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雀巢】扎根雪域高原的向日葵(随笔)

精品 【雀巢】扎根雪域高原的向日葵(随笔) ——读文君风情随笔集《藏地女人书》随感


作者:素馨 进士,9699.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29发表时间:2016-07-12 20:41:31

【雀巢】扎根雪域高原的向日葵(随笔) “一地金黄,一地灿烂。大簇大簇的绿色叶片簇拥着金色花盘,抬起高贵的头颅,朝向太阳,仿如塞上高原那一地生灵,追随着阳光,在四季轮回里,坚定而执着地旋转,生生不息……”
   这是作家文君在她的风情随笔集《藏地女人书》中《向日葵》一文里的段落。特意把之提出来,是因为在通读了这本集子之后,辅以日常对文君的了解,突然意识到,文君,乃至她的家人,以及和他们一样因为援藏而在高原落地生根的人们,不正是扎根雪域高原的,金黄灿烂的,抬起高贵头颅的,在四季轮回里追随阳光的向日葵么?
   作家文君,出生于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的若尔盖县,连着出版风情随笔集《藏地女人书》,诗集《跌落云间的羽毛》和《天上的风》,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在新媒体时代,提到若尔盖,估计好多人的眼睛瞬间睁得滚圆,射着满是羡慕的光芒。的确,天边的若尔盖,有九曲黄河第一湾,看不够的花海,看不到尽头的草原和湿地,享有“中国最美的高寒湿地草原”和“中国黑颈鹤之乡”的美誉,素来被称作“川西北高原的绿洲”和“云端天堂”。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们眼中的天堂,平均海拔3500米,年平均气温1.1℃,每年9月下旬土地开始封冻,次年5月中旬才完全解冻,冻土最深可达72厘米,属于高原寒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文君一家,并不是若尔盖土著,她父母都是援藏的内地人员。试想,对于土生土长的若尔盖人来说已属恶劣的自然环境,对文君一家,对那些因种种原因“空降”的汉人们,又是怎样的生存考验?
  
   一、忠于伟大单纯的理想和信念
   “父亲的小木屋后面山坡上有一片菜地,那年春天,菜地里生出几株向日葵幼苗,也不知是从什么地方来的种子,它们就那样在山坡地里扎下了根,随着阳光的起起落落,长得有我小手臂那样粗了,毛茸茸植杆上,满是小蒲扇大小的叶子,一溜烟有父亲那么高。几日不见,上面就长出了一个个比盘子还大的花盘,金黄而明亮,随着太阳的升降,每天从东转向西,从不落下半分时光。”
   毫不起眼的植物向日葵,在单薄贫瘠、寒冷无夏、并不适宜它们生长的高原,没有原因没有理由,默默无闻地落了户,扎了根,开了花,结了果,用一生一世,释放着对阳光,对温暖,对光明的忠诚!
   文君的父辈们和向日葵一样,揣着建设高原的理想,唱着“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雄纠纠气昂昂地落户高原。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高原地形复杂,交通闭塞,气候恶劣,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极度匮乏,而与当地藏民族又语言不通,生活习俗迥异,来自内地的汉人,能在完全陌生、孤冷的高原藏地活下来,待下去么?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一批批援藏的汉人在高原扎下了根,一边积极投身各项建设工作,一边开垦土地种土豆、蔬菜,一边学藏胞们捏糌粑,喝酥油茶,啃牦牛肉,吃藏香猪肉和血肠,一边和向日葵一样开花结果,繁衍后代。
   那个时代,人们是单纯的,就像若尔盖的草原一样纯净,天是蓝蓝的天,云是白白的云,人是简单质朴的人。单纯的人们听从党的召唤,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抱着“革命必胜、人定胜天”的信念,从四面八方汇聚到雪域高原,把毕生的心血乃至生命都献给了那片蛮荒的处女地——“父亲一如他的那些战友,把自己的生命也交给了那方土地”。
   向日葵永远追随着阳光。献身雪域高原的父辈们和向日葵一样,永远追随着他们的阳光,这阳光,是纯净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在对阳光的坚定追随中,他们表达着他们对党,对人民,也是对自己内心,最赤诚的忠诚。即便肉体倒下,灵魂也要向着光明!
  
   二、忠于生命的厚度和爱的宽度
   常常在想,什么样的生命才是有厚度的生命?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在文君们的父辈以及文君们心里,或许根本没有关于生命厚度和人生意义的猜想,然而,他们又在实际的生活中,拓展着生命的厚度和宽度,实践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社会大环境下,他们开过地,拾过荒,砍过木头,挖过药材……若尔盖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沟一坎,都留下过他们的眼泪、汗水和血水。这些理当是苦涩的记忆,到了文君的笔下,我们读不出一丝一毫的苦,一丝一毫的怨,反倒是读出若尔盖原始朴真的自然美,家人相互扶持的温馨美,藏汉民族和睦相处的和谐美。
   要说苦,怎么会不苦呢?灾难无情,一次次地落到文君家人的身上。文君的父亲从拉电杆的汽车上摔下来伤了腰,又为救藏族同事,被倒下的电杆砸坏了脚骨,并在她母亲45岁那年,把满是病痛的身体永远地交给了他驰骋多年的高原;文君的小妹,好不容易从寄养的人家死里逃生捡回一条小命,却被亲兄弟无意中射坏了左眼,造成终身的缺憾;文君的大弟在邮电系统内部招考中名列第一被录取为县局报务员,却几经顶替,最终只得去远离县城的乡里做了一名乡邮员;文君的丈夫在高原恶劣气候的长期击打下,身患多种严重的疾病,最后丢下相濡以沫的妻子撒手人寰;更别说文君自己了,她都是在阎罗殿前走了一遭,在生死门前徘徊多年,活一天赚一天的人!
   就是这样的一家人,面对坎坷多舛的命运,面对多灾多难的生活,并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而是怀着对生活永远的热望,自信、自尊、自强、自立地活在天地之间,书写着自己普通又不普通的人生。
   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若尔盖用它的纯净和质朴接纳着文君们的父辈,又养育着在它的怀抱出生、长大的文君们。呼吸着若尔盖清新的空气,在若尔盖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之下,文君们的父辈和文君们,将自己的爱拓展得跟若尔盖一样辽阔,跟雪山一样纯洁。
   在按人头供应粮油的年代,文君的母亲不忘给单位的同事、有些疯癲的李爷爷送汤圆吃,让孤身的老人在新春佳节得到一点人间的温暖;买回缝纫机后,文君的母亲经常帮寨子里的人家做衣裳,人缘极好,与寨子里的藏胞成了常年走动的亲戚;文君的母亲在暴风雪来临之前给藏民送粮食,碰上一家藏民的女儿重病奄奄一息,她立即给女孩做降温处理,又嘴对嘴地帮助吸痰,把女孩送到医院救助,捡回了女孩一条命不说,还天天开小灶给女孩补营养,收女孩当了自己的女儿,后来包管女孩的学费、生活费以及所有的穿戴,使女孩顺利完成学业,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文君的父母在高原边塞认养了五个孩子,都是周边寨子普通百姓的孩子,负责一个读完了小学,三个读完了初中,一个读了师范……
   大爱无声。善举终会感天动地。那只在风雪夜一路跟随文君的母亲和小妹,却始终没有捕杀撕咬她们的苍狼,我宁愿相信它是上天派来护送的使者;那只在放文君小妹的箩筐不远处啄死蛇,自己也光荣牺牲的蓝马鸡,也是上天派来的保护神;还有那个多次偷偷塞给小文君牛肉的屠工叔叔,是接受过文君母亲恩惠的孤老婆婆的侄子,那不是爱的流转与回环么……
   向日葵永远追随着阳光。对文君们的父辈和文君们来说,拥有一颗良善的心,时刻把爱和希望播种在他们脚下的雪域高原,这就是他们的阳光,永恒的阳光!
  
   三、忠于纯真的爱情和纯洁的文字
   在物欲横流的当下,爱情是个什么玩意儿?年过半百的人再来说爱情,回味爱情,有几分可信度?
   然而,在不相信爱情的年代,读了文君记录的她与丈夫向哥烟火人生中波澜不惊的爱情,收获的却是满满的感动,还有满满的感伤和心痛。
   文君生下女儿三个月,遭遇一场始料未及的车祸,她的中枢神经和视神经、外展神经等七、八对神经严重受损,颅内骨折、七窍出血、生命垂危。二十多天的昏迷,十六年的滞留病榻和辗转康复治疗,那个因马结缘的向哥,那个在风雪大年夜骑着摩托带她回家跟家人团聚的向哥,选择了对她不离不弃呵护有加,为她和女儿遮风蔽雨当牛作马,撑起了一个完整幸福的家。
   他们相约着,等她六十岁的时候,他带她一起去看海!
   在向哥的精心照顾下,文君终于得以从病榻上站了起来。然而,高原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工作环境,加上家庭长期的繁重的负担,使向哥曾经魁梧健壮的身体变得千疮百孔。家里的顶梁柱塌了,这不是雪上加霜么!
   此时的文君,因为缠绵病榻早被原单位裁员下岗了,而她虽然从病榻上站了起来,却仍被严重的车祸后遗症困扰,经常性的头痛,出门在外无法辨识方向,一只眼睛失明,另一只眼睛视力仅0.1。倔强的文君,走投无路的文君,毅然选择接过夫君养家糊口的重担,拖着一副浑身是病的残体早出晚归打工,每个月挣那浸透血泪的800元薪水。
   一片痴情,却阻止不了死神的脚步。与文君相亲相爱,风雨同舟几十年的夫君,去了!天塌了,地陷了,六十岁一起去看海成了再也无法抵达的约定!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无法想象从此在暗夜里孤独求活的文君,内心是怎样的凄凉和痛楚。
   在命运的戏弄和人生的剧变面前,我们的文君倒下了吗?没有!她在漆黑的暗夜里搜寻光亮,哪怕只是一丝微弱的光线,也要牢牢把握住。她搜寻到的光亮就是文字。她把自己沉浸到了文字的世界里,无数个暗夜,她在一行行诗里与心爱的向哥相遇,跟心爱的人诉说不尽的思念;她隔着一方屏幕,与天南地北的文学友人聊天、和诗、写同题,以“疯娘”的形象掩饰内心的伤痛。她在现实世界里孤独落寞,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如鱼得水,她知道,爱她懂她的向哥,一直在天上看着她,只要她好,一切就都好!
   向日葵永远追随着阳光。对于命运多舛的文君来说,对向哥的爱,对文字的爱,对生活的爱,就是她永恒的阳光——“当我终于从生命的冬季走出来,沐浴着金色而温暖的阳光,也就走进了另外一个辽阔的境地……”
  
   “车缓缓驰过起伏的山峦,回到来处,我们依旧还在路上行走,一如坝上草原遍地的向日葵,不停地转运,从东到西,日复一日,追随太阳的足迹从未停止……”
   这是文君在《向日葵》一文中的结语。
   我的眼前现出一个明媚、壮阔的大场面:铺天盖地的向日葵扬着金黄耀眼的笑脸,迎着旭日东升,目送夕阳西沉,自始至终,都是笑着的,笑得明亮,笑得灿烂,笑得温暖,笑得狂热,笑得妩媚大方,笑得激情四射!
   而在翻开的《藏地女人书》里,雪域高原上的一个个人名,都幻化成了一朵朵明黄的向日葵,他们忠诚于理想和信念,忠诚于爱情和内心,饱含对生活的激情,对生命的热爱,坚韧顽强,乐观豁达,活得悲壮,却又活得轰轰烈烈。他们像一团团燃烧的火,把希望的光和爱的温暖播洒在雪域高原,亦播洒在我们的脑海心田!
  

共 42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别开生面的文评。文章不拘赏析评论文章的一般模式,另辟蹊径,用介绍援藏人员——原文作者文君的父辈们——在若尔盖地区的生活工作经历的方法,来赞美援藏人员的品格和精神。他们有如向日葵一样的“忠于”。他们忠于伟大单纯的理想和信念,忠于生命的厚度和爱的宽度,忠于纯真的爱情和纯洁的文字。他们是新时代最可敬爱的人。而记录这些最可敬爱的人的《藏地女人书》中《向日葵》一文则是我们渴望拜读的文章了。推荐阅读。编辑:邵魁先生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71503】 ,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6-07-13 02:07:32
  这是一篇由仰慕与感动浇筑而成的激情书评,一路跟随着读下来,满眼都是明黄色的向日葵,她们是那样的健康、温暖、坚定而执着,只要太阳在,它们就会紧紧跟随并旋转,不屈不挠。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信念的力量吧,她可以让人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甚至挑战极限,如同向日葵认定了太阳,她本身也变成了一束璀璨的阳光。
   正能量的作品就是这样——永远可以给人以鼓舞和向上的力量。
   感谢素馨为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位坚强的文学女性!她是生活中的强者,我们的楷模和榜样!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回复1 楼        文友:素馨        2016-07-16 10:35:27
  感谢月楼社长百忙之中还来精心点评,敬茶!
   您说得太好了,向日葵因为忠于阳光,自身也变成了一抹耀眼的阳光。那些为了高原献出所有的人们,向你们致敬!
2 楼        文友:小泥儿        2016-07-13 18:08:03
  这个书评把我带进了,我曾经的雪域高原,让我认识一个早该认识的文君。以前我曾经想过,这个世界还有比我更倒霉的人吗?但是我还是坚强地走了过来。可是看了文君,岁月每天都让她经历高原的暴风雪,就是爱情也夹着高原严重的缺氧,让人无法喘息,她比我倒霉的多,但是她比我坚强的多,在众多向日葵里,她是他们头顶的太阳。做一颗向日葵,生活不能温暖她,她就去温暖生活。因为她是我们西藏的向日葵!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回复2 楼        文友:素馨        2016-07-16 10:39:09
  “生活不能温暖她,她就去温暖生活”——好!谢谢小泥儿老师!
   学生时代,着迷于毕淑敏笔下的雪域高原,着迷于她笔下的女兵。后来,又迷于阿来老师笔下的雪域高原。文君姐笔下的高原虽然不在西藏,但又有什么区别呢?
   向所有的为了高原献出青春、热血乃至生命的人们,致敬!
3 楼        文友:柴英        2016-07-14 22:37:54
  好厚重的一篇文章,向日葵,文君,援藏人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坚强、无私、奉献、信念,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深深地感动了读者,好文章,层次很高。
回复3 楼        文友:素馨        2016-07-16 10:40:18
  谢谢柴英老师,敬茶!
   是文君姐的原作好,我不过是了了其中一二。
4 楼        文友:素馨        2016-07-16 10:33:18
  谢谢邵魁老师辛苦编辑,给您敬茶!
   我不是文学评论专业人士,所以对于读过的书,只能从自己的主观感受上来写点东西。此文便是。读文君姐的集子《藏地女人书》时,被她的父辈以及她们这一辈对高原的付出和情感所感动,于是,想到由《向日葵》这一篇文切入来谈整个集子。文君姐已经看了这个不是书评的书评,说我说出了她想表达的一切,原作者喜欢,就好。
借用中医手段,切脉世间冷暖。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