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清风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檀香】大洗的日子(随笔)

编辑推荐 【檀香】大洗的日子(随笔)


作者:迟诚 布衣,310.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92发表时间:2016-06-25 10:31:13

早早起床,把需要洗的衣服都泡入盆中手洗。爱人看我如此勤快,打趣道:“迟子,今天太阳好像还是从东边升起的,没有从西边升起啊。”我不理会他继续洗着衣服,洗完一盆衣服又去房间撤换床单泡在盆里。“床单太大,你洗不动,还是我来洗吧。”爱人小心翼翼地说道,他看出我心情不是很好。“单位谁欺负你了吗?不会,他们都很尊敬你,去年和你们一起去旅游时我就看出来了,你的同事都对你非常好,很照顾你。”“那是谁让你烦呢?我和姑娘很乖啊,没惹你生气啊?”“你能不能让我耳根清静一会,我需要安静。”我没好气地抢白了他一句。他悻悻地走开了。
   一面搓洗着床单,一面想着这些天的烦恼,不停地洗着,用力地搓着。床单在我一遍遍的清洗中变得焕然一新。我的心似乎也随之豁然,烦恼也随之烟消云散。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看来我还是一个庸人,还是偶尔会被琐事扰乱心扉。佛家有云:
   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有本心。
   只因分别执著,致使流浪红尘。
   断除世俗烦恼,放下执著之心。
   彻悟本心本性,即见自家光明。
   本心、执著、放下、回家,这是佛学普度众生的佛法智慧,也是人生的欢乐法则。
   当一个人还是初来人世的婴儿时,便与这个世界浑然一体。他扬眉转目、手舞足蹈、笑闹啼哭……纯乎天籁,尽显人的纯净初心、纯美本性。随着分别智的生起,人们逐渐从人与世界本真合一的状态中分离出来,有了我、你、他的概念,脱离了“无我”的空灵境界,开始追名逐利,趋乐避苦,忙忙碌碌,身陷欲望的苦海之中,沉沉浮浮,浮浮沉沉,在无尽的烦恼和苦痛中走完自己短暂一生。当生命终结的时候,许多人依旧放不下“我执”,口中喃喃地念着:“如果……”此般人生,不悲乎?
   逝者已逝,生者犹存。世间的烦恼苦痛并未消减,在生命的旅途上,到处都是疲惫倦怠的旅人。他们为何疲惫倦怠?只因他们身陷欲望的囹圄,正急切地寻找着自己的本心,那是他们脱离苦海的途径。
   生活中,人们常常无望地仰天问苍穹:“我是谁?”只因人生的烦恼苦痛,正在于人们这无知的“我是谁”,亦如佛家所说,佛因觉悟本心而为佛,众生因不明本心而为众生。
   有人得了佛学的只言片语,便以为自己顿悟了佛学的真谛,便愚昧地以为:“我是谁”不就是“无我”吗?殊不知,佛家所说的“无我”是一种积极的“无我”,是教导人们放下心中累累的妄念,放下“造恶业的我”,寻回如婴儿般纯真空灵的初心,寻回“慈悲心的我”。于己慈悲,于万事万物慈悲,才能修得圆满欢乐的人生。那些丢失了本心却还在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无我”境界之人,身在苦海而不自知,更为可悲!
   “万法由缘起,佛缘本殊胜。”在如今这个充满功利、浮躁、喧嚣、短视的时代,无数人作茧自缚,心生妄念,身造恶业,让自己身陷烦恼苦痛的囹圄,苦海茫茫,只因寻不回那叶叫做“本心”的轻舟,到不了欢乐幸福的人生彼岸。
   那么人怎样做才能寻回本心,勿忘本心,剔除烦恼呢?
   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三个孩子去打猎,他们来到了森林。
   “你看到了什么呢?”父亲问老大。
   “我看到了猎枪、猎物,还有无边的林木。”老大回答。
   “不对。”父亲摇摇头说。
   父亲以相同的问题问老二。
   “我看到爸爸、大哥、弟弟,猎枪、猎物,还有无边的林木。”老二回答。
   “不对。”父亲又摇摇头说。
   父亲又问老三。
   “我只看到了猎物。”老三回答。
   “答对了。”父亲高兴地点点头说。
   老三答对了,是因为老三看到了目标,而且看到了清晰的目标。当他身处森林之中,他就已经确定了他的下一步——追击猎物。
   许多时候,人们之所以烦恼都是源于自己彷徨不定的情绪,他们不清楚自己下一步的前进方向,面对面前众多的选择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抉择。如果人们确定知道自己要什么,也就确定了自己的前行方向,只要付出脚踏实地的努力,势必会摆脱徘徊不定的烦恼,最终享受到成功的愉悦。
   人只有勿忘本心,确定目标,才会一路向前。在文学写作的道路上也是如此,我们只有放下虚幻的功名利禄之心,一心向上,才可以探索人生,挖掘人性最深层次的东西,还原世界以本真。

共 16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愚不通佛法,故不敢妄自评论。然而,对作者禅生的感悟,却颇为赞同。是啊,“许多时候,人们之所以烦恼都是源于自己彷徨不定的情绪,他们不清楚自己下一步的前进方向,面对面前众多的选择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抉择。如果人们确定知道自己要什么,也就确定了自己的前行方向,只要付出脚踏实地的努力,势必会摆脱徘徊不定的烦恼,最终享受到成功的愉悦。”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学了多少,而是懂了多少;不是懂了多少,而是做到没有。很好有哲理意味的一篇文章,推荐共赏。恕我无知,未明白“随着分别智的生起”这句话的意思,望得赐教![编辑:刘明礼]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迟诚        2016-06-25 11:02:10
  依境界而起智,能分别世间、出世间之法,故称分别智。“随着分别智的生起”即是指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出现,世间法供灯是为了祈求身体健康,功名利禄,升官发财,而出世间法则是为了心的解脱。
2 楼        文友:彩云伴海鸥        2016-06-25 23:01:40
  文笔精湛,道理透彻,欣赏,问好,期待更多精彩。
彩云伴海鸥
3 楼        文友:卫斯理        2016-07-10 10:17:45
  这篇文章很不错。作者从自己的烦恼说起世人的烦恼。并用佛家理论来阐述什么是无我,最后延伸到要有明确的目标。比如写作要放些虚幻的功名利禄之心,方能快乐达到一个忘我是境界。小说文笔流畅,浅显易懂。很有教育意义。赞一个。
卫斯理
回复3 楼        文友:迟诚        2016-07-10 10:31:24
  谢谢哥哥的评论。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