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文思六:映照怀特海的影子

编辑推荐 文思六:映照怀特海的影子


作者:孙彩文 举人,3001.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93发表时间:2016-06-04 20:27:45


   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读书之法问题争论激烈。
   早晨,山水先生将昨夜的讨论做了一个梳理,整理成三篇文字发群。
   01求道于心(二〇一五年二月五日星期四6:38:38)
   中国当下教育,要破应试教育死局,之于教师要读书,要有动力、激情、时间、方法以提高生命质量。教师自己感觉不到读书对生命的意义,如何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快乐读书?然而,在当下功利环境中,引领教师读书并非易事。笔者在2014年参与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时体验到,读书之道在于塑造个人之“心”与社会之“心”。
   教育社会之“心”是教师主流个人之心的集结,主导了个人之“心”的教育。求道心路在于礼义仁德道。礼法于仁,仁法于义,仁又法于德,德又法于道。世下教育在礼的末端,仁与义陷入绝境,至于德与道,已经是天边一抹淡淡的云。
   读书修道受诸种因素所制,诸如社会形态、家庭环境、通道素质、资源占有、自性因素、偶然机缘等。要在教师之中重塑读书之风,唯有提高个人之“心”的愉悦感,且有益于提高教育社会之“心”的质量,才能获得教师的认同,才能持之以恒。
   求道于心,通道仁心。
   02读书之法(二〇一五年二月五日星期四7:07:21)
   何为“书”?图为书,书为图,否则何以称之为图书?
   何为“图”?柯兹柏斯基说:“要记得地图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即它所显示的不是真正的疆域,正确地说,它是根据不同用途而提供类似的疆域架构。”之于图书,在于人的内心储忆不是事物的真像,而是经过各人独有的信心、态度、信念和称之为性格模式的过滤后,所显示的内容。“过滤”是不悖的、逻辑的行动模式和特殊途径,深藏在我们可触及的内心深处,人人可以释放出它的神奇来。
   读书,只要我们知晓用最有力和有效的方法启动自己的心灵。若以书为水,能看到自己的倒影,便是认识自己的一种方式,这正是怀特海强调的心智发展最有价值的部分——自我发展。
   个人读书,自由自在,边读边摘直觉捕捉到的词语,描红;回读,抓出几个打动内心的关键词,逻辑梳理;然后就徒手相博,发现妙处,穷追不舍。个人直觉不同,读书之法自然有异。直觉捕捉,逻辑梳理,穷尽妙理,是主观阅读之良策。
   Q群读书,没有一定之规,只是按照自己的直觉,有话处则说,无话处则默,大家各行其是,发挥自己的长处,合在一起,自能补拙。反正是探讨,无需重复自己,也无需复制他人,丢了丑的地方,说不定还能激发大家的兴趣,正所谓抛砖引玉。毕竟个人之“心”有其局限,一个人在一定的阶段,很难超越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即便是碰撞,也难免以既有的观点看法诠释社会之“心”。在这个时候,便要回归初心,可以共读一本书,或是围绕一个话题散读,各人各法,所见不同,正好群中切磋。如盲人摸象,大家调出各自直觉,灵魂碰撞,发现自己的盲区,不一定要有共识,但每人得有一二体会,旋踵而归,便是没有白来一遭,这是群读共享之灵妙。自读也好,共读也罢,法虽不同,但其道相似:把书中概念,用自己的逻辑和体验加以证明、运用,使其能关照、引导自己的生活实际,让生命生出新的意义。
   03细雪盈窗(二〇一五年二月五日星期四?7:36:51)
   怀特海给我的感觉接近禅宗的“见山见水”的那三个阶段。当然,他的书我没有十分认真读,只得细雪盈窗的粗浅感受,然莹光一点已经足够,是寻到智慧出发地的缘故。
   智慧之于怀特海是知情义三者的融会贯通,culture有哲思的深邃和艺术的敏感,intellectual?development?更多聚焦于知性。他的阐述有两条线:语言和科学。当然,他除了谈智力,还谈了技术、艺术、古典文学等很多发展。
   怀特海认为,如果一个人仅仅有大量的知识,那么他在上帝的世界里是最无用而讨厌的(Amerelywell-informedmanisthemostuselessboreonGod’searth.)。从怀特海的表述中,能够找到对人的终极评价标准——那就是在上帝的世界里,这个人作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存在着。反思我们当下的教育,不正是在培养无法通过上帝的终极评价,无用而讨厌的人吗?
   怀特海的上帝有原初本性和后继本性。
   所谓原初本性,大概可以理解为“潜能”或“可能性”。就像有了火药或者火柴不一定就会爆炸,但是没有这些把可能变成真实具体的原料就绝对不会发生爆炸。上帝的原初本性里不涉及道德,可能性无分好坏对错,这个观点类似于我们中国传统的“天地不仁”。
   所谓继生的性质,似乎上帝与人类更为亲近,或说人类分沾着上帝的神性,所有可能性进行客观化都由我们对生命做出选择和行动。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自己创造自己,比如,我们自身认同自身完整。“它们向我们走来,上帝召唤它们朝更好的方向而去。”这个观点类似于我们中国传统的“道法自然”。
   关于上帝,怀特海的论述形成一个圈:从起点到过程,过程如何成为新的起点,起点上又如何生成新的过程,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有着上善若水的后继之力。事实上,无论把教育目的表述为何种形式,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是“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还是“培养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专业领域有精深知识的人才,专业的知识是他们进步的基础,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哲学般深邃,艺术般高雅”,内核不变——人要活下去,充满生机地活下去——通过教育要把生生不息变成整个人类的信仰。
   如果把教师看作对上帝的稚劣模仿,教师们在为学生创造可能性,和把可能变成实在这两个方面都做的还不够。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缺乏对教育的信仰。在怀特海眼中,称之为“教育”的,未尝不是对人进行的上帝的疏导。
   身为教师,我们是否珍视了我们身上所被赋予的原初本性呢?我们是否有着自我发展的继生力量了呢?告诉自己,也告诉学生:你在上帝的世界里是有用的,也是有着对美和人类情感心存感受的人——这或许是教育的盈窗瑞雪。
   二
   山水先生如此认真的态度所感动。既有观点梳理,又不失自己的领悟,于是建议他发群,引发更为深刻的关于如何读书的对话,将讨论延伸到读书的“照搬”与读书“思考”的层面。
   S:不好意思,因为不是自己的。我还不会自己感悟呢,直觉触摸不到深层。昨晚你们讨论,我根本插不上话,思维、逻辑、认知、概念,都不在一个层面。采大家真气,整理为三篇,偷梁换柱,批评。我发名师群,把反馈发你群,两群互动。意在寻求引领的方法。我在尝试用你们的观点链接我自己的理解,用其提升自己的实践所得所感,给乌云镶金边。在这样的整理过程中,自己感觉到哲学思维被激活,能看到行为背后的些许亮色。读书为己,交流为己,一切为己所用,我感觉到羞愧。
   Y:我觉得可以发,但可加一小标题以说明。这是提倡一种学习方式。发名师群也是一条途径,这个想法好。但你的整理,极好。学习有各种方式,抓住能把自己导向深处的,就是好方法,所以要提倡。为己所用,正是怀特海所提倡的。学习就是这样,有多少投入,才会有多少产出。当然,方法要适合自己。
   S:我不能贡献给群,却从群中摘果,心里极不安。但我自己不会读,不会捕捉,不会梳理,不会用直觉牵引。我不知道自己缺了什么。我连照葫芦画瓢的勇气都没有。是练手,我把群里每个人都看做怀特海。你做说明,之后再发,我心惴惴,很难受。我极力在内心映照怀特海的影子,能对出一个眼神,都欣喜万分。
   Y:摘录、整理,分享,正是贡献。从讨论中捕捉练手开始,再到读书时的捕捉,一切都会水到渠成。难受,即是动力,这种开放,多好。对照摘录,再去读怀特海,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这让我想其昨夜讨论中德龙的一句话,说徐本的翻译,开篇第一句就错了。当时自己没有细想,但直觉感受到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一个晚上,都在想如何来接德龙的这个问题。按着德龙的问题,重读了一下开篇的第一句:Cultureisactivityofthought,andreceptivenesstobeautyandhumanefeeling.显然,这里的Culture,不是历史社会意义上的有关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而是个体素养意义上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徐本的翻译:“文化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和高尚情感的接受”,确实有很大的问题。作为个体素养的文化,不能等同于思想活动,因为思想活动,还只是局限于大脑之中,而文化却不仅内秀于中,更外显于表,举手投足,无处不散发着文化的气息。另外,把receptiveness?译为“接受”,有悖于文化的主体性、选择性和灵动性。思考至此,该句的译文也就随心所至:文化是思之行,是对美和人之本性的开放。
   译文有了,理解有了,如何将这种理解用来关照自己身边的生活?昨天对文章4-9段的疏解,也想这样,但手头没有合适的例子,只好凭记忆在群聊里搜寻,摘来一段。用是用上去了,但觉得很生硬。今天可巧,与山水先生上午的对话,正好揭示了读书时读者在inertideas与文化之间的纠结。摘录、照搬,这只是过去知识转化为个体知识的第一步,其间,所摘录的还只是没有经过很好消化的观点碎片,需要经expertknowledge才会慢慢积淀为为文化,积淀为人之为人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和互动方式。
   三
   与山水先生对话,从他的摘录整理开始,我们可以根据以上介绍,来追踪inertideas向文化转化的过程。
   山水的摘录整理,取舍的立足点,是自己心中的问题。第一篇是求道于心,立足点是他对当下应试教育如何破局的关注,第二篇是读书之法,立足点是他自己对于如何读书的疑惑,第三篇,山水先生关注的是上帝的原初本性和后继本性这一个讨论中没有涉及的问题,是他自己对原著本身的梳理。在这个梳理中,他最终由上帝的原初本性进而思考教师与学生的原初本性。
   因为自己心中有了问题,山水的梳理就自然有了筛选的尺度。他没有简单地再现整个对话的过程,而是根据自己的问题,把讨论分为三个主题,分别整理,让每一篇的议论围绕着一个中心,有序地展开,避免了实际对话中的跑题、跳跃和断层,让读者感受到讨论连贯如一的内在逻辑。
   从知识形态的角度观之,山水先生的整理,已经开始脱离inertideas的形态,有了和自己心中问题和体验的对接,因为对接有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并根据理解梳理了这些碎片的内在逻辑。因此我们可以说,他们已经是完成了个体建构且经过逻辑证明的个体知识形态,其下一步的进化,就是如何运用到具体的生命实践之中并将之转化为expertknowledge.
   笔者一句:“能否以山水的名义发群?群需要这样的引领”,立刻引起了山水先生对梳理文字著作权的反思。一方面,他觉得只是自己的梳理,而不是自己的文字,发课程群,怕引起别人的误解;另一方面,他觉得整理后的文字确实对他的工作有意义,可以帮助他引领他另外一个群的教师。也就是说,他自己在参与、阅读和整理讨论的过程中,内心感到了这些文字的力量。对他而言,这些文字的有效性经过他个人体验的证明,因此他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运用这些知识的冲动。
   对话很快由讨论的内容转换到学习的方式。笔者认为山水摘录、梳理的学习方式值得提倡,但山水却由此反思自己之所以摘录梳理背后的动力机制。他觉得自己在读书时“直觉触摸不到深层”,而讨论中其他参与者向他展示了更高层面的“思维、逻辑、认知、概念”。于是他尝试着用讨论中其他参与者的观点“链接我自己的理解,用其提升自己的实践所得所感”,并由此感觉到“哲学思维被激活,能看到行为背后的些许亮色。”
   四
   山水先生是位名师,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引领意识。他对自己在讨论中的角色非常不满,“读书为己,交流为己,一切为己所用,我感觉到羞愧”。他没有意识到,他已经把握了怀特海本篇文章的精髓—读以致用,提升心智,沉淀文化,只是他习惯性的引领意识遮蔽了他对此的敏觉。他还纠结于“不能贡献给群,却从群中摘果,心里极不安”。不过这种遮蔽也有一个好处:他由此而谦卑和开放,“把群里每个人都看做怀特海”,“极力在内心映照怀特海的影子”。
   S:梳理中,我想的是和我一样的老师们,怎么读懂怀特海,读懂哲学,读懂大家,而不是像我这样茫然无措。至于读懂自己,读懂教育,还仅是中微子的光,萤火虫的亮,我不是我,山不是山。我在自责中找寻自己的影子,发现自己像个骷髅,没有感觉,没有感动,没有觉知,没有觉悟。连读书都不会,只有复制思维。

共 700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采用了实录的方式展现文章要探讨的问题。文章的每个部分,都紧扣山水先生的行为进行分析论述,先展示了山水先生对群讨论的梳理情况,展示了他的感悟和困惑,突出了他谦虚而不断求进的美德。同时,其他群友,又对山水先生的整理内容和学习感受进行探讨,文章如实地展示了他们在群里的探讨内容。这种实录,把每个人的观点和感受客观地展示出来,能诱发读者的更为深刻的思考。【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6-06-04 21:18:53
  “ 山水先生是位名师,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引领意识。”面对教育教学活动,参与是对我们的最好提高。现实中的,还是网络中的,上进的教师,不要忽视了活动的提高作用。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