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天涯剧本】月满西楼(第一集)

精品 【天涯剧本】月满西楼(第一集)


作者:村雪 探花,18759.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09发表时间:2009-08-15 20:52:04

电视剧《月满西楼》
   第一集
   东京汴梁城外,雨
   雨点如豆大般砸到地面上,溅起一片片尘土。已经一年多没有降下半滴雨的地面到处显现着龟裂的迹象。如今久旱逢甘露,不免让种地的农民乃至于天子大臣喜形于色,欢欣鼓舞。
   男中音:公园1072年,北宋神宗熙宁五年五月的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为这个王朝似乎又带来了一丝生机。这场雨浇醒了农民的田地,却浇灭了一代改革家王安石的宏图大业。
   汴京城内,某大街。雨渐止。
   街上人来人往,好一派繁荣景象。加上一场喜雨刚过,百姓各个都神清气爽,有不断吆喝买卖的,也有沿街卖艺的,有贵家公子闲逛,也有官轿来往,好一派京城一景。
   这时一位道士手持一根拂尘从来到一家茶店。“茶博士,来碗清茶。”
   茶博士:“道长请坐!”
   道士隐约听到邻桌几位书生打扮的客人议论朝堂之事,不免好奇,走上跟前:“打扰几位,不知贫道可否在此入座?”
   书生甲:“道长请,不知道长法名?”
   道士:“贫道法号‘智远’。对了,刚才几位提及朝堂之事,难道有什么变故?”
   书生乙:“道长有所不知,这场雨下的可是巧啊!”
   茶博士端着茶,见道长往这边坐也跟着过来,说:“道长怎偏又挤到这里来?”
   书生丙:“麻烦茶博士,再给我们添些茶来!”茶博士提着茶壶到后堂去。
   书生甲:“自从去年六月至今,京城内外不曾降到半滴雨,可巧王安石改革新法正在此时。前不久来了一位不起眼的人物,说是光州司法参军郑侠向万岁劝谏,称此久旱不雨全因王安石变法所致,若废除新法,十日之内,必降甘霖……”
   道士品了品茶:“结果如何?”
   书生乙:“万岁被震住了,再加上郑侠以项上人头担保,万岁这才暂停新法,可巧昨日一场大雨果真降下,新党这次面临着严重威胁。”
  
   皇宫内
   满朝文武列队排好,王安石在左首,其后是太子中允吕惠卿,右首是守旧派代表人物司马光。
   神宗:“王爱卿,昨日一场大雨令百姓解忧,恰如郑参军所言啊!”
   王安石已经感受到变法受到极大的阻碍,再加上守旧派对自己的攻击,为了保全自己,为日后东山再起,便要辞官。
   王安石:“圣上,老臣近日全身倍感乏力,行动不便,为朝廷效力理所当然,然而老臣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奏请告老还乡,望圣上恩准!”
   司马光早就看出王安石的计谋,心想如果让他走远,岂不是放虎归山吗!于是他极力挽留:“启奏圣上,王大人乃是朝廷之栋梁,若失之,有如朝廷失去双臂,望圣上三思!”
  
   汴京城内,大街茶馆内
   书生甲喝了口茶润润嗓子,说:“不知道道长对朝堂之事如何看待?”
   道士:“恩……”他品了品茶接着说,“依贫道之见,那位郑参军将祸及自身!”
   书生乙:“哦?道长为何有此判断?”
   道长笑了笑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彤。而今王安石虽欲辞官,但是朝廷内他的党羽气焰之盛远在守旧派之上,像吕惠卿等人必将会对郑参军下毒手,而司马大人必将坐观狼虎斗,可谓处心积虑!”
  
   皇宫内
   神宗:“宣郑侠!”
   旁站太监喊道:“宣郑侠进殿!”
   郑侠这时喜在眉间,以为将会升官发财,到了殿前急忙跪拜:“臣郑侠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神宗:“郑爱卿平身!爱卿以为当务之急应如何治理天下啊?”
   郑侠起身谢过神宗,抖抖精神如山洪爆发一般答道:“臣以为当务之急应废除新法,恢复祖宗法制,使百姓得以安身生产,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法制是当务之急!昨日的一场喜雨正表明祖宗的法制是可行的!”
   吕惠卿一听到他又提及这场雨,便气不打一处来,心想“你小人得志,且随你得意一时,日后必定放你不过!”
   神宗:“恩,朕命你起草出方案交予司马相公,不得有误!至于王爱卿,朕先命你为江宁知府,即日起程就任,不得有误!”神宗明白只有这样才能保全王安石,“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呼声响彻整个皇宫。
  
   汴京城内,大街茶馆
   书生丙:“敢问道长,今后之事当如何啊?”
   道士喝了口茶,抖了抖拂尘:“生死天命,新旧之争自古便有之。可谓天地根,必是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绵延数十载!”
   书生甲:“那我大宋岂不是无安宁之日了吗?”
   道士又笑了笑说:“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祭之以草,京城纷乱,无为而为,金石为安!”
   三个书生都不太明了道长所说的,然而他们都晓得天地万物变化无常,怎竟如道长所说呢!
   道士起身:“贫道告辞,无量寿佛!”
   众生起身:“道长请便!”
  
   王安石府内,夜
   王安石来回踱步,吕惠卿在旁边也是非常着急。
   吕惠卿:“大人,不如下官再跟圣上商议,暂留大人于京城!”
   王安石:“不可,如今之计,只有以退求进,我走之后,你等要时刻提防守旧派,那边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即通知我便是了。”
   吕惠卿:“大人放心,下官自会处理!”
   王安石嘀咕:“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这时宫中一太监传话,召王安石入宫,王安石吩咐吕惠卿做事要慎重,之后便换上官服急忙入宫。
  
   皇宫南书房,夜
   神宗正在批阅奏折,时已至深夜,台上的蜡烛已将燃尽。见王安石赶到,便打起精神来。
   王安石:“老臣参见圣上!”
   神宗:“这时朕的书房,王爱卿不必多礼!”
   王安石:“谢万岁!”
   神宗:“近日朝堂之上,朕放你外出做官,也是迫不得已,这是太后跟朕共同商议的,望爱卿能够明白,也只有如此才能暂且保住你。”
   王安石:“老臣承蒙圣上,太后错爱!”
   神宗:“只是有一事令我和太后烦恼,爱卿走后,不知朝堂之上有谁可以为相呢?”
   王安石:“老臣以为韩绛可为相,吕惠卿可为执政!”
   神宗:“恩,爱卿与朕意合,就这么决定!”
   王安石:“圣上英明!”
   神宗:“爱卿跪安吧!”
  
   司马光府上,夜
   司马光屏退其左右,笑着说:“郑大人今日好生威风呐!”
   郑侠:“哪里哪里,承蒙大人推荐!不知大人唤下官来有何要事?”
   司马光:“你有所不知!今天万岁之所以把王安石调出京城那是为了保全他,他必定会在圣上面前保荐吕惠卿执政,而吕惠卿正是新党成员,如此下去,事情不像你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呐!”
   郑侠满腹高傲的样子:“大人过虑了,区区一个吕惠卿成不了什么气候!”
   司马光:“难道郑大人早有妙计?”
   郑侠凑到司马光耳边,轻轻告诉他,司马光听着,不由愁容一下子烟消云散,面带喜色。
   司马光:“郑大人果然是名不虚传呐!”
   郑侠:“哪里,以后还承蒙大人提携啊!如果没有其他事情,下官就先告退了!”
   司马光:“去吧,郑大人,老夫就不远送了!”
   郑侠乘坐来时的轿子,四名轿夫无精打采般地抬着。不知道郑侠说了什么话,使得四名轿夫一下子精神抖擞,很快消失在黑色的巷子里,只听得见几户人家的狗在叫而已。
  
   皇宫内,日
   神宗:“王安石如今已赴任江宁知府,丞相之位空缺,国不可无相啊!众卿家以为谁可堪当此任啊?”
   吕惠卿:“圣上,臣以为韩绛,韩大人可以为相!”
   司马光:“启奏圣上,臣也以为韩大人可以为相!”
   这时候底下的文武百官有些骚动,都觉得以往互相争斗的新旧两党为何近日共同举荐一人,他们不知道这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但是他们也不得不跟着投了韩绛一票。
   神宗:“朕也正有此意!韩大人,朕命你为新任宰相,帮朕料理朝政,不得有误!”
   韩绛:“谢主隆恩!”
   神宗:“吕爱卿,朕命你为执政,与韩爱卿共同掌管朝政!”
   吕惠卿:“谢主隆恩!”
   神宗:“退朝!”
   众文武:“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宫外再一次下起了大雨,整座皇宫笼罩在烟雨之中。
   男中音:事情果如司马光所料,新党再一次掌握朝政,与旧党展开了激烈地争斗。不久郑侠被送进监牢,王安石其弟王安国也被株连。吕,韩二人实际上已经背叛了王安石,使得他的心血付之东流。(镜头闪现监牢里的一些画面,王安国大声叫骂吕,韩二人是叛徒)
   公元1085年,元丰八年三月宋神宗驾崩,年仅十岁的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新旧两党之间的争斗日趋白热化。
  
   汴梁城内,某大街
   十多年后,京城繁华景象依旧,只是因神宗的驾崩,街上不免冷清了许多。
   不远处过来一官轿,轿中传出声音:“落轿!”
   旁首一官差:“大人有何吩咐?”
   轿中声:“如今万岁刚驾崩,我们不要喧哗!”
   官差:“是大人!起轿!”
   旁边有几位行人在议论纷纷,其中有一位书生的打扮,在他们中间说,“这里面坐的可能是司马相公!”
   行人甲:“怎么会呢?他已被罢官,在洛阳闲居,怎么会来此呢?”
   行人乙:“说得也是,不过万一真的……”
   (众人蜂拥到官轿前)
   书生:“晚生斗胆,您可是司马大人?”
   这时从轿中走出一人,已经五十多岁,显得有些苍老。
   书生:“果真是司马相公,学生拜见大人!”(又涌来不少百姓)
   司马光:“快快请起!老夫已经不是什么大人了!”
   书生:“大人,这些年百姓饱受新法之苦,我们希望您能做宰相,拯救百姓!”
   司马光见其说辞恳切,不免心伤,可是心想,老夫未被朝廷召来,而私自入京是有罪的。
   司马光:“你们都先散了吧,老夫定会为你们做主!”他急忙上轿,示意手下赶紧离开。
   正在这时,远处传来马蹄声,一宫中太监骑马飞奔而来:“太皇太后有旨,请司马相公速去太后宫中商议朝事,不得有误!”
  
   太皇太后宫中
   太皇太后:“这些年委屈司马相公了!”
   司马光:“太皇太后抬爱了!”
   太皇太后:“哀家这些天总感觉身体不适,也懒得去过问朝政了。想过些清静日子,依你看今天这种形式,该如何治理国家啊?”
   司马光:“皇帝与臣相比,皇帝是天,而臣民是地,两者和谐则国家兴旺发达,否,则国家就要遭殃!”
   太皇太后:“那具体该如何做呢?”
   司马光:“老臣刚才在京城大街上,见许多百姓因新法而受苦,向老臣这里诉苦,可见新法百害无一利,如今之计最要紧的就是明颁诏令,广开言路,得天下志士之建议,择优采纳,方能找出适合我大宋发展的路径。”
   太皇太后:“不知有哪些人才可用呢?”
   司马光:“老臣以为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可堪中用!”
   太皇太后:“原来是他们啊,哀家也早闻苏轼一代文豪,苏辙为官清廉,明儿个就宣他们进京就是了!”
   司马光:“太皇太后英明!”司马光趁机正逐渐为他自己笼络人心,拉拢人才。
  
   东京某街,李格非府
   一下人由府门入,跑进李格非书房。
   下人:“老爷,苏轼苏大人到!”
   李格非:“原来是恩师到,快快有请!”李格非年纪三十左右,听说是他的恩师苏轼到,急忙放下书卷,到府外迎接。
  
   李格非府大堂
   李格非:“不知是恩师前来,学生失礼了!”
   苏轼:“文书不必多礼,老夫此次是奉太皇太后旨意进京商议朝政。路过此地前来看望你!”
   李格非:“劳烦恩师惦念了,恩师先前遭小人陷害被贬后,学生痛恨之极,不知此次又是何事?”
   苏轼:“如今神宗驾崩,官员大批改任,太皇太后垂帘听政,老夫曾得知她一向反对新法,所以此次不会有何变故!”
   李格非:“听说司马大人已被任命为执政,正准备废除新法,恢复祖制。”
   苏轼:“君实做法太过了,操之过急啊!”
   李格非:“恩师何以此说?”
   苏轼:“新法虽然弊病很多,但也有其利,如免疫法就补充了差役法的不足之处,如今要废除,恐怕对民不利啊!”(丧气)
  
  
   “小姐,小姐……”从后院传来一小女孩的声音,不一会儿,她们来到客厅。
   李格非(怒):“怎么回事,清照,这里有客人,到后院玩去,元香快带小姐下去!”
   小清照:“爹,我想见苏大人!”
   李格非:“恩师见笑了,这是小女清照,年方四岁,只因她调皮任性,请恩师莫怪。”
   苏轼:“顽皮是孩子的天性,若不这样,与成人又有和分别?”(笑)
   小清照(抬头):“您就是苏轼吗?”
   李格非:“放肆,怎么跟师公说话的!”
   苏轼用手止住了李格非,露出微笑,蹲下身去,“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
   小清照:“我爹爹经常读您的文章,而且还有您的画像,所以认识您的,我也会背您的词呢!”
   苏轼:“那你背诵一首我听听!”
   小清照:“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李格非:“这是恩师于熙宁九年中秋作的。”
   苏轼:“此子果然聪颖,必有大成啊,文书要好好教导啊!”
   小清照:“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
   李格非像是要纠正她的错误,被苏轼拦下了。
   小清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不错,不错。只是‘何事’怎么改成了‘何时’呢?”
   小清照:“我觉得改成‘何时’较为妥当一些。”
   李格非:“放肆,就你一个黄毛丫头怎么乱改师公的词呢!”
   苏轼:“文书啊,小清照改的好啊!”(对清照)接着说:“不过你最喜欢哪一句?”
   小清照:“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为什么呢?”
   小清照:“因为很美丽,很和平!”
   苏轼点点头,感觉到眼前这位小姑娘说得很对,心想,日后此女肯定会在词上有所建树。
   李格非:“元香,赶紧带小姐回去。”
   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如她的名字一样,但愿我大宋有如清月般朗照。”
  
   李格非书房
   几棵绿竹掩映,旁立几块太湖石,极其美丽,书房上写着,“有竹堂”三个字。
   李格非(对一下人):“快将小姐叫来!”
   元香带着小清照从有竹堂外的院子过来,小清照还不停地边走边摇晃着那些翠竹。
   李格非:“谁叫你在师公面前耍嘴皮的?”
   小清照先有些害怕,以为父亲又要生气了,这时那下人正在给丫头元香递眼色,示意她去叫夫人来。
   李格非从抽屉里拿出一把戒尺,欲打清照。
   “老爷,老爷……”从外边传来女人的声音。
   李格非:“夫人,你看你这个宝贝女儿!”
   夫人王氏:“她怎么了,我就觉得她改得好!”这时小清照急忙扑到王氏的怀里。
   李格非:“也罢,是该请个师傅教她练习武艺,以制服她的顽皮!”
   王氏:“一个小姐,你怎么忍心让她受这等罪呢?”
   李格非:“我主意已定,带她下去吧!”

共 567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剧本的第一集,交代的时代背景,王安石变法失败,守旧派继续当权。刻画的几个人物形象鲜活,如王安石、司马光。而对于主角小清照的刻画更是深入细致,小小年纪,才华聪颖已经初现端倪,她的出场也很好的缓和了文章的气氛。推荐理由:作者行文有序,思路清晰。每一个动作都经过推敲打磨。对于一段与历史有关的故事,年代背景清晰,与历史紧密结合。可见下过苦功。期待后续精彩!(天涯编辑:沐岩衾)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816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沐岩衾        2009-08-15 20:54:08
  剧本的第一集,交代的时代背景,王安石变法失败,守旧派继续当权。刻画的几个人物形象鲜活,如王安石、司马光。而对于主角小清照的刻画更是深入细致,小小年纪,才华聪颖已经初现端倪,她的出场也很好的缓和了文章的气氛。推荐理由:作者行文有序,思路清晰。每一个动作都经过推敲打磨。对于一段与历史有关的故事,年代背景清晰,与历史紧密结合。可见下过苦功。期待后续精彩!
在文字里快乐,幸福,悲伤。
2 楼        文友:沐岩衾        2009-08-15 20:56:12
  问好作者,期待佳作~
在文字里快乐,幸福,悲伤。
3 楼        文友:冰涟雾语        2009-08-15 23:13:50
  很棒!
我是一个漏洞百出的人!
4 楼        文友:村雪        2009-08-16 09:03:19
  感谢编辑编审!问候
用诗意的眼光看待生活,奥妙无穷!
5 楼        文友:文菲        2009-09-06 16:29:58
  好剧本!
绿野仙逸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