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又见岳麓书院

精品 又见岳麓书院


作者:君白 进士,713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39发表时间:2016-06-06 10:04:08

又见岳麓书院 细数之下,这已经是第三次拜谒岳麓书院了。从2003年起,一共来过长沙三次,每次必造访岳麓书院,足见其魅力非同寻常。
   岳麓书院和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及应天书院一起,并称为宋代四大书院,且当之无愧地名列四大书院之首。
   北宋开宝九年(976),潭州(现在的长沙)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
  
   (一)讲堂与实事求是
   岳麓书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所采用的是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书院的建筑主要有三部分的功能:讲学、藏书、祭祀。穿过头门、大门、二门,我来到了书院的中心位置,讲堂就设在这里。
   古代书院的教学方式与现在不同,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修,老师定期开讲,答疑解惑。一千多年来,众多博学鸿儒在这里开坛设讲,湖湘文化也由此形成。讲堂又称“静一堂”或“忠、孝、廉、节”堂,由于年代久远,需要经常加以维护修缮。我来此三次,印象中,只有一次没遭遇修缮。此次也不例外,远远地便闻到一股刺鼻的橡胶水味道,我小心翼翼地绕过四处林立的脚手架,进入讲堂。
   讲堂内有一块匾,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那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源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汉书》在评价献王时,有这么一句话:“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据说1917年,湖南工专迁入岳麓书院办学,该匾即悬挂在此,历经一个世纪。1917年前后,正是教育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关键时期,各种观点层出不穷,莫衷一是。岳麓书院将“实事求是”作为校训,旨在教育学生从社会实际出发,求得正确的结论。1917年和1919年,毛泽东曾两次居住在岳麓书院的半学斋,在此期间,他创办了《湘江评论》,建立了新民学会,“实事求是”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43年,毛泽东亲书“实事求是”,作为延安中央党校的校训。从此,这一题词就成了党校学员,直至全党学习研究马列主义的座右铭。想起个听来的典故:一位县领导去中央党校学习,校门上刻着毛主席的手迹“实事求是”(繁体)。县领导看到后大发感慨:“看来国家是真重视足球运动啊,连中央党校的门口,都写着‘足球是宝’”。主席地下有知,会不会拍案而起呢?
   讲堂的正中,是一个高约一米的长方形讲台,这是老师讲课的地方,上面摆着的两把椅子,是为了纪念张栻和朱熹两位大师。当时,朱、张两人名满天下,朱张会讲盛况空前,是岳麓书院全盛时期,留下“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的民谣。古代上课的时候,学生不能坐在凳子上,大多自带蒲团席地而坐,以示尊师重教。当年曾国藩、左宗棠等名人,就是坐在下面听课的。想到这里,觉得橡胶水味道,也不那么刺鼻了,取而代之的是,数年前的悠悠书香和淡淡墨香;脚手架上传来的敲击声,也渐渐淹没在经年抑扬顿挫的讲学声和朗朗的读书声之中了。
  
   (二)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到长沙后,已经数次看到这八个字了,连宾馆的欢迎牌上都有,此刻在岳麓书院的大门两侧,再次见到这副楹联,竟莫名地产生了一种亲切感。据说上联是清代嘉庆年间书院院长袁名曜所出,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惟楚有才,晋实用之”。下联是当时书院的学生张中阶所对,语出《论语-泰伯》: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此联简约有力,气势非凡,意为“楚地出人才,岳麓书院更是人才济济”。
   我的家乡在古代也隶属楚国,今天站在岳麓书院观赏这副对联,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也感悟颇深。昔日的四大书院中,应天书院早已湮灭无闻;白鹿洞书院虽遗构尚存,但早已中止办学;嵩阳书院虽已修复,却也只是旅游景点。唯独岳麓书院,从古代天下最辉煌的英才荟萃之地,到现在的湖南大学,延绵千载有余,一直办学不止,不仅在国内独一无二,在国际上也是凤毛麟角。
   这说明,所有的成绩和辉煌都属于过去,岳麓书院如果没有后续的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也会和其他书院一样悄然消逝。因此,我们要放下昔日的荣耀,任何时候都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觉。
   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1982年应邀参加湖南大学召开的书院研究座谈会时,撰书了一副对联,“岳麓书院传千载,书院育材有良规”。诚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莫不如此。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将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即便是国家机器,在执法时也应循章办事,而不是随心所欲。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不是一句口号,只有落到实处,才能安抚民心。唯有如此,政权方能像岳麓书院一样,生生不息,经久不衰。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实事求是,定国安邦。

共 19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湖北和湖南,只隔着一个洞庭湖,同属于古代的楚国。岳麓书院的千载辉煌,同样也令湖北人为之骄傲。当时,朱、张两人名满天下,朱张会讲盛况空前,是岳麓书院全盛时期,留下“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的民谣。古代上课的时候,学生不能坐在凳子上,大多自带蒲团席地而坐,以示尊师重教。当年曾国藩、左宗棠等名人,就是坐在下面听课的。岳麓书院,从古代天下最辉煌的英才荟萃之地,到现在的湖南大学,延绵千载有余,一直办学不止,不仅在国内独一无二,在国际上也是凤毛麟角。文章语言流畅,引经据典,堪称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607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6-06-06 10:18:57
  辉煌千年的岳麓书院,将成为中国最为辉煌的文化遗迹。欣赏了,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6-06-07 10:54:09
  祝贺佳作斩获精品,加油啊!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