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现代诗歌 >> 【山水】不朽的征程(光影·组诗)

编辑推荐 【山水】不朽的征程(光影·组诗)


作者:冬絮 秀才,2345.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62发表时间:2016-07-06 05:27:43
摘要:浴血罗霄/ 红土地与红都横空出世 /我的苏维埃/ 镰刀铁锤披荆斩棘的里程碑 /八角楼不熄的灯火 /信仰在红领章红帽徽上闪耀 /热血点燃青春/ 昂首嘶鸣北上的战马 /向你告别/ 带上你的火种出发/ 沙洲坝/ 我为你留下一口水井.


   红都别
  
   浴血罗霄
   红土地与红都横空出世
   我的苏维埃
   镰刀铁锤披荆斩棘的里程碑
   八角楼不熄的灯火
   信仰在红领章红帽徽上闪耀
   热血点燃青春
   昂首嘶鸣北上的战马
   向你告别
   带上你的火种出发
   沙洲坝
   我为你留下一口水井
  
   注:当年毛委员为瑞金沙洲坝人民挖一口水井,后来人们在井旁立块牌子,上写“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毛主席”。
  
   不朽的宣言
  
   亘古罕见的宣言
   两万五千里的浩浩长卷
   笔墨如此浓重
   血色铿锵义勇决绝
   用强渡湘江的血流成河宣示
   共产花开
   用遵义城头北斗七星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的大智大勇
   用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的舍生忘死
   用翻越雪山的衣单和红辣椒
   一瓶烈酒
   用跋涉草地沉没沼泽的身躯举起
   不死的拳头
   用攻占天险腊子口的红旗漫卷
   用吴起镇的战马嘶鸣
   与会宁的礼炮
  
   播种者
  
   怀揣信仰的播种者
   在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的征途
   用艰难的点葫芦把使命扛在肩头
   播撒两万五千里火种
   在天险惊涛
   在濒临绝境的皑皑雪峰
   在荒无人烟的茫茫沼泽草地
   在积贫积弱的黄土高原
   点燃燎原的星火
   唤醒雄狮
   为奴隶的母亲砸碎锁链
   从奴隶到将军的儿子
   扛起一个民族
   独立自由与解放的大旗
  
   注: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方面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国民党称此为“流窜”。1934年10月10日晚6点12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部队共八万六千人,分别自瑞金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从而开始进行红军打败国民党的转折点。转移时经过: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意义: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长征胜利的标志: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革命力量,长征是一部艰苦决绝的斗争史诗。

共 10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不朽的征程】组诗三首,《红都别》描述的是革命领袖毛主席从年轻时代就胸怀一腔热血,立志救国,离开革命发源地瑞金,去寻找救国真理,而离开后,那里的人民永远记得他为大家挖的水井。《不朽的誓言》和《播种者》讲的是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工农红军满怀革命热情,传播革命火种,为追求革命真理,拯救中华儿女于水深火热之中,历尽千辛万苦,甚至付出生命,经历二万五千里艰苦卓绝的长征,而最终赢得胜利。说明以人民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革命力量。诗歌语言充满激情,饱满有张力,感染力很强。感谢作者赐稿山水!推荐欣赏!问好作者!遥握夏安!【山水神韵编辑:眉间心上】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眉间心上        2016-07-06 05:31:51
  一首充满激情的革命篇章,鼓舞人心!问好作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