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散文·家园】六月流云

  【散文·家园】六月流云


作者:伊伊秋水 举人,3653.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88发表时间:2009-08-19 09:58:00

??六月二十日傍晚,天气异常躁热,晚霞烧红了半个天宇,依然是两排高杆街灯从东通向西边尽头,顺着人行道向西,我穿越红绿灯,徒步来到街市中心金岸休闲广场,人流如织,宽阔的场所吸引孩子们的是南向空中飞旋木马游戏,还有中间偌大的充气式圆胎围住的一碧水池,漂泊在水池的两个透明特大气球里面躺着一至两个十来岁的孩子,他们玩兴正浓,随着自身重力移动控制气球翻转,吵杂声贯进耳膜,孩子们的,大人们的,这里俨然成了孩子们快乐的游乐园。
   ??与往常不同,在北向靠出口增多了两个招牌,人群在往这里移动、聚集,我往前观望,招牌上对县美术书法艺术中心会员作了简单介绍。原来这里是县美术艺术中心在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书画秀”活动,以此为场地铺开一条长条形桌子,淡黄色的粗麻毛毯上纸笔墨砚四宝兼而有之水彩颜料。
   ??一位长者运筹帷幄在宣纸上运行,近观之,一气呵成的狂草落笔恰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墨迹未干,另有一位上来接笔醮墨着色开始绘画,欣赏他们一起一落的姿态,我的心也随画与字游离起来。
   ??接下来的“秀画”者绘了一幅墨竹公鸡图,玩赏品味着,抬头看时,才知作画者原来是在新闻中心工作的同学刘丽强主任,画完这幅,他见我观赏,开口道:“你来一幅字吧?”“呵呵,不敢在大师面前摆弄。”我笑笑。
   ??“有顾忌,你看我这公鸡画怎样,熟了吗?”“我看没熟,半生不熟吧。”我哈哈大笑。
   ??“现场作山水画效果不好,等不了颜色干,就画了这公鸡画。”刘丽强继续着,“美协今明两天都在这里摆场,我受他们邀请,就来了。空闲时你可去美协观赏。”“老同学,刚才作画的是谁?梅竹同韵,十分钟左右,运笔娴熟自如,好美的画。”“他是美协副主席,他的画多次获省级佳奖。”刘丽强说,“中国画讲究的是抽象,重在理性,近来也越来越多地渗透了西洋写实的画法,但我认为中国画还是应保留传统的风格。”“书与画,还有文学可以说都属艺术领域范畴,不管是中方与西方艺术,渗透的不仅仅是形式,体现在画作、书艺和文学里,也纳入了我们的思想领域。”在谈兴中,我虽对字画不是很精通,但在浏览把玩中,也稍懂些基础知识。
   ??“我们可以在博客互相交流,你常来我博客看看。”刘丽强说。
   ??“可以的,其实文学与书画是一脉相通的。”我接着说。
   ??那一晚,第一次见刘丽强得心应手画作,油然而起一份敬意,刘丽强,在众多的新闻媒体版面,何尝没有他的新闻报道佳作,他对新闻报道工作孜孜以求之,从二00三年我接触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开始,每年全县举办一期新闻报道培训班,我都与很多通讯员一起,听他授讲,内容主要是如何写好新闻报道,他讲课风趣,用经验取胜吸引我们的思维,用比喻恰到好处提高我们对新闻敏锐的认知能力,用“三勤”(手勤、脚勤、脑勤)要求我们增强对新闻报道的使命感。
   ??之后的几天,我打开刘丽强的书画博客,看着博客里一幅幅山水画,一句欧翁的“山水之乐,得其心而寓之酒也”萦绕在脑海,看不到山的时候,总想海纳大山宽阔而怡荡的景情,亲吻大山藏云裹雾的陶然兴致,看不到山的时候,总想将大山的沟沟壑壑付之于画轴,徜徉山之高耸入云的奇观,看不到山的时候,总想领略山之羞涩云海娇柔之美。我想,人们节假日旅游从市区名胜游览转向山之景观游览不能不说是返璞自然的向往,登庐山不识真面目,临泰山小天下,衡山秀,华山险,恒山奇,嵩山奥,而我还要补充说,地处我县西北部的武功山更显其原始生态自然之美,集雄、险、奇、幽、秀为一体。
   ??刘丽强说,等哪一天,我写写我们的武功山,武功山最高峰金顶那一望无际的高山草甸,就很有意境。我想起我在文章里将金顶终年迷雾的高山草甸比作“真想驾起一条通向蓝天的索道,将天作被,草甸作床,唱着韩红的《天路》,美美地睡上一觉,淡淡的心境也变得尘缘殆尽了。”其实在刘丽强博客的山水画作里呼之欲出的就有归隐的意境,或许也是绝大多数在城市钟摆式工作生活的人们所向往的那份桃源心境吧。在他六月一日贴的一幅画作,题头“溪山隐居”,画中云绕山峦,四季浓淡变换,画峰或浓或浅,相得益彰,隐隐约约一条山泉沿山涧蜿蜒而下,六户人间散落群山雾海中。观此下面文字叙述,“四川汶川地震把老夫心情震碎了,手震软了,墨撒了,纸震破了。半月有余无心弄墨,待心稍平息,重拾心情,重操墨管,成此几幅。”于是我在下发贴评论赋诗一首,以解心境。
   ??观丽强溪山画有感赋诗赠诸君醮毫泼墨溪山隐感君良久思渊明若把金樽弄琵琶缭梁一曲草堂风在刘丽强的博客里,才知他结缘中国画多年,山水、花鸟兼攻,他在日志多次提到线条虚与实之美和对线条的把握经验之谈。
   ??行走在艺术开启心智的殿堂,也淡然于工作生活之外,美无处不展现在我眼前,记起曾经在山风文学网站一幅网页制作美图《山色空蒙雨亦奇》,整个画面染绿作底色,十二幅画,幅幅流彩飞溢,没有任何文字的圈圈点点,那一抹飞霞流云,那泛舟撒渔,那蝶舞蜓飞桃园,那水落滴答江河,那水乌江南帆船游走拱下,那山之氤氲变换,令我流连返往,组成了结庐在人境的山乡水色之悠然。
   ??这是否是艺术追求的理论境界,而达到这境界也是我们不断探索的理由,能否用这样的话作一番感慨:艺术的探索是山之高登险观云波,是海之深觅宝藏,是我之心处江湖之浩淼,是心灵深处最美的呼唤,是开启心智解乏味的良药,虽苦其肌理而后乐此不彼,浩渺的云海裹雾之美也就彰显于此。所有的路在脚下,有屈子作印证:“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也许艺术就是藏在深山人未知裹藏面纱的姑娘,走近之,再近之也未必完全解其真面,唯有不停地亲吻之,它的经络脉搏,它的肤色变换更替,它的柔韧与刚强,才能达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登临意境。

共 22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六月流云主要是介绍画山水画的刘丽强他的画风中所透露出来的淡淡心境,着重点评艺术作品中所蕴藏的高远境界。从超然于现实世界的纸上山水风景中领略“云深不知处”的归隐桃园的思想内容,以及:“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艺术探索之路。文章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精妙的阐述。[编辑:侦察兵]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齐牛        2009-08-19 10:34:55
  作画与写文是相通的。俗语说:工夫在诗外。欣赏画重在欣赏它的意境罢。问好编辑与作者!
淡薄名利,快乐人生。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