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做客藏族伍巴村

编辑推荐 做客藏族伍巴村


作者:翔鹤掠雲 秀才,2042.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58发表时间:2016-07-01 17:40:04

做客藏族伍巴村 在林芝八一镇度过两天旅行生活后,六月一日旅游团乘坐巴士返回拉萨。途中经百巴镇318国道沿线的尼洋河畔,那里有一个风光秀丽、景色迷人的小村落,它的名字叫“伍巴村”。车子开进村头的一个宽敞的院落,在那里停下了。众人从导游的介绍中知道,参观这个小村落是今天旅游的项目之一,于是很是好奇地走下车去。
   车下,站立着一位身着盛装的藏族女人。她戴着一顶很像王冠一样的帽子,金黄的底色,描绘着彩色的图案,看着很漂亮。她身着一件黑色的长袍,在袍子的领口和袍边镶着金黄色的边,同样绣着花色的图案,素色中又很是艳丽。在袍子的外面,套着一件红色的现代式样的外套,看着又多了一份潇洒妩媚的风韵。和所有藏族女人一样,她身上佩戴的首饰极为显眼。套在她脖子上的是一串长长的藏式佛珠项链,那上面挂着一个老蜜蜡制作的母珠。在她的耳下,吊着一个红珊瑚的耳坠。她的左手腕上戴着三件手链,其中一串是红珊瑚的;她的右手腕上则是戴着一个宽大的银镯子。而最耀眼和令她自豪的是,系在她腰间的一条银腰带,闪着白色的光,熠熠生辉。
   女人的长圆的脸很丰满,长得白皙,大眼睛,这一点很不像在游览时见到的长着黑黑面孔的藏族女人。也难怪,在高原上,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人们的皮肤很难保持白皙,藏族同胞的脸大多是黑红色的。但眼前这个女人显然是被“城市化”了。她的脸,有着明显的保养过的痕迹。看样子,她的年龄大约在三十岁以内。
   女人笑眯眯地向车里下来的人们打着招呼——“扎西德勒”,殷勤地向每一个人献上白色的哈达。这位漂亮的藏族女人,脸上的笑容里显露出对待客人的热情和早已见惯这种场面的一种熟悉和自信。她向着众人招手,微笑中调侃道:
   “来,来,来!请大家跟着我,不要掉队了。我是今天被村子里分派出来接待客人的接待员。如若大家走散了,到我家做客的没有多少人,那么,村长和村里人一定会怀疑我的接待能力,那会让我很难堪的!”她说着话,带领众人向她家走去。在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院子,院里有一幢两层的小楼。透过院门,看得见在院门通往小楼的小路上搭起了一个用粉红色鲜花形成的拱形的门。看着很有些浪漫的意味。这儿就是这位藏族女人的家了。
   大家在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中来到了女主人家的二层客厅里,坐下了。一位看着能有四十岁年纪的女人,在给客人们斟奶茶。她的身体似乎有些不便,走路有些迟缓僵硬,脸上并无表情。看得出,她对眼前的场面早已熟悉,态度已经漠然了。
   女主人站立在东面的屋墙下,在向来访的客人们说着应酬的话。我坐在西墙的一个很有藏式特点的大铁炉旁。这个大铁炉,可煮奶茶或是肉食,冬日里能提供热量,一看它就知道它是这个房间里最为重要的地方。我一边按照我知道的规矩,小口啜着奶茶一边观赏女主人家的房子。
   客厅大约有六十平米的样子。从楼下通过一架狭窄的楼梯,上到二层。客厅的门在东北角,一进到客厅,便觉得豁然开朗。客厅的南面和西面都是窗户,采光极好。窗下便是一排排的藏式沙发,将“L”形的两面墙排得满满的。在和这两排沙发对应的东、北墙下,安放着涂着彩绘图案的华丽的壁橱。在北面的壁橱的最上面,供奉着佛像和这家人到拉萨朝拜时从布达拉宫带回来的物品。这些,都是被这一家人认为最为宝贵的。这面壁橱,也是这个家庭的拜佛之地,自然也是这所建筑里最为神圣的地方。壁橱下的格子里摆放着各种锅盆等物品,摆放的很满,也很规矩。在东面的墙壁上,贴着一张有毛主席、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五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一起的宣传画。能看得出,是刻意挂在那儿的。
   女主人先是张罗大家随意饮茶,她态度不亢不卑,举止落落大方,话语诙谐机智。在说完一番客套的欢迎词之后,女主人很快转入她的正式的话题。她先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名字,我只是听见她讲名字的藏语意思是“转经筒”,至于如何发音,却是没有听清楚。女主人介绍了自己的家人。听她的一番讲解,我知道住在这间房子里的有她的父母,和她的姐姐,就是刚才给众人斟茶的那位女人。
   从她的介绍中得知,伍巴村距工布江达县巴河镇15公里,距林芝八一镇63公里。这个小村子只有20户人家,人口在百人之内。地处海拔2900米,耕地不到三百亩,草场面积却高达4万多亩。周围的山中盛产虫草、雪莲花、松茸和手掌参,更有狗熊、野鹿、岩羊、野牛和野鸡等各种珍稀野生动物出没。
   女主人就像一个博物馆里的解说员,侃侃而谈,说得如行云流水,一大段接着一大段的趣闻故事从她嘴中道来。听得出,她讲解得很有章法,她在尽量地让客人们了解藏族的情况,尤其是“工布藏族”的情况。她的谈话先是从她家的房屋说起的。
   “诸位,请欣赏一下我家的房子吧!”女主人骄傲地指着屋顶说道:“大家可能进屋时就注意到了房梁和立柱上的彩绘。那可是用天然的矿物质染料绘制的,是请专门的画师绘成的,而且是每描一笔就要念一句‘嗡、嘛、呢、呗、咪、吽’的六字真言,前后用了三年的时间才绘制完工的!”
   女主人说到这儿,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话音也提高了许多,继续说道:“说到这房子,是政府拿出一半的钱,我们自家掏一半的前盖起来的。不过在我们藏族地区,盖房子,大家是要彼此帮忙的,这也省去许多的工钱。所以这房子,我家只用了十万就盖起来了。现在看,这幢小楼在内地怎样也要花上一百万才能盖得起来吧?还是政府的政策好,给了我们藏民许多优惠政策,在我们这儿,盖房买车,政府都是要给出一半的钱的。说起这一点,真得是要感谢政府的!”女主人的话语中带有感激之情,接着,她话锋一转,说道:
   “不过,在过去,我家现在的这种情形是想都不敢想的!我们工布藏族是藏民族中最下层的一部分,彩绘的房子只能是上层贵族才有资格住的,奴隶住这样的房间,是要被杀头的,也是不可想象的!”她向我们讲起了藏族在不同的区域上的划分。讲起了在拉萨和日喀则的“前藏”、“后藏”和阿里、山南以及林芝的那曲地区的藏民被称作“卫藏”,以及“康巴藏族”、“安多藏族”和“嘉绒藏族”。而女主人所居住的林芝、工布江达这一带,古时称作“工布地区”,也就是习惯上称作“工布藏族”。我倒是听说过“康巴汉子”的勇猛,但是对“工布藏族”却是知之甚少。不过女主人的讲解,着实让我上了一堂藏民族的历史课。
   “工布藏族在过去旧社会是最为贫穷,受压迫最为深重的!虽然工布藏族以手工雕刻,制作银器而著称,但是生活的很艰难。作为奴隶的人们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农奴主可以任意处置奴隶。比如,他们可以用奴隶的头骨制成碗,可以用少女的腿骨制成笛子……”女主人在述说着工布藏族在旧社会的种种悲惨遭遇,接着,她又是话锋一转地说道:“不过,工布藏族最感谢的还是毛主席。是他解放了百万农奴,所以我们才有了今天。你可以随便询问一位工布藏族的老人,你问他,谁是政府的主席?他们都会告诉你,是毛主席!不管什么时候,这永远是他们的答案!你们知道吗?如今我们的生活好了,过去,我们这里的人均寿命大约是33岁,现在已经提高到63岁了!”从女主人的脸色上看得出,她说的是发自肺腑之言。
   听她这番话,想到现在仍然流亡在印度的达赖,如果真的由他恢复过去的农奴制度,这种可能性的几率大概能有几层?得到的结论是,可能性大致为零。试想一下,哪个从前居无定所、过着悲惨日子的人,在今天有了自己漂亮的房屋和美满的生活的状态下,还想再回到过去的苦难之中去?前面女主人的所述,代表着广大早已翻身得解放的农奴的心声。面对历史的车轮,谁要是螳螂挡臂,终会被压成齑粉。我忽然想起车上导游的话:“要说,还是毛主席英明!派驻解放军进驻西藏,是西藏从古至今所未有的事情。这保证了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实在是具有重大的意义!”细细想来,这话的确如此。
   “大家不要客气,尽管喝茶!”女主人招呼着大家,她转向了轻松的话题。“可能内地人还以为我们不讲卫生,身上又脏又臭,一年也洗不上一回澡。我告诉大家,不是这样的!你们说的那种情况,是我们的过去,如今我们的生活都变了!虽然我们还按传统放牧牦牛,但是那些牛都是不用人管的,草原上也不会有小偷,牛群只管放心由它们在草原上游荡好了。我们更多的是到山上挖掘虫草,采集松茸,人掌参。这些年来,也有不少年轻人到拉萨或者内地去打工,所以我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我就每个星期去到东面镇上洗个澡的!”
   说到这里,女主人笑眯眯地望着众人说,“我们这里的女人都是很漂亮的!你们知道我们评价一个好女人的标准吗?”“她讲起了当地工布藏族的女人,见众人饶有兴致地望着自己,女主人侃侃而谈:“评价我们当地女人的标准就是‘三大一白’,”她伸出了手掌,扳着手指说了起来:“第一是要眼睛大,眼睛大就好看呗!第二是手大,手大干活就有力气;第三是屁股大,屁股大才能多生孩子!至于那一‘白’,大家猜猜是哪一‘白’呢?”
   有人小声用不敢肯定的语气说,“是脸白吗?”
   女主人笑着从自己的腰间解下了那条“银腰带”,举起来对大家说,“这一‘白’是指银腰带。我们工布藏族的女孩子在成人时,都会得到父母给专门打制的银腰带。腰带的宽度和长度意味着家庭的经济实力!你们没看到村长的老婆,她腰间系着一条宽宽的腰带,一看就知道这是村长家里的老婆!”她笑起来,很有些戏谑的味道。
   “不过,我们这里至今还保留着‘试婚’习俗和‘一妻多夫制’。”女主人爽朗地说,“我们有很多习俗和你们汉人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女孩子可以同时和三个小伙子谈恋爱。这期间,她可以和三人都发生关系。怀孕之后,她可确定和三人中的其中一个结婚,而不管肚子里的孩子是哪一位的。这道理很简单,能生孩子就是好女人,就像种地一样,管它种的是青稞还是麦子,反正是都要收进自家粮仓的!这在内地可能不被理解,在我们这儿,这是太正常了!
   “喂!那位扎西(藏语大哥),你别高兴,不是你以为‘一妻多夫’就可以大家滚在一个床上的!”女主人指着一个正在喝茶的客人说道,众人哄的笑了起来,现场的气氛有些活跃。
   “哪有那样便宜的事儿?虽说是‘一妻多夫’,但还是有规矩的。通常是兄弟三人娶一个女人做妻子。他们同房的日子都是有分配的,轮到谁的时候,就在屋门口摆放着自己的鞋子。那兄弟俩见状就不会进屋里去的!当然,这对女人不错!她可以安排兄弟三人,谁去上山挖虫草,谁外出去打工挣钱,谁在家陪自己的!”她说的幽默,引起大家的一片笑声。
   “不过,这银腰带,还是要自己的丈夫给接着打制的,我们这儿不大喜欢用钱,腰带就是自己的储蓄。如果没有钱可用,取下一节就可以换取食物,人们都认同这样的做法,我们几乎也不存钱。前两年在村里开设了一家储蓄所,没到两年就倒闭了,今年又开了一家,我估计要不了许久,它也得关门的!”女主人的话又引来了众人的笑声。女主人将银腰带递给旁边的人,要大家传递着看看,她又拿起了一支银碗,对众人说道:“我们藏医的理论是金银铜铁皆可入药。而女人们最喜爱佩戴的是银质首饰,因为按照藏医的理解,微量的银元素对人的身体是极有好处的!用这个银碗,早晨倒一些水喝下去,会对身体有好处的。每个藏民家里都会有三种碗,银碗、木碗和瓷碗。我们和内地汉人的观念不同,花上几千块钱,买一支对身体终生受益的银碗,总是会比好虚荣买一件昂贵的衣服要划得来。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买一支银碗呢?”我听得出,她的大部分话题是围绕着银制品。接着,她又拿出了一把银梳子,给大家介绍其藏医用银梳子刮痧的法子。这把银梳子很快在众人的手里传递着。
   最后,女主人讲完了话,带着大家走下楼,来到了停车场旁的一个棚子里。那里有许多摆着银器的摊位,还有许多老艺人在那里正在制作银器。银器被雕刻得极为精美,有周身布满纹饰的银碗,据说是用工布藏人的独传技艺打造的双层银碗。还有各种首饰和筷子、梳子一类的器具。女主人说得对,工布藏族的确是一个心灵手巧、善于制作的民族的。
  
   2016年6月13日至14日

共 47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旅游,做客藏族伍巴村,细腻的文笔描述了负责接待旅游团的藏族女人的好客、热情,穿着的城市化,美丽的脸上也有着保养过的痕迹。对臧女家进行了参观,对小村的概貌,藏族的情况,工布藏族藏族的情况,藏族的婚姻风俗,银腰带的作用于象征以及银饰的制作都作以详细描述。并且对以往和现在的藏族人们的生活做一对比,翻身农奴真正得到了解放,过上了好日子,写出了藏族人民如今的好生活和对政府的好政策的满意程度。佳作,推荐共赏!【编辑:秋天的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6-07-01 17:59:39
  文笔细腻的记录了到藏族伍巴村做客的详细过程和所见所闻。让读者了解到藏人如今的生活状况,风土人情,藏人对社会的认知度。问候作者!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回复1 楼        文友:翔鹤掠雲        2016-07-01 18:18:55
  编辑辛苦,向你问好致意!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