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影视戏曲 >> 竹山高腔的历史渊源与现状

编辑推荐 竹山高腔的历史渊源与现状


作者:三宽居士 举人,4018.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99发表时间:2016-07-10 09:55:14
摘要:介绍竹山地方戏剧。

竹山高腔的历史渊源与现状 最近,有一位报社记者朋友敦促,讨要关于竹山高腔戏剧与皮影子的材料。在下作为知情人,不便推辞,只好从命如实写来——
   竹山县位于鄂西北边陲,是秦楚、巴蜀、汉水文化的交汇地。“竹山高腔”是竹山地方上的古老剧种,至今仍流传在竹山民间。“高腔”一词,据《中国戏剧曲艺辞典》诠注曰:“戏曲声腔。基本的特点,是只用打击乐,不用管弦伴奏;台上一人独唱,后台众人帮腔;音调高亢,富有朗诵意味。川剧、婺剧、赣剧等都有高腔唱法……”据此而看,此高腔,只是戏曲中的一种声腔,类似后台的帮腔,是从声腔的高、低而论的,明显不属于独立的剧种,而是属于类似于某种唱腔的板式。
   “竹山高腔”虽然具有音调高亢、富有朗诵意味的特点,但并不仅仅是单一的声腔板式。因为,竹山高腔早就有自成体系的,含有好几种声腔板式的地方剧种之一。
   关于竹山高腔的历史渊源,我们先从历史上看:楚灭庸(竹山是古庸国)后,庸人为逃避灭顶之灾,纷纷向河南、四川、湖南等地大逃亡;庸文化也同时遭遇毁灭性的灾难。而在明朝的大迁徙中,庸国故土上涌进的,正是安徽、江西迁徙来的移民(以江西人居多),是安徽、江西移民把当地的高腔带进了古上庸。如果说,竹山高腔源于岳西高腔和九江高腔,也即源于安徽和江西的话,但发祥、发展确实是在竹山。竹山高腔在竹山这片热土上,经过了安徽、江西移民带进的文化,与秦楚、巴蜀、汉水文化的“杂交”;经过了竹山本土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包括安徽、江西人的后裔同化为竹山人)的加工和提高,才形成了运用竹山方言道白,运用本地土腔土调演唱的地方民间戏曲。
   竹山高腔也称作“两竹高腔”,因为竹山与竹溪两县民间,都喜爱高腔皮影戏,民间都有竹山(竹溪)高腔皮影戏的传承。新中国诞生后,两县的群众文化部门的音乐工作者,时而都用高腔皮影戏的主旋律声腔,作为新创作演唱节目的音乐素材,参加省市汇演和调演。在评奖过程中,时有高腔究竟谁属的纷争。为平息两县纷争,而折中产生“两竹高腔”的称谓。不过,从历史上寻找准确源头,竹溪县是在明朝成化16年,割竹山县西南疆土分出而置县的,叫做“竹山高腔”是准确无误的。正如武汉也有京剧团,从来没有人把在武汉演出的京剧,称作武汉京剧的。
   竹山高腔有自身的特色,有平腔、苦平、獠子(獠子又有上、下、文、武之分别)、四平腔、哭汉江等声腔和固定声腔板式。但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以前,却不是以人(演员)扮饰演出,而是运用“皮影”人物来充任角色,由耍影人为皮影人物“配音”表现故事。所以,自古至今,没有“竹山高腔”剧团,有的只是竹山皮影戏班子。他们可以用竹山高腔演唱,也可以用山二黄、汉剧或月调等任何剧种予以演唱。不过,竹山的皮影戏班,除县南部深山的田家坝、官渡街用山二黄演唱,县北部深山茅塔、双台用越调演唱外,其他地方多是用竹山高腔演唱;竹山高腔与皮影,在多年的时间和实践磨合中,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以至有人误以为,竹山高腔就是皮影戏,皮影戏就是竹山高腔。事实上,在竹山及周边地区,也形成了风格独特的竹山高腔皮影戏。
   但是,两者不可相互混淆与替代。也即,不可以把竹山高腔说成是皮影戏,也不可以把竹山高腔皮影戏称为竹山高腔。因为,高腔是戏剧声腔的范畴,而皮影戏则属于艺术形式和种类的范畴。但可以说成竹山高腔皮影戏。
   为进一步说明问题,有必要说说皮影戏的来历:传说很久以前,有个皇帝的爱妃生病去世了,皇帝老儿日夜思念那个爱妃,以致废寝忘餐,龙体大损。有个爱讨好卖乖的大臣,想出了一个办法,请宫廷画工描绘了一张那爱妃的影像,那大臣用纸张多层裱糊成壳,雕刻出嘴巴眉眼,在手足肩胛处,制作了活动关节,用细竹棍挑系;一天夜晚,大臣在灯火辉煌的皇帝寝宫,于皇帝就寝的帐幔后面,耍动纸壳小人,模仿皇帝爱妃的动作,同时撇腔模仿那爱妃的声音,与皇帝讲话,向皇帝起舞,撩拨得皇帝以为爱妃复活,当时就精神爽快起来。从此,要求那大臣,每天都要给他耍弄影子爱妃。纸张壳子不经耍,就换成了皮革雕塑。后来,这事情传到了民间,逐渐形成了皮影戏。由皮影引发了电影的诞生,所以也可以说,皮影是电影的祖宗。
   竹山高腔皮影戏的人物、头面、布景、道具以及刀枪剑戟等兵器,都是用上好的牛皮为原料,经硝制、油沁、晾晒、压平后雕镂刻画,彩色点染而成——统称为“影子”;展示“影子”的白布或白丝绸,用木制外框绷紧,类似于电影屏幕;演出时,在幕后置灯亮,以显示“影子”的各种动作和剧情的展开。白布屏幕不称作屏幕,而称作“亮子”。“影子”一般由一至二人,在“亮子”后戏耍,唱、念、做、打出生、旦、净、末、丑各种人物;耍影人即主唱人,也有耍、唱两分工的,一耍一唱,称为“把门的”;其他诸如传递“影子”上下场的人和文场(丝弦伴奏)、武场(锣鼓敲打)等,统称“打下手”的。竹山高腔皮影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文场主弦是四弦胡或高音二胡,辅以三弦、月琴、唢呐;武场用的是土锣鼓,鼓师手中,除掌有“牙子板”外,还多一样不停晃击的“呱嗒板”,类似说快板书用的一串小板,不同的是外观粗糙一些;多数戏曲剧种所用的锣鼓,讲究声调的脆亮,竹山高腔的锣鼓,追求的是粗犷、浑厚、深沉;板式也不是其他戏剧大同小异的戏剧锣鼓,运用的则是竹山民间锣鼓的敲打板式;显得古朴而又充满乡土气息。
   竹山高腔皮影戏的玩耍方式,和皮影人物道具制作的方式,老艺人说有明显的“西路”风格。竹山所称的西路,是陕西安康一带的风格。在新中国诞生的前后期间,继承西路风格和演唱、玩耍得最出名的,属于竹山县西部中心地带,宝丰镇和嘛家镇的“蒋、杨、梁”皮影世家,蒋即蒋传宗,是竹山民间早年著名的皮影演唱玩耍艺人;杨即杨春江,是蒋的亲外甥,四弦胡琴和唢呐演奏,都很有功底;梁即梁仕位,是杨春江的亲外甥——全面继承了该世家的皮影戏的演艺技巧,活跃于土地改革时期与“粉碎四人帮”时期。
   竹山高腔皮影戏,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参加过襄阳地区的汇演,但是在1959—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都是人为灾难)中,却受到严酷地摧残。在三年自然灾害,全国人民饿肚子期间,许多皮影人物与道具,被饿肚子的艺人煮着吃了;没有被吃掉的,在“文革”中,又被“造反派”、“红卫兵”当作封资修牛鬼蛇神“四旧”给焚烧了。幸有民间艺人冒着挨批挨斗的危险,藏匿了一些“影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敢正式大胆恢复演唱。
   “粉碎四人帮”以后,竹山县第一个恢复皮影戏演出的,是宝丰文化馆发动组织起来的梁仕位皮影戏班子。那是1978年春天。宝丰文化馆委派当年还在宝丰街道建筑队当砌匠的本文笔者,去县东文峰公社机关附近张云民老艺人家,借走了他的一担保存完好的皮影戏箱子,带回宝丰,交给梁仕位,开始演唱《杨门女将》传统皮影折子戏。
   随着时代的发展,竹山高腔皮影戏,也用上了电光电声,使“亮子”更亮,使“影子”更加清晰。演唱也使用上了扩音设备,使唱腔和音响效果更好。竹山高腔声腔与调式的改良,是在“文革”普及“革命样板戏”期间,由原在郧阳地区文化部门工作,后在省文联音乐家协会工作的姚运才先生,与竹山文化馆音乐干部陈崇阳整理的曲牌的基础上,进行了首次革新编创,移植设计了小戏《审椅子》的唱腔,参加了湖北省的调演,遂使竹山高腔的名声鹊起。
   1977年夏天,当年的业余作者也即本文笔者,首次创作了竹山高腔现代小戏《路口》,由竹山县剧团老演员乔本义和女青年演员汪卫华,分担剧中两个角色,参加了粉碎“四人帮”后,在武汉举行的首次湖北省农村文艺调演,填补了竹山高腔历史上无创作剧本的空白,也终止了竹山高腔戏剧不以真人扮演的历史。自《路口》以后,走上专业文艺创作之路的笔者,陆续创作出了《县令背纤》、《下江城》、《莲花塘畔》、《车猪案》等大小50个剧本。其中有10个本子,在省《楚天剧论》和更名后的《艺术》杂志上发表。使竹山高腔的名声上了台阶。这是笔者作为专业群众文化工作者以后,有意识很主动的,试图让竹山高腔发扬光大所做出的努力。但是,并没有引起竹山官方的重视。
   民间的皮影戏班子恢复演出以后,也只是在农村土地施行责任制以后红火了一阵子。主要是用于深山村院老年人寿诞、亡故守灵和新生小儿做“满月”、做”周岁”。演出的剧目,除传统剧目外,恢复了敬鬼神迷信演出活动。此间的红火,一是因为国有电影队放映地大量撤消;二是电视在农村还没有普及;三是改革开放后,迷信思想在深山农村地抬头;四是农村文艺演出匮乏;五是皮影戏的缓慢演出节奏,适合深山农村文盲老人观看;六是演出人员的低俗对白,迎合了文化层次思想素质都不高的新一代农民。
   随着电视在农村的迅速普及,竹山高腔皮影戏班子,也随着老艺人的去世,迅速走向消亡。以致于在竹山文化馆地积极努力保护和扶持下,仅有深河乡一个拼凑的皮影班子,基本坚持农闲演出。至于说,该班子歌颂“十六大”什么的,的确有做新闻之嫌——是在该班子演出前,由某通讯干部,临时在“屏幕”上粘贴的新时尚标语口号。一上报,当然是好新闻,很吃香。但与保护重视扶持皮影艺术无关也无益。
   不过,该演出班子还是沾了做新闻的光,在2003年春天,湖北省举行全省皮影戏汇演时,在武昌阅马场赛区,还作为十堰市代表队参加了演出。虽然行头寒酸,演奏低劣,演唱等而下之,还获得了演出奖,因为,只要参加了该次演出,就有演出奖。至于还作为全市代表队,因为,当时和现在全十堰市,仅有这个深山皮影戏班子了。
   2008年夏天,又有朱姓笔杆子,报道该班子是竹山皮影王——却是惹人见笑的!不要一唱个花鼓歌也称王,一把杀鸡子般胡琴演奏水平也称王啊——物价昂贵的今天,独“王”在笔杆子下太不值钱了!
   话说回来,2005年元旦之际,竹山文体局和在下,都有意打造“女娲文化”品牌,又正式推出了在下创作的大型竹山高腔神话剧《女娲补天》(发表于同年省刊《艺术》杂志)。还聘请了竹山老音乐工作者程飞,专门用竹山高腔谱曲,可是,县剧团嫌麻烦,不愿意钻研学唱竹山高腔,花费大价钱,去市里请人做很现代很时尚的摇滚配乐,笔者弘扬竹山高腔的夙愿再次搁浅。
   回头再说皮影戏本身,在湖南省木偶剧团早在1978年就发展得很现代化,皮影材料更换成透明的“赛啰啰”,皮影人物鼻眼口耳都能动弹,电声电光全配备,演奏是长沙乐团_那是相当的好看。好多都拍成了电影动画片。可是,竹山高腔剧种与皮影班子,只能迅速走向消亡——因为没有官方任何人的实在重视和支持,仅有的行头,仍然与乞丐一般,演奏水平连最低档次的一级水平都达不到,表演人员手法拙劣,台词错别字占有率达5折以上,皮影人物与道具陈旧不堪——整体艺术质量低劣,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这样的状况下,消亡是必然的。但作为地方民间艺术形式之一种,进入档案馆也是应该的。最后奉劝做新闻的朋友,千万不要再说竹山皮影王啊,能新闻得让竹山官方真正重视,才是你的能耐。

共 44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竹山高腔破影戏,是来源于乡土原野的一个民间剧种,属于下里巴人艺术范畴。但是,竹山高腔皮影戏曾经的辉煌,也彰显了这一戏剧形式的顽强生命力。竹山高腔皮影戏的人物、头面、布景、道具以及刀枪剑戟等兵器,都是用上好的牛皮为原料,经硝制、油沁、晾晒、压平后雕镂刻画,彩色点染而成——统称为“影子”;展示“影子”的白布或白丝绸,用木制外框绷紧,类似于电影屏幕;演出时,在幕后置灯亮,以显示“影子”的各种动作和剧情的展开。白布屏幕不称作屏幕,而称作“亮子”。“影子”一般由一至二人,在“亮子”后戏耍,唱、念、做、打出生、旦、净、末、丑各种人物;耍影人即主唱人,也有耍、唱两分工的,一耍一唱,称为“把门的”;其他诸如传递“影子”上下场的人和文场(丝弦伴奏)、武场(锣鼓敲打)等,统称“打下手”的。竹山高腔皮影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文场主弦是四弦胡或高音二胡,辅以三弦、月琴、唢呐;武场用的是土锣鼓,鼓师手中,除掌有“牙子板”外,还多一样不停晃击的“呱嗒板”,类似说快板书用的一串小板,不同的是外观粗糙一些;多数戏曲剧种所用的锣鼓,讲究声调的脆亮,竹山高腔的锣鼓,追求的是粗犷、浑厚、深沉;板式也不是其他戏剧大同小异的戏剧锣鼓,运用的则是竹山民间锣鼓的敲打板式;显得古朴而又充满乡土气息。作者以客观的眼光,描述了竹山高腔皮影戏的前世今生和兴衰更替,以及作者对这一即将消亡的剧种艺术的担忧。文章语言流畅,叙述自然,资料翔实,可信耐读,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6-07-10 10:40:02
  竹山高腔皮影戏是稀有的民间剧种,应该得到传承与保护。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三宽居士        2016-07-20 16:55:11
  地方政府不重视,只有自生自灭。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