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故事】不可说(散文)

精品 【江南故事】不可说(散文)


作者:烟波蓝儿 布衣,184.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75发表时间:2016-07-05 11:30:46
摘要:他躺在“ 谦亭 ”里她曾卧过的榻上,手里攥着的是她的秀发和着他的手迹绣制而成的手帕。曾经的幕幕犹如眼前:一病妇倚窗口授,一衰翁榻前笔录;她的绣品,她的诗,还有她的音容笑貌。不可说,不可说,唯有思念诉千绪。

江南的烟雨里面氤氲的一场情事,犹如那块绢布上错落有致的针脚。就在可解不可解之中,可念不可说。
  
   一、他们
   他躺在“谦亭”里她曾卧过的榻上,手里攥着的是她的秀发和着他的手迹绣制而成的手帕。曾经的幕幕犹如眼前:一病妇倚窗口授,一衰翁榻前笔录;她的绣品,她的诗,还有她的音容笑貌。不可说,不可说,唯有思念诉千绪。
   如若当时的他没有被任命为审查长,也就不会与她有什么牵扯,甚至一辈子都不会相识吧。偏偏命运的齿轮总是这般,咬合了二人却也牵绊半生。
   那年,他们在南京初识,竟还是因着他人的绣品。已年近60的他,身为清末状元三品官衔,担任江苏咨议局议长;36岁的她,因刺绣名噪天下,担农工商部女红绣工科总教习。
   短暂的一面却让他领略到了她的刺绣才华,也让她感受到了他的人品才情。他是张謇,她是沈寿。此后的时间里,张謇便深深地记住了沈寿,之后的四年里开始多次邀请沈寿到南通教习。
   时转到1913年间,正是南通女红传习所建造期间,张謇第五次致信沈寿,恳切邀请她到传习所任教。她终于被张謇所感动,又恰逢清廷退位,沈寿于1914年10月来到南通女子师范附设女工传习所任所长兼绣科主任。
   在教学中,沈寿主张“外师造化”。绣花卉时,她摘一朵鲜花插在棚架上,要学生一面看一面绣。绣人物,她则要求学生把人的眼睛绣活,绣出人的精神来。之后的几十年,江南的刺绣人才皆为沈寿所授。
   多年的潜心研究,让沈寿的技艺更是在教学阶段达到巅峰,她抱病绣制的杰作《耶稣像》,用一百余种丝线绣成的面部,表情逼真,绣工精细,甚至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的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奖,当时的价值是一万三千美元。而张謇更是将这幅佳品视为国宝,派人送往江苏南通博物院。
   可是就当她站在荣誉最高峰的时候,她的丈夫却在她出国领奖之际连娶了两房姨太太。这让生性好强、性格上又有洁癖的沈寿绝对不能够容忍,夫妻关系早已名存实亡。
   旅途的疲劳,丈夫的寡情终于让本就弱不禁风的沈寿陷入了疾病之中。但是那个风流的丈夫却并没有因此而回心转意,反是远远地躲在上海。张謇望着病榻上面容憔悴的人儿,痛在心里,只一句“遇人不淑”包含了心中多少悲痛。
   他开始一边四处求医为之诊疗,一边收拾好自己的“谦亭”,将她从传习所的宿舍迁到环境清静的家中静养。
   为了排解沈寿养病期间的寂寞无聊,张謇甚至为了不让她觉得不自在,便收了她做学生亲自教授诗词。他从《古诗源》里选出73首古诗进行抄写标注,连平仄都做好标记,装帧成一本完整的小册子并且题名为《沈寿学诗读本》。
   他对于她的爱慕之意渐渐也在诗作中表现出来,用“比翼鸟”“鸳鸯”这些美好的事物大胆而直接。而她一介女子,即便再动心又能作何。只得将静默的风一样的心事藏于诗中:本心自有主,不随风东西。
   他亦是明了,更多了心思照扶她,他当然知晓着这样幸福的日子却也是长久不了的。那榻上的人儿,恐怕也是不能留在自己身边了。那《雪宦绣谱》该是抓紧誊录了,他一定要让这心血在她眼前出版。
   是她的纪念,更是他们的纪念。“无一字不自謇出,实无一语不自寿出也。”
   在她去世前后的5个月中,他写有的93篇日记之中有34则是记录她的病情及其死后悼念之事,他对她的感情一直氤氲在风里,不能说也不用说,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七月十五,去年此夕,雪宦坐药王庙外看盂兰会灯船也。”
   “九月十日,移柩至黄泥山。人生至此,方事都已……
   他的《寄雪君》
   一旬小别宁为远,
   但觉君西我已东。
   留得俐花朝夕伴,
   绿梅个子碧桃花。
   她的《题画绣呈蔷师》
   虚堂寂无人,清风动爽簌,几尺青琅奸,一双红绶带;
   何时到屏幛,午倦目与会。
   总归是那样高傲却又倔强的女子,总归是有回应的,总归,她亦是对他有情意的。
   1920年,余觉终于从上海来寻沈寿了,可谁曾想,为的竟然是块金表,更是对于病榻上的妻子理也不理。她也是再也不想见着这副嘴脸了。
   她病重时,张謇经常会写信慰问,其中有一封是这样写的:热日易感,切勿俯头绣事,小卧最好。便人去,俯书敬问谦亭主人安否?謇,八月廿六日九时。
   入秋的时候,她的病情重了不少,更是自知病已无可治愈,陪在张謇身边的日子也越来越少,她开始了生命中最后一件作品。借着生病掉落的秀发将他送的手迹绣成“谦亭”二字,掉发不够了就将自己的长发剪断,和着自己的心意一起绣进那块绢帕。
   而他在收到绢帕的那一刻更是再也压制不住动情,老泪纵横赋了诗句作为答谢:
   枉道林塘适病身,
   累君仍费绣精神。
   美意直应珠论值,
   余光犹压黛为尘。
   此情天可鉴。
   1921年6月8日夜,张謇依旧如往常10点入睡,却在11时45分忽然惊醒,再想入睡时便听到下人传来的噩耗,沈寿已然病逝。
  
   二、她
   撑开的油纸伞散出的香气,半遮的伞面,还有精细雅洁的一截裙裾,和着小桥流水人家。那嫣嫣然的姑娘,不是雪君又是何人。
   1874年的时候,江苏吴县阊门海宏坊的一个古董商的家里诞下了一个婴孩,竟然出生伊始就带着清秀可人的模样,不俗于世的气质便注定了她传奇的一生。她的父亲沈椿,强习书史,研究盐法,曾在浙江任盐官。他酷爱文物,富有收藏,后来开了一个古董铺。她的母亲宋氏,是苏州城外木渎一带的女子,出于“苏绣之乡”又怎能无春风之指?
   雪君排行第5,从小便随父亲识字读书,更是养出了一身闺秀之气。家藏的文物字画,给了她丰富的艺术熏陶,娘亲和外婆灵动的手指,更是拨动了雪君心灵之中蓄势已久的美丽琴弦。
   苏州城外的木渎一带,几乎家家养蚕,户户刺绣,是名副其实的“苏绣之乡”。小时候,雪君经常去那里的外婆家,不知是有意抑或是潜移默化之中,她开始对奇妙的苏绣艺术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雪君的姐姐沈立也是一个温婉的水乡女子,带领着雪君,7岁弄针,8岁学绣,正式开始了为之付出毕生精力的刺绣生涯。
   雪君天资聪慧,又十分好钻研,学绣进步非常快。起初,她只是绣些花草之类,都是些实用性的绣品。后来索性将家中收藏的名画作为蓝本,开始绣制艺术性的作品。就这样,16岁的姑娘成了苏州有名的刺绣能手。
   1日,雪君立于庭中,树下舞针带笑,皓齿明眸的样子令人痴迷。这一幕刚好被路过沈氏店门的白面小生撞见,好生着迷。小生余觉生怕错过了机会,赶紧托人打听了才得知此女子尚待字闺中,便动身找人说媒。
   余觉,浙江山阴人,少时便聪慧胜人,16岁便应县试,一举而得。
   20岁的雪君正是烂漫的时候,看到才华横溢的余觉也是倾了少女心思。怎奈沈母疼爱女儿,便发话说:“吾家虽地薄,但小女要嫁,那是非孝廉公不可。”余觉听后也真的是发奋苦读,果然中举,娶得美人归。
   雪君同余觉成婚之后,夫妻恩爱有加其乐融融。余觉才气过人,书画皆盾;雪君更是十指春风,针技非凡。夫妻俩一个以笔代针,一个以针代笔,画绣相辅,实在是相得益彰。就这样,沈雪君的绣技越来越出神入化,“绣圣”“神针”的名号开始流传开来,一时声名鹊起。
   光绪30年间10月,适逢慈禧太后70大寿。经历过八国联军逃难的老佛爷总是要做做样子的,于是懿旨说,做寿不要太过铺张,命令臣子不得献寿。官场上沉浮了那么久的人臣又怎能看不出这样的障眼法,他们开始更加拼命的寻找奇珍异宝进献,以讨老佛爷欢心。
   余觉有一位朋友,叫单束笙,供职于清廷工商部。一日见雪君之作品便挪不下目光了,赶紧私下里提议余觉,让雪君绣寿屏进献给老佛爷。
   夫妻二人从古书中选出《八仙上寿》图和《无量寿佛》图作为蓝本,很快勾勒上稿。雪君倾注了很多心血于这两幅图上,从用针到配色,绢布的材质到针法,全部都反复斟酌研究。经过三个月时间,终于绣成了一堂八幅的《八仙上寿》图,以及另外三幅《无量寿佛》图。
   绣成之后,余觉辗转托人,终于呈献给清宫。慈禧老佛爷看见之后后,先是惊讶了一番,然后满脸笑容召见雪君夫妻二人,并且赐了座位。
   慈禧看着几幅绣屏,用手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嘴角不时露有笑意。满座寂然的时候,轻启薄唇:此为绝世神品。
   然后授予沈雪君四等商助外,还亲笔书写了“福”、“寿”两字,分别送给余觉夫妇。从此,沈雪君更名为“沈寿”。至此,天香阁主人名声大噪,沈寿成了名副其实的“绣圣”。
   1907年的时候,清朝农工商部开始设女子绣工科,旨在专门培养刺绣人才,由沈寿担任任总教习。虽然学生多为吃皇粮的贵族子女,但她在刺绣方面的研究却从未懈怠。1904年11月,沈寿同丈夫一起去日本考察,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外国美术教育经验学习。回国之后的沈寿开始在中国传统绣艺的基础上加入日本的美术表现手法来制作绣品,同时她的丈夫余觉也并不闲着,融合西方绘画用外光来表现物体明暗的手法来进行蓝图的创作,夫妻二人一起创造了独具风格的“仿真绣”。融合了他国精髓的作品,使得绣品画面更加富有立体感,更加精致地再现了大千世界的真实风貌,开创了苏绣的新纪元。
   正是因着她愈来愈高的名望,才有了和那个人有了一段可解不说的故事,如江南那些个小儿女情事一样。
  
   三、他
   张謇,字季直,清末状元。咸丰三年(1853)出生于长江北岸通州,少年有志,却总是应试名落孙山,郁不得志。
   先生怒斥:你已无望,如十千人考试,取九百九十九人,不取的那一名一定是你!
   至此张謇羞愧无比,于床头、案头大书“九百九十九”五字,发奋苦读,到了40多岁的时候终于大魁天下,夺得状元。
   进入官场后,他同文武百官迎接慈禧从颐和园归城,适逢大雨,许多花白胡子的耄耋大臣亦跪在地上接驾,弄得满身泥污,宛若落汤鸡。那坐在龙凤大轿上的老佛爷却是连眼皮也不抬一下。这件事情从此在张謇心中留下了一根锐刺,这岂是胸怀大志的人所能忍受的。喟然长叹后,他终于看清朝廷的迂腐,实业才是兴国之本,再也不能固步自封了。至此辞官而去。
   回住处后他在笔记中写道:“愿为小民尽稍有知见之心,不愿厕贵人更不值计较之气;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从此隐退之心已生。多年后忆及此事,张謇说就在那一刻,“三十年科举之幻梦,于此了结。”
   千百年来,中国文人皆以金榜题名,登科入仕为终极正道;而中状元做宰相,成为封疆大吏匡扶天下则是大多士子的一生梦想。至于工商末技则为士大夫不齿,弃儒经商,无疑被视为是离经叛道之举。因此当张謇1895年底宣布弃官下海经商之时,朝野震惊,而他本人则被一些人看作了疯子。
   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首屈一指的实业家。他办的大生纱厂是我国最早一家规模较大的纺织厂,他是“中国第一个实业大王”。不但如此,在中国“建设文化产业”方面,他的成绩也是数—数二的。他创办了我国第广所师范学校——南通师范学校、第—所纺织学校——南通纺织专科学校、第一家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他热心文化事业,创办了伶工学社,建立了当时闻名的更俗剧场,请梅兰芳、欧阳予倩演戏,把南北两大艺术家汇合在一起,共同切蹉戏曲艺术。为纪念这次艺术盛会,还建了一座“梅欧阁”,并刊印《梅欧阁诗录》。张謇热心文化事业,丰富了地方文化,也培养了艺术人才。少年赵丹,就是常常在更俗剧场蹭戏,开始喜欢表演,走上艺术之路的。
   他曾说:“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却不与草木同腐。”他切切实实做到了这一点。
   虽然,他—生当官时间很短,只在民国初年做过一段时间实业总长和农商总长。但可以说,如果没有张謇,中国近代政治史的不少章节将改写。比如,由于他的举荐,袁世凯才得以脱颖而出,建立军功,从而走上霸业;戊戌变法后,慈禧最初想将光绪置于死地,张謇积极参与营救光绪活动,他鼓动当肘的两江总督刘坤一上奏保驾,并起草奏折《太盾训政保护圣躬疏》,使慈禧不敢对光绪下毒手。1900年,义和团起事,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张謇奔走于沪宁汉,串联总督张之洞、刘坤一等,倡议和促成了“东南互保”,有效地制止了中国进—步走向混乱和分裂。
   1910年,清政府在南京举办南洋劝业会,时任江苏咨议局议长的张謇被任命为审查长。当时有一幅顾绣董其昌书。大屏需要鉴定。顾绣是明代上海露香园颇名世家的女眷所绣作品,很有名望;张謇听说沈寿的绣艺高人一筹,特地请她来鉴定真假。绣品刚展开,沈寿即断定为真品,问其何以断定,她说:“一看针法,便不难辨出。”

共 665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看完此文,不禁感叹,原来清末“实业状元”张謇与苏州有名的绣女——沈寿,有这么一段“不可说”的乱世情缘。前天晚上回味电影《建党伟业》,刚看到过“张謇”,没想到今天就欣赏到这样一篇文章,这亦是”不可说“的缘吧!说实话,写这样的散文是有难度的,首先,要尊重历史事实,其次,要能够把历史记载提炼,用自己的文字以及情感写出来,在这一点上,阿蓝做得非常好。散文讲述了清末时期,苏州有名的绣女——沈寿,和张謇,余觉的情缘纠葛。沈寿原名沈雪芝,十七岁便因一手刺绣的绝活名动江南,后因两幅刺绣佳作,而得到慈禧太后的赐名,改名沈寿。原本,沈寿与她的丈夫——余觉,有着美好的相遇,早年的婚姻生活也算是幸福美满,但无奈,男人总是易变心的,却不想余觉心变得太快,变成了铁石心肠,在沈寿出国时居然连取两房姨太,真可谓是小人寡情,狼心狗肺!幸好,老天开了眼,伤心欲绝的沈寿在四十多岁之时,遇到了年已六十的”清末状元“——张謇。一个是温婉美好的佳人,一个是白发苍苍的“大老板”,在清末乱世中,注定会有一段传奇的故事。像张謇这样的人物,一般的女子是不可能轻易打动他的,但是沈寿,却深深地打动了他暮年的心。可就算打动又能如何呢?清王朝虽然已经毁灭,但那种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却深深地禁锢着张謇,也禁锢着沈寿的内心,哪怕张謇如何的倾慕,甚至恋爱沈寿,他也只能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来待见,照顾后来生病的沈寿。沈寿呢,都说江南女子多情,沈寿又怎会没有丝毫的情意与感动,但她不能逾越道德与伦理的鸿沟,当然,张謇也不能如此。张謇对沈寿的那种“不可说”的情感,是“发乎情而止乎礼”行为表现,既然不能与她成就一段姻缘,那就在她活着的时候让她开心,在她生病的时候好好照顾她,在她有限的生命中,让她去感受无限的心灵之美。后来,沈寿因病去世,五年后,张謇也相继离世,这段清末乱世中“不可说”的情缘,也瞬间消散了,只留给后世人一段津津乐道的传奇。张謇在临走前,把沈寿亲工绣制的几件刺绣绝品传给了他的后代,再后来,这几件稀世珍品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至此,一切的故事都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阿蓝的文笔非常棒,文章书写流畅,叙事明白无碍,文章的布局也很好,分开段落的叙述,让复杂的历史事件精炼简单,也让读者有了回味和感悟的空间。最后,很喜欢散文的标题《不可说》,情不可说,一念之间;人不可说,造化之间;事不可说,因果之间。倾情推荐赏阅。【编辑:沐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706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沐风兮        2016-07-05 11:41:42
  阿蓝的文笔越来越好了,很喜欢你的叙事方式,加油哦!
2 楼        文友:沐风兮        2016-07-05 11:43:46
  历史古典题材的文章,有依据可写,能写的人很多,但能写明白,写好的人却很少,阿蓝,再加油!
回复2 楼        文友:烟波蓝儿        2016-07-05 12:17:12
  确实是不太好写,要么容易成搬用历史,要么容易掺杂自己过多想象,总之这一篇算是个尝试,不足之处还有很多。感谢沐沐细心编按,祝夏怡。
3 楼        文友:里格        2016-07-05 12:56:04
  又换了马甲哈。。。。。。
回复3 楼        文友:烟波蓝儿        2016-07-05 13:10:38
  哪有换 这不就最开始注册的那个嘛╮(╯_╰)╭
4 楼        文友:樱水寒        2016-07-06 13:53:55
  蓝儿的故事和语言都不错,但是细节依旧得注意哦。
樱水寒
5 楼        文友:随风逐梦        2016-07-06 14:05:45
  阿蓝的文章确实不错~这种以历史人物入题的文章,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万万写不出来的~
落花谱锦瑟,馨墨描相思。
6 楼        文友:河南雪儿        2016-07-15 08:23:50
  不可说的深情眷恋!欣赏阅读,感谢赐稿江南,雪儿敬茶问好
河南雪儿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