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从淮海中路到武康路(散文)

精品 【流年】从淮海中路到武康路(散文)


作者:端木赐 童生,905.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51发表时间:2016-07-11 14:27:19


   我住在南鹰饭店,一间二十五年的老店,其间不知它翻新过几次。出租车师傅说,很久没有载客人来南鹰饭店了。好在轻车熟路,实际并不难寻。我住在大概十二层楼的位置,或许也没有那么高。连日来奔波在几个城市之间,相似的标间和摆设让我有些精神恍惚。
   第一晚,南鹰饭店。我用过一块毛巾、一双纸拖鞋,并在床头柜上留下了些饼干屑,故意制造出一些杂乱的痕迹。午夜时分酒醒,口渴,浑身燥热,我推开窗子,留出一条很小的缝隙。上海的天气预报,这几日有阵雨。很久没有在冬天遇见雨水了。为了酝酿睡意,我看完一整集纪录片,片子讲述了一些学者如何追踪粪便和脚印,探寻雪豹的踪迹。直到清晨,屋里才有了些牵强的凉意。
   第二日,傍晚归来。一切都恢复了原状,窗子被关得严严实实,连被子的褶皱都消失不见。对此,我有些愤懑不满。傍晚的街道里,昼伏夜出的事物渐次苏醒。月亮,树木,老鼠,猫头鹰,以及死去的人。灵魂出现在曾经的故事里,不断重复上演。寂静中,我的心绪翻涌,鸟雀成群地飞过屋顶。我的窗子背对街巷,视野并不宽阔,僻静中几乎只剩下风雨声。窗子下面是玻璃房西餐厅,屋子里面黑黢黢一片。玻璃房外的台子上,依稀可以看见些花盆,栽着一簇簇蓝色的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晃。
   如果说,南鹰饭店里还有些深刻的事物,大概就是一进旋转门,见到大厅里的那些红色的热带鱼。灯光恍惚,些许沉闷。很长时间过去,都没有办理入住的客人。玻璃缸里透着一团光,像是苏打水冒着气泡。十几条鱼,或者几十条鱼,摇晃着裙摆,落叶般无序纷飞。如果是秋天,风总是喜欢做这样无趣的游戏,带着树叶去往没有意义的角落,再吹散,再走远。连续复杂的运动阐释了一个永恒的主题。
   我可以花很长的时间,观察鱼类游动的轨迹。据说人在极度无聊的时候,会产生强烈而诡异的幻觉。这大概是机体的自我保护,注意力土崩瓦解,另一个世界中,太阳缓缓升起,建筑从虚土中生长而出,神灵端坐于王座之上,他的喉咙里发出灼灼之音。鱼类游弋的过程,就是时间的破裂与重塑。再这样下去,我大概会被幻觉所吞没。
   我还是决定出去转转,这样可以纾解慌乱的情绪。南鹰饭店门前是淮海中路。我对这儿一无所知,以致于我像是一个怪物。当然,这种疑虑大可不必。我想,就这样顺着淮海中路往下走,等下原路返回就好。手机没电了。没有通讯设备,害怕迷路的我不敢走远。天空还是要下雨的,地面和空气都是湿润的。我带了把雨伞。前不久许是来过一阵风,下过一阵雨的。风走了,雨也就停了。这雨可大可小,一阵小风,就卷起一阵小雨。一阵大风,就兜下一阵大雨。风雨过后,行人稀少,只留下一片灰蒙蒙的街景。其实这种灰颇有几分精致。灰的天空下,房子斜斜的,投下一片灰的影子。一只灰猫从黑暗处到我面前,轻身跳入到街景里,又像是一个水花忽然不见。而我,就是那颗炸开水花的石子。所有的事物,都跳入到这样一片青灰中,陷入到一阵潮湿的气味里无法自拔。
   似乎除了梧桐树,我找不到一丝似曾相识的感觉。而我,是街上少有的粗粝男人,粗糙得到处都是棱角,需要慢慢被打磨。尤其是下巴上那些冒尖的胡须,显得格外不修边幅。街边有咖啡屋,店面小而狭长,穿职业套装的男女凑在一起,细语呢喃低着头。平日里,我身边并没有穿套装的人,过于正式的穿着,会让人显得另类。走在淮海路上,我穿着薄的迷彩羽绒外套,为南方的冬天而备,里面是一件黑色运动服,再里面是一件黑色打底衫。宽松肥大的NIKE运动裤也是黑色的。这身行头几乎伴随我度过整个冬天,在北京的街头再平常不过,扎入人海里激不起一个浪花。但是在这里,这身衣服却有些不伦不类。我脑海中的上海图景,似乎发生了改变。
   空气突然变得清脆。很多年前的画面,被烧成了陶瓷,猛地坠落碎裂,成了一片片小小的镜子,折射出那时的天空。依稀记得上海这座城市里,生长着许多梧桐,但远没有眼前的这般茂密。这种茂密,是我从光秃秃的枝条中猜测而来的。一种树木聚集,不管是人的偏爱,还是土地的偏爱,一定有它的原因。上海的冬日更接近北方入秋的景象。大多数草木还维持着生机,只有梧桐几乎落尽了所有的叶子。若是在盛夏时节,眼前的景象该是多么丰满!梧桐的叶子会交织成绿色的穹顶,覆盖整条小巷。一阵风吹来,缓缓行来一辆马车。这让我想到《午夜巴黎》,如果我也可以穿越时间,或许会有不错的收获。梧桐是一种光怪陆离的树木,枝干上写满了扭曲,但这些弯曲又过于遒劲,仿佛直指人心。我伸出手,试着用手掌描绘梧桐的姿态,那应该是骨折的手,手指全部断掉了,就这样硬生生地继续生长着。于是乎,在这冷清的冬日夜晚,我的心中竟然生出了几分力量。树木沿着道路行礼,很多年了,它们似乎一直在等待着什么。
   远处走来一队穿军装的男人。他们身姿笔挺地走来,又整齐划一地消失在夜色里。难道夜里还要巡逻?他们从哪里来?要走到哪里去?这条街道似乎从一开始就透露出一种森严和古旧。看着他们远去的方向,不知怎的我就转了弯儿,突然就见到了武康路的牌子。“武康路”几个字,让我有些分神,也许是因为名字好听,或者是在哪里听到过。我是害怕岔路的,万一迷了路,人生地不熟的,又不愿意开口询问,或许又要我兜转许久。但看到路边都是洋房,在这样闲适的夜晚里,不四处走走又着实可惜。
   我大概是到了曾经的租界区。从淮海路与武康路的交界处开始,我几乎彻底迷失。武康大楼挨着黄兴故居,一条路下去,越来越多的名字开始出现在金属牌上。墙壁上写着字,唐绍仪旧居,周作民旧居,郑洞国旧居,孙道临旧居等等。其实,我很难把这些名字联系到一起,他们交错在时空里,让故事变得错综复杂。他们之中的一些,或是旧相识,或是未曾谋面。但在时间里,他们成了永久的邻居。夜色里的建筑都是相似的,不管是西班牙风格还是英国花园式住宅,全部大门紧锁,无法让我看到里面的世界。它们都是封闭的,自成体系,不愿被打扰。但在一些房子里,还是有光亮透出来。一些蛛丝马迹令我笃信,建筑中应该藏着不少住户,他们是老上海人,是这些显耀名字的后裔,身上秉承着所有老上海人的讲究。依稀在某个洋房门口,我见到了站岗的冷峻男人。他穿着深色的长款棉服,像一棵沉默挺拔的树。我不知道他还要站多久,或者要到天亮?或者下一个轮回。
   武康路并不长,但却异常深邃。顺着那些名字行走,于是时间变得很慢。我也不知道怎的一抬头,就见到了巴金故居。吸引我驻留的,是“巴金”这个名字。我不知道这样一幢房子,白日里是否会对行人开放。我更不知道这些游人,是否会打扰了灵魂的安息。此时此刻,一扇黝黑的大铁门,触摸起来还带有雨水的清寒。一瞬间,它突然变得很宽很高很沉,它不再轻易打开,也不再轻易关上。它的开阖变得没有情感,也没有缘由。从此烙下的“巴金故居”四个字,更像是一个符号,种在了巷子里。当然,这也让我产生了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也许,我也能够做他的客人,不是房子的客人,而是主人的客人。他亲手种下的花儿依旧年年盛开,不知道花园的篱笆是否还在。听说院子里有两棵广玉兰,这花开得硕大,叶子肥厚,又耐得寒。谁还能嗅得到那花香呢?但时间过去,再也没有那时候的香甜了。巴金的雕像大概也在院子里。所有的名人故居里,都少不了这样的一尊雕塑,黑黝黝的石头,骨感而严肃。
   一阵风带来一阵雨,我不知道自己会走到哪里。到返程的时间了。如果我真的丢失了回去的路,那就彻底迷失吧。静静地我望着,实在分不出真假,我越往真里想,越觉得是假。一座城市,一条街道,变成了凝聚的意象,就像一些石头。它们与生命机体的不断互动,表明岩石是生命移动中最慢的一种。我认识一个喜欢收藏石头的人,他说每一块石头都有丰富的故事。哪怕是石头,其中一些是相对不容易损毁的,还有一些钙质的,是永远在风化与消亡的。
   有人说,东方的城市犹如梦境,是因为事实上它先出现在梦境中,然后才用石头建造而成。艺术工匠在塑造神像时,比如守护之神毗湿奴,他首先要研读所有的经文,在思想中产生这座神像的标准姿势、姿态、比例等。然后静下来,在心中逐个音节默念神的名字,如果幸运的话,神的形象会浮现在心灵之眼的面前,成为艺术的创作模型。夜晚里的武康路模糊不清,而明日天不亮,我就要离开这里。我依旧格格不入,像是一个流浪汉。但或许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通过武康路的梦境,把这里重新构建起来。我不愿进那扇铁门,更不愿看见那尊黑漆漆的雕塑。我更愿意,通过阅读找到他的样子。在《随想录》中找不到,那就往时光更深处行走。他在那时候的花园里,正等待午后阳光洒在身上,温暖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没有人可以轻易打扰。
   当我试图回忆的时候,一颗子弹打在了我的脑袋上。高铁像子弹一样射穿空气,日子像是一张薄纸骤然撕裂。我也像是一颗子弹,在温润的南方里,钻出一个细长的孔洞。夜晚的灯光次第明亮,一条街铺开在眼前。管中窥豹,所有柔软的皮毛与优雅的花纹都与我抵触。或许,我还会回来的。那时候,也许是雨后,或是傍晚的缘故,街道上人迹寥寥。我小心翼翼躲避积水,刚好走到武康路113号,再一抬头,看见房子里走出了一个小老头。我不小心撞到他的肩膀,刚要说抱歉,他看了我一眼,径直要离去。
   我张口喊了一声,巴金先生,请等等我。

共 37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因为生活,或者因为某种寻找、某种追求,我们会选择奔波,选择徜徉在异乡的街头。我们很难说没有目的,但很多时候,我们宁可将目的置之脑后,心无挂牵,就那么幽游地走上一个或者无数个来回。不需要记住什么,自然也就无须细细地观察,细细地品味,我们只需明白一点,这个地方我曾经来过,这个地方我曾经住过,如此便够。说实在的,一个城市,它有悠久的历史又如何?一条街道,它有无数的名人曾经出没又如何?一条道上,它有无数的行道树譬如说梧桐又如何?南方的冬天与北方的冬天自然是不同的,可就算这样又如何?重要的是,现在有那么一个我,住着那么一个饭店,因为难以忍受这独自住店的沉寂,便想要弄出些人的痕迹,想要在这百无聊奈中打发一下难捱的时光,想要出去走走纾解一下这慌乱的情绪。可一个人行走在这异地的街头,谁也不识,无人理会,我似乎可以去探访一下那些已故的名人,不过这些静默封闭的建筑,毕竟不是活生生的人,与其说在这里与他们会面,还不如走进他们的文字里。我像一个流浪汉一样彳亍在这上海街头的夜色里,从淮海中路走到武康路,这夜晚的模糊的街头可以让我沉浸在幻想里,迷失在穿越了的历史里。但高铁的尖锐的呼啸声如子弹一般击碎了我的幻想,可我依然愿意回到幻觉里去,毕竟幻觉可以让自己忘却眼前的孤寂。此文将自己奔波辗转在异地的那种陌生孤寂感写得生动而传神,意识的流转,加上见闻的描摹,使得这种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一贯的冷峻,一贯的玄想使这篇文章别具魅力。佳作!荐阅。【编辑:茶语清心】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60718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茶语清心        2016-07-11 14:31:18
  喜欢端木赐的文章,就如同习惯了那种孤寂一样。问好作者,期待更多精彩呈现,祝创作愉快!
茶样情怀,清逸人生!
回复1 楼        文友:端木赐        2016-07-12 15:30:14
  谢谢编辑。
2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16-07-11 17:11:58
  因为熟悉,所以阅读
   ——读《从淮海 到武康路》随记
   1、今天是07月11日,丙申年六月初八。今天,上海浦东新区天气:中雨转阵雨。气温:25°——28°,凉爽宜人。
   2、这是我今年第二次到上海,心静下来,阅读就是第一位的生活。
   3、打开江山文学网逝水流年logo,阅读的第一篇文章就从散文《从淮海路到武康路》开始吧。
   4、淮海中路是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它与中华第一街“南京路”齐名,南京路更多的是商业象征,淮海路则体现的是一种高贵的品味与风格,因而这里名人故居多多,宋庆龄故居,赵丹故居,王安忆的母亲著名作家茹志鹃生前也居住在这里。
   5、武康路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更是名人荟萃。正如作者所写:“武康大楼挨着黄兴故居,一条路下去,越来越多的名字开始出现在金属牌上。墙壁上写着字,唐绍仪旧居,周作民旧居,郑洞国旧居,孙道临旧居等等。”当然,武康路现在最有名的是因为“巴金故居”在此。
   6、本篇散文,作者以别样的手法描写寻访“巴金故居”的心路历程,文章以梦境结尾:“我小心翼翼躲避积水,刚好走到武康路113号,再一抬头,看见房子里走出了一个小老头。我不小心撞到他的肩膀,刚要说抱歉,他看了我一眼,径直要离去。 我张口喊了一声,巴金先生,请等等我。”更是耐人寻味。
   7、谢谢作者分享!编辑辛苦!
回复2 楼        文友:端木赐        2016-07-12 15:30:33
  谢谢喜欢。
3 楼        文友:柳约        2016-07-11 23:27:43
  已在美文上先睹为快了,以及那篇端木赐,请等等我,哈哈,过来留个爪。喜欢这样的风格。
一笑寂寥空万古,三分明月照大江。
4 楼        文友:丁梅        2016-11-15 04:21:17
  文字有特色,欣赏。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