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渔村没有鱼

精品 渔村没有鱼


作者:林小白 秀才,1278.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62发表时间:2016-05-29 19:42:00
摘要:很多夜晚,她独自在家玩着积木,堆砌自己想象中的楼阁。百无聊赖,母亲在很深的夜晚回来,她已经在沙发上昏昏然睡去。和继父结婚后的母亲并没有再要孩子,继父亦有自己的女儿,没有强求母亲再生育。两个人的组合,也许只是想找个伴,打发寂寥的余生,和爱情的距离,若即若离,两个人都没有声张,不过是求一个相安无事。生活本身也像一场诙谐的闹剧,她并不想去深究太多。

渔村没有鱼
   五月的时候,她和彬领证结婚,准备一次短期的旅行。去大理,丽江,然后去四川九寨沟,彻底放松自己。
   看着结婚证上的自己,笑容可掬,那一刻,她感觉自己是幸福的。就像盛开的花朵,柔嫩多汁,挤一挤,便能嗅到幸福的味道,细微而芬芳。
   母亲亦默许她的婚事,没有了之前的强硬。母亲说,只要他有个正式工作,能够到县城工作,以后你们的日子,会轻松一些。昏暗的房间里,她看到母亲头发里突兀的白色,感觉到她正在老去,心下恻然。
   继父在沙发上自顾抽烟,烟雾缭绕中他的脸色苍白,他亦只是静默地听母亲诉说,没有更多的参与。大病初愈后他愈发沉默,很多清晨走出去散步,独自在公园内找僻静的地方坐下,性格孤僻使得他看起来总是郁郁寡欢。在家里亦常常对着电脑,玩简单的游戏。除了吃饭的时间,她很少见到继父。
   她不喜欢待在家中,害怕嗅到家中潮湿阴冷的气息。那种味道,延续了很多年。父亲和母亲离婚后她再也没有闻到过阳光浓烈的味道,那种温暖,是她所渴求的,一直未曾得到过,似乎已经成为内心的奢求。如同寻找绸缎上柔滑的质感,寻找不到,内心常呈现一种空茫的状态。
   母亲退休后也常常不在家,约了几个乒乓球爱好的伙伴,在老年活动中心一待就是一整天,或者去近郊旅游,在夏季,拍回绚烂的风景。母亲有记日记的习惯,数十年如一日,记下生活的琐碎,并没有用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她。生活清寂,她亦落得安静。
   二
   和彬去百盛买衣服,固执地买下一条水蓝色吊带长裙。边角有镂空的蕾丝装饰,是她喜欢的布料。彬亦只是默默跟着她闲逛,看到她脸上的笑容,心里感到暖。
   他知道她内心的潮湿与敏感,仿若阴暗屋子阳台上生长的植物,他记得她曾自比做一株芦荟,不需要太多水分,就能存活。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抵挡来自外界的伤害。只有他知道她内心的脆弱,愿意用毕生来给予她阳光,伸出手去让她紧握,体温能够让人感到生命的跃动。如此强劲有力,男人应该有自己的担当,如果是树,他希望自己有让她攀附的力量。
   和彬在一起的时候,她是最放松的时候。可以放纵自己,撒娇,卖萌,其实她仍是个孩子,外表清冷,内心火热。只是许多事情不可得,便只能隐藏起来。像刺猬,张开满身的刺来保护自己。一旦那道坚硬的外壳被打开,内里柔软到极致。
   在花鸟市场的时候她再次想起卧室里那株芦荟,那是继父和母亲在难得的日子里一起去买回来的,芦荟还是小小的样子,肉嘟嘟的,很可爱。母亲花了20块钱买下它,将它带回家,放在自己的卧室,可是很快又将它忘记。许久后她收拾房间的时候才发现它,叶片的顶端已经有枯黄的痕迹,她把它放到自己的房间里去,给它浇水。并不奢望它能活下来,即使是不要太多水分的植物,一旦被人遗忘,也会枯萎,死亡,最终消失。两天后芦荟奇迹复活,叶片渐渐转绿,她开始喜欢上它们。
   自己何尝又不是一株被人遗忘的芦荟?她想。
   三
   父亲和母亲离婚那年,她四岁。
   她隐约记得小时候的父亲,高大英俊,脸部是很好看的轮廓。学校放露天电影的时候会将她高高举到头顶,放在自己的脖颈上,买甜腻芬芳的雪糕给她吃。
   母亲和父亲离婚的原因,一直让她耿耿于怀,那时候她年纪尚小,并不知晓父母离婚的真正原因,她只是忽然感觉生活里缺少了点什么,那种缺失让她感到手心发痒,试图抓住点什么,手心却总是空落落的。一片空白。就像将手掌放在窗户下的阳光里,注定虚空。
   父母离婚后她被判给了母亲,母亲是那个年代恢复高考后进入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努力学习、工作,每天要为政府领导写很多材料,讲话稿,很难有时间关注她的生活。而父亲,已经远离曾经生活的城市,去了远方。直到后来,母亲再婚,而父亲也在另外的城市有了新的家庭。世事无常,都在时间的抟弄下变化,谁也无法阻挡。
   很多夜晚,她独自在家玩积木,堆砌自己想象中的楼阁。百无聊赖,母亲在很深的夜晚回来,她已经在沙发上昏昏然睡去。和继父结婚后的母亲并没有再要孩子,继父亦有自己的女儿,没有强求母亲再生育。两个人的组合,也许只是想找个伴,打发寂寥的余生,和爱情的距离,若即若离,两个人都没有声张,不过是求一个相安无事。生活本身也像一场诙谐的闹剧,她并不想去深究太多。
   直到很多年后母亲偶然提起二人离婚的缘故,是关于外婆的。父亲在一次外婆过来探望她和母亲的过程中,和父亲不知为了什么争吵,回去后外婆便一病不起,没有多久便盍然而逝,母亲无法原谅父亲,只得分手,自此分道扬镳。她静静听着母亲叙述,仿佛听着别人的故事,对于外婆来说,她的印象并不深刻,脑海里刻下的,只有年幼时一直持续的孤独,是父母离婚后唯一带给她的困惑。想起小时候的种种,她还是感到茫然,手心又开始发痒。
   四
   等到上学后,她开始有了新朋友。
   很多时候她便赖在朋友家,不肯离去。回去也只有自己一个人待在偌大的房间里,听着屋子里的风,吹在发梢里的声音让她恐慌。
   她喜欢好朋友林丹,她是她的闺蜜。感情延续了很多年,并且会一直延续下去。她喜欢待在她家,两个人的家都在渔村,相隔只有一条街。她给母亲挂过电话后就睡在林丹家。母亲因为忙,也不会太在意。
   林丹的父亲在棉纺厂上班,做得一手好菜。她喜欢他做的红烧鱼,酸辣土豆丝。做饭时厨房里清香的大米味道四处弥漫,让她垂涎。而在自己家里,除了方便面就是速冻饺子,她已经吃腻了。母亲在家里喂了鸡,隔出一个小屋子圈养十几只鸡,她最不喜欢吃鸡肉,吃的时候,会联想到圈舍里的臭味,难以下咽。碗里的鸡肉没有动过,母亲常训斥她,不爱惜粮食。可是她真不喜欢,便只能悄悄倒掉,被母亲发现,难免又是一顿臭骂。
   吃完饭两个人在房间里打闹,露出原本属于孩子的天真,对换着穿彼此的裙子,拍照,讨论班上暗暗喜欢的小男生。那一刻,她感觉自己是开心的,就像个快乐的浣熊。生日的时候林丹送她一盆牡丹,和芦荟养在一起,那时候那盆芦荟,已经长出粗大的臂膀,绿色的臂膀两侧生出密密匝匝的小刺。她将它们放在一起。她想,如果将女孩比作植物的话,也许林丹就是那株牡丹,是娇气的,需要更多的水分才能存活,依赖阳光。而她是那株沉默的芦荟,安静地生长,并不需要太多水分,即使忘记十天半月后才偶然想起,给它浇水,它仍然会疯狂地成长,长出更多的小刺。
   五
   出门旅行之前,要安顿好小乖。
   它是一条斑点狗,小小的,身上有可爱的花纹,一年前在宠物店买下它,十分喜欢。考特岗教师的时候感到孤独,有小乖在身边,会感到温暖一些。她为它洗澡,在蓬头的热水里面,小乖懒洋洋地,享受着她的抚摸。扬起尖尖的小鼻子,脑袋晃起来,甩起的水珠四处飞扬,十分调皮。
   看书累了的时候,它便窝在自己的脚旁,用细小的舌头轻轻地舔她的皮肤。母亲已经睡去,屋子里静静的,能够听到圈舍里公鸡窸窸窣窣的声音。一直想养一条小狗,动物和人之间,有某种割舍不断的情感。也曾犹豫着是否可以喂养一只小猫,考虑到猫也是好静的动物,只能增添更多的寂寞,便养了小乖。
   一旦要离开,便有些舍不得。离别总让人有些伤感,人和动物,这个时候同样难分难解。小乖蜷缩在她的怀里,用无辜的小眼睛盯着她,似乎已经预感到这次分别。她抚摸它的头,像往常一样。只是她不能预测,这次分别,竟是永别。
   她为它买了狗粮、牛奶和磨牙的骨头,将它寄养在朋友家。临行时又抱了抱它,眼神中有太多的留恋。只是带着一条狗去旅行,有诸多不便,彬也不喜欢。两个人的世界,有时候容不得第三者的打扰,即使是这样的关系。只得选择让它留下。
   在大理小吃街的时候朋友打来电话说,小乖走丢了。她的心开始刺痛。如同缺失了什么,朋友告知她已经打印出寻狗启示,希望能够找到。只有她知道,小乖一旦走失,便很难找到。她过于宠溺它了,让它变得迟钝。想起来是自己给它设置了牢笼,才让它迷失方向,失去判别能力。
   一个月过去,小乖杳无音讯,她知道它已经彻底消失。想起它的样子来,她便感到疼痛。彬说,再买一条吧,她心情抑郁,并不打算再养。脾气变得暴躁,随时有爆发的可能。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通常是这样,彬将她的头按在怀里,那一刻,她又想起了小乖。有些事情,或许只能怀念,缘起缘灭,人与人,人与动物,无不如此。
   六
   从四川回来的时候,天在下雨。
   隔着火车卧铺车窗能够看到外面的雨点,击打在车窗上,淅淅沥沥。雨点顺着车窗滑下来,幻化出各种纹路。
   一对父母去接大学回家的孩子,在车上嘘寒问暖,为孩子又递毛巾又递牙刷。孩子脸上有骄矜的表情。一下子仿佛将她拉回过去,母亲是从不接送她的,两个人,像成年人一样相处。她读完中专后去上海实习,母亲只是嘱咐她,已经是成人了,你需要学会照顾自己。她在房间里兀自收拾行李,将需要换洗的几套衣服装进行李箱,拉好拉链,上了密码锁,出门打车,独自去车站……看到那幕场景的时候,她的内心有隐约的羡慕。
   在上海实习的时候,她感到吃力。学历和能力都有待提升,生活压力繁重,她准备回来重新报考,参加成人高考。回到林丹所在的高中,一起复习。林丹第一年也未拿到很好的成绩,只有复读。两个女孩,重新陷入单纯的,考试的压力当中。会学习很晚,林丹帮助她复习,提升她失去的课业。
   母亲亦没有多说什么,尊重她的选择,也不多过问,任由她去参加高考,仍旧忙自己的事情。她不知道母亲的性情为何如此寡淡,直到有一天翻看母亲的日记才得知,是因为父亲。
   一个失去情感依托的女子,心灵容易发霉。外婆的去世,不过是个导火线。她是情感清淡的女子,早已不是父亲想要的类型。父亲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闲言碎语接踵而至,外婆来县城找父亲谈判,被父亲冰冷的话语刺伤,郁郁而终。
   母亲在日记中记载,或许生下她,是一场孽债。一个单身母亲,带着一个孩子,会有更多的压力。生活,情感,各种情绪纠葛在一起,如同乱麻,难以理清。母亲固执地留下她在身边,不知道出于爱还是出于报复,是复杂的心理在作祟。女人,始终需要强有力的臂膀来让自己依靠,于是才有了继父的介入。
   很小的时候,在有雨的夜晚她听到母亲的房间里继父和母亲争吵的声音,为了她。“你为何要带着这个不属于我们的拖油瓶?对他还念念不忘吗?即使他已伤害你如此之深?”她知道说的是父亲。一个女人,对他的第一个男人,永远难以忘记,即使已经成为过往。他是如此英俊的男子,给过她曾经的美好。那美好已经成为恨意,愈发浓烈。可是她无法忘记,就像长在手心里的刺,要用细长的针才能将它们挑出来。
   吵完架以后他们开始做爱,继父似乎想让她痛,让她知道内心的羞耻。母亲在疼痛中哭泣,继父的呼吸沉重。
   她在自己的床上,盖上厚厚的被子,还是感觉冷。窗台上那株芦荟被雨点敲打着,洗去了灰尘,依然在疯狂成长,有更多细密的小刺长出来。
   她感觉到有眼泪流下来,潮润,黏湿。
   大学后去了遥远的城市读书,暗想着不再回到母亲身旁,如此决绝,可是鬼使神差,还是回到了这座城市,回到母亲身边。她开始相信,也许命运早已安排好捉弄的轨迹,无论你如何逃避,终于还是跑不出去。
   七
   婚假结束,回来后彬要去上班,职业的缘故,她有了较长的假期,可以在家思考一些问题。对过去和现在,需要好好作一个总结。
   成年之后她强迫自己不去想过去,那些让人心酸的过往,缺失的感情,需要太多的温暖来弥补。人要不断忘怀一些东西,填补一些温暖的细节才能继续往下走。
   彬说,你应该放下一些东西。抓得太紧,容易受伤害。她何尝不知晓,只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一下子被迫强行改变,很难适应过来。在火车上她将头靠在他的胸口,听着外面的雨声,感到安稳。
   周末的时候,她去找林丹吃饭。林丹亦有了男友,脸上有温和的笑容。结婚那天她见过他。婚礼办得朴素,她不需要那种被放在酒店台前展览的感觉,像别的新娘那样,收礼金,人情世故,永远走不完。牵扯不断。彬完全尊重她的决定,只请了要好的几个朋友,见证他们的婚礼。摆了几桌请他们吃饭,然后旅游结婚。
   她觉得有必要让父亲知晓,母亲亦不反对。骨肉相连,毕竟他曾经给了她生命。即使这生命带着孤独的气息。父亲从远方的城市赶来,带来隆重的礼物,一对玉镯,打造精美的首饰。她已经模糊了父亲的模样,脑海里残留的依旧是四岁时父亲高大英俊的轮廓,再次看到他,已经有了苍老的痕迹,背部因为时光的蹉跎而变得佝偻。岁月无情,她给他敬茶的时候,父亲试图伸出手来抚摸她,手指伸到虚空里,终于放下。二十几年的疏离,不能一下子适应。她看着他,记忆模糊,仿佛看着一个陌生人。

共 10542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人总在回忆,过往也许早已水风过境,不留痕迹。某天,触及,往昔不自觉地飘然而至,疼痛、甜美,各种滋味纷纷扰扰,接踵扑面,猝不及防,又不忍放下。一如文章中的“我”总在试图抓住回忆的尾巴,不论是关于父亲的,还是少年时,继父给自己的阴影,都在微念间徘徊。母亲与父亲在“我”年幼时的疏离,父亲的离弃,总如一根针,起先是轻轻地刺,而后便是深深地扎。文章便在这一根针里,渐次深入,开始的微疼,到最后的见血,仿佛在解剖一个人的内心活动。而“我”始终都在一种意念中前行。“我”的人生总是各种悲凉并存,从年幼时母亲的冷清,到成年时继父的阴暗,都如一个梦魇,还好,有彬,一个温暖的男人,值得交付一生。文章始终是低沉的,一株芦荟,暗喻着“我”在命运面前的不屈服,又暗示着“我”如芦荟般生命力的强健。林丹,一个可爱的女子,作者用墨不多,却与“我”的命运形成强烈对比。一个是幸福的,父母给予了大爱,一个是悲凉的,如一株芦荟,被丢弃在角落,偶尔问询,偶尔看望。文章的总体基调是暗沉的,一如作者以往的文章,更多的是内心铺衬来完成情节的烘托。手法细腻,是作者写文的一大亮点,在语句上出彩,是另一大特色。对于人物内心的把握,这篇文章中彰显出作者超凡的写作技巧。作者以《渔村没有鱼》作为本文的题目,寓意深刻。渔村是人内心的一种寄托,而鱼,又暗喻着一种向往与鲜活。人总是向往着一种光明,一种自由的生活。渔村在文中禁锢了“我”的灵魂,鱼是一种美好的象征,有向往自由,畅想未来的寓意蕴含其中。问好作者,推荐赏读!【编辑:竹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53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竹儿        2016-05-29 19:45:25
  问好小白,又见小白佳作,依然喜欢。内心的强大描写,拿捏的恰到好处,姐姐自叹不如。谢谢小白支持系统短篇,小白是最棒的。期待小白佳作频现。
以文艺的情怀,书写安静的文字!
回复1 楼        文友:林小白        2016-05-29 20:05:09
  感谢竹儿姐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小白看竹儿姐的作品,也看咱们江山其他老师的作品,想了挺多。一直在探索一种属于自己的方式。小白有小白自己的风格,也有自己逃不出去的桎梏。小白依旧稚嫩吧,或许是这样,要是能够像竹儿姐就好了。敬茶!再次感谢竹儿姐的辛勤!
2 楼        文友:竹儿        2016-05-29 19:52:14
  小白的小说,总在挖掘一种边缘地带女子的生活,通过大量的内心刻画,来烘托情节。可以看出小白的悲悯之心。从《生如夏花》到今天的《渔村没有鱼》都在深探童年灰色的女子内心变化。此文尤其彰显。这篇“我”从童年父母的离异到,少女时继父的偷窥,都给一个女子的成长披上的阴影。而唯一能温暖的,就是彬。小白的文章虽在探索女子内心的阴暗面,却总会安排一个温暖的男子,这也让读者感觉到了小白的善良。人唯有善良,才能让身边人温暖。小白的这篇还是从细腻处显示深厚的功力。
以文艺的情怀,书写安静的文字!
回复2 楼        文友:林小白        2016-05-29 20:10:39
  写这篇文的时候,心里在想着往事。窗台有株芦荟,便将她写了进去。小白总是在想,生活是艰辛的,可是也是美好的。一个人的成长中,需要温暖。对于笔下的女子,我想,她们经历已经够多,小白总不忍心将她们安排得更阴郁。她们需要人来关怀。就像一个病人,如果还有朋友,亲人,她们会痊愈得快些。文中的男子形象,难免单薄一些,这也是它的弱点。
3 楼        文友:竹儿        2016-05-29 19:53:18
  小白,姐姐的编按,也许没解读透,只能这样了,小白莫怪哈!
以文艺的情怀,书写安静的文字!
回复3 楼        文友:林小白        2016-05-29 20:11:49
  竹儿姐的按,一如既往的精彩,到位,说到小白的心坎里面去了。再次感谢竹儿姐精彩点评
4 楼        文友:宏声        2016-07-12 06:46:52
  阅远方文友美文,欣赏精品,文友精品光辉闪闪。我伸出了大拇指一个又一个赞。江山文学网是培养文学新人的大学校,让我们携手共进,文学路上阔步前进!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