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我的知青岁月

精品 我的知青岁月


作者:美丽愿望树 进士,6799.6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210发表时间:2016-07-08 16:14:10

我的知青岁月 白驹过隙,眨眼间,上山下乡、插队农村的“知青”生活,距离今天过去了四十余年。不知现在有多少人,还能忆起当年的“知青”生活?我这个50后的老知青,对当时在农村插队下乡生活、对当时的盘锦,印象非常深刻。我想,度过知青岁月的人都知道,在农村下乡的那段日子,是苦中有笑,笑里含泪的;那忧伤中夹杂着欢乐的味道,是80后、90后所难以体会的,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在其中。“知青”生活带给我们的,是一段难以忘怀的人生经历,也是在我们人生中,难得的一次历练,它是我们踏入社会迈出的第一步,是人生中的一个起点:
   我是在1974年9月13日,下乡到盘锦市盘山县的沙岭镇的。可是,我随父母来盘锦安家落户,却是在1971年。那一年,政策落实后,父亲从抚顺某某厂,被调到盘锦某某厂工作,我们全家也随着父亲一起,搬到盘锦来生活。
  
   一、昔日的盘锦,辽宁有名的南大荒
   盘锦在辽宁的西南部,地处辽河三角州中心地带。上世纪七十年代前,盘锦是辽宁有名的“南大荒”,这里到处都是盐碱滩涂,芦苇丛生,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
   记得我们家刚搬到盘锦时,这里的路很不好走。
   汽车从抚顺要经过沈阳,辽中,台安,并经过两道渡口过河,才进入盘锦地界。这里晴天是沙尘路,雨天是烂泥路。一开春,公路就出现反浆,汽车开在上面,就像在海棉上行驶一样。为我家搬家的汽,车在这样的路上,足足颠簸了有六个小时,才到了某某厂家属区。
   到了盘锦,才知道这里属九河下稍,水源丰富,不少地方被开发成了水田。
   这里的水产品也非常丰富,可惜,那时几乎没有购买力。皮皮虾多得没人吃,交通不便,又运不出去,只好用拖拉机拉回来喂猪。
   听当地人讲,这里的野生河蟹遍地都是,走夜路时用手电一照,每条路上,都有横行霸道的螃蟹。
   农民赶车进城时,用麻袋装着河蟹到市场上卖,到晚上要散集时,螃蟹还剩下很多没卖完。为了早点回家,趁市场管理人员不住意,农民把河蟹往地下一倒,抓起麻袋赶车就跑。在地上乱爬的螃蟹到处都是,被过往行人和车辆碾压得浑身粉碎,蟹黄乱飞,严重地汅染了城市。现在来看,那时的人们,真是暴殄天物。
   后来,盘锦发现了石油,在这里搞起了全国石油大会战——中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的总部就设在这里。为此,铁道部在这里修建了沟海铁路,从此通了火车。全国各地的石油开发者与其它行业的建设者们,大批涌入盘锦。随着各行业的建成投产,人口急剧增加,购买力也大幅提高,盘锦河蟹和盘锦大米,成了驰名全国、远销国外的抢手货;这里的湿地之都和红海滩,成了盘锦向全国亮相的一个名片。
  
   二、毫无准备地下了乡
   1971~1974年,我正在盘山红卫中学读书。那时,盘锦正处在开发建设初期,教育资源非常紧缺,盘锦地区只有这一所中学,全地区的中学生全在此读书,仅一个年级,就有十几个班级。以前每年的毕业生,都能分配到工作岗位上去。可是,我们毕业那一年,即1973年,全国没有毕业生,我们只能延迟一年毕业,1974年才毕业离校。
   1974年9月3日,按当时厂社挂钩政策,我们这一批某某工厂子女毕业后,要统一下乡到盘山县沙岭公社,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
   记得在下乡之前,我们某某工厂的几个毕业生,异口同声地约定好了,谁也不去农村下乡。却不想事情有变。
   那时,我则去了抚顺舅舅家帮忙打家具。
   这期间,厂领导为了完成“厂社挂钩”子女下乡的任务,召开了应届毕业生与及家长的动员大会。会上,有人因势利导地带头表了态,说愿意听从组织安排上山下乡。其它人则跟风般地也同意下乡务农了。
   那时我还在抚顺,得到让我下乡的通知,就立即回到盘锦,没回家,直接赶到了我下乡的盘山县沙岭镇的生产队。(我的行李与厂里赠送的柳条包,早已与其他毕业生一起被送到了知青点。)
   到了知青点后,我见到了前几天来此的同学们,在他们的引荐下,我到生产队长那去报到。
   就这样,我开始了我那艰苦而又难忘的知青生涯。
  
   三、盘锦知青的三件宝:靴子、捅揪、破棉袄
   还记得,当年在盘锦下乡的每位知青,都有三件宝——“靴子、捅锹、破棉袄”,有了它们,在农田里干活,才会得心应手。
   先说第一件宝——靴子。这是水田作业必需的劳保用品,每人都有“薄胶水靴”和“厚胶长靴”,这一薄一厚两双靴子。冬去春来,我们轮换地穿着这两双靴子,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四季轮回。
   每年的早春二月,当地面上的冰还没有融化,春种就开始准备了。那时,我们身上还穿着厚厚的破棉袄,脚上套着毛袜子,脚下垫上毡垫,穿上“厚胶长靴”,走进带着冰碴的泥水里,开始做育苗的苖床了。白天,我们用平耙推平的苗床,到了夜间就上冻了。为了赶在太阳出来之前,苖床还没开化之际,就把磨完米的空稻壳撒下,我们常常披着星光就要到地里,扛着筛网筛出的细细的黑土,把黑土铺在刚刚撒下的空稻壳上,再把稻种撒在黑土上,最后把塑料薄膜扣在苖床上。这一工作必须抓紧时间完成,否则,苗床里的冻冰一旦开化后,上面站不住人,这一天的播种,就无法完成了
   经过知青们“靴子”的细心孕育,绿油油的稻苗,伸着懒腰破土而出了,并一天天地长高。待长到一定高度时,清渠、平地、上水等整理农田的工作就开始了。
   夏天到来了,紧张繁忙的农活开始了。为了“大战红五月,不插六月秧”,人们脱下了厚靴子,换上了薄靴子,抓紧时间,搞插秧大会战。
   在水田里插秧,这是妇女们干的活,她们的双脚,穿着水靴泡在泥水中,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弯腰在泥水中插秧,一干就是一整天。除了吃午饭和如厕方便外,中间很少休息;她们在和时间赛跑,也在和队友们比赛。即使纤细的手指裹满了泥土,被水泡胀、变粗了,她们也不在意;即使累得大汗淋漓,也不肯直腰休息一会儿;即使有飞虫叮在脸上或泥水溅到脸上,她们也顾不上去抹一把脸……此时的她们,全都变得和汉子一样,平时的娇气,也不知道哪里去了,她们抓紧一切时间,唯恐慢一点,被人落在后面,遭到打头的训斥。
   我们汉子们双肩扛重担、双脚穿着雨靴,在田梗上运送着秧苗,挑着稻苗一跑就是几里地。我们青年的肩膀肉皮都很薄嫩,挑着重担走,不一会儿,双肩就会被磨红肿或破皮,甚至会结疤。肩上一旦红肿或破了皮,双肩上不仅要承受是平时几倍的重量,还会被压得无比疼痛。可是,为了早日回城,即使再疼再累,也会咬牙坚持下去。
   最怕的是南秧北调或北秧南调,这样一天就要跑几十里地,跑不完,晚上也不让归队休息,要把秧苗运到指定地点,才能归队吃饭。
   那时厂社挂钩,你在知青点的一举一动,甚至说过的每一句话,家里或厂里都知道。所以,每个人都铆足了劲,拼着老命干。
   当时,盘山县县委为了大干农田水利建设,向全县人民提出了“男女总动员,苦战60天,四点到工地,十点把家还,干活如冲锋,任务再提前,质量像水泥,进度赛闪电,多快好又省,处处保平安”、“下决心,立恒心,不达先进不甘心”等口号。当然,过了60天会战后,下一个任务与口号,又在等待着你。
   大家在泥里水里苦干一个月多,秧苗终于插满了水田。“出大力,流大汗,早上三点半,晚上看不见,面朝黄土背朝天,月末拿下插秧关”的口号刚刚结束,人们的腰还没伸直,紧接着,“坚持作战不松劲,连续拿下挠秧关”,“挠秧大会战”又开始了。
   挠秧,就是为稻秧薅草松土。几十个人排成个“一”字,每人负责一条垄,弯腰双手挠着秧苗的根部,双脚穿着水靴,在泥土中顺着稻秧飞奔。为了赶进度,我们蹶着屁股,像个皮球一般地向前快滚,唯恐落后,
   在“挠”了两遍稻田后,又开始拔草施肥了。
   金秋十月到了,“秋收大会战”在金灿灿的大地上响起,我们手中挥舞着镰刀,脚穿“薄胶水靴”拼命赶在“霜降前,打好秋收大会战”口号声中,开始了水稻大收割。
   每人负责五条垄,双脚站在中间的那条垄上,跟着打头的,弯下腰身不停地割着。一不小心,手就会被镰刀割破,鲜血在不停地渗出。顾不上去止血,就要把那一片片割断的水稻捆好,只想尽快割到头,好痛痛快快地直起腰抽根烟。
   总之,我们一天如陀螺一般转个不停,人困马乏疲惫不堪。于是,这连雨天就成了我们的最爱,我们可以躲在屋里过“雨休”。
   秋去冬来,我们这一年,终于告别了知青三宝中的第一宝——靴子。
   可是,刚刚穿到鞋子的两脚,又在黑灯瞎火中进入了场院,开始了“脱谷大会战”的热潮之中。
   这时或秋收时,就有了出民工的任务,男知青都争着去。明知出工干的活更累,但是,比肩膀被压破或秋收整天弯腰要强。
   出民工时,第二宝“捅锹”便派上了用场。这是一种钢制的挖土工具;锹面长方形,厚度约3mm、锹面宽度150——180mm、锹面高度300——450mm;锹面两侧向内呈弧形,锹肩无蹬耳不能用脚蹬,配有专用“T”字形锹把。
   那些年里,我们人手一把“捅锹”,用它来清淤、修渠、平坝、整地。另外,我们还要经常带上它,外出去参加各种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用“捅锹”完成分给我们的土方任务。
   每次出工,等县里给公社丈量划段分配完任务后,接着,按照上面的分法,公社再分给每个大队,再从大队分到小队,小队再分给每个社员头上。
   面对着可观的劳动定额,“捅锹”自身的质量,决定着干活时能否又快、又好、又省力。所以,拥有一把应手的“捅锹”,被我们视为“宝中之宝”。
   所以,拥有一把好“捅锹”的社员,一定要把它保管好,否则,一不小心,极有可能被别的队社员或知青偷走。
   由于常年使用“捅锹”,我们与当地的社员们,都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我们可以把挖起的泥土,随心所欲地抛到任何地方,其准确度命中率能达99%。
   凭着这手过硬的“功夫”,我们南征北战,东杀西拼,在盘锦大地到处为家,处处是“战场”。头上顶着盛夏的炎炎烈日,身上裹着寒冬的凛凛北风,双手挥舞着“捅锹”或手推独轮土车,水里行,泥里走,土里掘,地里挖,坑里挥锹,河里堵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段又一段,一层又一层,一下又一下,一锹又一锹,一车又一车,连续不断地挖着,用手中的“捅锹”,把那些湿性的、粘性的、盐性的、碱性的、刚化冻的、要封冻的、己经冰冻三尺,满是芦苇根的泥土挖起来,让这些土路,变成了一条又一道沟沟相通,渠渠相连,宽窄不等,长短不一,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遍布盘锦大地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稻田上水供水网,和下水排水网线。
   要说第三件宝贝了——破棉祆
   在盘锦,每名知青都有一件破棉袄。
   读到这里,你可能要问,破棉袄怎么成为了宝贝?没有新棉祆吗?那我要反问,有新棉祆,在干活时你舍得穿吗?只有出门或回家时,才用得上新棉祆。
   到了盘锦生产队,干活或外出民工时,破棉袄长期不离身,冰天雪地,泥里水里,大坝上,场院里都要穿在身上,最后即使是新棉袄,也都变成了又破又旧的棉衣。破了,缝了又缝,补了又补,仍穿在身上。有些人,包括我在内,棉絮露出了,袖子处开线,干脆不缝不补照样穿。春秋冬三季,只要一上工,就穿上它。干活热了敞开怀,出汗了,脱掉放在地头,等休息时,找一处干静地儿,铺上棉袄,坐或躺在上面直腰休息。
   拥有一件破棉祆,可以在任何场合休息,无论是大车上,还是粮垛上土堆旁,铺上破棉祆,你就可以随便摸爬滚打。
   因此,它成了我们知青生涯中,一个不可缼少的组成部分,非常重要。
   在那些年里,你随时可以见到,“知青”们身披破棉袄,手拎捅锹,脚穿靴子,或坐在装满行李的马车上,或走在水渠旁农田里,浩浩荡荡赶往水利工程的工地上。看到这一装束,不用问,便知是知青。因为,当地农民的着装和我们不一样,他的棉衣回到家有人收拾。
   秋天到来,到田里割地,知青们下地干活,都会披上棉衣。也有例外,郑某某经常耍酷,偏偏穿上毛衣,再套件外衣就下地了。
   到了下午气温升高时,大家都把棉祆脱下,放在离家较近的地头,收工时,顺便到地头披上就走。
   那天,我们在较远处收割,下午天热,都把棉袄放在地头。晚上收工后,大家都到地头披上棉衣就往回走。而郑某某没穿棉袄,收工后,就不管不顾地往回走。当看到村子里亮起灯光时,他却突然转身说到:哥们毛衣忘在地头了。他在黑暗中,独自一人返回田地,去取他忘在地头的毛衣。
   原来,是郑某某在干活时出了汗,便脱下毛衣放在他远离青年点的那一头。收工后,郑某某早就把毛衣忘到了九霄云外。
  
   四、修路、筑坝、挖渠,苦不堪言

共 11898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下乡知青,广义泛指下放到农村、掌握一定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 在中国,知识青年指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或高中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期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早在1953年,人民日报就发表社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文章中的作者等这一批知青,是按当时厂社挂钩政策,下放到农村去接受锻炼的。文章以六个篇章11000余字的篇幅,向我们描述了知青生活的苦事、趣事和糗事,并以“盘锦知青的三件宝:靴子、捅揪、破棉袄”为主线,将知青生活的苦难历程,真实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文章语言流畅,叙述自然,描述生动,艺术真实,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71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6-07-08 17:16:32
  知青岁月谱写知青史话,成就知青文化。文章描写得非常细腻,也非常感人。欣赏了,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美丽愿望树        2016-07-08 21:49:03
  辛苦了,
   湖北武戈老师,问好
身体的残缺阻挡不了心灵的飞翔
3 楼        文友:石寸雨        2016-07-10 17:20:37
  真实,感人,写出了实实在在的知青。欣赏,学习了。
文学比海,我愿做一滴水。
4 楼        文友:宏声        2016-08-06 09:39:00
  欣赏远方老师的美文,使宏声大开眼界,宏声学习你的写作技巧来提高写作水平。江山文学网是育文学新人的大学校,共同进步。向老师问声好!祝老师万事如意!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