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无私奉献者赞(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无私奉献者赞(散文)


作者:思源 童生,571.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76发表时间:2016-07-02 21:02:23
摘要:这就是李毅老师,一个看似平凡的人物,却以自己的行动,抒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有人赞美青松的挺拔坚强,有人赞美红梅的不畏严寒,有人赞美翠竹的不屈品格,有人赞美小草的生命顽强......我赞美人世间那些默默无闻、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者,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无私奉献的人,他们看似平凡,却以自己的行动抒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一、学生爱戴的“灵魂工程师”
   在延长教育界,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他中等身材、身体微胖、头发稀少,眉宇间那几道深深的皱纹,镌刻着他人生的沧桑,他就是躬耕于我县教坛三十多年的李毅老师。
  
   1.艰难的求学经历
   李毅是延长县安沟乡北阳人,1959年11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9岁多的时候,开始在本村上学,那时赶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北阳村正好是一个知青点,村里的老师就由北京知青张莉、高峰等人担任,因此他受到了良好的基础教育。张莉老师在自习和课余时间经常给同学们读一些文学名著,如《红岩》、《青春之歌》、《欧阳海之歌》等,还给同学们讲雷锋、邱少云、黄继光的故事。在他脑海里记忆最清的是,有一次张莉老师给同学们讲了西藏农奴因交不起租被凶残的农奴主用马拖死的悲惨故事,善良的李毅下课很长时间了,还在那里为可怜的农奴之死哭泣。这个故事使他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国家贡献力量。后来他到了镇上中学,和许多孩子一样他是第一次离家上学,每天要走好多山路,但他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走,晚上摸黑回来,天天如此,风雨无阻,一直到初中毕业。1976年,李毅在学赶大队上了高中,由于那时提倡勤工俭学,在校期间他是半天学习,半天劳动,所以他并没有学到多少知识。毕业后,又到延长中学上学。他学习非常刻苦,经常一个人点着蜡烛学到深夜。1978年正赶上全国高考制度恢复,李毅参加了考试,不幸的是他落选了。无奈,只好回到村里担任了村里的民办教师。同年11月他又到县中补习,第二年又参加高考,但事与愿违又落榜了,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灰心,继续在村里边教书边复习。1980年7月继续参加高考,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毅考上了榆林师院中文系。李毅考上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山村,父老乡亲们都羡慕李毅的父母养了一个成器的孩子。
   1982年7月,李毅老师从榆林师院毕业,他先后在延长中学、安沟中学、黑家堡中学、延长职业中学、七里村中学、延长第二中学任教。多年以来,李毅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凡是听了李老师课的学生,都夸李老师的课上得好,诙谐幽默、生动有趣。的确如此,李老师的语文教学总是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启发学生的思考和领悟,同时注重强化“三多”训练:多读、多思、多写。尤其是他的作文教学很有独到之处,他总是先让学生相互交叉批改,并要求学生将评语写在一张纸上,然后交上来由他再一一点评。作文发下去后,又让学生自改,这样久而久之的严格要求和训练,学生们的作文能力和欣赏水平快速提高。他常说:“老师就像一桶水,而学生就像一杯子,如果老师没有足够的水倒给学生,那将是一名不称职的老师。”1986年9月他考上了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函授班,1989年10月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本科专业。由于教学成绩突出、业务水平高,他先后多次被市、县、学校评为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
  
   2.绝不放弃一名差学
   在现实生活中,李毅既是一位严师,又是一位慈父。回想起92年他在职中任教的时日,他感慨万千。当时他担任电工班、建筑技工班的语文教学,同时还兼任电工班班主任。由于技工班的学生来源复杂,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打架、赌博,甚至逃课是常有的事。作为一名教师,李毅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此他经常耐心给学生做思想工作,他经常给学生讲:“人不应该不学无术,要做社会上有用的人才。”为了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他经常家访。有一个学生叫王波,经常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参与打架和赌博,为此他伤透了脑筋,不知道教育过多少次,可是王波仍屡教不改我行我素,但他没有忘记“我不会放弃一个学生,哪怕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学生”的诺言,仍然在寻找教育王波的恰当办法。一天早上,在上课时他发现王波同学没来上课,几经打听才找到王波的家,发现大门紧锁,通过向邻居打听,才知道王波同学因昨晚跟人打架被派出所拘留了,家长也被叫去谈话了。李老师只好向派出所赶去,好在事态不是很严重,派出所的同志同意王波同学返校继续读书,但条件是王波必须付清被打学生的医药费。可一提医药费就把王波的父母难住了,因为他们没有工作,平时靠着打工和捡破烂维持生活,哪能一下子拿出700元医药费呢?了解情况的李老师二话没说,从自己的包里拿出钱交了。其实当时的李老师工资并不高,一个月也就是二百多元。在李老师耐心的教育和帮助下,王波想换个人似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最终考上了如愿的大学。
   如今,李老师已经退休多年,但那些曾经被他教育的差生们却没有忘记他,每逢过年过节都会来看望他。每当谈起这些事情的时候,李老师总是自豪地说:“能够转化一个差生,就等于改变了这个学生一生的命运,这是我作为老师最大的骄傲!”
   这就是李毅老师,一个看似平凡的人物,却以自己的行动抒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二、疙瘩村人民心中的“红叶”
   我喜欢红叶,喜欢红叶灿若晚霞的色彩,更喜欢红叶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甘为泥土的精神。
   十月中旬,秋高气爽、凉风习习,我们一行十人驱车前往大宁二郎山,经过一路颠簸,终于到达二郎山脚下。一下车我们就被二郎山雄伟的气势所吸引,那高高的山峰直入云霄,那苍翠的松柏,或挺拔直立,或俯仰生姿、根扎岩石……当然,最吸引人眼球的还是那火一样的红叶,漫山遍野,层林尽染,让所有的人为之兴奋为之欢呼。
   就在我们欢呼雀跃准备登山时,一位延长籍大宁好友向我们提议在登山之前,先去参观位于二郎山脚下金疙瘩村北京知青程炜创办的“程炜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再来欣赏这美好风光。
   这是一个不错的提议,对于北京知青程炜我早有耳闻,今日得偿一见,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大家怀着仰慕的心情向程炜的山庄出发。
   汽车沿着弯曲的山路行至一个山坳处停下后,我们走进一所大院。院子宽广平坦,院子上边放满了晾干的玉米,几位农民坐在旁边化着玉米,见到我们的到来热情地打着招呼。眼前的情景,让人立刻感觉到一股浓浓的乡情。紧邻院子的围墙内还有一座院子,院子上边有一排依山而建的石窑洞。院子下边的围栏内种满了果树和蔬菜,一颗颗红红的果子挂满枝头,一串串火红的辣椒惹人喜爱。听到声音,从窑洞里走了出来一位身着红上衣、皮肤黝黑的老太太。大宁好友介绍,这就是程炜总经理。真难相信眼前这位朴实无华、热情好客的长者,就是放弃优越舒适的城市生活只身返回山区扶贫开发的知青!只见她脚下一双帆布鞋沾满了泥土,在她身上再也看不到城市女人养尊处优的娇气,有的只是献身山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和气概。
   在程炜的扶贫开发公司办公室里,通过墙上扶贫公司简介专栏以及程炜助学扶贫纪念照,让我们对她有了全方位的了解。
   40多年前,风华正茂的程炜响应党的号召,告别父母,从北京来到山西临汾插队,从此她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并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感情。1978年她随潮返回北京,然而她始终牵挂着贫穷落后的山区、贫苦的劳动人民,她没有忘记她曾经的诺言,1997年,在全家人的支持下,已是48岁的她,带着家里仅有的20万元自愿回到家乡扶贫。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她用她的勤劳和智慧帮助金疙瘩村修起了幸福小学,使许多失学儿童重新返校,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想尽办法集资为村民拉上了电,安上了手机信号塔,修建了旱井;她四处筹资修筑了大宁县城到金疙瘩村的公路,结束了金疙瘩村道路不通的历史;她率先垂范,投资4.8万元承包了7座荒山50亩田地,用8年时间种了6万多棵树树苗,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培养示范基地;她还免费给农民发放核桃树、枣树,试验培育杂交羊,想尽各种办法帮助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当然最值得称赞的是,程炜公司在扶贫开发的同时,还开发了二郎山自然风景旅游区,筹办了中国知青博物馆。
   看着她充满自信而又饱经沧桑的脸庞,我不由得产生了一个疑问,就问道:“程总,您想家吗?”我的提问让她沉思了一下转而微微一笑,感慨地说道:“想啊!但在这里我很充实,每天有做不完的工作,再说这里经常有北京知青以及像你们这样的客人来看我,我也就不怎么想了。”
   在临别之际,程总一再挽留我们吃饭,被我们婉言谢绝了,最后在她的要求下每个人都在签名簿上留言,我不加思索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乐于奉献的人,永远都是幸福的人,她的事业永远都是壮丽的!”
   走出程炜的山庄,带着无限感慨,我们再次来到二郎山脚下。我们一路欢歌笑语,穿梭在山岭间,一边倾听二郎神追日的故事,一边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一阵微风吹过,扑鼻而来的松柏与枯草夹杂的芬芳,沁入心扉,竟忘却了路途的劳累。放眼望去,那连绵不断的群山犹如一匹匹奔腾的骏马横亘在晋西大地上;那满山翠绿的松柏与暗红的红叶相间,犹如一幅美丽多彩的风景画,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再看那随风飘落、甘为泥土的红叶,我心一动,程炜,程炜不就是一片红叶吗?不就是金疙瘩村人民心中的红叶吗?

共 37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文章讲述了两个平凡人物不平凡的人生。李毅老师躬耕于县教坛三十多年,把青春献给了教育事业,自己却无怨无悔。1959年11月他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村里的老师都是有文化的知青担任,他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师范院校。大学毕业后,他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深造,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教学成绩突出,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对待学生,他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写出了不平凡的人生。二郎山看红叶,看似写景,实则写人。作者一行参观了二郎山脚下金疙瘩村北京知青程炜创办的“程炜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感受到了程炜献身山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和气概。正像满山的红叶,甘为泥土,根扎岩石,乐于奉献。文章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这些无私奉献者们的无比敬佩之情。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6-07-02 21:03:56
  感谢思源老师赐稿荷塘!荷塘因您更精彩!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阿巧        2016-07-02 21:05:46
  两个平凡的人物,他们用真情书写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行文流畅,结构严谨,抒发了对无私奉献者们的无比崇敬之情。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3 楼        文友:阿巧        2016-07-02 21:06:16
  问候老师!祝愿您在荷塘创作愉快!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6-07-03 10:43:02
  无私奉献,是世界上最高尚最壮丽的思想境界!欣赏学习让人感动的精美文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