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我的母亲

精品 我的母亲


作者:浅墨清语 秀才,1017.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61发表时间:2016-06-10 21:43:50
摘要:万籁俱寂的寒夜,只有点点繁星与母亲窗前的灯光相应。母亲天天都是这样,常是干活到下两三点才悄悄躺下睡一会。母亲眼睛就是这时越来越模糊不清,后来落成了昏花和流泪的毛病。过度的操劳,母亲的身体大不如从前,开始瘦弱多病。直到母亲大病住院,我们刚工作,却都没有积蓄,日子紧巴的没有能力能拿出几百元,甚至几十元为母亲治病,是父亲借钱为母亲付了住院费,为这事我内心愧疚了几十年!

母亲的娘家在杨马子山里,一个偏僻的小山庄。母亲年幼丧母,自然内心有着相当的痛楚。她和大多数农村女子一样,都没有进过学堂读书,但母亲也许是进过扫盲班的缘故,简单的字也能认得。
   打小我就没见过母亲娘家的人,据母亲说在她四岁,她的姐姐约十二岁时,她们唯一的亲人——父亲,也离她们而去,剩她和她的姐姐相依为命。不知姐妹俩是怎么生活到出阁年龄的,绞尽脑汁都无法想象她们孤苦伶仃的境况。
   自我记得,母亲从来都没过个生日,因为没有人知道她是哪年哪月哪日来到这个世界的。遗憾的是母亲的姐姐——我的姨母,活着的时候也没有对母亲的生日留下说法,现在更加无从查证了。
   母亲来自农村,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还好。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特别在繁重的农活,琐碎的家务,因父亲在外工作,母亲是常常独当一面。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起早摸黑洗衣服,母亲常说,笑脏不笑破。母亲心灵手巧,做得一手好针线,村子里只要有人找,就毫不推诿地剪裁,帮助孤寡老人缝制棉袄,用剩下的小布丁拼对成坐垫送给需要的人。为了多挣工分,母亲接揽了整个村子里缝制衣服的活,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嫩红微肿的。
   白天,母亲总是以身作责,身为一个共产党员,处处起着妇女干部的带头作用,不管干什么都特别舍得力气。修梯田最苦的活不是推拉架子车,而是挖崖土。时值冬日,天气寒冷,土地冻得如同生铁一般。母亲挥舞着撅头,撅头重重地挖下去,会被崖土弹起,崖上除了留下一点痕迹,再就是蹦出几粒黄豆大小的土屑。母亲就想其他方法,她瞅准一块崖土,她和组里的人就在它的四周不停歇地连撬带挖,钢钳,铁锤都派上用场,直至将它周围的土掏空,才迫使那块崖土轰然倒地。崖土常常很庞大,又很坚硬,它在倒塌的一瞬间,母亲还得让大家做好安全防范。
   晚间,常见母亲在灯下,一会儿在缝纫机上作业,一会儿手工缝制,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内收实得干干净净。桌椅都是老旧的,可是她的手老使先人桌上没有尘土,铜火盆发着光。四合院中,一棵不知年轮的梨树,在适度的施肥与浇灌下,年年开花结果。四合院后面,有个很大的园子,有杏树,有桃树,花草,菜园。因着母亲的辛勤劳作,桌子上随时有菜上口。
   那年我在上小学,放学回家,父亲笑着告诉我““你有弟弟了。”父亲老来得子,那满心欢喜的摸样一直存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古人云“养儿防老”,母亲一直似大弟为珍宝,有白面馍或高营养的东西总要三顿五顿的节省给防老的儿子吃,我和妹妹就眼巴巴地看着大弟吃进去,再咽下去,顺着大弟吃的节奏配和着咽着口水,母亲在大弟后面还生了双胞胎,都是男婴,因早产夭折了,母亲就把奶水续喂大弟,大弟吃母亲的奶水一直到四岁。生活艰苦的年月,大弟长得那么胖,我长得那么瘦,加之天生就身体多病,以至于我好大了走路还摔跤,是父亲常常把大弟的好吃的悄悄地分给我和二妹吃,所以,只要父亲在家,我和二妹期盼的眼神老盯着父亲,那种眼神只有父亲懂得。后来我有了三妹,小弟。
   难忘二姑母、三姑母,对父亲的疼爱怜念,感恩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让我们经常得到及时救济,二姑母家是老商户,过的富裕,二姑母隔三差五的给父亲一块白元让父亲添补家用,三姑母有时捎口信让父亲去她家里背面回来,好让我们不饿肚子。其它的姑母看父母养活的吃力,建议父亲把女儿送走一两个负担就轻些,可父亲就是不同意。母亲的姐姐,也是我唯一的姨母,一直膝下无儿女,母亲坐月子,也是几百里之外的姨母常来帮母亲的忙,我们都穿姨母做的布鞋长大了,姨母几次向父亲要求领养二妹或三妹,可父亲说;“家里任何东西都可以给你,唯独不能给女儿。”为此母亲和父亲吵了多少回,姨母也是伤心难过了好些日子。
   时光如水,我们渐渐长大。父母认定,家里“小土地出租”的成分将影响儿女的前途,于是1975年父母弃祖房产(四合院),父母拖儿带女背井离乡,先后三次搬迁异地他乡,经六姑夫操持办理,将小土地出租的成分,改档为下中农成分,其意义如孟母三迁。父母承受了人生旅途的坎坷与颠簸,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与世态的炎凉。
   我们的家就住在一个久弃失用的戏楼里,小妹就出生在戏楼,父母膝下终有四女两男。儿女在成长,父母的负担在增加,几次搬迁,生活一贫如洗,在那段生活极其困难的岁月里,母亲常常因饿饭头昏眼花,疲惫不堪的面容,饥饿难忍的神态,无可奈何的样子,总在我脑海里浮现……
   记得有一天中午,放学回家的我,书包一放就直接到母亲做饭的厨房,母亲的茶饭向来都很好,再加那随热气散发出诱人的麦香味道,我更是饥肠辘辘,母亲将刚出锅的白面薄饼给我扮了一半,我一口一个月牙,不一会就吃完了。弟妹们相继进了厨房,母亲络的薄饼一边出锅一边被吃,母亲又炒了土豆丝,全盘端到了桌子上,还说她吃过了,让我们好好吃……我们都三下五除二吃了个精光。直至下午放学回家,母亲忽然心跳手颤,晕过去了。医生检查完说母亲是饿的,需要调养和休息。可母亲就是个闲不住,又无条件给她调养,久而久之母亲默默地,无怨无悔地为儿女忍饥挨饿,又超负荷地劳动,身体怎么能不夸呢!
   万籁俱寂的寒夜,只有点点繁星与母亲窗前的灯光相应。母亲天天都是这样,常是干活到下半夜两三点才悄悄躺下睡一会。母亲眼睛就是这时越来越模糊不清,后来落成了昏花和流泪的毛病。过度的操劳,母亲的身体大不如从前,开始瘦弱多病。直到母亲大病住院,我们刚工作,却都没有积蓄,日子紧巴得没有能力能拿出几百元,甚至几十元为母亲治病,是父亲借钱为母亲付了住院费,为这事我内心愧疚了几十年!
   父母含辛茹苦、凄风苦雨了大半辈子,为子女总操心呕心沥血,我们都上学,工作,相继成家。剩下父母相依为命,孤独相伴。儿女时常有点钱带回家算是尽孝了,竟然没有一个能作到“父母在,不远行”的,父母得到的只是孩子都有出息的一个名声罢了。平日盼着的只是孩子的一个能回家的消息,高兴是孩子们的回家。偶尔的探望,却又让母亲一次次为自己的孩子送行,又一次次眼巴巴地相望流泪。
   几年后,二妹和三妹先后把小孩送回家,是父母亲把他们带到上小学的年龄,母亲虽说累点,可一份亲情又洒向后一代,也乐得其成。可到了快上学时,女儿又横刀夺爱领走了孩子,在母亲孤独的伤口上又撒了把别离的盐,母亲想外孙女时就流下泪水,那种不舍与怜惜,其痛可想而知。
   时光拉长了我的身影,中年的我重温那些年,与父母朝夕相伴的时光,回眸泛黄的历程,当阳光驱散夜的残暮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母亲那瘦弱的身体,那日夜操劳的身影,近十几年来左边身体偏瘫的体痛都深深的烙印于那我人生的记忆里,光明和黑暗都无法阻止我追忆的脚步。
   几十载风雨飘摇,数年劳苦,诠释着母亲的平凡与伟大。一针一线,一言一行,一茶一饭,母亲用默默无闻的爱接纳并包容了我们。时光渐老,浸染了岁月烟火的母亲,腰弯了,背驼了,眼睛花了,唯有对我们的爱,始终如一,不曾改变。
   岁月已让母亲失去了风采,只将苍白留与头发。那些留住瞬间时光的旧照片在岁月的洗涤中渐渐地褪色,承载的一个个难望的日子,却在记忆里越来越清晰……每次想到母亲已偏瘫十几年,拖着偏瘫的一半身体,以顽强的精神与病魔抗争着,就总有一种流泪的冲动。母亲是这世上我最爱的人,我怎忍心,让病痛折磨身体十几年,岁月无情地侵蚀她的容颜。我多想携清风朗月,拂去母亲心头的疲惫,我多想,让时光停留,只为让母亲笑靥如花。
   母亲的生命轨迹有着太多的酸楚,但母亲却丝毫没有叫过苦。生活之下,身不由己的劳累,无奈,季有更迭变换,人有悲欢离合。二零一四年农历七月十七日,父亲去世后,家里就剩母亲一个人了,孤零零的,且行动不便,生活越来越不能自理。我们也实在不放心,我们说服母亲出来随女儿过,等放寒假了,再陪母亲回家住,可母亲一进城里女儿家住了也才两个多月整个人就苍老了一大圈,情绪极度低落,几次给我说她要回去住,无论我当面或电话里怎么劝说,她还是说:“城里院子小,空气不如乡下好,说城里电褥子没有乡下的土炕好,暖气热的她头疼……说舍不得那个家,也不愿给女儿添麻烦,还说过不惯外面的生活。”我知道母亲说的既是一个事实,也是一个托词,实际上母亲的性格是不愿过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生活。我们只好商量包括找保姆,多掏钱,买用品来尽“孝道”,但最主要的是,母亲最需要的是儿女经常能回家陪伴。
   然而,这只能在女儿最大的争取当中,尽可能在节假日、周末陪伴母亲,因女儿都是很敬业的工作者。母亲住不惯城里的楼房,情绪焦躁不安,也让我非常心疼。看着白发苍苍的母亲那茫然的目光,我也陷入了沉思,忽然感悟到母亲其实就是一种岁月。
   母亲是从纯真走向沧桑的岁月,母亲是从平地走向高峰的岁月,母亲是从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岁月,从江河走向大海的岁月,从沙漠走向绿洲的岁月,也是从苦难走到幸福的岁月。在这些岁月里面,究竟包含着什么,包含了多少,这种岁月值得我时时回味,值得我用一生来感激!
   母亲给了我生命。母亲的血汗灌养了我。母亲给了我精神财富,唯有母亲面对生活坎坷和病痛折磨时的坚强,对我人格的形成和一生的影响,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母亲是伟大的!如果说我有一颗善良感恩的心,是母亲感化了我,如果我有对生活的挫折永不退缩,苦难人生永不言败的坚强,是母亲言传身教了我,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来自母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当面对慈祥的母亲和博大的母爱,谁又能报答得了呢?我仅能做的就是珍惜与母亲相伴的缘分,在有限的生命中感知无限的幸福!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在,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的确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因为有母亲在的地方,家在,温暖在,幸福还在。
  
   写于二零一四年农历十月十六日晚

共 39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母亲为线索,讲述了作者的家,讲述了父母姐妹的情况。文章从作者小时候说起,突出了母亲的勤劳,母亲为孩子们的衣食住行的无限操劳,母亲作为党员和村干部的努力和以身作则。母亲年老了,子女们都进城工作谋生去了,只剩下父母在家。父亲走了,作者和姐妹商量,让母亲进城和女儿们一起生活,可是,母亲住不惯,只得回到了乡下,虽然努力抽时间回去看望母亲,总不如天天陪伴母亲,这写出了作者内心的遗憾和痛。文章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写出了爱子们对母亲的爱,想着结合,不仅是一种感动,更是一种启迪:这才是真正的幸福啊!好文章!【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611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浅墨清语        2016-06-11 06:58:30
  谢春雨阳光精彩的按语!辛苦了!问好祝福。
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6-06-11 07:05:49
  母亲给孩子的所有就是细心,就是无微不至。母亲老了,需要孩子们给予的也是,遗憾的就是,母亲对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和方式,往往有着诸多的不习惯,这也是孩子们的无奈。该文宣扬着母爱,宣扬着孝顺。
语文教师
回复2 楼        文友:浅墨清语        2016-06-11 08:01:29
  谢编辑对本人粗糙文字的审读,江山对本人文字做出的评判(推荐与精品推荐)都是对本人的鼓励,问好编辑。
回复2 楼        文友:浅墨清语        2016-06-25 01:53:03
  母爱如海,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报答,去品味。问好祝福老师!
3 楼        文友:雅韵        2016-06-17 11:48:35
  真实的爱,感人的美文
最美的春天不是在风景里,而是在我们的墨香里……
回复3 楼        文友:浅墨清语        2016-06-17 23:04:15
  那些陪我们走过的母爱是生命中最浓的色彩。在这里看见文友很高兴。
回复3 楼        文友:浅墨清语        2016-06-25 01:54:50
  文友早上好!谢谢关注留墨。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