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编辑推荐 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酋黄 进士,6215.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98发表时间:2016-06-24 20:58:01

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亚圣孟子的著名论断。该段文字选入了中学语文教材,其内容为:“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f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其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早已成为千古名句,不但为人所知,还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奋发有为之士。我反复研读此段文字,觉得有些地方并不好理解。但从常见的公开的资料看,很多地方的处理,似乎有些牵强,整体理解起来,较为粗糙和生硬。古人讲究为文脉络分明,特别是孟老夫子善养“吾浩然之气”,其论辩逻辑应该是环环相扣,严谨而周密。本人不才,想从字里行间揣摩一下圣人之意。阅读,本来是见仁见智。对圣贤的解读,也是一种学习和洗礼。不妥之处,还请高人指点,在此一并谢过。
   该文段开篇,气势恢宏。一下列举了我国历史上或传说中的,六位了不起的大人物。看似顺笔所致,其实有着极大的概括性。孟子从传说中的舜,到商代的傅说、胶鬲,再到春秋时的管仲、孙叔敖和百里奚,时间跨度几乎包孕了,其生活的战国时代以前很长一段。就空间上来说,从西面的秦到东面的齐,从南面的楚到北面的晋,大体上囊括了长江以北的黄河流域。要知道,这一片广大的区域,正好代表了当时的中华文明。再从人物所谓的职业来看,不但“士农工商”占全了,而且连下等的奴隶和遁世的隐士,也一律提及。而且,在写法上,六人构成两两对比,语言之简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种小幅大规模的列举,既形象具体,又给人以巨大的画面和场面感。用大量的事实,证明了“生于忧患”,但圣人又没有急于点出自己的观点,而是一一道来,徐徐展开,衔接自然,犹如电影蒙太奇一般。“畎亩”,即为田野。有人说:“垄上曰亩,垄中曰畎。”传说中的舜,是我国古代的部落首领。他原本在历山耕田,三十岁时,被尧起用。发生、生发,“发”就是“生”的意思。田间劳作,不用说,既劳筋骨,又饿体肤。“版筑”是古代筑墙的一种方式。“版”是筑土的夹板。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填土,用杵把土捣实。相传,傅说是在傅岩从事版筑的奴隶。“举”是推举、任用。是殷王武丁寻访发现了傅说,并以他为相。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这里的“鱼盐”是指卖鱼和贩盐。胶鬲起初就是卖鱼贩盐的商人,是西伯侯发现了他。西伯侯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他把胶鬲举荐给了殷纣王。后来,胶鬲才得以辅助周武王。“管夷吾举于士”,其中的“管夷吾”,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管仲。他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子,在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君位争夺中,公子纠失败了,他作为罪臣被押回齐国。齐桓公也就是先前的公子小白,知道他有才能,不计前嫌,以他为相。“士”,在古代多指有一技之长的人,管仲管夷吾是从监狱释放后被录用的。
   孙叔敖是一位隐士。楚庄王听说他有才能,便把他从海滨请来,让其做了楚国的令尹。令尹是当时楚国最高的官,掌管着军政大权。百里奚原为虞国大夫,虞灭亡后,被晋俘去,作为陪嫁由晋入秦。后来,逃往楚国,为楚人所获。是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出来的,他的身份,实际上就是一个奴隶,秦穆公却让他做了大夫。文章用一个“发”和五个“举”,分别交代了他们成功前所处的环境,无论是“畎亩”、“版筑”、“鱼盐”,还是“士”、“海”、“市”,其境遇都是充满艰难和困苦的,而他们都最终被“发”或“举”,成就了一番伟业。孟子列举了这六人,就为下文的立论和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个“故”字,是因此或所以的意思,表示下文是对上文的总结。我国古老的文化,是所谓的“天命论”。“天”是大自然或造化,天子或国君代天行事。“命”是一个人的运气,我们一般叫它“机遇”。“发”或“举”是命,也是机遇。看似偶然,偶然中有其必然性。“天将降大任”,说开了,也就是造化“造”人。上天塑造人,它往往就是通过客观的自然环境,或者说,人所处的外在世界。而对于人来说,古人讲究生而为“气”。常言道:“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古老的文化,虽然认为精化气、气化神,但同时也特别强调“练气”。练气是练内功,也就是强化人的精神作用。“精神”,通常又被我们称作“意志”或“意志力”。
   孟子所说的“必先苦其心志”,一个“必”字,明显有强调的意味,它充分肯定了外在环境对内在精神的强化作用;一个“先”字,进一步强调,“心志”也就是人的内在精神,是最重要的。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五行”一般正对“五脏”和“无味”。其中“火”,对应的正好就是“心”与“苦”。环境的困苦,正体现在内心的艰苦上。“苦”对于“心”,正是一种磨砺;而“志气”就是在这种砥砺中的升华。一颗心,经过苦难的浸泡,才会变得坚韧起来。我们说“心太软”,难成大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的确是有一定道理的。
   “劳其筋骨”,筋骨是人体的支架,也是精神的寄托。筋中的血脉,骨中的骨髓,都是人体中的精,它是用来化气的。一个“劳”字,有“使动”的意味。在这里是说“劳能使筋骨坚固、强壮”,而不是像有些人,直接把他理解成了“劳累”。大家都知道,劳动是一种锻炼,坚持劳动不仅是美德,还会对人体骨骼的发育及健壮有很大帮助。“饿其体肤”,“体肤”是身体和肌肤,与“饿”搭配,也决不是“面黄肌瘦”,更不是有些人理解的“肠胃”。过去,养生或练功之人,通常不吃太饱,也不食太精。它不完全像我们今天所说的练肌肉,似乎还有纳气运气的作用。
   至于“空乏其身”,我以为,不是说自身贫穷得什么都没有,更不是说没有衣服穿,而是除了遮体防寒维持生命之外,没有其他的要求。即深处忧患之中,内心并不患得患失。“行拂乱其所为”这句,我以为,“行”和后面的“为”相呼应。它是说一个人的行为,不因外在环境的纷乱而失了方寸。以上五句,从心志、筋骨、体肤、一直到身和行为,这中间的“其”都指“是人”;苦、劳、饿、空乏和“拂乱”,都是使动用法,都是造化的手段。而环境则是造化本身,人是造化的对象。
   人们一定会问,环境通常是特定的,可“生”与“死”则是截然相反的,为何对比如此鲜明呢?仔细想想,亚圣老夫子已经说得明白,这“生”与“死”的关键,并不在或不完全在外在的客观环境,造化也只是一部分。人的态度,也就是“忧患”和“安乐”,才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很多人错误地理解了亚圣的这句经典名言。“生于忧患”,应该就是说人在“忧患”中生存。常言道:人有“七情六欲”。关于什么是“七情”和“六欲”,历来说法不一。
   “七情”,《礼记·礼运》中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佛家讲“喜、怒、忧、惧、爱、憎、欲”七种情愫,中医理论中的“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佛家和中医理论中,都有一个“忧”字,而没有“患”字;但《礼记》和佛家的的说法中,都有一个“惧”字。“惧”也就是是“怕”,“怕”有“担心”的意味,而“担心”不就是“患”吗?我们不是常说“患得患失”吗?更何况中医理论中的“思”,与佛家和《礼记》中的“惧”,基本上也是一个意思。
   那么,什么是“六欲”呢?《吕氏春秋·贵生》中说:“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根据东汉哲人高诱的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见,“六欲”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爱生恶死,嘴吃、舌尝、眼观、耳听、鼻闻,是人先天的欲望,与生俱来。后有人把它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当然,这与佛家《大智度论》里的说法相去甚远。佛教所谓的六欲,“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它基本定位于俗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也就是我们现代人常说的“情欲”。
   从“情”和“欲”的差别来看,“情”主要是指人的情感表现,它属于人的心理活动的范畴;而“欲”则主要是指人生存和享受的需要,属于生理活动的范畴。有谚语云:情太切伤心,欲太烈伤身。这就说明了“情与欲”分别属于“心”和“身”,它们是既联系密切,而又是不同的两个领域。但“情”和“欲”是可以互动互补、相辅相成的。“情”可生“欲”,“欲”也可生“情”。“欲”的满足,常常需要感情的投入;而“情”的愉悦,也时常有赖于“欲”的实现。物质和精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这种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忧”和“惧”或者说“思”和“虑”,正像“过筛子”一样,是一层阻隔,也是一道阀门。
   “所以动心忍性”,其中的“所以”,在古汉语中有两种用法,一是表原因,如诸葛亮《出师表》里“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二是表方式,可以翻译成“用来”或“以之用来”,如韩愈《师说》里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心”相当于心灵的触动,“忍性”就是心志的磨砺。一个“忍”字,“心”上一把“刀”,风刀霜剑严相逼。我以为,这“动心忍性”就是“忧”与“患”。“曾益其所不能”中的“曾”,是一个通假字。它同“增”和“益”,都是“增加”的意思。“其”,仍然指的“是人”。“所不能”,是说原本不能或有潜力,而未显示出来的。
   “人恒过”中的“恒”字,不太好理解。绝大部分材料中,都将其解释成了“常常”,而把“过”直接说成了“过错”或“错误”。我觉得这与文理不通,逻辑上也有说不过去的地方。试想,正说“忧患”呢,扯什么“过错”?我以为“恒”是“恒常”,也就是持之以恒,是心“恒”,是面对艰难困苦不变心,反而更坚定自己的信心。正如苏轼的《留候传》中所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这里的“过”字,就是“经过”、“经历”或“遭遇”,具体应该是指那些艰难险恶的处境。“然后能改”中“然”是“这样”,能做到这样的“心恒”,身处逆境而坚韧,客观环境也会发生变化,一旦有变,一切就会随之而变。“改”应该是“变”的意思。接下来的两句话,我以为,说的就是具体的变化过程。“困于心”三字,让我想起了“困兽犹斗”一词。被围困的野兽,还要做最后的挣扎。比喻人在绝境中,还要对抗到底。兽如此,人更是如此。越是艰难的环境,越能激发人的斗志。“困于心”,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斗争,是人战胜自我的过程,是从“小我”到“大我”的飞跃,是一种自我“创造”。
   关于“衡于虑”。人们常说:“人心是杆秤。”“衡”是平衡,是心的平衡。说白了,就是反复的思虑,以求的心理的平衡。它是“人心”与“环境”的抗争,也是自我的奋争。当然,也可看作“虑”的结果,也是“忧患”的意思。“而后作”中的“而”字,表示一种顺承关系,相当于现在的“接下来”,是一种自然而然。“作”是“立”起来,站成一个坚强的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声色是表征,是“气”的外现。“喻”是清楚明白、顺畅通达之意。这句话是说,人到了这个时候,“声色俱厉”,气色和发声,有别于平常。大英雄,则有大气象。“天将降大任”或造化之力,显而易见。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入与出,是一对反义词,在这里应该是指“对内”与“对外”。“家”与“国”,最初分别是指“大夫”和“诸侯”的封地。“法家拂士”我以为是说“正直而坚守道义的贤臣”,“敌国外患”说的是“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二者是家国或君主的“忧患”,国君的行为怕诤臣,“敌国”或“对手”,是潜在的威胁,也是“忧患”。这句话是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忧患意识,就很难生存下来。“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由一个人,说到一个国家,其道理是相通的。我们不妨用苏轼《晁错论》中的话,作以总结。“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而“才”与“志”,都是由“忧患”而生。所以,我们说“生于忧患”。
   孟子的此段文字,重点论述了“生于忧患”。但生与死是相对的,忧与乐是相对的,患与安也是相对的。孟子有“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出“居安思危”,“思”就有“患”的意思。文章谈清了“生于忧患”,与之相对的“死于安乐”,也就不言自明。古圣先贤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而现实中多少“死于安乐”者,却成为了铁证。
   读古书,想今事,我更觉有分析理解这段文字的必要;明事理,做警示,圣贤的教诲,我们永远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论是说一个人,一个家族,还可以用到一个民族,甚至是一个国家上。“人恒过”,“国恒亡”。猛然间,我又想起了北宋文章大家,欧阳修《伶官传序》中的那句话:“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名言与至理,作为现代人,我们还应当时刻谨记!

共 537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酋黄老师的这篇文章,像《咬文嚼字》中的勘误一样,深入浅出地纠正了今人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误解,解析了孟子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最后得出一个具有新说服力的结论:读古书,想今事,我更觉有分析理解这段文字的必要;明事理,做警示,圣贤的教诲,我们永远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论是说一个人,一个家族,还可以用到一个民族,甚至是一个国家上。文章出典有据,论述有力,叙述自然,警钟长鸣,因而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6-06-24 21:08:39
  常怀忧患之心,才能防患于未然。青蛙因为没有忧患意识,在安然享受着温热的环境的过程中,最后被渐沸的开水煮死。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只可惜,能够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不多。欣赏酋黄老师的雄辩才思,总能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酋黄        2016-06-24 22:11:30
  问好武戈先生,一天编辑这么多,的确很辛苦,上杯茶吧!
挥鞭赶四运,拈笔集华彩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