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胡成

编辑推荐 胡成


作者:秦川锐剑 秀才,1462.7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24发表时间:2016-07-12 15:27:06
摘要:渭河岸边有个胡家村,这个村中的胡成最近真是坐立不安,他再一次成为了村人谈论的焦点。因为介绍一桩婚事,本来他可以从中大捞一把;谁知偷鸡不成,反而被人识破,竟在小河沟里翻了船,弄得个丢人折马,成为了饭后茶余的笑柄。

三月的春风,吹绿了关中平原的田野;连绵不断的渭水,哗哗地向东流淌,诉说着身旁千奇百怪的故事。
   渭河岸边有个胡家村,这个村中的胡成最近真是坐立不安,他再一次成为了村人谈论的焦点。因为介绍一桩婚事,本来他可以从中大捞一把;谁知偷鸡不成,反而被人识破,竟在小河沟里翻了船,弄得丢人折马,成了人们饭后茶余的笑柄。
   一
   胡成今年50多岁,说起来是个农民,以农为生,但他脑袋瓜机灵,油嘴滑舌,能说会道,一辈子靠着嘴皮吃饭,很少经营庄稼活,村里人戏称他是“脱产干部”。年青时他就抽烟耍钱,骗吃骗喝,是当地出名的“小混混”。年长以后,家有妻室儿女,坑蒙拐骗没有了市场,他的行为似乎有所收敛,好歹还在农村窝了几年。
   改革开放后,农村青年男女大部分外出打工,一年探亲只有短短的几天,自由恋爱缺乏基本条件。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就成了当前大龄青年和父母最为头疼的一件事。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悄悄的催生了“婚姻中介”这个行当。胡成灵机一动,看到介绍婚姻既轻松自在,又有利可图,况且收入不菲,耍嘴皮坑蒙诱骗又是自己的强项,就以走村串户倒腾农副产品为幌子,干起了说媒的勾当,美曰“婚姻中介”。
   按照传统习惯,农村人把从事“婚姻中介”的都称作“说媒”。古有媒婆,专门从事这一行当,现今农村人都把男女“媒婆”成为媒人。胡成当了媒人后,真是如鱼得水,得心应手;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吃东家喝西家,整天满嘴流油,倒也撮合成了一对对青年男女的婚事。当然经济收入也十分可观;说成一桩婚事,明里可收男女双方中介费各1000元,暗里的猫腻就多了。这不,没有几年他家就盖起了村中数一数二的三层小楼房。不明实情的人,总以为他是“说亲做媒”,成人之美,是劳动致富。而好多当事人,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跳入胡成早就设计好的陷阱,只要能把孩子的婚事说成,往往会情愿拿出成倍的“跑路钱”,最后落了个哑巴吃黄连,甘挨肚子疼。
   每年春节前后,是外出青年集中回家探亲的时期,也是胡成一类媒人捞钱的黄金岁月。在这几个月内,胡成的手机响个不停,电动车轮子转个不停,一天就要约定好几对男女见面,有时一天竟然高达10几对;大把大把的钞票滚滚地流进胡成的腰包,他跑累了腿,却笑弯了腰。这几个月,胡成总会风光满面,兴奋地就跟注入了鸡血一样,不知自己姓甚数老几了!
   进入三四月份,青年男女大部分进城打工了,胡成的手机不再响起,家中也是门可落雀。这时,已到了他们这个行当的淡季。骗吃骗喝已经成瘾,大把大把的钞票就是胡成的生命。这时赋闲在家,几天不见腰包鼓起,他就像饿极了的黄狼,这样的光景简直就是要他的命,真比自己以前蹲大狱还难受。
   这一天,闲来无事,坐在暖洋洋的院中,胡成突然想起本村胡三老汉儿子找对象的事来。胡三老汉膝下有两个女儿和一个有点弱智叫宝成的儿子。女儿都已出嫁,而30岁的大哥宝成已过谈婚论嫁年龄,给儿子提亲的人倒也不少,但一见面,事情就黄了。胡三老汉也曾找过胡成,让给儿子踅摸个对象。但那时胡三忙得团团转,根本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这时,他忽然想起,远在外县的一个朋友曾经提说过,他村有个缺心眼的大龄姑娘想找个婆家。胡成忽然眼睛一亮,计上心来,何不在淡季把这桩生意成了,狠狠地咬他一口。
   第二天,天还没亮,他就急急忙忙登上摩托车去了外县的王家庄找到朋友王明。二人到女方家中一提此事,没成想事情出奇顺利。女方姑娘金花人称“傻大姐”,年龄已过27岁,一直没有婆家,老人也盼着姑娘出嫁,聘礼和人品上也没有提出过高的条件。和王明一番合计后,胡成满心欢喜地返回村中。
   二
   胡三老汉60来岁,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他高考时因差几分而名落孙山,在农村算得上是一个知识型颇有头脑的新型农民。他农忙时作务庄稼,农闲时包工建房,现如今政策好,人又勤快,小日子过得如鱼得水,红红火火,是胡家村有名的富裕户。
   儿子找不到对象,这可成了胡三老汉一块心病。眼看着同龄人都已儿孙满堂,把他愁得经常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以前,他曾托人多方求婚结果都无果而终。也曾跟胡成打过招呼,让给宝成找一个合适的媳妇;而胡成带理不理,使他十分难堪,事情一直没有着落。
   这一晚,胡三老汉正在家中发呆,只见胡成轻手轻脚进了家门。同是本村人,胡三老汉以礼相待,抽烟喝茶中,胡成漫不着边胡吹冒嘹地说了半天,把一个胡三老汉听得腾云驾雾,摸不着东西。
   后来,胡成话锋一转:“三叔,给咱宝成提亲的事,有眉目了!”
   胡三一听,如梦初醒,忙不迭地说:“有事,成么!”
   胡成这才卖开了关子:“乾州王家庄有个老姑娘叫金花,和咱宝成年龄差不多,不过人家姑娘是花里挑花,错过了机会,聘礼可能会高一些;你看咱宝成这条件也不咋样优越,这事说起来可能有些麻缠,可要你侄子多磨破两双皮鞋呢!”
   胡三一听,立马来了精神:“大侄子,只要事成,聘礼多一点,咱不在乎;你鞍前马后劳顿,叔我决不会亏待你!”
   胡成一见目的达到,在胡三家海吃了一顿,酒足饭饱后,答应联系对方让孩子见面。
   三
   第三天,在胡成的精心安排下,宝成与金花犹如走马观花似地见了一面。双方家人都急于促成儿女婚事,男女双方也不过分要求对方的条件,这场婚姻就顺理成章的过了“见面”的第一关。
   “见面”一结束,当听到男女双方都没有意见,愿意结为连理之后,不但双方家长皆大欢喜,胡成和朋友王明也高兴得合不拢嘴。
   见面后,胡成与朋友王明叽叽咕咕商议了半天,才心满意足返回家中。
   而就在同时,颇有心计的胡三老汉也背着中介人,与亲家见了面,征求了对方意见,要来了对方的联系方式。
   按照当下农村的习俗,男女双方“见面”后,就到了“订婚”阶段;这一阶段才是媒人大显身手的关键时节。
   胡成找到胡三老汉,开始对礼金和中介费进行磋商。起初,胡成提出:“三叔,咱都是本乡本土的,我也不要跑路钱了,至于女方要多少礼钱,咱就不说了。咱们本地青年人结婚,聘礼一般都在5万元以上,你拿上5万元,咱把娃这婚事搁下。如果能叫对方少要一点礼钱,就算是我们的跑路钱,如果女方不松手,咱也5万元搁事;我们就权当给三叔帮忙了。”
   胡三老汉稍一沉思,心中不禁一惊:听亲家的口气,女方当地礼金最高也就是3万元,现在胡成开口就想从中吞掉两万元,胃口可谓不小!但胡三毕竟不是农村的普通农民,不是两句好话就能糊弄过去的人!只见他不紧不慢的说:“你说这5万元搁事,叔也没有啥意见;但按照咱本地的讲究,订婚时这礼钱可是要端着盘当着面送给亲家的,我怕乾州的人手硬,把礼钱全部收完了,那你不是空跑一场?这样做,三叔我于心不忍啊!”
   胡三老汉不软不硬的一席话,让胡成碰了个软钉子。胡成听后,皮笑肉不笑地说:“三叔你既然能为你侄子考虑,我就把话说生分一点。至于中介费的事,人家女方那边介绍人提出要5000元,你侄儿我不考虑这中介费,权当给三叔跑腿了!”
   锣鼓听音,说话听声。胡三老汉不傻,听到这话后心想,胡成这真是明目张胆地给人戴木头眼镜呢么,他“猫吃浆子光往嘴上挖”,臭毛病一点也没改,总是想尽千方百计给自己弄钱呢!心中虽然老大不痛快,为了儿子的婚事,只有忍气吞声,觉着哪怕花钱多一点,自己也心甘情愿。还是痛痛快快地说:“至于中介费多少,咱不多说了,三叔我能给娃娶起媳妇,也不在乎那点钱,就按你们说的办!”
   胡成看到自己设计的圈套,胡三老汉一下子就钻了进去,心中暗暗欢喜,这才夹着胡三老汉递上的一条纸烟,心满意足地回家去了。
   四
   胡成一走,胡三老汉这才动了心思。按理说,孩子们的婚事,介绍人也就是起了个穿针引线的作用;作为家长,给上人家一些跑路钱也是理所应当的。按乡俗,本地给媒人的中介费一般都是1000元,这已经成为潜在的规矩,但是胡成一开口就是5000元,这还是给对方的;自己总不能只付给女方介绍费吧?那么再给上胡成中介费,少了5000元,也说不过去了;说上一个媒,竟然要花上万元的中介费,总觉得自己是个冤大头,活得有些窝囊。无奈之时,他想起了亲家,何不与亲家沟通一下,打探一下对方的情况。
   当今这社会通讯发达,人人都有手机,信息沟通就如同家常便饭,十分方便,胡三老汉当即给亲家打了电话。这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乾州中介人王明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从未从事过婚姻中介活动,和亲家关系还不错,一打听所谓的5000元中介费,根本是一件莫须有的事情!电话中,双方亲家对这桩婚事皆大欢喜,在聘礼问题上你推我让,最后以3万元定了事。当谈论起中介费时,还是亲家有主见,他提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说得胡三老汉不住地点头,心中暗暗佩服。
   五
   按照当地的习俗,婚事双方如果没有意见,就要举行一个“换帖”仪式,请来亲戚朋友,在欢宴中男方将聘礼交给对方,就算订了亲。
   眼看“换帖”日期将至,还不见双方提起中介费的事情,胡成再也沉不住气了。这一天,他操起手机给胡三老汉下起了最后通牒:“三叔,你看宝成这事现在跟成了一样。我乾州的朋友在催跑路钱呢!你看是否在换帖前一天把钱给人家,咱也图个事情顺利么?!”
   胡三老汉自然明白胡成的意思,略加思索后,就回话说:“胡成,中介费这事咱好说么,还能把事说成后,空了你们不成。你看叔我这几天手头不方便,正在东倒西借筹备礼钱,等换帖当天我把礼钱和中介费一起给你,咋样?”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胡成心想,我就不信你胡三还能悔了前言不成!再就无话可说。
   眨眼之间,“换帖”的日子到了。
   这一天,胡三老汉家中喜气盈盈,至亲宾朋前来恭贺,亲家及女儿和乾州王家庄介绍人也如期而至。一对大龄青年终于要订婚了,亲戚朋友喜上眉梢。
   正午吉时,换帖仪式即将开始;还不见当事人提起中介费之事,坐在贵宾席上的胡成如坐针毡。大庭广众之下又不好发作,只有静观事态发展。只见男方将三万元聘礼、“三金”及给女方准备的衣服等礼品用红盘端上,胡成作为介绍人也煞有其事的说了许多客套话,换帖仪式倒也热热闹闹。王家庄也象征性地退给男方2000元,在大家欢声笑语中,仪式即将进入尾声。
   礼金一交,预示着换帖仪式完满收官;按照当地风俗,宴席就要开始了!
   这时候只见胡三的亲家老王师傅站起来,手臂一辉,只见两位服务员各提着一份“四色礼品”来到主宾席前,另一个服务员端上来一个大红盘,放在了主宾席上。
   这时,亲家老王恭恭敬敬地端起酒杯,面对着两位介绍人说:“今天我和远在外县的老胡家,隔山架水能结为亲家,这是一种缘分。自古无媒不成亲,这桩婚事多亏两位介绍人从中牵线,对此,我代表亲家对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您们二位辛苦了,按照我们乾州的规矩,要答谢媒人,一般就是吃上一顿饭,配上“四色礼”表示谢意就行了。而我们亲家对此心中过意不去,非要按照贵地的规矩办事。在这里我自作主张,随乡入俗,就按你们这里的规矩办事,我们给二位介绍人各封了一个红包,里边各有1000元,又给配了‘四色礼’,权当送给你们的跑路钱。礼轻人意重,敬请二位笑纳!”
   亲家老王师傅一席话,说的有情有礼,引来在场宾客阵阵喝彩声。谁知,这些话可惹恼了胡成,只见他双眼血红,猛然站了起来,从腰中拿出一大叠百元钞票,摔在桌上,说:“我三叔给娃订婚,我跑个路也是应该的。这跑路钱我不能要,我三叔家中困难,我拿这5000元是给宝成随礼的!”
   席间这一戏剧性的变化,犹如刀光剑影,剑拔弩张;所有宾客都停止了欢笑,把目标转向了主宾席。
   胡成的表现,早在亲家老王的意料之中,这时他依然笑容满面,不温不火地说:“成师傅果然是侠骨柔肠,令人佩服。不过今天是给孩子订婚,不是宝成结婚,你要随礼的话,那等宝成结婚时你再随礼,给多给少是你的心意,这我不阻拦。今日我们给的红包,是你们两人的辛苦钱,多也罢少也罢,都是一片心意,王明你先收下吧!”
   坐在主宾席上的女方介绍人王明看来还是一个本分人,只见他稍稍推辞了一番,就把红包和“四色礼”收下了。
   此时,亲家老王把红包双手递给胡成;只见胡成脸色铁青,坚持不收红包,婚宴一时陷入僵局。老王这时也拉下了脸,生气的说:“看来今天胡师傅不给我和亲家的面子,这个婚姻也就成不了,那我们只能告辞了!”
   一见亲家老王发了脾气,站在一旁的胡三老汉赶紧上前相劝:“亲家,亲家,咱有话好说,千万不要动气。我侄子胡成走南闯北,他的的度量大得很,他的心意我领情,这5000元,胡成你先装上,等宝成结婚时咱再说。”

共 716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也都有自己的特长。本文主人公胡成作为农民很少经营庄稼活,但脑瓜机灵,能说会道,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下,找到了发挥自己特长的位置,做起了婚姻中介。要说婚姻中介也算是有名有利的职业,在这一行业顺风顺水的胡成却因为一味地牟取暴利丧失了职业道德,最后弄得丢人折马,成了人们饭后茶余的笑柄。作品语言运用娴熟,故事生动诱人,人物形象饱满,构思巧妙,主题鲜明,乡土气息浓厚。感谢赐稿,推荐共赏!【编辑:海淼】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海淼        2016-07-12 15:27:51
  拜读秦川锐剑文友佳作,祝创作愉快,事事顺利!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 楼        文友:秦川锐剑        2016-07-12 18:22:04
  谢谢编辑老师,谨祝夏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