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药(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药(散文)


作者:江西朝颜 童生,56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32发表时间:2016-07-06 11:20:46


   一辆板车像出弦的箭从我身边掠过,朝圩镇的方向射去,带起一阵猛烈的风。我从来没见过跑得这么快的板车。倏然间瞥见一具跟随车身剧烈摇晃的身体,还有一张煞白的脸。她面无表情,双目紧闭,凌乱的头发遮盖在上面,不时向着四边飞散。我惊愕地发现,那是村子里琪的奶奶。这个身材高大,平时沉默寡言,干起活来像头水牛牯的女人,她怎么就躺在了板车上?
   马路边上有村民窃窃私语,交头议论:“可怜的运琪嫫,八成是喝了药了,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想不开。”
   药,自然是那种可以致人于死地的农药。在麦菜岭,每个家庭里都常年备有一种或几种农药:甲胺磷、乐果、杀虫双、杀虫迷、乙草胺、敌敌畏、六六粉……它们被洒在田间地头,对抗着与人争食的各种害虫,还有老鼠。但是有的时候,它还成为一些人杀死自己的武器。
   那些年,这样的场景在乡村大地反复地上演。我不止一次听大人们说起过,某某村的某某人,喝农药自杀了。是的,只需从床底下任意拎出一瓶药,都足以致人于死地。当一种死亡方式显得如此方便快捷,它不可避免地被人一再效仿。
   但是在我们村,亲眼目睹一个人以这样极端的方式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这还是第一次。况且,这个人一向性格平和,与世无争,连拌嘴的小事也极少和她发生关联。
   于是,各种各样的猜测甚嚣尘上。
   “多半是有鬼找上了她。”
   “就是啊,桥头的那个女人也这样,早上还高高兴兴地吃了饭,吩咐孩子上学,谁知中午人就硬在了床上。”
   “我还听说呢,排脑有个女人,莫名其妙地整天在地里转来转去,人家问她做什么也不吭声,晚上就喝了药没了。”
   这样的言说令我惊恐如暴露在猎人眼前的小兽,仿佛周边围绕着各种鬼魂,只要他们愿意,随时可以取了我的小命。经过荒野的时候,我总是加快了脚步,从不朝路旁的坟墓看上一眼,生怕开罪了哪位孤魂。
   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喝药的十之八九都是女人,难道鬼魂更乐意纠缠上她们?
   琪的奶奶最终是救活了过来。只是她更加沉默寡言了,任何人也休想从她嘴里打探出喝药的原因。她已经守寡多年,夫妻不和早无从谈起。如果说是婆媳问题,可是没有一个儿媳妇承认最近与她有过摩擦。或者儿子不孝,也似乎证据不足。那两个发疯般把板车拉得呼呼转的人,不就是她的儿子吗?如果不是跑得快,兴许她就没命了。
   后来我在一本书上读到弗洛伊德对玛丽·波拿巴说的话:“尽管我对女性心灵作了三十年的研究,但是,还没有回答而且始终也无法回答的一个问题就是:‘女人需要什么?’”是的,她们需要什么,难道仅仅是足以安放肉身的一间屋子,以及足以蔽体的衣衫和果腹之物?当琪的奶奶沦为寡妇,子女们像离巢的鸟儿各散西东,她从此做一个人吃的饭,洗一个人穿的衣,行一个人行的路,说一个人说的话,独自面对一个个漫长而凄清的寒夜,有谁曾经诘问过:“她还需要什么?”又有谁,懂得她长久的虚无与一念而起的绝望。
   时间渐渐掩盖了一桩不同寻常的事件。琪的奶奶仍然像一头铆足了劲的牛那样干活,把田里的菜侍弄得生气勃勃,把家里的牲畜饲养得膘肥体壮,仿佛死亡是一件极其遥远的事。
   二
   但是很显然,琪的奶奶开了一个很不吉祥的头。喝药可以不死,却能把家里人吓个半死。如果那个一直不肯听话的人,因为害怕对方的死亡而从此服服帖帖,这多少会让人觉得是个很好的主意。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之家,一个主妇的离去,对家庭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它意味着男人再娶的艰难,一则没钱,二则人家一听说老婆是因他而死的,先就有了反感。还有孩子从此将孤苦伶仃,洗衣做饭,呵护教诲,光靠男人怎么行呢?别看很多男人平时视老婆如草芥,动辄骂骂咧咧,拳脚相向。但女人真要寻短见,他还是害怕的。
   就像是平淡生活中的一幕剧,生旦净末丑,总有些角色要轮番登场。当我的记忆重新回到八十年代末的麦菜岭,娣的面容浮现在我的眼前,苍白,肿胀,上面写满了无奈和悲哀。她为丈夫生下了三个壮壮实实的男孩,她勤勤恳恳不停劳作操持家务,这些都并不足以令丈夫宠爱她,专一于她。那个高大魁梧,浑身散发着狐臭的男人,他的荷尔蒙也像狐臭那般浓烈旺盛,染指别的女人成了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况且,他还是一个村民小组长,有着更多的机缘和便利去实施他所热衷的事情。那些年他的风流韵事在人们的茶余饭后广为流传,甚至有人直接指出某人家有一个孩子和兄弟姐妹一点也不像,其实就是他的种。
   娣曾经用哭泣和哀求阻止过他的男人继续四处狩猎,甚至请来娘家人“做外事”(即以家族的势力教训威慑男人,以替本家姑娘出头),但是一丁点用也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前面两项都失败了,那么只剩下第三项自杀了。跳河断是不行的,村子边的小河连小腿都没不过。上吊想必是极痛苦的,也容易因失手而真死掉。喝药有村人示范在先,娣深觉此法可依矣。终于在某日又一次闻到丈夫身上的腥味时,娣举起了药瓶。
   自然娣没有死成,这出戏她演得极其成功。人完好无损地回来了,而丈夫确乎是着急上火、担惊受怕了一回,甚至在短时间内变得有所收敛。娣仍然记得灌肠洗胃的时候,她的鼻腔里插上了粗大的管子,那种痛苦是刻骨铭心的。但是她于迷糊中似乎看见了丈夫的泪水,听见他哀求着医生:“你一定要救她,一定要救活她啊。”灌肠之苦让她心有余悸,那些花去的冤枉钱也让她心口生疼,但她还是觉得值,她深信丈夫是爱她的,丈夫的生活里是少不得她的。
   那段时间她重新燃起了希望,对待公婆小心侍奉,对待孩子关爱有加,对待丈夫温柔迁就。她以为从此以后花好月圆,属于她的小世界将溢满幸福。不是么,全村有谁像她这般好命,一胎接一胎生的全是儿子,还全都那么好养,没病没灾的。你看村东头的英都生了七个女儿,送出去五个了,还是下不出一个男崽。
   只可惜现实的剧情不会按娣所编织的美好继续发展,只将她良好的幻想一一击打得粉碎。待日子恢复平静,男人依然如故。“狗是改不了吃屎的。”有人在暗中含沙射影。还有些人口沫生津地议论着邻村一个女人假装喝药的情景:“真好笑呀,一开始说喝了,大家把她往医院送,可听说要灌肠,马上就不承认喝了呢。”“可不是,大家都不放过她,讲还是洗下肠安全。她只好端起一大盆水自己喝,喝到狂吐。”……
   关于女性的自杀,毛姆曾经有过一段体察入微的言论:“女人们不断为了爱情而自寻短见,但是一般说来她们总是做得很小心,不让自杀成为事实。通常这只是为了引起她们情人的怜悯或者恐怖而作的一个姿态。”
   自然,娣不会知道自己其实落入了一个世界的窠臼。只是一种深重的羞耻感和颓败感攫住了娣,她终于发现药其实是一件多么不可靠的武器。她还发现,同样是喝药,死亡者换来的是短暂的哀伤和痛悔;活下来的人,只能成为一个乡村的笑柄。
   从那以后,无论发生任何事,她再没有举起过药瓶。她小心翼翼地将悲伤含在胸口。她知道她将永远无能为力,活着,忍辱负重地活着,这是她的宿命。
   当我于今天重新打开这段尘封多年的往事,看到一个女人对于生活的黔驴技穷,看到她在那一场事故中无处遁形的可悲,甚至可笑,我依然感到羞愤难抑。那时候,我们是一群多么可耻的看客。我们假装同情,用各种旁逸的枝蔓一次一次地拨开她内心的伤口。当一个女人的悲剧感脱离了事件本身,那些不断翻搅的舌头全都背负着罪恶。
   三
   月色凄清,风也是阴的,透着瘆人的凉意。那个夜晚,整个麦菜岭被一种哀伤的氛围笼罩。人们沉着脸,肃穆着,默不作声。连狗儿也约好了似的,不吠不叫,夹着尾巴安静地在村中游荡。
   烂屋坪上灯火通明,热心的村邻一同帮忙料理着素的后事。那天下午,素被一辆板车从乡卫生院拉回,衣衫不整,僵直地躺在一张破席上。那是我所亲见的第一场死亡,我不敢相信,那个曾经放肆地开过我的玩笑,拍打过我肩膀的女人,突然就变成了一个令人恐惧的鬼魂。
   母亲吩咐我回家早睡,我将门户牢牢关紧,不断地替自己打气:“不怕的,我没得罪过她,她的鬼魂不会缠上我的。”但仍旧是久久难以入眠,用被子蒙住了头也还是怕。想起来,我还是有愧于她的。某一个午后,我在众厅里打发无聊的时光,看着素坐在一张条凳上裹蜡烛芯。她的裙子别在腰后,却不经意将私处呈现在我的视线之内。那黝黑的,深不见底的一丛,成为女人羞耻的印记,久久地烙在我脑海中。我多想提醒她一句,却始终羞于出口。
   现在,她喝药时的那一幕场景像电影似的,一遍一遍在我眼前回放。
   一大早,她突然从房间里冲出来,站在众厅前的屋檐下,大声地哀号。那儿是全村人的活动中心,很快就将正在玩耍和忙活家务的人都吸引到了跟前。只见素满嘴白沫,手中提着一个棕色的瓶子。反应最快的是他的男人金,他大叫一声:“短命婆,你不要害我啊!”立即冲上前去,夺过了她手中的瓶子。然而迟了,素摇摇欲坠,很快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杂沓纷乱的脚步踩在一条乡道上,能去的都相跟着去卫生院了。村子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一群老人和孩子,焦灼地等待着事件的结局。隐隐约约地,我听到老人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谈话。
   “下段搬来的那个坏女人是个祸害呀,她要害了多少人才甘心呢?”
   “上次素跟她打架,没把她打死。金也是不争气,比他大了那么多也能被勾上。”
   “素还不到三十岁吧,她可一定要活过来才好,不然那两个细妹子可怎么办哟。”
   我意识到了此事和另一个女人有着莫大的关系。一直以来,这个从外村搬来的女人都像个异类,为全村人所反感。她游手好闲,从不栽稻种菜,不知靠什么生活。这也罢了,她还经常偷鸡摸狗,有一次把我家两只下蛋的大母鸡也捉去吃了,被母亲发现鸡毛才肯承认。你看,素都被她害得喝药了,她居然大门紧闭,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我纠集了一群小伙伴,往她家门口扔了一堆石头以泄愤。
   这一次,素没有那么幸运。他的男人一语成谶,素真的成了一个短命婆。人们都说,其实素是不想死的,否则她不会主动跑出来让大家知道她喝了药。如果说她也是在演一出戏,那她多么像一个蹩脚的演员,用生命做了代价。在举起药瓶之前,她何曾想过爱和恨可以将自己烧成灰烬。
   从卫生院回来的母亲说,灌肠真是吓人,把血都灌出来了。她隐隐感到这是一起不寻常的事故,本该插到食道的管子可能误入了气管,水咕嘟咕嘟地往外冒,还流出血来。只是那个年代的人们,没有人会想得那么深,也没有人会对权威的医院提出质疑。今天,当医疗事故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我仍然要回想,可怜的素,是谁把她的一出好戏给弄砸了呢?
   四
   素的失手,给了村庄里的女人们一个极好的警示。近十年的时间里,再没有发生过喝药事件。女人们有了委屈,宁愿选择互撕、咒骂或者回娘家来宣泄。人们平静地看着被随手扔在河沟里的各色农药瓶子,仿佛它和死亡没有半毛钱关系。
   时间推移到九十年代末,彼时我已经在离村两里路的小学校教书。每隔一两天我会回家一趟,打打牙祭,以唤醒被学校集体伙食收买得寡淡的味觉。然而那一天回去,母亲却没有在厨房里忙碌。她从屋侧的小路上走过来,眼睛红红的,哽咽着说:“你发娇娭娭都没了,喝药走的。”
   犹如一个晴天霹雳,我懵在那里,许久回不过神来。五月的风静止在树梢上,我感到一种闷热,仿佛要将整个人蒸得透不过气来。那时候,二伯一家正在烂屋坪上新起一座房屋,基脚才刚刚建好,似乎一切都在朝着希望的样子日渐前行。
   我的脑子里不断回想着二伯母的形象,从我记事起,她总是把自己收拾得清清爽爽,一副活得怡然自得的样子。多年来,她虽然个子矮小,但在家中是绝对权威。二伯是个闷葫芦,凡事由她作主,一家老小都听她安排。我还听说,她与二伯发生矛盾时,总是把二伯掐得浑身指甲痕,但二伯从不还手,也不吭气。那么,她有什么想不开的事端呢?
   而且,她死得那么决绝,连施救的机会也不予人。趁着全家人都在忙活造屋的事,她一个人喝下农药,静静地反锁了门,躺在一个平时没人睡的房间里。等人们嗅到异常强行闯进那扇门时,她已经完全没有救治的可能了。
   我曾经在田间撞见过二伯母杀虫。她背着喷雾器,将农药喷洒在自家的稻田里,笑眯眯地说:“再不杀死它们,谷子都要被它们吃光了。”那时候,她有没有想过,有一天她会像杀死一只蝗虫那样将自己杀死呢?
   从某种程度上说,敢于把自己杀死的人是勇敢的。我常常想,该是怎样强烈的坚定的意念,会让一个人呈现出如此无畏的姿态?少女时期,当母亲与我发生龃龉,她常常失控地呐喊着:“你去死啊,去死啊!”我无数次抚摸过床底下那些棕色的农药瓶,想用死亡来抵抗活着的耻辱。可是我一次次地放下了,真的,我没有勇气。活着,总是比死亡更让人心生渴望。

共 819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各种药,本是救治疾病的良方,能让人和农作物健康的生长。可是,有些时候,它却成了人们在无望中逃避、解脱、挽回事情时的自杀利器。往往乡村女人成了农药的牺牲品,一度乡村女人自杀事件屡见不鲜。那些时期,乡村比较闭塞,先进的文化、思想甚至生存意识对乡村来说极其薄弱,尤其女人读书识字的更少。家庭的压力、爱情的背叛、婆媳的不和、日子的拮据、治病的无望等等,诱发了她们心中积蓄已久的愤懑和绝望,加之缺乏有效的沟通纾解,无力挽回和面对现实的她们以喝农药进行心理的救赎和解脱。被救过来的,常常沦为笑柄,依然尝着苦涩的滋味。已经死去的,却仍然无济于事,带给家人永远的伤害和村庄永远的痛。本篇散文以药为线,以悲凉的笔调讲述了作者所见所闻的几起农村妇女以农药自杀事件,深层次反映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单调缺乏,情感无处寄托和宣泄的境况,以及乡村人在旧的观念和思想面前苦苦挣扎的现实。警醒世人,要加强对乡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思考,以便开出治疗乡村通病的药方,真正从根上治病救人。语言质朴流畅,叙事脉络清晰,笔调沉重悲凉,主旨立意高远,内蕴血肉丰满,令人警醒回味。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夏云泥】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夏云泥        2016-07-06 11:22:22
  问候作者夏安,欢迎继续赐稿流年!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2 楼        文友:宏声        2016-07-11 13:54:58
  虽然没有闪光红豆,细读文友该作发现了亮点,今我点头称赞。这样的文章我爱不释手。聚在江山文学大舞台,不为精品才敲打文字,只要作品不涉政、不涉黄读者喜爱就是佳作。
3 楼        文友:宏声        2016-07-23 21:32:07
  该文就是我心中的佳作,也许是我的审美观不同,我看到了远方文友作品的亮点,也看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红豆虽闪光,没红豆并不影响作者的荣誉,远方的文友不为一颗红豆去恢心。让我们携手前进在江山文学大道上。
4 楼        文友:宏声        2016-08-06 09:44:13
  欣赏远方老师的美文,使宏声大开眼界,宏声学习你的写作技巧来提高写作水平。江山文学网是育文学新人的大学校,共同进步。向老师问声好!祝老师万事如意!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