到华素兰。
   为了以后的幸福,刘毅鼓起勇气提出退婚,自然引起了轩然大波。父亲找到宣传队,揪着他的耳朵把他拽回家,临走把素兰数落了一顿。素兰羞愧难当,她也无颜面在宣传队工作下去,一气之下远嫁东北,再也没有回来,临走之时,她送给刘毅一瓶装满红豆的瓶子。刘毅屈于父亲的威严,只能同意继续维持婚姻。他提出不能太早结婚,父亲做了让步。八十年代中期年,已经三十岁的刘毅没有理由再拖,在父亲的棍棒下终于和玉花走进婚姻的殿堂。从此他的生活失去笑声,每天看着那瓶红豆发呆。玉花是个善良的女子,对于丈夫只是顺从,丈夫对她冷冷淡淡,她把委屈藏在心里,从来不说什么。女儿出世后,刘毅为她取名“红豆”。当双方老人期待他们再生个孩子的时候,刘毅偷偷地去县城做了绝育手术。
  
   姑妈说到这里,叹了口气:你爸爸是铁了心不再和你妈要孩子。他的这一举措让全家人惊呆了。刘家断了后,你爷爷急火攻心,得了一场大病,不久就去世了。她老人家走的时候,你爸爸一颗眼泪也没有,他恨你爷爷,以后也没也给你爷爷上过坟。
   这点红豆清楚,每年清明或者过年过节时候,都是妈妈让邻居大伯带着弟弟思华去给爷爷上坟。她不解:“我弟弟是哪里来的?”
   “你三岁那年,已是村会计的你爸爸和村支书去县城开会,半道上看见一个被抛弃的男婴,孩子微弱的哭声让你爸爸的恻隐之心顿生,就抱起了他。那年书记已经有了两个孩子,按政策不能再收养,你爸爸就把婴儿抱回了家。”
   红豆这才知道弟弟是捡来的,妈妈很疼爱弟弟,她从来没有告诉过她弟弟的身世。
   “红豆”“思华”……
   她想起爸爸经常出神的那个瓶子,瓶中之物原来是华素兰给他的。忽然他觉得爸爸很可怜,几十年来守着这份缥缈的感情,他的内心忍受着怎样的痛苦?无尽的相思让他的感情至今错位。同时又感到爸爸可恨:既然老天让你们无缘,为什么沉浸思恋不能自拔?有了爱你的妻子,有了一双儿女,为什么不珍惜拥有的幸福,却在过去那个围城里苦苦徘徊?妈妈呢?她是无辜的,也是这场婚姻的牺牲品。她忍受折磨多年的心灵谁又为她买单?妈妈是个传统的女人,脑海里信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封建链条。如果那时她放手,或许她的人生会很幸福,爸爸的人生也会重新改写,她和弟弟呢?会生活在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里。
   谁的错?爷爷的错吗?还是华素兰的错……时光过去几十年,这些已经不重要了。红豆释然了,就在这一瞬间,她原谅了爸爸。自己已经长大了,该为父母做点什么。她起身告别姑妈回家,她要和爸爸好好谈谈,解开他的心结,让他和妈妈的晚年生活走上正轨,让家充满笑声……
  

共 44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悠长的故事,牵出一段未了情缘。此文因红豆而起,亦因红豆牵出一段让人唏嘘感叹经年往事。在这故事当中,我们不好去评说谁对谁错,亦不能将所有原因归罪于传统观念、社会风俗。这故事里没有受益者,只有好几颗被长久伤害的心。个人感觉这篇文字的主人公们最缺乏的一个概念就是:沟通。父母之间没有,父母子女间也没有。甚至当初的恋人与男方父母亦没有。这像一篇现代版的梁祝,只是结局没那么悲戚。但,时间越长,家人之间的隔阂与误解越深。设想:如果父亲早一些把这段事跟儿女们说个明白,父女心的距离还会越离越远吗?即使自己的婚姻不美满,但孩子们是没有必要承担父辈婚姻后果的。做父亲的是不是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幸福的生长氛围?传统家长们可能存在一个概念:定性的以为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他们不需要跟孩子沟通,孩子长大后就会明白。但,因为你不说,让孩子成长过程中留下了多少怨恨,心理有多大阴影,也许性格人生观都会扭曲,这一点做父辈的有想到吗?一个来得太晚的理解,一个纠缠了多年的心结,只能说最悲剧的是这两个无辜的孩子。也希望此文能引起做父母们的深度思考,我们该怎么对孩子的成长负责,怎么给孩子良好的性格塑造做出自己的榜样?感谢作者此文带出一个需要探讨和实践并举的,现实意义重大的论题。我们也希望这样的悲剧越少越好。多一份沟通,少一分误解,让自己也让身边人都感受到温暖。【编辑:云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云裳        2016-05-27 15:23:25
  看了此文,心情不美好,能说做父亲的太自私吗?做个设想:谁能保证就是他跟素兰成立家庭,他就是相守一辈子?
馨香自心。不求国色天香,只为满园芬芳。
回复1 楼        文友:幽谷静雅        2016-05-27 17:22:10
  云裳老师,你的编辑语精彩,谢谢你的辛苦审稿。
   前几天见到主人公,他说我枉为男人,愧对妻子,愧对孩子,希望用下半生来补偿他们母子。但愿他们的晚年幸福温馨。
2 楼        文友:云裳        2016-05-28 00:02:37
  用现在的话说,这位父亲有着固执的任性,他伤害了自己和妻子家人。很多已经失去的是无法弥补的,只能说是补偿和赎罪罢
馨香自心。不求国色天香,只为满园芬芳。
回复2 楼        文友:幽谷静雅        2016-07-19 09:43:54
  我和他曾经是同事,现在对他更多的是同情。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