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凭吊孝堂山

编辑推荐 凭吊孝堂山


作者:胡春雨 秀才,127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33发表时间:2016-05-27 16:54:18

凭吊孝堂山 中国幸存至今的地上文物,一半是文化,一半是文革。饱经岁月的剥蚀,一道道文革的疤痕,依然随处可见。五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历尽天翻地覆,令人慨叹不已。
   长清孝堂山汉石室,传说是二十四孝郭巨的墓祠,中国孝文化不朽的载体。历经两千余年的岁月,成为古代中国现存最早的地上建筑。临近汉石室,令后世子孙引以为豪的泱泱大汉,似乎触手可及。而遗存至今的画像石,让我们有机会透过对线条的刻画,谛视二千年前先民的生活场景,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汉石室是孝堂山汉墓群中主墓的供奉石祠,依汉代住宅建筑的式样,按比例缩小建制。每一面墙壁的内侧,都刻有画像石。从朝会出征,到宴饮狩猎,从神话故事到日常生活,天上人间,人神杂糅,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瑰丽的画面,体现着先民丰富灵动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我想这里是不是郭巨墓并不重要,至少人们愿意把贫窭的孝子,与气派的陵墓最终联系在一起,希望孝子得到富贵显荣。让一座石室能够历尽二千余年风雨而不朽的,也许正是孝文化在世代国人中的深入骨髓。自东汉以来,历代多次修缮、加固,周围乡民更是奉为神明。
   文物与民众,发生的是灵魂的联系。孝堂山同样没有躲过文革的浩劫,当洗了脑的“大学生”们,疯狗般用铁锤砸向自己祖先遗物的时候,当地数以百计的群众闻讯赶来,不惜顶着“反革命”的“亡命牌”,冒死救下了汉石室——这里乃是他们世代以来,“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的神圣之所。也许,这是两千年来汉石室最危险的一次遭遇。至于乡民之中,有没有人、有多少人为此罹难,在那个举国上下洪水滔天的时代,或许已经难以考证,可以默而无言。人心惟危,但从未死尽。
   郭巨埋儿的故事,和二十四孝中的其他许多故事一样,对于百年来历经改良、文革、改革之后的国人,已经失去了吸引力,更多的是被攻击和批判,乃至当做愚昧、野蛮的典型。清道光年间的《长清县志》载:“郭巨,孝堂山下人,父早逝,事母至孝,家贫,甘旨苦不继。有子方三岁,虑其常分母食,因与妻谋曰:吾家财用寡乏,既不能致丰美以奉母,又分其半以饲子,是贻亲以饥馁也,思子可复得,而亲之年不可复得,不如陇此子并力以事母。遂掘地欲埋之,至尺余,得金一釜,镌字十余曰: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其纯孝格天如此。迄今《二十四孝录》尤传其事。”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转型,人们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也在悄然的巨变之中。也许郭巨埋儿的传说,只是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极力凸显核心的价值理念。否则,在难以割舍的骨肉至情中,不会令先民如此动容。
   像我这样从小没有接受过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最初知道孝文化,只是听大明湖畔穷街陋巷的老太太们,谈论家长里短的时候,评论谁家的媳妇孝顺,谁家不孝顺。所以在那时我的心目中,孝顺只是一种陈腐的观念,殊不知孝文化,乃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核之一。《孝经》中孔子阐释孝道,对维系人类社会的重大价值时,开宗明义地讲:“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在我看来,中国的孝道诚然不是基督教世界的“上帝爱世人”,乃是一种出于天然之仁爱、归于社会之担当的人生态度:从对亲人的爱,到对他人的爱;从对家庭的担当,到对社会的担当。而这一切,是从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做起,而不是只强调自我,把人的欲求当做第一。的确,一个把孝道看的很重的人,考虑的是怎样在有限的人生中,“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不会让人家指着鼻子骂:“谁家的孩子,败家子儿!”泱泱两汉,创造了东方文明的辉煌,与相同时期、令西人念念不忘的罗马帝国双峰并峙,却是以近在咫尺的孝道平治天下,实关乎中国文化的内核。
   《礼记·祭统》云:“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孝者,蓄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蓄。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孝堂山汉石室的建筑,正是体现着这样的价值观念和生命哲学。这种祭祀文化一直倔强地延续至今,使汉石室不仅是历史遗存,还是乡民们进行烧纸祭拜的场所。只是近来为了保护文物,在石室外加盖了仿汉朝式样的古建,乡民们的祭祀改在了外面。但是,我想文物的保护,不应仅仅归属于政府和专家,从长远来看,更应该倚靠民众对文化的皈依。文革的例子,便是最好的说明。文化传播的过程自上而下,但只有归属于它的人民,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文革,中华民族心头永远的创痛,因为痛到极点,所以难以言说;一道太深的疤痕,因为深到无法揭开,所以等待愈合。在历史的轮回中,中华民族曾经历过多少次血腥黑暗、天翻地覆的年代,但比起对文化的残酷灭绝,只有二千年多前的秦代,可以与之相提并论。这场浩劫,不仅是一时的伤筋动骨,而是伤及民族之魂;不仅是一代人的死亡流离,而且祸及先祖后代。在我们这样的文明古国、礼义之邦,我们文革后出生的人们,已经不知礼义为何物。记得我小时候,便把“仁义”这样的中国文化精髓,当做江湖义气的表现。当回到鹊华堂上,翻阅文革的历史资料,我禁不住浑身颤抖,只好关起门来独自饮泣。于是,突然想起顾亭林在《日知录》中的一句话:“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异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晚清以降,中华文明遭遇了所谓“二千年未有之大奇变。”历经百年大乱,四海鼎沸之余,竟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登峰造极。《孙子兵法集注》孟氏曰:“故用兵之妙,以权术为道。大道废而有法,法废而有权,权废而有势,势废而有术,术废而有数。”法家商鞅们的哲学则认为:“夫民愚,不怀智而问;世智,无余力则服。”这也许是人类斗争哲学的精髓与糟粕,但文革的翻云覆雨,似乎只是印证了这几句话。老子说:“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文革的时代,国家幸而再生,重获和平,却依然面临着民族道路的选择——一个宏大艰巨,却又必须直面的历史课题。刺破苍天,裁剪昆仑。在这个伟大历史进程中,一旦错误地扯起“阶级斗争”、敌我矛盾的大旗,用于自下而上、造反有理的“全面内战”,对整个国家与民族的摧残,终于令人无法直视。
   《司马法》曰:“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军容入国,则民德废;国容入军,则民德弱。”文革中一场场声势浩大、令人不寒而栗的运动,似乎正是以军事权谋掀起的狂风暴雨。这让人联想起《汉书·陆贾传》中,汉初对国家道路的选择,颇为戏剧化而又耐人寻味:“贾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贾曰: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治大国若烹小鲜。”文革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历史实在折腾不起。如果说孝文化,我想我们这代人能为祖先和后代做的,只是悄然抚平心头的创痛,向着民族复兴的目标,一步步进发。

共 27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汉代“以孝治天下”,原则上是自武帝始。因为汉代初期思想上,主要以“黄老”治国,自武帝六年,“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才主要以儒家思想治国。也就是说,只有从武帝尊儒后,“孝治”才能在汉代治国的主导思想中占一席之地。武帝在“以孝治天下”上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将“孝治”具体化为用人制度上的“举孝廉”,二是用“孝治”解决了汉初自刘邦以来,一直困扰汉统治者的政体问题。“孝”作为一种文化体系、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发展的,而在当代孝文化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亲关系,应该也可以发挥它应有的当代价值,有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文革是的一些过错,我们暂且不用再提及了,重要的是看我们现在是否能够感知到,在国人中倡导孝文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了。正如作者所言:我们这代人能为祖先和后代做的,只是悄然抚平心头的创痛,向着民族复兴的目标,一步步进发。【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6-05-27 17:22:52
  凭吊孝堂山,呼唤孝文化的回归。欣赏佳作,问候胡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胡春雨        2016-06-03 09:44:58
  感谢编辑,多多指点。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