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婺源庆源:艺墅忆家——艺驿依忆

编辑推荐 婺源庆源:艺墅忆家——艺驿依忆


作者:姜光丽 进士,737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79发表时间:2016-06-04 14:28:13

“中国那么大,缘分从来只有一次!”
   2014年初夏,婺源段莘首届全国知名作家五龙源采风节,面对三清媚“期待再见”的盛情邀约,采风团团长梁衡老师挥了挥手,笑呵呵地如此作答。
   “什么好地方,竟然值得我再来一次!”笑呵呵说话的依然是梁衡老师。
   2016年,人间四月天,一座颇具特色的徽派古民居——“艺墅忆家”,让梁衡老师再次来到了婺源段莘庆源古村。
   “这个地方我来过。在巷子里人家吃的饭,在对面人家打了糍粑。我记得当时还为段莘写了一首诗!”看来梁衡老师对庆源古村印象颇深。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在王克夫妇的引领下,我们一行走进了庆源徽派古屋福绥堂——“艺墅忆家”。
   “我真的到这屋里坐过?还在这里喝过茶?”我们几位参加过首届五龙源采风节的三清媚一再保证,来过来过,千真万确。梁老师便仔细观察屋内陈设,努力从记忆深处寻找线索!
   我们看着梁衡老师认真追忆的模样哈哈大笑。这实在不是梁老师健忘,因为庆源还是那个庆源,福绥堂还是那个福绥堂,只是一对从北京来的夫妇,彻底还原了徽派建筑古朴厚重的神韵,让福绥堂重新盛装面世,难怪梁衡老师怎么也回忆不起来了。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偶然的机会来到庆源游玩,看见福绥堂,便舍不得走了!”企业家王克和他毕业于人民大学的夫人于薇,一个稳重含蓄,一个优雅端庄。他们先后投资650多万元,为庆源改水改电,精心打造徽派民居福绥堂,圆了一个企业家心中的文化梦。这栋“艺墅忆家”就是他心中所有的表达!
   福绥堂占地七百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两千平方米,由两栋徽派古屋组合而成,各自独立又相互联通。每栋楼前各有一个院子,正屋的院子里有一棵罗汉松,松皮斑驳,树形紧致,至今已有330多年。偏房的院子里,布局设计明显精致丰富得多,一个青石栏杆围着的正方形鱼池;几株方竹郁郁葱葱;院角一棵月月桂;围墙上爬满丁香。院中安一张石桌,便可与清风朗月琴棋诗画,各自相安。两屋共享的后院,有流水淙淙,绿树婆娑,饮酒品茶,其乐融融。
   福绥堂的原主人,是在上海做照相器材发家的爱国志士詹福熙。原先这里是庆源村委会的办公用房。虽经多方维护,但风雨沧桑的福绥堂,已经虫蛀朽腐,日渐破败。王克夫妇接手后,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福绥堂进行全面的清洗维修改造,色彩斑斓的琉璃,红豆杉门板上的烫画(先雕再烫),木格窗上的精雕,屋檐廊柱的细琢,还原了福绥堂被岁月尘封的建筑魅力。
   两栋房子,上下两层,一共只设了十个卧房。而大大小小十来个不同风格的公用空间,配上不同式样的桌子椅子瓷瓶插花,处处洋溢出浓浓的艺术氛围。书法、绘画、阅读、写作、吟诗、品茶,或者只是什么也不想地发呆。轻松,惬意,顺便浏览一下来过这里的名家足迹。如果运气足够好,还可以像我们这群梁粉一样,在这里邂逅心中的文学偶像——梁衡老师。
   卧房全部设在楼上。每一间都各有主题各具特色,兼有古典和浪漫情调,推开每一扇门窗,都引发一阵惊艳的赞叹。最大的一间,进门迎面便有“圆缘”映入眼帘,据说这两个字是新主人王克的最爱。在门口和“圆缘”之间,东边一扇大大的满月形木雕隔栏,映着雕花木窗上红蓝黄绿的琉璃,更显精致。这里往前可推窗观景,倚坐则百媚千娇,回望便是那亦梦亦幻般的卧床,精雕细琢,红幔垂披。“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一台老式的留声机在屋角咿呀地唱着。“艺墅忆家”,是艺术之家,是乡愁之家,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人世间最美好的愿望和祝福。只可惜,梁衡老师不习惯樟木的香气,把这间贵宾房让给了可爱的杨怡和上海来的美女大咖林晶莹,不知两位美女有没有做了一夜的美梦?
   二十双清澈的眼睛,二十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庆源小学的住校生,从校长带他们走进福绥堂的那一刻起,他们没有吵闹没有嬉戏,一直手捧《三清媚》杂志,静静地阅读。都是十岁左右的孩子,正值星期天,他们下午已经走了很远很远的山路,只为赶到学校上晚自习。梁衡老师认真地在《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上给每个小同学签名赠书,并爱怜地坐在孩子们中间合影留念。孩子们把梁衡老师的书紧紧抱在胸前,眼睛纯净而明亮。也许,将来的某一天,会因为梁衡老师种下的这一枚文学种子,从庆源走出一位文学大家。婺源历来才子多,世间的事,谁说得清呢?
   路边旧砖上的野草绿苔,农家屋檐下的半壁木柴,门前巷子里的几步石阶,河上石桥边的几株绿桃,这些农家百姓的寻常景致,却引起梁衡老师浓厚的兴趣,不仅自己拿起手机拍了又拍,还特意搬条长木凳坐下,让摄影师拍照留念。不以为然的我们,探头往手机屏幕一看,却被眼前的美惊呆了,原来小世界里有大乾坤,那些我们平日里不屑一顾的野草青苔木柴砖瓦,此刻全都鲜活地构成了大自然的肌理,显示出蓬勃的生命活力。梁衡老师说,“文学即是人学,同时也是美学”,因此文学之人,更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一路行来,梁衡老师的学识修养真诚谦和,尽显文学魅力和人格魅力,他和我们谈人生、理想、文学、写作,也谈他不断寻访创作的人文古树,让此次“艺墅忆家”之旅成为真正的文学之旅。
   福绥堂、敬慎堂、永思堂、大夫第……看过一栋栋古建;330年罗汉松、400年罗汉松、千年银杏……数过一棵棵古树,我忽然想起梁衡老师第一次到庆源写的《婺源段莘乡即景》:续断杵声断续风,谁家粑香飘竹林。又是一年辛苦后,农家乐里歌不停。我有感而发也吟出了一首小诗《梁衡老师二至庆源》:小桃源里小桃溪,徽居深巷雨迷离。青砖绿草相媲美,古村名师话神奇。小桃溪从庆源古村潺潺流过,小桃源里深藏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临别之际,梁衡老师在福绥堂挥笔写下“艺驿依忆”四个大字,希望“艺墅忆家”真正成为艺术家的驿站,离开时依依不舍,离开后还经常思忆……
   回程的中巴车已经发动,三清媚的美女们有的还在“艺墅忆家”门口留连拍照,有的握住女主人于薇的手难舍难分,而我,想到很快又要和梁衡老师说“期待再见”而依依不舍。那一刻,我忽然感悟到,梁衡老师的“艺驿依忆”,早已经道出了所有三清媚梁粉们的心声!
   2016.4.26

共 24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梁衡的行踪线索,讲述梁衡的婺源行。开篇连续引述梁衡的话,突出了婺源的吸引力。走进莘庆源古村,文章写了梁衡努力追忆上次经历的情形;引出作者对福绥堂的历史、规模和维修过程等内容的叙述;叙述介绍了梁衡给学生读本签名合影的情形……这些内容中,给读者们留下了不少有价值意义的信息。【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6-06-04 16:41:51
  文章的衬托手法是很成功的,用梁衡先生这个大家的语言衬托,用他的两次到访衬托,这对介绍宣传作者的家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姜光丽        2016-06-07 17:26:30
  感谢辛勤编辑,问好春雨阳光!
3 楼        文友:姜光丽        2016-06-07 17:27:12
  美景加名师,多了一份文化的厚重!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