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杨柳】走到人生边上—缅怀我眼中的杨绛先生(散文)

编辑推荐 【杨柳】走到人生边上—缅怀我眼中的杨绛先生(散文)


作者:奔跑的杨小雨 布衣,44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99发表时间:2016-06-01 19:16:40
摘要:岁月无痕,你是世人看不够的风景;风中听雨,你是世人永久缅怀的大家。

2016年5月25日,北京协和医院的病房里,一位老人安静的合上了那一双看尽世间繁华沧桑的眼睛,带着祥和从容的微笑离开了这个纷扰的世界,装着几十年的期待踏实的离开去寻找日夜牵挂的——我们仨,她就是走过一个世纪轮回的文学老者—杨绛先生,享年105岁。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对杨绛先生的初识总离不开钱钟书夫人这个称呼,少年时随着钱老爷子幽默俏皮的笔触走进《围城》,看到了第一批留洋海外的知识分子的情感纠葛,而后开始翻阅各种资料探寻他真实的情感历程,继而发现了这位身居钱老爷子身后的女子,才发现原来她也这般才情四溢。
   辞海中曾言:“先生”的意思是指比自己年长有一定地位的人。无疑,杨绛先生就是这样的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后又专程前往巴黎大学进修,回国后工作于北大文学研究所,精通英、法两国语言,为使《堂吉诃德》翻译得更准确,又自学西班牙语,后经她翻译的《堂吉诃德》更是被邓小平先生作为礼物送给西班牙国王,在她耄耄暮年依然执笔创作,《我们仨》、《洗澡》更成为流传之经典,我想她足然担得起“先生”这个称呼。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是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对他相濡以沫六十三年夫人的评价,可谓贴切之至。她是钱钟书一生挚爱的集妻子、情人、朋友于一身的伴侣,也是近现代历史上少有的集作家、评论家、翻译家于一身的学者文人。
   1932年清华大学的古月堂门口一对青年男女相识,3年后携手走进婚姻殿堂,从此文坛佳话里便多了一对惺惺相惜的伉俪。相伴的六十三年里,先生实实在在扮演好了妻子这个繁重劳心的角色,身为才女,成名早于丈夫,却甘愿奉献与成全。
   婚后,才发现才貌双全的丈夫原来是生活的低能儿,除了写字以外几乎不能料理日常起居,甚至连取材点火这样的事情都会急出满头大汗。自此,从小被父母娇惯的她做了“灶下婢”,揽下所有家务活,为丈夫做饭洗衣打理人情世故,陪丈夫留学海外,帮助其挑灯温习他不感兴趣的功课,而他只负责专心创作,对于妻子的依赖也让他能够全意的在精神上对她倍加疼爱。
   丈夫病中,她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她说,“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八十多岁高龄,她坚持每天去医院探望丈夫,百般劝慰陪伴,并亲自做饭带给他吃,直到丈夫去世。
   她的婚姻,经得起爱情的绚烂,又守得住流年的平淡。不仅有着碧桃花下、新月如钩的旷世浪漫,更融合了两人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坚守。
   我们仨
   生活就这样在波澜不惊中幸福度过,丈夫在文坛不断登峰造极,而她也从未放下对自己的追求,除了打理家事照顾女儿外,依然坚持与丈夫比赛读书、做学问。不间断的写散文、杂文、回忆短文等一类的文章,虽然都比较短小,但从平淡文字中透露出来的那种朴素而真挚的情感,从大白话中显现出的智慧,至今还被喜爱她的读者津津乐道。
   然而,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九十年代后,丈夫和女儿先后因病离世,剩下她孑然一身面对空洞的世界,无法想象一个要享受天伦之乐的女子要有怎样强大的内心才能抵住这如浑泻般痛苦的冲打,怎么才能够抑制住内心日日夜夜绞肉般的疼痛,这世间恍然就剩下一个人了。
   在隐没深居数年后,一直到92岁高龄时,她才重新提笔,写下了令无数人感动的家庭故事《我们仨》,讲述了钱钟书和钱媛生前的最后一段时光,回忆了很多当年夫妇游学欧洲,以及建国后的种种往事。
   还记得书中那句淡淡却又感伤的话:“1997年早春,阿媛去世。1998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现在,只剩下我一个。”
   她是那么坚韧,那么顽强,从三个人的快乐,到一个人的独守—“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她没有被悲伤吞没,反而在悲伤中越发坚强,接受它,驾驭它。
   古语云: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们的祖先认为:梦,是思维的一种继续。弗洛伊德则认为:梦,是潜意识的反映。然中西方对梦有不同的看法,但也有共同之处,都认为梦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就是从一个“长达万里的梦”开始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每每拜读,总会有这样的寂寥深沉的余音飘过耳畔。杨绛先生的这个梦,就是在“古驿道”上进行的,在这条长长窄窄的驿道上送别了自己的丈夫,还送别了自己的女儿。这种难以言说的悲痛,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这样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要在短时间内承受失去两位至亲的痛苦,这种深入骨髓的痛苦,使他食不知味、寝难安眠,于是,梦靥便时常光顾于她。
   在我还未从她深切的痛苦中走出来,她已将文字过渡到了一家三口在一起的快乐里,那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平淡冲和、儒雅超脱的景象,虽然历尽艰难与磨难,却其乐融融,其意切切,其情殷殷。这个特殊的知识分子家庭里的一家三口经历了国人经历的一切风波斗争,受到过冲击,得到过保护,也曾荣耀一时。但他们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处于何种境地,都保持着知识分子那份淡薄名利之心,都守持着清贫乐道的人生追求,都用绵延不尽的爱互相呵护,相持相依,相望相携。在这份深切自然的爱里,一家三口走过浓情岁月,走过人生困境与辉煌。
   她没有放弃生活,更没有荒废时光,素来低调内敛,却懂得最奢侈的幸福无关金钱与名利。
   走到人生边上
   《走到人生边上》这本书名与钱钟书先生那本名为《走在人生边上》的集子只有一字之差,内容却天壤之别,她默默的以写作这样的方式来怀念追思自己深爱的丈夫。
   女儿钱瑗曾这样一语道破:“妈妈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还是芳香沁人。爸爸的散文像咖啡加洋酒,浓烈、刺激,喝完就完了。”
   就像这本书的主题很明白的写在书的封底上,她说:“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也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哪儿来的?又回哪儿去呢?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可是上帝存在吗?”“走到人生边上”就是到了生命的临界点,再往前走,就走“出”人生走“进”另一个世界了。
   对生命的大彻大悟,对人性本真的探知让我又重新认识这位思维敏捷、头脑清醒的老人,大智若愚,不显刀刃,她其实从没有放下过心中那支才思敏捷充满智慧的笔。
   正如杨绛先生所言:“决定人生有十个词便足以概括,定位,把握方向;人格,凝聚力量;品味,决定高度;选择,决定命运;进取,进取的高度与勤奋成正比;取舍,学会取舍方能得到;进退,进退有度方能游刃有余;压力,潜能在压力下迸发;完美,不完美才是人生;情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对于一切,她以独特的角度纵观这来时的一生,许多人曾写信向她询问幸福的法宝,她只简单回复:虽是俗世尘光,却也岁月静好。做一个淡然女子,飘忽人际中,置身世相外,不睹万般诱惑,只赢一人之心;做一个静默女子,浅笑袪千愁,轻语醉春秋,虽不善言辞,亦自成风景;做一个浓情女子,寂时似禅定,情窦如烈火,爱就梦一场,别恨只道无;做一个寒梅女子,只为暖冬,无意争春,惟愿走过,不求来过。
   世间最美的风景,莫过于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作为一个智慧的女人,有人说杨绛先生嫁给谁都会幸福,因为她具备让自己幸福的能力,无需依靠他人施舍,但也许只有钟书,是懂她的。
   《走到人生边上》的扉页那一帧杨绛先生的照片,初眼望得,觉得她是邻家老太,慈祥、随和、亲切、善良,但读完全书,回头再看,这位邻家老太已然成为一位智者,目光深邃,表情达观,看破尘世勘透轮回。
   先生走了,走了一个世纪,累了;如秋叶般静美,飘到亲人身旁,在围城里守着女儿,幸福的读着我们仨,笑了。
   岁月无痕,你是世人看不够的风景;风中听雨,你是世人永久缅怀的大家。
  

共 32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代文豪的生命可以终结, 但她留下的精神财富将永远长存!这或许就是这篇文章的内涵。读着文章,杨绛先生译的这首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就会再现脑海。这是多么豁达的人格,杨绛先生的美丽聪慧,博才多学,她伟大的光辉形象值得我们学习!后来人会永久缅怀她。此文用杨绛先生毕生的经历,跟她所著的大作契合,以及精神层面的高尚跟思想如一而就,把一个淡薄名利,娴熟伟大的形象展示开来,让读者充满佩服。再说多了,编辑的话都有点赘言。流利的笔触,诠释的是一个不朽的灵魂!让我们默默祈祷;杨老;一路走好!【编辑:幸福小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幸福小草        2016-06-01 19:20:13
  编辑文章,我到有点惭愧。只熟悉,我和谁都不争,和谁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除了这些。我还真没有读过先生的文章。羞啊。
总有一份感动来源与文字,总有一份执着诱惑着人生
2 楼        文友:幸福小草        2016-06-01 19:21:10
  我是硬着头皮编辑的,按不到位的地方,请见谅!
总有一份感动来源与文字,总有一份执着诱惑着人生
3 楼        文友:幸福小草        2016-06-01 19:25:43
  好羡慕你们年轻人,时代赋予了你们有很多读书的时间跟机会。可怜的我这六零后,想读书时勤工俭学,贫穷的没有书看,现在日子好了,眼睛已经看不清书本上的字了。想读书只是一个奢侈的梦想。
总有一份感动来源与文字,总有一份执着诱惑着人生
回复3 楼        文友:奔跑的杨小雨        2016-06-01 20:28:12
  谢谢姐姐的精彩按语,让我能够重新审阅整片文章,喜欢她所以靠近她。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