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假如诗仙重生

编辑推荐 假如诗仙重生


作者:香艳一万期 布衣,374.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89发表时间:2016-06-07 22:51:11
摘要:若“诗仙”李太白先生重生见之,定会再赋新诗《藤梯难》,与其千古名篇《蜀道难》,遥相辉映成,绝唱。

有个遥远的小山村,叫阿土勒尔,这个村子,真真是山村,高耸在直插云霄的山癫悬崖之上。在这个高可摸天的村子里,有十七个渴望读书的孩子,他们最大的不过十五岁,最小的只有六岁,可他们的求学之“路”呢?如果这算是路的话,却是在海拔一千四百多米、与地面垂直距离八百多米的“危乎高哉”的悬崖藤梯之上。
   这个“悬崖村” 中住有七十二户农家,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儿,风里雨里的土里刨食,他们不想搬迁,亦无力搬迁,只好无可奈何地说“唯有大山,才是自己的家”。至于村子的具体地理位置,是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的支尔莫乡。
   这十七个住在山上崖癫的农家娃娃所就读的学校,就是位于悬崖脚下的“勒尔小学”,直线距离,看似不并太远。若孩子们站在癫峰上的自己家门口,向下俯瞰眺望,令他们心驰神往的学校,仿佛就在自己的眼前。
   可这些未成年人若上学去遨游知识的海洋,却先要攀爬于颤颤巍巍的藤梯,溜这道几乎直立于峭壁的悬“路”崖索,生死未卜于大山!
   在孩童们求学之“路”的稚嫩脚下,即是凶险至极的万丈深渊,稍有一个不留神的闪失,失足跌落于万丈深渊的后果,毛骨悚然得令人不堪设想。
   孩子,牵动着国人神经的孩子,哪一个不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同祖国大家庭里其他地方的孩子一样,同为需要精心呵护的祖国花朵,凭什么就让他们稚嫩的身体攀爬在令成年人都心惊胆寒的生死线上?
   这样悬挂于峭壁、晃晃荡荡的柔软藤梯,就算是攀登技术娴熟的成年壮汉来攀爬,下山,至少也要用上一个小时;上山,则需要一个半小时亦或再长。可孩子们,更是要用上四个多小时攀爬在这生死攸关的求学“路”,在一番生死较量中,完胜大自然,方才能投身于他们所神往的知识海洋!
   此天路,通天道,刺在天眼之上。此“路”若“诗仙”李太白先生重生见之,定会再赋新诗《藤梯难》,与其千古名篇《蜀道难》,遥相辉映成,绝唱。最后,在此将李白先生的《蜀道难》献给不畏险阻渴求于知识的孩子们,并为他们祈福!
   孩子们都是有未来的,且他们的前途皆不可限量,安知下一个爱因斯坦已然在了攀爬天梯的路上?
   李太白先生诗曰: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共 12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七十二户人家,十七个孩子,为了上学,常年攀爬在危险的峭壁路上。文章描写了他们的上学之路的危险,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担忧,也写出了内心的不平。文章结尾,引述李白的《蜀道难》全文,渲染深化了作者的忧思情感。期待着这些孩子上学之路的改变。【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6-06-07 23:20:51
  大量的网络报道,相信这个村子,这群孩子,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相信他们的生活环境——交通会得到改善。也祝福这群坚强的孩子们。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