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轻舞飞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轻舞】中原纪行之二(散文)

编辑推荐 【轻舞】中原纪行之二(散文)


作者:醉吟烟霞 童生,722.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62发表时间:2016-06-20 17:50:55
摘要:冬至让人思念家乡的美食,更想念制作美食的人,与美食一起吆五喝六地进酒,朋友们在热气腾腾的饭馆里,长谈阔论,不知谁喊一嗓子:“该进山寻找春色了!”大家一愣神,是啊,山里的冰凌花就要开了呢!

一、
   初识赵固乡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河南辉县的第二天要去工厂参观。在一个丁字路口,被一块巨大的石头吸引,石头上是一排被漆过的红色行书——中国民间艺术文化之乡赵固。
   赵固乡是河南省辉县市的一个乡镇,就在我所在企业的南面约两公里的地方,辖三十二个自然村,九千多户人家,历史悠久,发现多处战国时期的古墓。乡里人家的院墙上,到处都是中华汉字的书法和杨柳青般的民间图画。
   赵固乡的早晨,雾霭腾腾,隔了麦田这边的我看得痴呆,想象它当年曾经的样子,满希望夫差或勾践从麦田那边走来,点一堆篝火,看袅袅炊烟,我能和他握手后同饮一樽吗?
   喜鹊还在院外的那一排杨树林里,从天蒙蒙亮就开始“叽叽喳喳”地唱歌,不厌其烦。循声望去,树梢上居然有了淡蓝的一片,两朵儿不是很清晰,云似乎是白色的,微红,太阳可能要出来了,这是喜鹊的歌声引来的么?
   麦田上牛乳般的晨雾,把外边的风景涂抹成了水墨,看着养眼,走进去却不是很喜欢。昨日在乡下走走,嘴里像是吃了土,涩涩的,不知道是哪里的灰尘,伙伴们笑曰:“辉县么,怎么能没有灰?”
   院墙上的排灯熄灭了,我知道这是新的一天开始了,伸头努力地看一眼门前的菜园,白菜是绿色的,菠菜也正绿;扭头看看天,真的有白云飘过呢!而且是在蓝天里,我呢?在之间,在牛乳般的雾霭里游泳,何处是岸?
   突然想起家乡的秋天,丰收的水稻田里飘起了淡淡的草香。没过多久空气中就弥漫了烤焦了的稻穗味道,初次相见大喜过望,稻田里是水墨,夕阳下的公园也是水墨。掷一粒石子在水中黄金分割线上,看水波荡漾开去,圆圆的圈儿,弥撒在相机的底片上,等待着在屏幕上欣赏。
   七点半的时候,太阳终于没能出来,云彩早已不见了,麦田里升腾的雾霭把它们融为了一体,没有了界限。隐约中还能看见那排就要落尽树叶的杨树,瑟瑟在中原初冬的季节,两只黑点从树梢飞过,依旧“叽叽喳喳”,翅膀的颜色看不见,如果不是它们的叫声,我会以为到了“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的天涯。难道物种的变异是在刹那间的吗?今晚,我会不不会变成乌鸦?
   有个段子这样说:一对夫妇外出度假,回来的时候朋友们大惊,“行啊!真舍得花钱,一人弄套貂皮回来。”做丈夫的苦着脸说,“哪里啊?我们只不过去了趟京城。”“那你媳妇咋还受了伤?”“嗨,别提了,不是要看升旗么,拉着手看不见对方的脸,撞到旗杆了才被人扔了小鸡。”
   麦田尽头的雾霭里传来礼花的炮声,这是当地的民俗。我知道,又有人走了……
   二、
   单位有员工食堂,供应着一日三餐,那些住在厂里的员工和离家较远的员工每天都可以吃上热乎的饭菜,伙食虽算不上丰盛,却也有它独到之处。
   员工宿舍楼和办公楼紧挨着,楼前的一片空地上种植了白菜、萝卜、大葱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蔬菜,葱绿的一片,悦人眼目。
   食堂的菜品大部分来自这片小菜地,约有一亩多的样子。我从没见过种菜人的面目,也不知这些青菜是如何长在那里的。前几日清早起来,门前的菜地里突然长出了两排塑料扣着的小棚,估计,是怕冻伤了菜,或是为了增加一些温度,种菜人要起得多早才能做完这些工作呢?
   豫北的冬天来了,今早的白菜叶上是一层白霜,采撷了一片叶子仔细端详,一层薄薄的冰碴开裂开来,恍惚间就融化了。
   菜地的栅栏南边是青青的麦苗,麦苗的那边是一排杨树,杨树若隐若现在雾霭里,那只喜鹊还在那里“叽叽喳喳”,它们为什么不到南方去呢?难道这里是它们的家?我想是了,喜鹊是恋家的,在家里可以尽兴地唱歌、跳舞,自由地穿梭于树空之间,有风和它们为伴,树叶的沙沙声为它们伴奏,那婆娑的枝条该是为它们伴舞吧?
   看到精彩处,脚步便移到了菜园的裙边,那棚下扣着的韭菜正绿油油地成长,宽宽的叶片有些小孩子的稚腻,叫人有抱一抱的冲动,轻轻地抚摸过去,心片刻就醉了。
   昨天早上起得早,天蒙蒙亮的时候,一个人钻进食堂,把前一天买的那块五花肉翻出来剁成肉泥,摸索着趟进菜地,砍倒一个白菜,那是怎样的清凉啊?清脆的菜叶炸裂开来,扑鼻的清香瞬间把雾霭里的酸气融化掉了。
   大葱的根深深地扎在黄土里,撅头在手上如何也不听使唤,费了很大的劲总算够早餐用。水龙头里的水有些凉,洗净的青菜在灯光下闪着星光,笑嘻嘻地看着,不一会儿就变成了碎屑。包馄炖似乎是我的拿手好戏,天大亮的时候,员工们陆续走进食堂,见到面案上一个个元宝状的美食惊呼:“啊!丁总,你昨晚说的是真的啊!干脆好人做到底,中午给我们做你们东北的猪肉炖粉条吧?”
   这天中午他们如愿以偿,居然忘记了我这位厨师,等我回办公室取来餐具的时候,锅里就剩下了一点点菜汤。
   农历十月一,是当地习俗的祭祀节日,厂里放了两天假,我便充当起厨师的重任,权当练练手艺,让他们尝尝咱东北的菜香。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浑身的解数也没能做出家乡的味道,仅仅相似而已,这似是而非的大菜看得员工们哈哈大笑,“这不就是我们的乱炖吗?”浓烈的菜香弥漫在员工的心海,饭菜是热的,心该是暖的吧?
   豫北的菜和乌苏里江畔的菜没有太大差别,只是白菜长得很高,不似家乡的那些膀大腰圆像吃饱了的壮汉,大蒜更是小得可怜,食堂散落的一些躲藏在角落里,显得有些沮丧,不好意思在人前,这才想园中的菜都似乎营养不良。唯独韭菜肥胖了线条,欲与兰花一比高下。
   是土壤肥力的问题还是头顶天空的问题;或是它们之间空气的问题呢?我没有答案。
   半个月的时间里,见到了两次日出,红红的从雾霭里努力地升起来,很费力的样子,以致羞红了脸,喜鹊“叽叽喳喳”地给它鼓劲,杨树的枝条也疯狂地为它欢呼,整个大地苏醒了。梧桐树大把地抛洒着硕大的叶片,麦苗上的露珠里布满了星光,这就是太阳的光辉吗?
   播放器里的巴雅尔唱着《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如今终于见到这辽阔大地,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祖先会想到他的子孙活在这样的天空下吗?会想到河流会干枯吗?会想到后羿留下的那个太阳在艰难地升腾吗?想着想着便潸然泪下了。
   但愿明年的小菜园会比今年的好,天空会蓝起来。前几天去乡下看黄水河,伙伴们告诉我他们小时候曾经在河里摸鱼虾,捉游鱼,而我看到的却是满河道的鹅卵石,水早已干涸很多年了……
   三、
   获嘉是河南省的一个县城,距离省会郑州也就半个小时的车程,离生产新飞冰箱的新乡市更近,十分钟就到。
   这个县城的名称有些来历,最早这个地方在商朝时属于冀州府,姜子牙曾在这个地区玩过一次牧野大战,彻底灭了商纣,建立了西周政府。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有个南越国,它的丞相吕嘉作乱,被威武的汉武帝打得一败涂地,结果丢了颈上的首级,缴获了吕嘉的首级算是大功一件,获嘉也就由此得名。
   说到中原的文化历史可谓博大精深,我们大可摆渡就可以了,轻轻地一点鼠标,寻觅的船就到了河心,一切清澈见底,一目了然。
   我们都喜欢过一首诗: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个发明心有灵犀的李商隐先生的老父亲就做过这个县的县太爷,小李子长大了成了一代爱情诗的大师,一首脍炙人口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不知迷恋了多少游子盼归的爱情故事。
   获嘉的武王庙很有名气,八百诸侯伐纣的同盟山也是了得,把个获嘉小县城弄成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里八乡的人看着习惯,可是对于远方来此的游人有着不小的诱惑,神往自不必说。
   这个县城有一道名吃叫饸饹(héle)条,周天陪炜康走访客户,忙到下午两点多的时候,他说要请我吃一顿获嘉的名吃饸饹条。还没到地方他就给我滔滔不绝地讲饸饹条的美味,老汤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火的,肉的味道和面的味道融合在一起,想想都会流口水,他说他第一次来获嘉开发市场,一顿吃了四大碗呢!
   饸饹条其实和面条差不多,样子至少很似亲兄弟,只是它不是手擀出来的,而是通过一个带很多眼儿的工具压制出来的。一块筋道十足的荞麦面被放置在饸饹架上,上面加力,无数根面条似的东西就会从那些细眼里漏下来,掉进滚烫的热汤锅,稍煮片刻捞进碗里,撇一勺浓汤加几块牛肉丁,再撒上几片香菜、葱花之类,一碗香气浓郁的饸饹面就成了。
   用筷子轻轻地挑起吹了吹,慢慢送到嘴里,筋道十足,不似面条的软,却有韧有余。大块地朵颐,兴奋地扬天长叹,天下美食多矣,奈何今日才得以遇见。
   炜康看我吃得欢,得意地告诉我,这个饸饹条只有获嘉的才算正宗,其它地方都不及这里,说起来还有段故事呢!
   传说商纣王好色,听说冀州侯苏护有个女儿苏妲己相貌出众,德才兼备,于是动了心思,派使者前往冀州下诏纳妲己为妃,苏护无奈,派妲己兄嫂护送前往朝歌,途中路过获嘉,夜宿当地驿馆。妲己的嫂子通些玄术,夜观天象知道会有妖魔不利妲己,于是到厨房用面粉佐以祛邪镇灾之物作了一碗面,给小姑子妲己端过去,走到门口的时候,还是晚了一步,正好撞见受女娲之命来秽乱殷商的九尾狐狸精在吸取妲己的元神,妲己的嫂子法力有限,眼睁睁地看着九尾狐狸幻化成妲己模样,顿时惊恐得说不出话来。假妲己看见嫂子过来笑吟吟地相迎,问嫂子端的是什么面,嫂子无奈随口说道“嚇啦,嚇啦……”获嘉饸饹条由此留名。
   吃过了饸饹条返程,汽车就像行驶在一个巨大的玻璃罩子里,只不过这个罩子透明度很差,乌突突的天空不见半点阳光,麦田那边的树像是漂浮在雾里,一股股恶臭的空气沿着国产车的缝隙里挤进驾驶室,满口面香的嘴里突然有了咸咸的味道,我问炜康这个地方怎么会是这个味道,他说这已经很不错了,政府这几年关停了四十多家小型的化肥厂,剩下的几家大型化肥企业还在日夜不停地生产,工业废水直接注到地下,水已经污染了。
   一阵恶心,想吐,嘴里的咸味越来越浓烈,车子跑得飞快,像是要逃离,可是看看前面,依然是朦胧的灰暗,哪里是可逃走的路呢?
   四、
   今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昨天受了些风寒加之回来得晚,简单泡了碗康师傅就躺下了。夜里不断地做梦,结果从床上掉下来。空调还在吹着热风,索性抱了被子舒适到了沙发里,打开一个人的时光的曲子,琴键的敲击声便弥漫了心头。
   商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实质上相当于今天的春节,后来实施了夏历,冬至和春节才分开,但冬至一直排在二十四个节气的首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 在中国农历纪年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称“冬节”、“长至节”、“亚岁”。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秋时代,周人用“土圭”观测天象,通过对太阳的测定,得出了冬至的日期,时间一般在每年阳历春的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从这一天开始,太阳逐渐北移向北回归线,白天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这一天要吃饺子。
   冬至吃饺子,吃“饺子”与河南南阳西鄂人张仲景有关,据说他的《伤寒杂病论》有一治疗冻疮的药方——“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 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所以,张仲景在任长沙太守时常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来辞官回乡,在返乡途中,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当时正是冬季,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佘“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以讹传讹叫成了“饺子”和“扁食”。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昨夜裹在两层被子里依然有些瑟瑟,空调已经调到了二十六度,白天冻透了的身子始终缓不过来。身体的寒凉并没有影响胃和舌头的提示,脑神经惦记着明早的饺子一骨碌爬起来,抹黑窜进食堂,摸索着从冰柜里取出上几周剩下的饺子馅,抱在怀里撒腿就往办公室跑。
   一大早起来,饺子馅早已经化开了,瑟瑟着去食堂舀了两碗面粉,打了两个鸡蛋里面,依旧回办公室取温水。
   手里的面粉很快成了柔软的面团,眼睛一直盯着电脑的屏幕: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汉书》中也讲“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吉日应该庆贺啊!
   一个人的日子好对付,二十几个饺子也很快完成,老赵和老张推门进来,齐声问道:“你俩没放假啊?”我大惑。
   “没有啊!你咋一个人偷做好吃的呢?”老赵开着玩笑揶揄我。
   “哈哈哈,我以为你们回家过冬至吃饺子了呀!得,还有点馅儿,我包馄饨,稍等片刻,一会儿就好。”
   过了冬至,各地气候就慢慢进入一年最寒冷的阶段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九当是数九寒天中最冷的几天。过了冬至,开始数九,民间有一首《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三九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上个世纪有部电影叫《艳阳天》,讲的是中原的故事,九九大概是收割小麦的季节,而在我的家乡北大荒,雪正飘得欢喜,阳光刚有温暖的感觉,稻田里的育秧大棚一大片一大片的支起来了厚重的塑料薄膜在阳光下闪着蓝光,与蓝天一个颜色,耀眼嘞!
   冬至让人思念家乡的美食,更想念制作美食的人,与美食一起吆五喝六地进酒,朋友们在热气腾腾的饭馆里,长谈阔论,不知谁喊一嗓子:“该进山寻找春色了!”大家一愣神,是啊!山里的冰凌花就要开了呢!
  

共 554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小编没有去过河南,今天有幸跟着作者的笔尖来到河南一游,领略这里的风土人情,感受这里的历史文化。作者先介绍了河南辉县的赵固乡,这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乡镇,有古墓、书法、字画,给人最深印象的却是灰尘大,雾霭腾腾,以致于“拉着手看不见对方的脸,撞到旗杆了才被人扔了小鸡。”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里的那一亩地的小菜园就更让人赏心悦目了。接着,作者把小编带到河南获嘉,先简单介绍了这个县城名称的来历,提到了有名的武王庙、同盟山,重点讲解了一道小吃——饸饹(héle)条的由来,以及它的做法。最后,详细地讲述了关于“冬至”这个节气的知识,还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原来与河南南阳西鄂人张仲景有关。全文作者分了四个小节,在每一个小节的最后,不知读者有没有注意到作者对旅途的所见所闻发出的那一声声感慨,小编认为这才是作者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吧!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读来让人受益匪浅。力荐加精赏阅!感谢作者赐稿,轻舞将因您而更加精彩!【轻舞编辑:自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自然        2016-06-20 17:54:59
  问候醉哥!一起祝愿蓝天更蓝,河水清清,小菜园的明年比今年好……
爱文字,爱生活,爱自然!
回复1 楼        文友:醉吟烟霞        2016-06-21 16:45:03
  美梦成真
2 楼        文友:玉美人        2016-06-21 15:40:45
  欣赏醉哥哥的美文,犹如进行一次愉快的旅行,爽!
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如此安好!
回复2 楼        文友:醉吟烟霞        2016-06-21 16:44:36
  不出家门不知窗外事
回复2 楼        文友:醉吟烟霞        2016-06-23 07:29:43
  其实,背后才是我要说的,深深的忧虑
3 楼        文友:自然        2016-06-21 16:23:54
  环境污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希望得到重视!
爱文字,爱生活,爱自然!
回复3 楼        文友:醉吟烟霞        2016-06-21 16:43:50
  哪里才是出路呢
回复3 楼        文友:醉吟烟霞        2016-06-23 07:28:27
  前一年在河南打工,那里的环境令人堪忧,山河水气不在洁净。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