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月光如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月光】惊蛰(小说)

精品 【月光】惊蛰(小说)


作者:长淮夕照侯明铎 童生,772.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07发表时间:2016-07-11 05:00:33
摘要:老牛筋漫无目的地朝村里走去,天亮亮的蓝,空气爽爽的清,他终于由衷地对自己说:真是到了惊蛰了,春天真的来了呢!

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小雨。透过窗子,看看外面,天色还是黑乎乎的,老牛筋只得闭上眼睛,继续睡觉。这人吧,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睡觉也就越来越少。老牛筋就是这样,常常是半夜醒来,便再也睡不着了。今夜的小雨开始下的时候,老牛筋醒来后就一直没睡着。这时,他闭着眼睛听着外面的小雨滴嗒滴嗒的,便知道这雨并不大。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好长时间没下雨了,这时令也该下一场透雨了。他想起老辈人说过的,三月雨扑扑,稀麦变厚麦。现在,小麦返青正要拔节,来一场透犁雨多好啊。可是,老牛筋听着这雨声,知道这雨对于小麦返青来说,还不够用。何况春秧也要下种育苗,这正是需要雨水的季节。
   小雨滴滴嗒嗒的,就象是一首催眠曲,不知不觉中,老牛筋竟然又睡着了。直到耳边响起孙女小红的喊叫声,他才猛一下子惊醒过来。
   “爹爹,爹爹,天早亮了。”孙女晃着他,把他从被窝中摇醒,老牛筋朝窗外一看,这才恍然觉得,这天真的大亮了。“爹爹,你说今天带我去西大洼,这天早就亮了,可你还睡着。”
   小红已是五年级的学生。她喊老牛筋“爹爹”,这“爹爹”是当地孙子孙女辈对祖父的称呼。小红有一次写作文,写到了祖父,就把祖父写作“爹爹”两个字。老师不是本地人,他刚毕业来到这里教小红班级的语文课,看到小红在作文中把“祖父”写作“爹爹”,认为这是个常识性错误,便顺手作了订正,把“爹爹”两个字全部改为“爷爷”。可小红不乐意,说“我们当地人就是这样称呼的”。为此,年级组还专门进行了一次讨论。讨论的结果,最后认为这地方把祖父称呼为“爹爹”,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爹字是父字下面一个多字,意思即是“比父亲还要多一层关系的父亲”,“父亲的父亲”当然就是祖父了。语文老师不由感慨地说:“我国地大物博,源远流长,这中华文明真是博大精深啊。”
   老牛筋揉揉眼睛,面对孙女的埋怨,便做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说:“你小孩子家懂什么,你没看外面下雨吗?”
   “雨早停了。”小红嘟着嘴说,“这点小雨,还算作雨吗!”
   老牛筋朝外面一看,雨真的停了,屋外的地面上,虽是湿漉漉的,但那点雨水早就被干渴的地面吸收完了,连个小水瘪子也没有。老牛筋说:“我知道雨停了,不就是去西大洼吗,这么一点路,又不远,急什么?”
   西大洼是当地一块名气很响亮的地方。据说在很久以前它是淮河的一个小汊道,可世事变迁,这个小河汊早就淤塞成沼泽地了。早些年学大寨的时候,这块沼泽地便被围垦成农田,种水稻种小麦,一年两熟,成了一块饭碗田。改革开放后,这块田被分到一家一户成了承包田。后来,来了一个开发商,在上面种植杨树。杨树长大成材卖了钱,开发商把钱一卷,竟跑路了。农民们一分钱没赚到,反倒是平整土地时贴了不少钱。老牛筋便很有先见之明地说:“咱农民,就得老老实实种地。这开发,那开发,岂能把自家的牛拴别人的桩上?九九归一,还是把田地拿在自己手里种庄稼最牢靠。”可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农民们把西大洼的饭碗田拿回到手里才种了没几年,乡里说要在西大洼搞什么“生态种养殖万亩示范片”,又要把这片土地从大家手里拿过去,搞整体开发。前几天,许多人家都和村里乡里签订了合同,而老牛筋没有签,他当着村书记朱兵的面,说:“你们小年轻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不要又被种树的那种人骗了。”村书记朱兵当过几年兵,退伍回来本来准备去南方打工的,可被乡党委留下来担任了村支部书记。朱兵磨破嘴皮和他说道理,最后老牛筋撂下一句:“等我哪天去西大洼看看你们是怎么捣鼓的,眼见为实,我再考虑考虑签不签这合同。”噎得朱兵一句话说不出。
   老牛筋就是这样认死理的性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乡亲们被植树的那个开发商骗了一次,他就一直指责外面来的开发商之类的不是好东西,说“无利不起早,这么人哪里有好果子给当地人吃呢。”因此,他对于村里乡里宣传的什么“生态种养殖万亩示范片”,始终不太相信。要不,他这“老牛筋”的外号也是浪得虚名了。
   老牛筋说要到西大洼去看看,本是心里想着嘴上这么一说,却被孙女小红听进了耳朵里。小红喜欢写作文,最近老师布置要写一篇《春满家乡》的作文,其他同学都准备写桃花杏花啊什么的,她却偏偏要另辟蹊径,准备写一篇与众不同的作文。当她听爹爹说要去西大洼看看,自是灵机一动,便缠着要求爹爹带她去西大洼了。她听说那里正在开发“生态种养殖万亩示范片”,她知道,那里肯定是有东西写的。
   小红见爹爹不把去西大洼当一回事,顶了一句说:“路不远,也得早点去。去早一点,也能在那里多玩一会儿。”
   “你就知道玩玩玩,学好习才是正道。”
   “知道!真烦死了。”小红不耐烦地又朝着老牛筋嘟哝一声。其实小红学习还是不错的。小红的父母亲都在南方打工,家里就是老牛筋和小红祖孙俩。这些年,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南下打工去了,他们有的还在南方的城市里买了房子。看样子,他们是不准备回到这片生他们养他们的土地上了。村里除了老人,就是孩子。本来,小红也是要跟着父母去南方的那个城市里去读书的,但小红的父亲也就是老牛筋的儿子看老牛筋一个人在家里怪孤单的,于是把小红留在家里给老牛筋做个陪伴。平时,小红上学去的时候,老牛筋一个人呆呆坐在家里,不由得会想起老一辈人从更老一辈人传下来的传说。老一辈人都说,这地方的人原来都是从山东大槐树喜鹊窝那地方逃荒过来的。人老多少辈,现在只知道老家是“山东大槐树喜鹊窝”,可到底是哪个地方,却不甚了了。那时候,老一辈人是逃荒逃黄河水灾而被逼南下的,现在的年轻人却是为了挣钱而去南方打工的。老牛筋每每想起这些,都不由得在心里说:他们这些年轻人在南方买房落地生了根,多少代以后,不知还记不记得咱们这个“槐树村”。
   老牛筋所住的这个村子,名字就叫槐树村。其实村里没有什么槐树,倒是家前屋后种植了不少杨树、椿树、枣树,还有一些桃树杏树柿子树之类。老牛筋一直认为,村名取“槐树”两个字,一定是老一辈人为了怀念“山东大槐树喜鹊窝”,不让年轻一辈忘了根本的。老牛筋就没有忘记过这个根本。儿子儿媳妇在南方打工,叫他过去和他们一起生活,可老牛筋去住了三天,就吵着嚷着回来了。他的理由是“住不惯”,可心里却是恋恋地想着槐树村这块土地。
   可这块土地早已不是当年的土地了。年轻人绝大多数都南下打工了,现在在村里种田的都是一些老年人。好在现在机械化发达,从种到收,只要肯出钱,就有人上门来服务。机器一响,该种的种下去了,该收割的也及时收割上来了。前些年,粮价不高,再加上交皇粮国税,种田倒成了赔本的买卖,因此,不少田地都抛了荒。后来,种田不再交这费那税了,反过来国家还给种粮补贴,因此,一些在外打工的便有一些人又回来把田地拾掇起来了。可毕竟回来务农的不多。年轻人说的也有道理:“一亩田一年收入千把块钱,我打工一个月的收入就抵上几亩田一年的收成了。”老一辈人拗不过年轻人,只好任由年轻人在外打工,自己在家里能种多少田就种多少田。每年春节时,年轻人从南方回家来,当吃到家里的米煮的饭,啧着嘴说“还是家里这米好吃”时,老人们都会趁机劝儿子媳妇回来种田。可儿子媳妇们却立即换了口气:“再好吃也不如现挣的票子好啊。”
   种田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黑油油的田地再也留不住年轻人的心了,田地的收成越来越少。因此,乡里才决定搞集约开发,搞“生态种养殖万亩示范片”,充分利用土地,给群众增加更多收入。这道理,朱兵给老牛筋说了不下十几遍,可老牛筋就是不相信。他心里有数,再怎么开发,一亩地的产出也就是那么多。至于吹牛说多少多少,老牛筋是一百二十个不相信的。他记得那一年大跃进,吹牛说一亩地产了多少多少吨麦子,可结果怎么样,牛皮不能当饭吃,到了三年灾害的时候,前村后邻倒饿死了不少人。
   老牛筋这时看小红一脸不高兴的样子,说:“今天是个星期天,一天时间呢,去西大洼还不是说走就走的事情?嘴上不要挂油瓶了,赶紧拾掇拾掇,吃了早饭我们就去吧。”
   小红说:“早饭早就烧好了。”
   小红说的是实情。家里就祖孙俩,早饭很简单。熬一些粥,咸菜是现成的,昨天中午多煮的剩下来的米饭,是特意留着今早上炒了吃的,另外还在村头的摊子上买了油条烧饼。对于去摊子上买吃的,老牛筋是很有看法的。他认为,种田人,自家收的有粮食,土灶是现成的,柴草是地里收的,怎么能去外面买油条烧饼呢?这不是败家子的行为么?可小红说,她去南方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早上都是上街去买着吃的,特别是啃什么鸡最好吃。老牛筋拗不过孙女,只好炒饭油条烧饼加米粥样样都搞一些,让小红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每当这时候,他都会在心里嘀咕:这世道真是变了。
   老牛筋朝着小红说:“那你先吃吧。夜里下了雨,我去看看路上好不好走。”说着,径自出了门。
   毕竟是三月的天气了。虽然风儿还是凉凉的,但是,却不再是像数九寒天那样刀子似地刮人脸皮。吹面不寒杨柳风,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风儿吹到脸上,柔柔的很是舒服。昨夜下了点小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甜甜的泥土味。老牛筋吸了一口,很是满足的样子,脸上漾起一层微微的惬意,连额头上的皱纹也舒展多了。老牛筋种了一辈子地,最喜欢闻这种泥土味儿了。他年轻时犁田,每当扬起牛鞭,吆喝着牯牛拉着犁轻快地向前走去,新翻开的泥垡从犁铧上卷过来,这时,那种从泥土中散发出来的香喷喷甜丝丝的滋味,特别让他陶醉。
   他闻着雨后的泥土滋味,优哉游哉地走出院门,放眼一望,就看到了不远处的老三,便朝着老三走过去,脸上的微微笑意使得他满脸的皱纹更细密了一些。槐树村是个一条长溜子的老村子,早先盖的房子都是一条脊。可现在,许多人家拆了老房子盖上了两层小楼,还有一些老房子拆了,变成了空地,原来整整齐齐一条脊的村子,便变得凸一块凹一块的了。那些空地还有房前的“前场”,大多都改成了菜地,这季节,菜地里种的大部分是大蒜、青菜之类。老三正在菜地里拔草。老牛筋放眼看过去,不仅看到了正在菜地里忙活的老三,还看到了家家门前栽种的桃树杏树都开花了,一朵朵红的白的绽放在枝头上,很是惹眼。除了桃杏之类,还有一些花,老牛筋以前没有见过,他问过年轻人,说是什么玉兰花。他知道这是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从外面带回家来栽种的。他为此还批评过年轻人:“这不能吃不能喝的,又不成材,光开花好看有什么用!”菜园尽头,是一面水塘,水塘边栽种的柳树也萌芽放叶了,很柔软的枝条在晨风中轻轻地飘荡着。
   老三也看到了老牛筋,直起腰,招呼着:“牛哥,吃早饭了吗?一早到哪去?”
   “不去哪,走走。”老牛筋走到老三跟前。老牛筋对小红说他是出来看看路上好不好走,其实,他心里想的却是出来找个人聊聊“生态种养殖万亩示范片”签合同的事。最好村里能多有几个不肯签合同的,他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朱兵了。他说:“老三,你家的合同签没有签啊?”
   “我都这一大把年纪了,这些事都是儿子他们当家。”
   “哼,你这一大把年纪!你才有多大,竟敢在我面前卖老?”
   老三的年龄确实没有老牛筋大。老牛筋78了,而老三才75岁,比他整整小了三岁。他们都在槐树村一起光屁股长大,而且都姓朱。整个槐树村的人,大部分都姓朱。据说姓朱的这一大家族就是当年从山东大槐树喜鹊窝逃荒来的四兄弟的后代,因此,他们也可以说是一家人。老三和老牛筋是平辈,因此说起话来也就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是的是的,你是我牛哥呢。”老三说,“可按我说呢,现在的事情还是让年轻人当家吧,有些事情也不懂,我们享享清福就得了,还操那些闲心干什么。”
   “理是这个理。”老牛筋说,“可老话说得好,八十岁老汉砍黄蒿,一天不死要饭吃,两天不死要柴烧啊。”
   老三笑了,说:“可我听老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我们过了七十三这个关,离八十四也没几天了,能不操还是少操一些心好。”
   “那是,那是。”老牛筋见和老三说不到一条道上去,打个哈哈,说,“你继续弄菜园子,我再到那边去转转。”
   “牛哥走好。”
   老牛筋已经走出了几步,一听这话,回过头来朝老三说:“你这是说什么话呢,一大清早,像念悼词似的。”
   “好好好。我说错了。牛哥慢走。”
   老牛筋继续朝前走,他看见不远处福瑞家里的正站在门前晾衣服。福瑞和老牛筋也是平辈,但几年前已经“老”了,丢下老伴在家里带着两个孙子孙女唸书。她的儿子媳妇也都到南方打工去了。老牛筋走近了招呼道:“他福婶,忙啊?”
   “不忙不忙。他牛大爷,有事啊?”
   老牛筋是他的外号,平辈人都是喊他牛哥或者是老牛,而晚一辈的人便喊他牛大爷。因此,福瑞家里的比照着儿子的口吻,便称呼他叫“他牛大爷”。
   “没什么事。随便走走。活动活动,要活就要动嘛。”老牛筋装着一副不经意的样子,做个扩胸动作,然后忽然说,“哎,他福婶,你家的合同签没签啊?”

共 12630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惊蛰》这篇小说描写的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农村现状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下海经商,打工潮成了中国社会的一景,农村的青年劳动力大批量地涌向城市,使的农村的田地荒场现象比较普遍。随着国家政策的改革,种田补贴的发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使的农村改革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本文的老牛筋,抱残守缺,老思想一时转变不过来,面对一系列的变革措施,总是守着老理不放,搞的朱书记拿他没辙,李乡长对他说的一翻话可能起了作用,在这个惊蛰的时节,令老牛筋幡然醒悟。小说结构布局合理,〝悬念〞运用的恰到好处,人物性格艳明,重点突出,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问好长淮老师!祝美文成精!【编辑:春天模式】【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713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天模式        2016-07-11 05:05:46
  春天来了,编辑了一篇好文章!呵呵!
回复1 楼        文友:长淮夕照侯明铎        2016-07-14 09:43:33
  谢谢春天的辛勤编辑!
2 楼        文友:春天模式        2016-07-11 05:06:40
  祝长淮老师写作愉快!美文成绝!
回复2 楼        文友:长淮夕照侯明铎        2016-07-14 09:45:06
  感谢吉言。这篇小说是春末夏初时写就的,看了几次,觉得还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但水平有限,就发在这里了,恳请大家拍砖指正。
3 楼        文友:春天模式        2016-07-11 05:07:31
  问好老师!月光共享!
回复3 楼        文友:长淮夕照侯明铎        2016-07-14 09:45:31
  谢谢春天。
4 楼        文友:一米月光        2016-07-11 07:13:43
  长淮老师不愧是老作家,文章一级棒!
回复4 楼        文友:长淮夕照侯明铎        2016-07-14 09:47:40
  过奖了。在写作上,还是新生代的张力更强大。我们已经是思维陈旧,笔法陈旧,很难写出更好的东西了。感谢月光给大家提供了这一个交流的平台。
5 楼        文友:一米月光        2016-07-13 21:33:51
  恭喜长淮老师美文成精!
回复5 楼        文友:长淮夕照侯明铎        2016-07-14 09:46:07
  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祝月光越来越好。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