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大雅临北轩

编辑推荐 大雅临北轩


作者:dwf 童生,552.5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01发表时间:2016-07-01 08:05:51
摘要:文章千古事,仕途一时荣。大雅临北轩,满屋书香,沁人心脾。年近八旬的邵老,坚持操守,把玩文字,自得其乐,所以体格健朗,精神饱满,自觉“时间不够用,觉睡不足”,当是许多人望尘莫及,自叹不如!

大雅临北轩
   今年夏初,我在南京参加一个会议,区诗词楹联协会副会长严永年老师从淮安打来电话,说给我的一本《淮安历代楹联精萃》请邵老代转,因此,我有幸再次走进临北轩。
   邵老,即邵景元老局长。论年龄,他长我一旬之多;论职务,他任领导时,我是办事员;论学识才华,他苏大毕业后,即任我们这地区最高学府的语文老师;论社会兼职,他是江苏省中国近现代史学会理事,省、市级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会理事,省、市级新四军研究会会员……所以,无论哪方面,他都是我最敬重的一位师长式人物。至于称呼,以邵老居多,因为他涵盖了邵老师、邵老局长、邵老前辈。
   临北轩,他的寓所,亦或书斋。为何如此称谓:一曰他的籍贯在淮安北乡;其二他爱人也是北方人;三从习惯,南为下,北为上;四乃天上有颗北斗星,每当黑夜,她总是闪着光芒给人导向;五是其寓所与一大型超市隔路相望,闹中取静,“守我田园淡,管他市井华”,“算得真闲”,算是一种境界。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走进临北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记得第一次拜访他,是几年前一个春天的下午。那次,他心情很好,正面壁吟诵《临江仙-谁点黑与红》(步《三国演义》开篇词韵):
   茫茫大地承天露,物华哺育豪雄。盛衰荣辱铸时空。星辰永久在,谁点黑与红。
   真愫文儒楼宇上,尽览春雨秋风。半杯清茗且交朋。人生何百味,均于一抿中。
   词由当地一书家写成,并装裱挂于客厅对门显著位置,足以说明他对其作品的欣赏和亲昵。
   我和他一起,按照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的曲调,吟唱了“步之韵”。嗣后,邵老详解,《临江仙-谁点黑与红》“较‘开篇词’似有三逸之胜:一谓气魄恢宏,二谓积极入世,三谓含蓄有致。亦有三欠之弊:一典型环境不如,二全文连贯不如,三平仄相谐不如。”结尾借云:“文中有一点亮可矣”。窃以为,能得“铸”、“点”、“抿”三字,焉不足哉!遂诚拜阅者赐教。
  
   二
   “临北轩”主,待人和蔼可亲,坦诚无私,仗义执言。在他身上,几乎找不到所谓中国传统学究的迂腐和酸气。与他交往,大可不必藏着掖着,反而应当竹筒倒豆、巷口扛木头——直来直去更好。他的“正直、正派、正义、正气”是出了名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某局一日召开党委会议,研究人事问题。我作为办公室主任、党委委员,既参加会议,又兼职会议记录,最清楚议题原委及过程。研究完干部调整,研究事业单位进人。曾几何时,中国式议事潜规则:权力分配,关系平衡。10几个指标全部用完,张三、李四、王五……都考虑到了。邵老作为正科级副局长,直陈已见,率先“开炮”,对方案提出异议:“我没有家人、也没有亲人在局里或下属单位工作,我也不要求照顾我的家人或亲人,但可否将这些指标拿出一点,考虑一下长期在基层工作的老同志的子女,以及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奉献的离退休老同志的后人……”一言既出,语惊四座。最后采纳了他的意见。那些被照顾进事业单位工作的老同志子女及其家人,如果知道真情实况,该是怎样一种感激涕淋?
   邵老的无私,并不是他在经济上如何的富有。我和他曾在一间屋里办公三年时间,互相交流甚多。他夫妇俩都是工薪阶层,三个儿子均学有见树,成家立业,单独生活。按理说,其家庭物质生活不困难,但是,囿于文人秉性,秀才从政,无法进入特权阶层,不会施行媚俗之事,没有任何外快收入,生活条件自然就一般般了。我曾进言:当今社会市场转型,经济转轨,人们一切向钱看,你还在为他人作嫁裳?且列举身边“枪笔并举”、“发家致富”的人和事,他抿嘴一笑了之,继续他的助人为乐,无偿劳作,为当下名目繁多的检查验收、考核评比、职务晋升、职称评聘,为一些单位或个人代笔,写了难以计数的迎检材料、学术论文。
   邵老为文的认真细致,缜密严谨,乃许多人所不及。我所在的小城,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建县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块高天厚土曾孕育了枚乘、枚皋、韩信、梁红玉、吴承恩、关天培、刘鹗等众多历史名人,“四大名著”有三部在这里创作收官,更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经现人努力,小城又有新的桂冠:中国诗词之乡,中国书法之乡……可以说,古城,一个书卷飘香的城市,她的每一个道口,每一所民居,每一座桥梁,都在扬眉吐气地吟诵着诗词歌赋散曲传奇。
   上下5000年,一根文脉穿过来。古城每隔几年,有一部史志类大书问世,或是年度重大活动记述诞生。这些大书、文章,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多经邵老之手,逐字逐句过堂,唯此才放心出手,成稿成书。
   当然,为人作嫁衣裳,某种程度上也有积极一面,即影响和鞭策了那些获益的同事、友人,对代笔的文章,进行过目浏览、思考思索,从而有所提高。当下,他和陈民牛、张凤岐、秦九凤、姚克连、金志庚、刘怀玉等老一辈,堪称我们这个地方哲学、文学、史学、诗词等方面的领军人物,由于他们的影响和培养,区区一个县域范围,兴办了《大运河文学》《桐园》《楚州诗词》《河下诗社》10几种文学刊物,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芸芸众生;研究文学、史学、诗词、书法、美术蔚成风气。
   军人豪爽,教师严谨,两种风格,邵老兼之。他有7年“准军人”经历,我有15年军旅生涯。我的许多文章,请他修改润色后,总有一种意境升华,面貌一新的感觉。有时候,哪怕改动一字,就能画龙点睛,恰到好处。1997年,我的一篇《西双版纳散记》,请邵老修改。几天后,他在文稿扉页批注:“景与情,人与事,时与空,个性与共性,综合溶济,相得益彰,故颇具艺术之魅矣!唯觉在‘精’度上,有余地可拓。谨供参考尔。”遵他指点,我回过头来,再度斟酌,终于在省市有关报刊发表并受好评。2014年,我将历年涂鸦的20余万字《那个风雪夜》散文集草稿,捧给临北轩主,请予赐正并作序。时值百年罕见高温年之“大暑”节气,邵老又双目高度近视,他仍欣然应允,且字斟句酌,从谋篇布局到标点符号使用都十分认真。他自喻,权当是“一杯杯绿豆汤、冰淇淋,入口、润胃、沁心。”
  
   三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饱满的谷穗,总是低垂着脑袋。临北轩主谦恭待人谦虚谨慎的风格,为许多人所折服。1996年下半年,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江苏省中国近现代史学会,在盐城召开的“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座谈会”期间,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孙宅巍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苏仲波教授会前闲谈:“如果你老邵大学毕业分配在南京,其地位和学术成果,肯定在我们之上。”
   临北轩见证了孙、苏两位大家实事求是的赞誉。他的第一部专著《鱼水情》,书名系邓颖超亲笔题写。该书由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分别于1990年5月、1993年3月两次出版。《鱼水情》定稿时,适逢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可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全书以“鱼水情”为中心主题,并融廉政、勤政,使之三位一体,相映生辉。书中共收故事58篇,内容真实生动,篇幅短小精焊。人物从国家总理、元帅、将军,到基层干部、普通士兵、老百姓,绘成一幅硕大无边,且色彩绚丽的党群、干群相依为命的鱼水情画图。今年,市、区为纪念建党75周年,不得以对收藏的孤本进行复制,可谓第三次印刷了。
   2010年3月,经许多朋友数谏之,他的40万字的《求真集》,终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面世。书中论文21篇,有15篇获省级一、二等奖,人物28篇,史迹考证9篇,散文杂记21篇,“短笛”201则,诗词21首。其中《周恩来求真意识在其人生观确立过程中的地位和特征》获市“五个一工程奖”。该文被收入红旗出版社出版的《人民总理周恩来》(上中下三卷)中卷“哲学思想篇”,《人民日报》称此书为“大型资料工具书”。
   关于周恩来自我教育的“特征”、“途径”、“哲学思想基础”系列专题论文,发表后获学术界好评,后被收入《周恩来教育思想研究》一书(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
   《一篇充满理论思辨的工作总结——评时任淮安县委副书记许邦仪“给县委同志的一封信”》是一篇以“论”评“论”的文章。该文就“信”归纳出三个理论课题:一是“在‘左’倾和右倾的问题上——‘左比右好’是以错对错,不是真正的纠偏”;二是“在群众路线和‘尾巴主义’的问题上——‘尾巴主义’是迁就落后,不是真正的爱民”;三是“在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的问题上——‘好心办坏事’是自我安慰,不是真正的好心”。在阐述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信”的三个特点:“信”的写作是应运而生;“信”的内容来自实践,为现实服务;“信”的作者把自己完全摆进去了。一个年轻的县委副书记,具有强烈的“理论兴趣”和缜密的“理论思维”,难怪后来升任中央党校“党的建设教研室”主任。
   许邦仪的“信”,以及对“信”的评析,可作为学习理论、运用哲学的一种辅导资料,尤其对县级领导干部理论素养的提高和唯物辨证法的掌握,会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事实往往如此,有时潜心研究,默默躬耕,所取得成果的价值及其重要意义,他自己始料不及。“陈治平现象”的提出与探研,填补了中共历史人物研究的空白。《省委书记——叛徒——烈士?》一文发表于《炎黄春秋》,有四川、贵州、浙江、河南、吉林等十多家省报副刊摘转。江苏省党史工委也随之在《世纪风采》上发表其存稿,篇名为《中共历史上一个独特人物》。
   “陈治平现象”之所以能立住足,在于它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印证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共产党能够救中国”。
   《“张达事件”始末》发表于1992年第2期《民主与法制》,后被江苏地方志办公室指定收录于1998年出版的《淮安市志》“附录”。该文后获得“检察文学”“金奖”。
   “张达事件”是50年代初发生在淮安,影响波及大半个中国的大案、要案,却为错案、冤案。历漫漫35年,经最高人民检察院过问,终得甄别、洗雪。可见,法制的真实性、庄严性、公正性、正义性、真理性是神圣不可玷污和侵犯的!作为一个学者,把沉睡35年的错案、冤案掰过来,需要多大勇气、耐心、信心和决心啦!
  
   四
   良心是情感之声,情感是灵魂之语。几十年来,临北轩主始终把“真实、真诚、真情”作为为人处事为文创作六字诀。没有感觉不动笔。他习惯于随身携带着小本子、小纸片,总能迅速捕捉最能反映人物精神内蕴、事件本质内核,以及刹那间稍纵即逝的些许之美。
   1994年,他将经过细心观察和研究的市场现象,撰写成《论“假冒伪劣”与市场经济》,该篇将“假冒伪劣”之于市场经济产生的可能性、危害性、长期性,最终脱落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分析得入骨入肉。在由中国创造学会和江南大学共同发起的“江南经济开发研讨会”上,作为“重头戏”发言后,引起热议。在市、区报刊发表后,产生轰动效应。工商、质监等政府部门迅速响应,在辖区进行拉网式监督检查。波及社会产生涟漪,一度时期,打击假冒伪劣,维护合法权益形成浓烈氛围。所以,他的文章作品,总是启人以尊贵,发人以高致,引导人们从浮躁、轻狂、褊狭,趋向善良、宽厚与宁静。
   孙焕平,江苏淮安一个普通农民,初中毕业,曾进城当过卖菜小贩,卖过豆腐,发过豆芽,做过水发产品,开过饭店,也曾经办过乳业公司。一来二去,他熟悉了市场上“黑心菜”的内幕,保鲜粉发豆芽、在活鸡肚里填沙子、用添加剂保鲜竹笋和海参等食品保鲜的技术等等,从饮料到水发产品、豆制品……他自己也搞不清换了多少行当。每个行当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年过不惑的孙焕平痛心疾首:“吃行业是良心行业,不能再在这样的营生里混饭吃了!”他决定向全国人民揭发这些黑幕。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食品安全法》,2009年4月7日起,他开着自己购买的一辆箱式小卡车,和自愿者一起,走遍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行程5万里,自费义务宣传《食品安全法》,倡导设立法定“食品安全日”。为此,他获得中国感动人物2011候选人。
   孙焕平,当是邵老《论“假冒伪劣”与市场经济》问世后,反对“假冒伪劣”,维护合法权益,一位卓越的践行者。
  
   五
   工作着是美丽的。邵老不甘寂寞,不做闲人,也从不甘心拾人唾余,创新永远是他的主题词。
   1999年9月,邵老退休,即以“老牛亦知韶光贵,无须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到关工委发挥余热,主要从事主编《简讯》内刊等文字工作,一干就是16年。前两年,地方烈士陵园新建烈士事迹陈列室,他就陈列室“前言”、“结束语”、分室导语和烈士简介的文字,做了大量的整理、编写和设置。在这项工作中,他作出了突破性贡献:在他的提议和坚持下,淮安区的烈士名单收录,从鸦片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关天培开始,“辛亥四烈”周阮江颜也跟随其后。从而历史起点和人物份量都明显早于、重于兄弟县区,在时间追溯上,与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同步。
   去年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为开展纪念活动,他先后被省、市、区宣传、党史、老促会、新四军研究会等单位邀约征稿、座谈。省、市电视台三次到车桥战役和茭陵大胡庄战斗所在地,对其进行现场采访、录音、摄影,做“新闻”和“历史回忆”节目,后予连续播放。
   为开展纪念活动,他撰写的《立体式学术型动态性的“车桥战役效应”》,立意高远,观点独到。该文在去年“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举办的“新四军对日作战研讨会”上发表,当场受到会长、原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的好评:“淮安车桥的发言有深度,有文采。一座‘山’,一本‘书’,一块‘碑’比喻得很好。论文写到这一步,不容易,作者辛苦了。”之前,就车桥战役,邵老有《试论车桥战役军事艺术》等四篇论文,先后于省市级报刊发表。每一篇均从不同方面进行阐述,角度巧,观点新,效果佳,可见临北轩主多么看重和擅长“为文创异求新”!
   回眸临北轩,他的案头摞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资料,继40万字的《求真集》出版后,新近又有20万字作品尚待归集整理,我们希冀早日面世,以飨众人!
   文章千古事,仕途一时荣。大雅临北轩,满屋书香,沁人心脾。年近八旬的邵老,坚持操守,把玩文字,自得其乐,所以体格健朗,精神饱满,自觉“时间不够用,觉睡不足”,当是许多人望尘莫及,自叹不如!

共 571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为文严谨、躬耕不辍的邵老,应当是我们所有文字爱好者的楷模。邵老的骨气和才气,也是我等为之仰望的泰斗。文章总结了江苏省中国近现代史学会理事,省、市级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会理事,省、市级新四军研究会会员邵景元为文及做人的几个重要片断,展示了邵老为人、为文的闪光点,虽然不是邵生命的全部,却足以涵盖他的一生。良心是情感之声,情感是灵魂之语。几十年来,临北轩主邵景元始终把“真实、真诚、真情”作为为人处事为文创作六字诀。没有感觉不动笔。他习惯于随身携带着小本子、小纸片,总能迅速捕捉最能反映人物精神内蕴、事件本质内核,以及刹那间稍纵即逝的些许之美。邵老为文的认真细致,缜密严谨,乃许多人所不及。文章以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形象而又典型地刻画了邵景元先生的几个人生侧面,其中不乏发人深省之语,启人心智之法,增长教益之途,而且文字简约,语言流畅,叙述自然,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6-07-01 09:41:00
  我们为文处事,都应该向文章中的邵老学习。欣赏了,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宏声        2016-07-27 08:37:49
  读完佳作不仅对作品赞不绝口,仿佛看到了相隔万水千山的作者就在身旁。文若其人,能写出这样的佳作,文学功底之深厚。同聚江山文学网,向远方的作者问好!祝远方的老师万事如意!
回复2 楼        文友:dwf        2016-08-02 16:11:43
  谢谢宏声老师。向您学习,请您指导。欢迎联系交流,祝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