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年过七旬老军人的“童心”(散文)

编辑推荐 【雀巢】年过七旬老军人的“童心”(散文) ——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作者:周元林 布衣,205.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14发表时间:2016-05-31 18:33:42
摘要:老军人通过自已的童年来祝贺六一儿童节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看着一张张洋溢着童真与快乐的稚颜,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孩子们,才惊觉原来自己离童年已是那么遥远!这个节日,已不再是自己的专属节日!感叹时间过得飞快,等不及你轻轻举手挽留,边回头边不舍,却无法避免年轮无情地往前飞驰,人生一眨眼,由童年、少年、青年变成了老年,由此心中有时不由自主地出现沉甸甸地装满了或灰暗或忧愁的思绪。
   我已是年过七旬,容颜已老,满脸皱纹,白发苍苍的老人,但自己还有点不服老的样子,感觉心理年龄尚为年轻。每当六一儿童节到来时,我都有太多太多关于童年的记忆呼之欲出......
   今天祝所有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快乐的时刻,那位有着怀旧之心的老军人与孩子们一样快乐。尽管我们有千百个愿望想留住童年,想保持那份纯净,但有些事是我们注定抓不住,留不住的。于是,只能怀念。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偏僻的乡村中度过的。
   在上海市郊区座落着一个拥有二十多户人家的乡村,它的四周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江河,河水清澈蔚蓝,一眼可看到碧绿的水草和穿梭的鱼儿,在村边一条小河上有一座小石桥,桥头上刻有“周家桥”三个鲜红的大字,真是一幅“小桥流水人家”、“鱼米之乡”的江南好风光。
   一九四一年农历腊月十四,我出生在这个小村庄。爸爸、妈妈对我来到这个世界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又添了一个儿子,担忧的是又将增加负担,影响其发家致富的进度。
   当时我奶奶看出了他们的心思,对我妈说:“这小囡白白净净,多秀气啊,来到我们家这是大家的福气,好好养着。”我妈听后也消除了种种担忧,便高兴地抱起孩子边喂奶边说:“我很想盼个女孩,可又来了个小子,我想给他起个女孩名,就叫小英吧!”当即家中的人都说好,由此“小英”成了我的乳名。
   我在家中排行应是“老九”,但听妈说上面有几个孩子夭折了,所以我排行成了“老四”。我上面有一个姐姐、两个哥哥。他们非常喜欢我爱我,家中只要有点好吃的,总会留给我,什么事总得让着我。
   我爸爸、妈妈非常勤劳俭朴,天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耘着十几亩田地,因此当时我家的生活还较富裕。
   过了三年多,我家又添了个妹妹,那时我妈那种孩子多会影响家庭生活和买田致富的想法更为突出。正巧村上有对夫妇结婚多年没有孩子,听说我妈不想要这个女孩,他们就上门来一说再说要我妹妹,在他俩的苦苦要求下,我爸妈的心肠就软了,同意将我妹送给了他们。妹去了二年多,她养母却有生育能力了,后来她自己也有了一男一女,这样我妹在他们家从被喜欢变成了多余,从小到出嫁一直受其养母的欺负和虐待,吃尽了苦头。
   自我妹妹被送走后,我又成了家中的“老小”,更受宠爱。妈妈爱唠叨,去田里干活之前,天天叮嘱我一番,很不放心似的。妈妈除了下田干活外,平时还养了十多只鸡,靠鸡下的蛋去换些油盐酱醋,或者当亲戚、朋友来时,用它炒几个菜招待他们。因此自己往往是舍不得吃的,尽管如此妈妈对我还是例外,不时地给我吃些鸡蛋。爸爸脾气很好,爱喝点酒,每当他喝酒时,往往爱把我抱在他腿上,让我吃点这个那个的。每次从小镇回来总给我买点糖、花生、甘蔗、菱藕等小吃。
   我姐姐喜欢把我打扮得干净整洁,经常给我做新衣服。我家种了好几亩棉花地,姐姐是纺纱织布的好能手,我们全家人的穿着,全是用我妈和姐织的土布做的,江南的土布颜色、花样很多,纱纺得又细,穿在身上也较漂亮。
   我小时候与村上孩子的喜爱有所不同,我不像他们那样喜欢玩土、打玻璃球、捉鱼摸虾等,整天弄得身上很脏,特别是有些孩子夏天长满了疖子和毒疮,冬天手脚上长满了冻疮,两股鼻涕挂在嘴唇上,一副可怜的脏孩。我喜欢和一些孩子玩捉迷藏、丢手帕、放风筝等,身上一直保持较干净。
   如姐姐从田里干活回来见我脏,她就会马上给我洗脸洗手,甚至将我脏衣服脱下换掉。我的两个哥一有空闲总带我出去玩,上小镇、逛庙会、看露天戏等。爸爸妈妈姐姐哥哥如此地喜欢我、爱我,幸运的是我未被宠爱成娇生惯养的调皮孩子,相反家里和村上的人都说我是个文静听话较懂礼貌的孩子。
   上学念书是我的追求。一九四九年四月,上海解放了,当时懵懂年幼的我还不懂得“解放”的含义,但看到村里的农民欢天喜地敲锣打鼓,年轻的村民还学着打腰鼓、扭秧歌等,一片喜气洋洋,自己便知道这是件好事、开心事。解放后的第二年(一九五零年)刚过正月十五,村上的人议论着:在某某村子新开办了所学校,村上的孩子有学校可以读书了。我听到这个消息后很高兴,蹦蹦跳跳地问我爸爸,我可以去上学吗?爸说:“你的年龄是该上学了,我们家也需要个读书人,一开学你就去吧。”妈也说:“我们家不缺干农活的人了,你去读书吧,将来当个教书先生。”
   过了没几天,新学校开学了,姐姐给我穿上一身新衣服,背着她给我做的新书包,高高兴兴地和村上其他孩子一起去学校读书了。我家里姐姐没有上过学,大哥读了一点私塾,二哥读完初小就被停学了。尽管二哥很聪明,学习成绩优秀,深受老师的喜欢,但爸爸不让他继续上学了,要他在家种田干农活。就这样我是家中唯一的读书人了。一上学我就读的一年级的下册课本,老师教的语文第一课“来来来,大家来上学……”和老师教唱的第一首歌“嗨啦啦啦嗨啦啦,天空出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至今还牢牢地留在我脑海中。
   此时,我家中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是我姐姐出嫁了,我很舍不得姐姐走,拉着姐姐的手哭了很久,姐也难受地哭着安慰我说:“别哭,姐会回来看弟弟的,仍给你做新衣服。”接着我大哥、二哥也先后结婚了,进门的两位嫂子对我也很好,把我当作自己的亲弟弟那样喜欢、关心我。大嫂很朴实能干,样样农活都会干。二嫂手更巧些,织毛衣、做鞋等针线活都会,所以她也经常给我做鞋子等等。
   家中的这些变化一点没有影响我上学,当时乡村的那所学校条件很差,整个学校只有一位老师、一个教室,更差的是学校没有固定的场所,这学期在一农户家的客堂(乡村的人称客厅为客堂)里,下学期又搬到另一家的猪圈内,把它打扫干净后,放上几张旧桌椅,就成了我们的教室,最后我们高兴地搬到了一所被没收的地主房子里,这样我们终于有了一所固定的学校。
   从我家到学校有二里多路,尽管不算很远,但碰到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乡间小道又变得泥泞不堪,极其难走。对一个背着书包打着雨伞的小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摔上几跤往往是常有的事。由于我喜欢上学念书,所以也不怕这些困难,天天坚持上学。尤其是在农忙季节,许多孩子不来上课,我却仍不缺课,由此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就这样我在乡村这所小学念完了四年的初小。
   虽然学习条件较差,但我还是学到了许多文化知识,受到了许多教育,懂得了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解放了全中国,是全国人民的大救星,只有解放全中国,穷苦百姓才能翻身当家作主人,只有解放全中国,儿童才能有学上等肤浅的道理。
   我乡村中的小学没有设高小班,要继续上五、六年级的话,必须去镇上上学。该镇叫赵屯桥,是我乡政府的所在地,虽然很小,但它也是南方水乡古镇的一个缩影。座落在一条大河(该河河名为大盈江)的岸边,河上有一座由石头砌成的拱桥,把小镇的东西两岸贯通一起,镇内有两条与之大河相联的小河,码头上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十字形小街沿河而伸,街面全由长方形的石条铺成,几十幢明清建筑依水而立,店铺的大门由一块块活动的木板做成,商店内货物吃的用的应有尽有。餐馆和小吃店林立街道两侧,附近方圆数十里的农民都来该镇购物、赶集,天天热闹非凡。我要上的小学就在这小镇的尽头,它是我们乡里的中心小学,老师和学生有数百人。
   我一进这所学校心中更为高兴,见到该校很正规,条件又好,一排排教室美观而整洁,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设置完整,每个年级又分为几个班,各门课程又有水平较高的专职老师任教,教室外还有一个大操场、篮球场,我们开心、活泼地在这里做游戏、上体育课。这一切使我十分喜爱这所学校,并让我对学习有了更大的兴趣。自己热爱学习也较刻苦努力,从不旷课从不迟到,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习成绩在班上较突出。进校没多久,就加入了少先队,(当时乡村的小校没有少年先锋队组织)鲜红的红领巾飘在胸前显得很自豪。
   在这所学校念书条件虽然比我乡村中的学校好得很多,但别的困难也不少,例如在家里做功课的条件很差,放学后没有时间先做功课,需邦助家里干点小家务,那时乡村没有通上电,晚上,我在一盏煤油灯的微弱灯光下,伏在一张掉了台角的旧四方桌上复习功课和做作业。就这样妈妈还唠叨:“快一点,别耗费洋油(农民称煤油为洋油)啦!”
   又如从我家到学校有三里多路,这样吃中午饭成了难题,回家吃饭时间上不允许,因此天天需要自己带饭。早上我妈给我煮些米饭、炒个青菜,若家中有鱼或肉时再加一点,若没有鱼、肉就煎个鸡蛋,如家中实在没有什么菜的话,爸爸就给我五分钱,在小镇上买块南豆腐作为我的饭菜。妈妈准备好的饭菜装入一只带盖子的小竹篮中,我就提着它上学,学校的教师食堂在午饭前将饭菜给大家热好,这样帮助我们学生解决了吃凉饭的问题。
   在带午饭的这件事上,我们学生还遇到过一段艰苦的日子。当时农村中在组织动员农民卖余粮时,发生了偏差,造成家家户户缺粮,所以我中午带米饭改为了稀粥加咸菜,吃得很差,其他学生的情况也与我差不多。过了不久,陈云副总理回他青浦莲塘老家视察时,发现了这一偏差,很快纠正了这一问题,我们的午饭也恢复了原样。带饭大概持续了一年左右,我爸妈感到很麻烦,就不叫我带饭了,让我去姐姐家吃午饭,因姐姐家离我学校较近,这样我由带饭改为去姐姐家吃午饭。到年底时我爸爸给他家中送些大米,作为我吃饭的补偿。
   步行上学走三里多路平时问题不大,但遇到下雨雪、刮风时,走土路很艰难,也较危险,路的外侧是河,里侧是农田,而且还要过几座小石桥,路滑,摔倒了爬起来再走,风大,刮走了我的雨伞,追上去拿回来抓抓紧再走,到学校时往往衣服都被淋湿了。加上五十年代上海地区冬天很冷,我没有很好的御寒衣服,耳朵、手、脚都被冻得长了冻疮,有时妈妈心疼地劝说我:小英,今天雨大风大,天气又很冷,别去上学了,好吗?我倔强地说:不!我要去上学。妈只好无奈地给我整整衣服目送我走了。
   综上所述我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面临的各种困难确实很多,但我喜欢上学,热爱学习,所以这一切困难并没有影响我六年小学学业的完成,相反地困难与艰苦却增强了我的勇气和信心,提高了我坚持上学念书的自觉性,更激发了我好好读书的动力。何况从现在来看,若与边缘山村里孩子们的学习条件相比,那这些困难又不足挂齿了。另外,当时从经济负担来说,每年的书费、学费交的并不多,因此家里能负担得起这些费用,这也保证了我学业的完成,我的童年也就这样过完了。
   思绪万千,每每回忆至此,总感觉像是昨天发生一样,现在回顾起曾经的心路历程,是想提醒自已好好珍惜现在,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祝天下的儿童越来越幸福,健康地成长,儿童节快乐。
  

共 44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军人,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深情地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生活: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对自己爱护有加,生活虽然贫困,但却幸福满满。初小、高小的学习虽然困难重重艰苦艰难,但是自己热爱读书,刻苦努力,终于学有所成。作者回忆童年,不仅仅是为了追忆以往,更是要告诫我们好好珍惜现在,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并以此祝天下的儿童越来越幸福,健康地成长,儿童节快乐。推荐阅读。编辑:邵魁先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泥儿        2016-05-31 20:05:02
  老师,明天一起过六一节吧!花甲儿童,第二个童年开始了,喜欢上学,那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团结紧张,严肃活拨!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2 楼        文友:长袖伊人        2016-05-31 21:42:13
  周老师的文章,也将我们带回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我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是与全体师生在一片白场树林里渡过的,发油墨印的奖状,奖励五好学生,虽没有有什么节目可演,但这也足够了。
感谢文字,让我不开口也能表达!
3 楼        文友:柴英        2016-05-31 22:08:00
  周老的童年,不仅是自己的回忆,也是半个世纪前,中国农民生活实际的缩影,真实,深刻,很有意义,我被老军人艰难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乐观的追求所感动,在困境中成才,越发感恩生活,感谢党的培养,充满正能量。建议你把段落分开一些,这样读起来会更方便。段落太长了。仅供参考。
4 楼        文友:周元林        2016-05-31 23:59:46
  “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每当我听到《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这支悠扬激越的儿童歌曲,我的思绪就会被拉回到逝去的童年,随之我的心也会快乐地飘起来,飞回到那童年的岁月,自己深深感到我一个农民的孩子,祖国和共产党把我培养成一名外交官和大校军衔军人.我非常满足,永不忘记党的恩情。渴望我们的孩子们生活更幸福,个个成为国家的栋梁。祝孩子们节日快乐!
   谢谢各位文友的点评。我手机上写的一复制到电脑段落又乱了,对不起!
  
   “六一”快乐
5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6-06-01 10:18:15
  尊敬的元林武官,出于网络阅读习惯,我将您的文字段落做了调整,过长的段落分割成几个较短的段落,这是网络书写的规则,请您理解!
   饶有兴味的读完全文,一个自小受到家人宠爱喜欢读书且心地善良的男孩子形象呼之欲出。等将来有机会,给我们谈谈您是如何当上武官的经历吧,一定特别励志。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了——那个看上去早已逝去的节日,为何会让我们这些老人都感动异常呢?有人说得好,童年是生命的底色。回望生命的底色,保持一颗童心,这样的人才会永远年轻。
   不久前见到您,一直注意到您的额头亮晶晶的,说明您的身体很健康,而且,您喜欢笑,笑容可掬,多少还带着一点孩子气,说明您亦有一颗纯净的爱心。
   再读您写的这篇文章,真的是文如其人:正直,友善,淳朴,爱心满满。
   祝您儿童节快乐!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回复5 楼        文友:周元林        2016-06-01 11:39:10
  谢谢社长的夸奖和鼓励。你费心了,帮我把文章分割得更有条理,便于读者的阅读。上次与你见面,很高兴,我很荣幸认识你们几位好朋友,让我们的友谊永恒,祝大家快乐。
6 楼        文友:周元林        2016-06-01 11:30:34
  我的一位微信圈内的好朋友,她要我转发一下:我拜读了您的《雀巢》小文,很让我感动,几度落泪,特别是写到您姐姐出嫁那段,是您感情的真实流露。文章从出生到小学毕业,是您整个童年的回忆,层次分明,文笔流畅,江南水乡古镇风情落入文章之中,更让我好似走入您的家乡,一睹为快,只是文章写的短,还想往下看??没有了。您要往下继续写下去,我是您的忠实粉丝,读者,我还要推荐给我身体的亲戚朋友一同分享。谢谢您!
7 楼        文友:周元林        2016-06-01 11:30:51
  我的一位微信圈内的好朋友,她要我转发一下:我拜读了您的《雀巢》小文,很让我感动,几度落泪,特别是写到您姐姐出嫁那段,是您感情的真实流露。文章从出生到小学毕业,是您整个童年的回忆,层次分明,文笔流畅,江南水乡古镇风情落入文章之中,更让我好似走入您的家乡,一睹为快,只是文章写的短,还想往下看??没有了。您要往下继续写下去,我是您的忠实粉丝,读者,我还要推荐给我身体的亲戚朋友一同分享。谢谢您!
8 楼        文友:周元林        2016-06-01 11:48:44
  我看了社长的点评我很感动,立即给其单独回复。社长很忙能抽出时间阅读我这样的普通小文,並作了高度点评,另又帮我分割小文,便于阅读,我非常感谢。我一定努力多写好文,为办好我们雀巢这个平台作贡献。谢谢各位文友的点评。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