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传奇小说 >> 【荷塘】“仙人居”传奇(小说)

编辑推荐 【荷塘】“仙人居”传奇(小说)


作者:砾友 童生,722.8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89发表时间:2016-07-01 15:07:49
摘要:汪家门前两株大白杨引发的曲曲折折的离奇故事。

前言:
   挺拔白杨高入云,
   树冠如烟居仙人。
   家业兴败一念间,
   莫道狐仙不感恩。
  
   一
   且说大王庄庄主,名叫汪珂玉,是方圆数十里知名的大财主。他家那宛若皇宫一般的院子里交织种植着各种树木,远远望去,浓绿如烟。林木之中,不乏黄檀、紫檀、香樟、黄杨等珍贵名树。房屋布局看得出,更是颇费了主人的一番心思,楼台亭榭,色调柔和,高低参差,错落有致,院落深邃,却不阴森,各院之间,数道腰门相通,更有廊坊侧门,曲径通幽,若是生人进入,除了臣服于它的富贵豪华之外,便有犹如进了八卦阵一样的感觉。
   这样的院落,大门自然非常考究,硬木大门,厚可盈尺,门上,遍布圆头铜钉,金光闪亮,乍一看去,宛如皇宫门拱,大门中间,有一长方形朱红,既端庄又喜庆。
   最为耀眼的是,大门两旁,各生长着一棵粗可二人合围、高逾数丈、枝干粗壮、树叶浓密、树冠硕大的大杨树。据说,这两棵大杨树,是汪珂玉的太爷爷汪至简所种,那时,汪家尚未发迹,汪至简携带妻儿从山东逃荒到此草草搭了个窝棚,遮风避雨,权且栖身。汪至简弄来两株杨树苗,分东西种下,当时,他不无戏谑地说:“以后我发财了,大门就这么宽。”
   小杨树生长速度惊人,两年之后,高近两丈,粗过三把,夏季里,树冠如伞,全家人在树荫下乘凉吃饭,好不惬意。
   杨树长得快,可汪至简却并未发财,然而,到了他的儿子辈真的发财了,十几年的功夫,从原先只有三亩薄地的家当,一下子增加到两三顷地,用别人的话说,他家就像有神人帮助似的,一个劲儿地买地,等到汪珂玉这一辈已经家有良田百顷,圈里骡马成群,家中侍女如云,家丁护院成群结队,已是四邻八乡的首富了。
   汪珂玉为人厚道,惜老怜贫,深得邻里称道,他本人幼年时曾得异人传授医术,专治喉疾,方圆数十里但凡有人患有咽喉肿痛、单蛾双蛾,和因此引起的高烧不退等疑难杂症,汪珂玉出手,无不一剂而愈。对来此求医家境贫寒者,医药全部免费,因而,汪珂玉的口碑极佳。
   一天,汪珂玉倒剪双手在门前踱步,回首观看豪宅院落,感到门前的两颗大白杨跟富丽堂皇的庭院建筑不太相称,打算将这白杨刨掉,换上两个大石狮子。
   当晚,夜深人静,汪珂玉正坐在书房喝茶看书,门帘轻响,走进一个人来,汪珂玉心中不悦,头也没抬,低声呵斥道:“是谁这么不懂规矩,不声不响就溜进来了?”
   只听一个苍老的声音:“东家,小老儿未经禀报,擅自入内,确与礼数不合,只缘事出无奈,望乞见谅!”
   汪珂玉转头,见说话者,是一老者,老人慈眉善目、白发如雪、须髯盈尺,左手拄一柄龙头拐杖,身着汉装,缓步向自己走来,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汪珂玉见来人不俗,起身让座,命丫鬟奉茶。道:“老先生潢夜造访,不知有何赐教?”
   老者急忙起身,拱手施礼道:“赐教不敢,只为一事相求!”
   汪珂玉再次逊坐道:“先生但讲无妨!”
   老者再次拱手施礼道:“小老儿面见东家,自应以实相告:小老儿并非人类,实乃得道狐仙,因东家门前杨树,颇具仙气,尤宜我等小仙存身,是以小老儿全家,早于东家先祖之时,便寓居于此,而今已然数代。为报东家借居之恩,曾努力为东家先祖聚敛财富,对东家财力兴旺,也算小有补益。昨天突然察觉东家欲刨掉白杨换石狮,故不揣冒昧,急急赶来,恳请东家莫要刨树,莫要让我等一家老小无处安身,若此,小老儿不胜感激之至!”
   言毕,老者倒身下拜,伏地不起,汪珂玉急忙起身相搀,连道:“先生不可如此大礼,岂不折杀在下?”
   汪珂玉暗忖道:我昨天心中刚刚有此想法,这老者就已先觉,想来正如他所说,确非人类,实乃神仙。听他说,早在我祖上时期,就已居住于此,而且我们兴家,他们功不可没,这么说来,他们应是我汪家的恩人,既然如此,我又何必为了一点虚无的面子,而毁掉仙人的世代家室呢?
   思念至此,遂起身向老者拱手施礼道:“既是老先生亲临,我自当遵命便是。只是,我家人丁驳杂,若有对老先生与众仙冲撞不敬之处,还请多多见谅为盼!再则,以往多承老先生等众仙鼎立帮我汪家,自是感铭肺腑,以后还请众仙继续相助,再次谢过老先生!”
   说完,对着老者深深一躬,老者急忙还礼。
   老者见汪珂玉谦和可亲,答允不动白杨,即满脸堆笑,一躬到地,谢道:“小老儿携全家谢过东家,东家仁慈之心,定必换来财源滚滚、人丁兴旺!小老儿告辞了!”
   言讫,一阵清风,老者不见了踪影。
   老者离去之后,汪珂玉得知门前白杨,是狐仙居住之地,又知自家财力兴旺,乃狐仙暗中相助,不禁心生感激,于是,命木匠制作了两块精致木板,汪珂玉亲自捉笔,在木板上书写“仙人居”三字,命人分别釘于两棵白杨树干上。
   狐仙现身的消息一经散出,先是本村村民每日来白杨树下焚香叩头者,不计其数,渐渐地四邻八乡的妇孺老幼也纷纷赶来焚香叩拜,每月初一、十五两个日子,前来白杨树下焚香叩头者,更是如集市一般,白杨树下,香烟缭绕,终日不绝。或有头疼脑热的患病者,前来求医问药,于树冠树叶浓密处,往往会掉落几包小药,病人服用之后,立时痊愈,因此上,前来白杨下焚香叩头、求医问药者,愈加多了起来。仙人居有求必应、无比灵验之事,愈传愈远,渐至百里之遥无人不知。
   自那狐仙老者离去之后,汪珂玉家,果如老者所言,财源滚滚,数年间财力倍增。更令汪珂玉喜不自胜的是,五十岁上偏房周王氏竞然产下双胞胎,汪珂玉又得一双贵子,自是喜不自胜,便为他们取名汪承业、汪继业,那是希望自己的两个儿子能够继承祖业,将汪家家产发扬光大。
   汪珂玉家此时的财力,已是富甲一方,更喜人丁兴旺。汪珂玉眼看着两个小儿日渐长大,心中甚为喜爱,一家人整日生活在富足欢乐之中,真是无忧无愁、乐享天伦。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富不过三代”,汪珂玉家能否逆转这一规律,而继续发达下去?抑或被这古话说中?敬请关注下集。
  
   二
   俗话说,积善门第福寿昌,勤俭之家庆有余。有道是,人行好事,莫问前程。这都是教人向善多做好事。
   且说汪珂玉为人厚道、心地善良,受惠于他独门医术救治痊愈的病人不可胜数。更加上他平日里乐善好施,为贫穷之人医治喉疾概不不收费,因而,汪珂玉医术通神、乐善好施的美名,远播百里之外。
   一天,早饭过后,汪珂玉坐在家中,端着水烟袋,正呼噜噜呼噜噜地抽烟,突然,门房急匆匆跑来报告:“老爷,门外来了八个骑着大洋马背着洋枪的老总,另有一辆双辕马车,车上下来一位看起来是个大官,说是专程前来拜访汪神医的。老爷,见是不见?”
   “快请!”汪珂玉吩咐道。
   在那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的年代,谁敢得罪大兵?汪珂玉听得是大兵来访,自是不敢怠慢,急忙放下水烟袋,快步来在大门之外,果见九位军人器宇轩昂站立门外,汪珂玉急忙抱拳当胸道:“在下汪珂玉,不知众位官爷驾临寒舍,有失远迎,望乞赎罪!”
   一个小头目模样的军人,跨前一步,介绍道:“汪先生,这是我们的曹大帅。”
   汪珂玉一听是雄霸一方的军阀曹大帅,急忙抱拳躬身道:“久仰久仰!久闻曹大帅威名,如雷贯耳,今能一近虎威,幸会!请到舍下叙话!”
   这时,两个军人从车内搀扶出一位衣着华贵、千娇百媚的女子,一同进入汪府。分宾主落座,丫鬟奉茶。曹大帅为人倒也谦和,起身抱拳道:“久闻先生医术通神,本当早来拜谒,只因军务繁忙无缘识荆,殊为憾事。近日,贱内喉疾屡发,咽喉肿痛,难以吞咽,而且高烧不退,虽经多位名医生诊治,却是殊无疗效,这才奔驰百余里,前来烦劳神医。恳请先生施扁鹊华佗之回春绝技,拯救贱内脱水火之苦!若此,在下愿以百金相酬!”
   汪珂玉忙道:“大帅为解民众疾苦于倒悬,南征北战,日夜操劳,我等百姓感谢尚且犹恐不及,岂敢妄收大帅赏赐?”
   那千娇百媚的女子,乃大帅“夫人”,名叫何玉香,是曹大帅的第四房姨太太。这何玉香,年方二九,长得花容月貌,双眼传语,顾盼生情,着实让人见而生怜。她为人温文尔雅,且又通晓琴棋书画,故而,深得大帅的宠幸。
   何玉香,原是盛春戏班花旦名角,在一次应招到大帅府为其母唱堂会时,被大帅看中,曹大帅权势通天,不久,何玉香便成了大帅的四姨太。数日前,突患喉疾,说话吞咽,均感困难,曹大帅召集当地名医为其治疗,苦药喝了不少,却是不见好转,曹大帅心疼不已,故而,亲自陪同四姨太,前来求医问诊。
   汪珂玉将一块黄色绸缎,覆盖于“夫人”伸出的玉腕之上,自己则以三指轻搭于夫人寸关尺处,为之切脉(覆盖绸缎,是遵从男女授受不亲的圣训),良久,对大帅道:“夫人所染喉疾,系虚火上升,三焦堵塞,阴阳失调,火走一路,致使喉疾爆发。万幸,在下尚有少量特效药,吹附于夫人咽喉病灶之上,可望迅速痊愈!”
   言讫,但见汪珂玉取出一根乳白色玉管,常可盈尺,粗细若箸,一端成斜抹状。汪珂玉又从小檀木箱内,拿出一个小羊脂白玉瓶,打开瓶盖,顷刻之间,扑鼻异香,充溢客厅。汪珂玉将闪烁着五彩光华的药粉,倾至白玉管的斜茬处,请夫人张开嘴巴,汪珂玉以浅蓝色玉板,轻压“夫人”舌根,将筒子缓缓插至夫人喉疾近处,汪珂玉轻轻一吹,药粉尽数附于病灶之上,转头对曹大帅道:“大帅尽可放心,尊夫人已无大碍矣。”
   遂命两丫环搀扶夫人,到后堂净室静卧休息。
   汪珂玉吩咐准备酒菜,款待贵宾。席间,宾主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意。酒至半酣,只见夫人款款来到席前,朝着汪珂玉深施万福,道:“先生果不负神医盛名,我之喉疾已然痊愈矣!”
   大帅惊诧不已,汪珂玉手捻短须,微笑不语。为喉疾羁绊多日而今已然痊愈的夫人,稍显兴奋,较之初来,判若两人,此前,病态恹恹,无精打采,如今,笑逐颜开,语音甜美,燕语莺声。大帅喜不自胜,命勤务兵,速取黄金,酬谢先生,勤务兵应声而去,不大会儿,勤务兵捧来一精致方盒,呈与大帅,大帅道:“先生真乃神医也!贱内喉疾,之前经多位名医诊治,殊无效果,今经先生手到病除,妙手回春,确有让扁鹊汗颜之技,令华佗羞愧之术。我受先生大恩,本当厚报,怎奈我半生行伍,身无长物,无以为报,这金砖十方,权资谢礼,自惭微薄,仅作聊表寸心之物,望先生笑纳勿拒!”
   说着,将那盛有金砖的盒子,递到汪珂玉面前,汪珂玉双手抵住方盒,道:“大帅所言,令在下无地自容,我这雕虫小技,较比先祖医圣,实如萤火虫之较日月。今为夫人治病,只是举手之劳,何能当此重谢?况在下家资,已然不愁冻饿,若是收下大帅如此重金,岂非让我心终生难安?”
   大帅见他言语至诚,也就不再坚持。
   曹大帅酒量颇佳,汪珂玉亦是百斗之量,平日里,罕逢对手,今遇大帅,正是棋逢对手,碰杯之声,不绝于耳。二人畅饮良久,大帅忽停杯,道:“先生适才所言,这特效药尚有少量,既是特效药,何不多配些,以备不时之需?”
   汪珂玉道:“大帅有所不知,这特效药中的一味主药,甚难置办,故而无法多配。”
   大帅道:“是何等药材?”
   汪珂玉道:“珍珠。只缘珍珠产于南海,如今南方多有战事,掮客商贾,谁肯以身犯险?因而,珍珠奇缺。”
   曹大帅听后,哈哈大笑道:“我道是什么龙肝凤胆,原来只是珍珠,不难!既是先生配药需要,明天我差人送来便是。”
   酒宴结束之后,二人寒暄数句,曹大帅一行九人,便如飞离去,沿途扬起一溜烟尘。
   次日,午时刚过,四位军人来见汪珂玉,带来大帅的致意,同时,将两只木盒,交到汪珂玉手上。汪珂玉打开木盒,但见,五光十色,光华耀眼,大如鸡卵者数枚,如蚕豆花生米黄豆大小的珍珠,不计其数,约有升许之多。
   汪珂玉喜不自胜,以手加额道:“真是苍天有眼,让曹帅赠我珍珠,我要将之配成特效良药,医好更多喉疾患者,也算替曹大帅积下一份阴德。”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灾”。在此以后,光临汪家的到底是福是祸,谁能料得准?
  
   三
   人们之所以埋怨岁月老人无情,是因为它不分好坏善恶,对待宅心仁厚心的善良好人,和对待杀人放火的穷凶极恶之徒,它总是不偏不倚、一视同仁。
   就是因了这糊涂的岁月老人的无情,竟然将一生积德行善、救人无数、年逾耄耋的好人汪珂玉送上了黄泉路。
   汪珂玉辞世殡天了!这噩耗,如同响起了一声晴空霹雳,强烈震惊了四邻八乡百姓,但凡受过汪珂玉恩惠之人,无不暗自垂泪,自制缟素衣帽,赶至灵堂吊唁。一时间,灵堂外身着白衣缟素哀哀痛哭者,不计其数。
   全面主持丧事的自然是汪珂玉长子汪之玺,汪之玺现已年过五旬,早于两位孪生弟弟出生之前,已然分家别居,如今膝下已有两子一女,家产虽不能与其父产业相比,却也富冠乡里。

共 15474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一篇耐人寻味的传奇小说。小说讲述了大王庄庄主汪珂玉一家几代人由兴到衰的传奇历史。汪珂玉的爷爷曾在门前种植了两棵杨树,等到汪珂玉这一辈,已经家有良田百顷,是四邻八乡的首富了。汪珂玉为人厚道,专治喉疾,口碑极佳。本打算把门前的白杨换成两只石狮,受狐仙指点,起名叫仙人居。前来焚香叩头者,不计其数。五十岁又得一双贵子。汪珂玉一次医好了军阀曹大帅四姨太之喉疾,曹大帅赠他以珍珠。后汪珂玉死后,大儿子汪之玺来主事,狐仙一家前来送行,并赠珍珠于汪珂玉之棺椁,死后同生前无异样。两儿子长大后,成家立业,为建宅院,汪承业不顾老狐仙苦苦相求,把狐仙一家赖以生存的白杨树砍掉,后来,汪承业被小狐仙勾引陷害,命丧黄泉,从此家道败落。老师的系列传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众多艺术形象,小说语言自成一家,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当代志异小说的典范。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6-07-01 15:11:16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因您更精彩!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阿巧        2016-07-01 17:10:47
  老师的小说很有特色,充满了传奇色彩,颇有聊斋之风。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引人入胜。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2 楼        文友:砾友        2016-07-02 20:01:07
  感谢您的鼓励!
3 楼        文友:阿巧        2016-07-01 17:11:26
  问候砾友老师!祝愿您在荷塘创作愉快!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4 楼        文友:天龙        2016-07-02 01:46:11
  祝作者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频!!
回复4 楼        文友:砾友        2016-07-02 20:02:11
  感谢社长关注!
5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6-07-03 10:13:10
  人应该始终有一颗感恩的心!欣赏学习精彩小说,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砾友        2016-07-03 10:48:55
  感谢老师对拙作的关注并作精彩点评!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