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说“塔”解义

精品 说“塔”解义


作者:酋黄 进士,6215.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06发表时间:2016-06-08 16:18:29

说“塔”解义 小时候,常见邻居家两口子总爱生气,说是男方三辈单传,可女方一连生了四个闺女。有人说,这两口子不少“爬塔”。听那语气,话里多少带些感叹和遗憾。我没有爬过“塔”,不知这“爬塔”是什么意思。确切地讲,塔是什么?在我当时的印象中,也是恍恍惚惚,始终像一个虚无缥缈的影子。
   我最早见到塔,是在火柴匣上。记得乡下老家,早年点烟或点灯引火,用的都是“铁塔牌”火柴。小小的火柴盒,方方正正;纸糊的匣子,恰似一截抽屉。盒子左右两侧,是黑黑的、涩啦啦的火药皮;上下两面,均印着相同的一幅画。画面为红色,下宽上窄,一节一节的,犹如竖起的一架长梯;画底还赫然写着“开封铁塔”四个字。那个时候,要问开封在哪里,我真的不知道;但我知道开封有座“铁塔”。至于铁塔是干什么的,我又是茫然了。
   不过,单就“火柴”和“铁塔”来说,两者似乎相距甚远。“火柴”属火属木,铁塔有金有土。虽然木生火、土生金,火柴与铁塔都相对完善;但木克土、火克金,两者还真的没有相通之处。火柴出自开封,开封以铁塔闻名。火柴借铁塔做了一次广告宣传,可对于我来说,我是因火柴而得知“开封铁塔”的。这世上的事,有时看来极不相干,往往是由于机缘巧合,才走在了一起。而更多的时候,人的想法和实际效果,常常又形成一种鲜明的对照。
   后来,看“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孤胆英雄杨子荣,勇闯敌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那句“宝塔镇河妖”的暗语,恰与匪徒的“天王盖地虎”的黑话相合,我以为十分妙绝。虽然当时不理解其中的内涵,但联想到《封神榜》中的“托塔李天王”,那位赫赫有名的天将,哪吒三太子的父亲,力大无穷,神勇无比,单手能托起一座塔;我就想,“塔”应该是很重的,而且还应该是用来“镇妖”或降魔的。
   记得早年读书,课本里有一篇鲁迅先生的杂文,题目好像叫做《论雷峰塔的倒掉》。文中讲述了一则“水漫金山”的故事。说西湖边有个叫“许仙”的人,救了两条蛇,一青一白。白蛇为了报恩,化作了女人,嫁给了许仙;青蛇则化作了丫鬟,跟在身边。一个名叫“法海”的和尚,据说是得道的禅师。他看许仙脸上有妖气,便把他藏在了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前来寻夫,与法海斗法,于是“水漫金山”。
   可白蛇娘娘最终还是中了法海的道,被装在一个钵盂里,埋在了地下。上面建了一座塔,就是“雷峰塔”。这好像印证了一句话,“塔”就是用来“镇妖”的。不过,文中又说,先生后来长大读书,得知杭州人把这塔也叫做“保叔塔”,应该写作“保俶塔”,是钱王的儿子造的,里面当然没有白蛇娘娘了。然而,钱王的儿子为什么造塔,课文中却没有说。这“塔”的作用和意义,让我理解起来,真的又似乎有些渺茫了。
   爱情这东西,属于人之常情,更况且又是为了报恩。按说,虽然是蛇妖,但已化成了人;你恩我爱,两厢情愿;既不违背人伦,又符合事理:本来没有什么大不可。而和尚讲究的又是慈悲为怀,只管自己念好经就是了;而他却庸人自扰,横刀夺爱,而且还表现得那么凶狠;非要拆开天赐良缘,把“爱与美丽”彻底地葬送,建造什么所谓的“雷峰塔”;自己却最终躲在蟹壳里。按照鲁迅先生的话说,两个字——“活该!”不过,我以为,在古老的民间传说里,关于“塔”的建造是模糊的,而人心向善则是明确的。
   我还听说,杭州有一座“六和塔”,就建在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六和”是取自佛教“六和敬”之义,即身和同住、口和无争、竟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或谓取之道教“六合”,即天地东西南北,整个的宇宙空间。据说,建造者也是一个和尚,法号智圆禅师。它造塔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为了镇江潮而建。可汹涌澎湃的钱塘潮,年年如约而至。看来,这“镇潮”之目的,也未达到。六和塔和“雷锋夕照”一样,最终都成了杭州的一道胜景。
   由此看来,塔无论是用来“镇妖”,还是降魔,都是靠不住的。人类征服自然或战胜自然的想法是美好的,但能力始终是有限的。人类的创造,只能是自然的一部分,最终自然会走向统一,完成和谐。可这世上的事,说来还真有意思,从雷峰塔与六和塔的建造来看,它们都与和尚相连。这“塔”最原始的意义,应该与佛教有关,里面似乎弘扬着“法力无边”的道理。可有趣的是,镇妖降魔靠不住的“塔”,却成了佛门弟子自掘的坟墓。
   记得大诗人苏东坡有一首诗,题目叫做《和子由渑池怀旧》。诗的内容为:“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其中的“老僧已死成新塔”,明显可作为“塔是坟墓”的证据。一般人死去,埋个坟头,通常就叫做“一抔土”;而僧人逝去,则称为“圆寂”,埋葬的时候,还要建座塔。此句诗不仅叙写了时光的流失,而且也饱含了对往事的感伤。
   读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其中的“浮图”,亦作“浮图”,它是梵语的音译词,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的是“和尚”。生活中,我们通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在这里明显说的又是“塔”,塔一般就分为七级。佛或佛教徒与塔,可以使用同一名词——“浮图”或“浮屠”,足见它们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
   为死去的人造一座塔,毕竟不如救活一命功德更大,更有意义。当然,这是一句恳求别人救命或劝人行善的话。不过,就其内涵来讲,它的产生,应该是在佛教传入我国之后。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据说,印度塔的形状,最初像坟墓,在方正的平台之上,砌筑一座半球形的塔身,上面做成了形状各异的塔尖。汉唐时期,塔随着佛教一起传到我国,与我国古代建筑楼、阁、亭融合,最终发展成了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千姿百态的古塔。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次到洛阳学习,回来的路上,我拜访了仰慕已久的少林寺,顺便观看了塔林。一方不大的小山包上,高高低低,大大小小,林立着两百多座砖石或混合结构的墓塔。这些塔建造时间不一,式样繁多,造形各异,是综合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据说,每座塔的修建,经费主要来自弟子们的捐献和个人遗产。这就让原本讲求公平的佛门,似乎也有了些世俗的痕迹。
   说到佛塔,我们是如何也越不过西安城里的“大小雁塔”的。西安,古称“长安”,是我国历史上“十三朝”故都,还有更多的说法。大雁塔位于南郊的慈恩寺内,又称“慈恩寺塔”,是玄奘大法师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式样模仿印度雁塔的修建而得名。小雁塔位于荐福寺内,顾名思义,其形体小于大雁塔。成语里有个“雁塔题名”,其意思是科举考中了进士。据说,唐朝新中进士,均在大雁塔内题名。因此,“雁塔题名”或“雁塔新题”,常常作为进士及第的代称。
   在我国现存的众多古塔中,有“十大名塔”之说。其中,山西省就有两座。一座是应县城里的“释迦塔”,另一座为洪洞县境内的“飞虹塔”。释迦塔位于城西北隅的佛宫寺内,因塔内供有释迦牟尼佛而得名;塔身为木制构件叠加而成,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建筑。飞虹塔位于小山顶上的广胜寺内,八角十三层,为砖砌楼阁式塔;塔身镶有黄绿蓝三色琉璃和各种图案,绚丽多姿,金碧辉煌。这两座宝塔,充分体现了我国古老建筑艺术之高超。
   除了江南和黄河流域之外,位于云南大理洱海之滨的“三塔”,应该是“镇边”的代表。“三塔”原为崇圣寺的一部分,历史上虽经大地震而安然无恙,至今依然屹立如故。其中的大塔,十六层,近七十米高,又名千寻塔。塔心中空,先前有“井”字形楼梯,可供攀爬。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鹏鸟,传说是用来镇压洱海中的水妖水怪的。在塔前的照壁上,镶有名贵的大理石,石上镌刻着“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字体雄浑,苍劲而有力。两小塔南北分立,与大塔浑然一体,气势恢宏而雄壮,具有古朴的民族风格,昭示着我中华疆域辽阔,神武而不可侵犯。
   记得王安石有一首《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飞来峰”应该就是天外飞来的悬崖绝壁,其高耸峻拔可想而知。这“塔”就建在飞来峰之上,而且是“千寻”。一寻,据说相当于八尺。千寻就是八千尺。鸡鸣就能看到日出,比我们正常见到日出,要早上整整一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试想,太阳升起的速度之快,两个小时的行程,应该有多远。当然,这里是“闻说”,明显有夸张的成分在。
   但诗人那“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豪迈,一定是建立在高高的宝塔山上,建立在宝塔的“最高层”上。唐人王之涣有诗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只有登高,才能望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塔似乎又有了新一层的含义。现代汉语里有个“瞭望塔”一词。这里的塔,明显就是用来“瞭望”的。瞭望就是登高远望、极目望远。大雾迷茫之时,远航或望远,最容易让人想到的是灯塔。灯塔光芒四射,它不仅驱除了迷雾,而且也能给人们指明正确的方向。
   想当年,中学教材里有一篇贺敬之的《回延安》,我记得其中就有这么两句:“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巍巍群山,宝塔屹立,我曾多次在电影镜头里见过。在那个血与火的战争年代,宝塔就是一座灯塔。它不但给人以信心,而且也给中国革命指引了方向。每每读到贺老的那首诗,我都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在我的心目中,“塔”又成了一种标志和象征。
   塔作为标志和象征,很容易被人们赋予纪念意义。学习中国现当代史,我们都知道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原名城郑州,有一个“二七广场”,广场的正中有一座丰碑。双塔并立,联为一体,新颖独特,雄伟壮观。这就是“二七纪念塔”。从“塔”的名字,我们不难看出,对历史的纪念,应该就是建塔的最初意义。当然,改革开放后的河南人,早已把“团结拼搏,振兴中原”化作了坚强的意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加倍努力。
   面向世界,矗立于法国巴黎战神广场上的埃菲尔铁塔,始终都是一个伟大的标志。它不仅标志着法兰西共和国的强大,也代表了整个西方世界工业革命的胜利和伟绩。尽管这座钢铁铸造的庞然大物,历史上也曾遭到“浪漫之都”富有情调的巴黎人的责难与非议,经历了一百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但它依然是当今法国,乃至全世界最吸金的地标性建筑。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大修,它风采依旧,巍然屹立在塞纳河畔,成为了全法国和世界人民的骄傲。
   回想起小时候听到的“爬塔”一词,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其含义。“爬塔”,塔内巷道很窄,后面有人跟着,前面的也就只好一直向上“升”。生了女孩,再生还是女孩,未生男孩,就不能回头,一直生上去。当然,这里的“升”是“生”的谐音。当年所见的火柴盒上那“开封铁塔”,开封原来离我老家也就二百多地,坐车当天去、当天回,中间还不耽误游“铁塔”。最后,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所谓的铁塔,并非铁铸的;它实际上是一座大型琉璃砖塔。
   知识在于积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走出象牙塔,回到现实生活中,你才真正理解,水塔、塔台、塔吊,这些塔,和“塔”原本的意义到底有多远。

共 44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关于塔,我见得不多,最初也只见我老家下河不远处的“铁山寺塔”,我们见到那座塔的时候,它只有五层了,但是,有关史志性资料上却记载着,铁山寺古塔建于清代的1862年。古塔原有5座,大者13层,小者7层,“檐角各系铜铃,风吹铃动,响彻山谷”。那时候我就认为,铁山寺古塔肯定是座最了不起的建筑。而今读到酋黄老师的这篇随笔,我才知道我的眼界是多么的狭窄!文章虽然以农村夫妻生小孩的“爬塔”现象为切入点,引申到开封铁塔、少林墓塔、杭州西湖雷锋塔、六合塔、云南大理洱海之滨的“三塔”,应该是“镇边”的代表。“三塔”原为崇圣寺的一部分,历史上虽经大地震而安然无恙,至今依然屹立如故。其中的大塔,十六层,近七十米高,又名千寻塔。塔心中空,先前有“井”字形楼梯,可供攀爬。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鹏鸟,传说是用来镇压洱海中的水妖水怪的。在塔前的照壁上,镶有名贵的大理石,石上镌刻着“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字体雄浑,苍劲而有力。还有西安古都的大小雁塔、延安宝塔和现代意义上的瞭望塔、导航灯塔等等,当真是塔之大观,令人增智开悟。而且,文章对几座有名的古塔,都进行了详尽地描述。例如在写到延安宝塔时,文章引用了贺敬之的《回延安》中的两句:“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巍巍群山,宝塔屹立,在那个血与火的战争年代,延安宝塔就是一座灯塔。它不但给人以信心,而且也给中国革命指引了方向。在这里,“塔”又成了一种标志和象征。文章引经据典,阐述了作者对塔的认识、理解和感悟,堪称随笔佳作,理应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609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6-06-08 17:37:53
  一篇文章构成塔之大观,既让人增长见识,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欣赏了,问候酋黄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酋黄        2016-06-08 19:28:17
  问好武戈先生,一篇文,只是整理一下有关“塔”的见闻,见笑了!谢谢您的编按与配图,辛苦了!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6-06-10 07:39:35
  祝贺佳作斩获精品,期待更多精彩继续!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2 楼        文友:酋黄        2016-06-10 08:25:23
  谢谢老兄,有空一定多写,问好,祝快乐!
3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6-06-10 20:15:50
  能够编辑酋黄老师的文章,等于获得了一次免费的学习机会。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3 楼        文友:酋黄        2016-06-10 20:27:43
  先生如此说,真的让我惭愧。您为文为人的认真与执著,令我感动。我也很喜欢您的文。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