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读《海明威全集》

编辑推荐 读《海明威全集》


作者:孙鹤 举人,5117.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39发表时间:2016-07-15 09:49:04

大概在四个月前吧,我嘱咐表弟李维津在网上为我购买一套《海明威全集》。因为当时我家的电脑还没有连网,再加上我个人也比较传统、保守,根本没有意向在网上买什么东西。况且他可谓是此中老手,不仅经常上网聊天、玩游戏,而且现在还兼职送快递。他曾亲口跟我说,自己很喜欢这份兼职的工作,至于原因嘛,则也非常简单明了——来钱快。
   的确是这样,当有利益驱使时,通常情况下的疲惫、辛劳、叫苦不迭地呐喊往往随之转变成为喜悦、兴奋、勇往直前地披靡。可见钱能通神,这话是不假的。神尚且如此,更何况卑贱而又渺小的人类呢。
   闲话少叙,之所以让表弟买,是因为我没有支付宝之类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我在书店、网上书店也多有物色,但价格曾使我心如刀绞,怕承受不起而只好忍痛割爱。也就是说,在网上购买图书的价格远远要低于在书店购买图书的价格,甚至几倍。于我这样的爱书之人,首段之选择恰倒好处,也更易于接受。
   表弟没有辜负我之重望,这也难怪我要戏谑他为此中老手呢。在书还没有到手之前,我便已经将六百块钱交付于老姨之手,并叫她转交于表弟。一套二十四卷的《海明威全集》只要五百八十块,另外那二十块钱权当表弟的操劳费了。当然喽,至于他们娘俩怎么掰算,那是他们的事了。
   记得在之后的一个星期里,我每天都在等,等着书能尽早到我家。不出一个星期,书就到了,整套书被纸壳包裹得严严实实,显得格外厚重,可能是快递员怕货物有所损坏吧。
   我当时别提有多兴奋了,在我的印象里,好像开工资都没有那一刻兴奋呢。我忙不迭地撕开了那层俨然该功成身退的破纸壳,瞬间,映入眼帘的便是乳白色的图书,而且摆放十分整齐规范,看样子送快递的老兄应该也是爱书之人。我数了数,正正好好二十四卷,它正是我梦寐以求的二十四卷版的《海明威全集》!怎么说呢,这套全集令我垂涎很长时间了,终于在这一天,它完全属于了我。
   自那一天之后,我每每回到父母家中,临走的时候便会毫不客气地带走其中的七、八本,这样便能够满足我独自一人躲在北厚家中体验灵魂深处的洗礼,以及精神层面的依托。
   就是这样,在我对转炉工作感觉力不从心,对未来又无比迷惘时,它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哪怕是现实中的残酷冷血,或是理想中的鞭策鼓励,都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当我得知转炉作业区丁横班七号炉的底吹氩工苏海因为操控葫芦吊而不幸触电时,我的心情非常沉闷,而且低落,既缘于同情,又缘于自省,毕竟我跟他同属于一个工种,同做一样的工作,我也要整天不厌其烦地操控葫芦吊,为的仅仅是给钢包加上盖子,以防温度流失。
   也许是出于侥幸,又也许是出于懒散,反正在这几个月里我并没有照常上班,而是一如既往地歇着病假。所谓病假,如实地说,不过是为了摆脱使我无比厌烦、憎恨的工作的噱头罢了。原本我还打算在暑天过去之后就继续上班的,可是由于这件事的突如其来,我内心深处的厌恶、憎恨一下子少了许多,转而突出的是恐惧和害怕。是啊,调换一下位置,把苏海换成是我的话,在我看来所谓的侥幸还是不要存在为好。
   正是由于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这么些年,对于类似的事件我才不会像小孩子似的幸灾乐祸,因为我也是这么熬过来的,并且不想再继续熬下去了,因为我真的怕当上事件的主角。
   母亲对此颇有微词,她认为工厂里面有那么多人在工作,而飞来的横祸却是少之又少的,就因为一句害怕便要逃避吗?
   我知道这是老人家对我的质问,或者更干脆些,则是对我的责难与不屑。我还不傻,能听出来,但这种事谁又能说清楚呢。之前我在工作中不幸被炉中受潮而猛然涌出的翻滚的气浪烧伤了右脸、后背,不也正如母亲所说的万分之一吗。可当万分之一的运气选择了你,那滋味可真是不好受。我深有体会,记得在病房里煎熬了十来天,恨不得冲着窗户一个猛子跳下去来得痛快。
   母亲还想对我的胆怯和主观臆断报以严肃且犀利地批评和更正,但我却拿老人家的话当作是耳旁风,根本听不进去。最后,我实在坚持不住她的絮叨了,索性很淡然地回了她一句——你要是还打算让我回转炉挣钱养活自己的话,那么我不妨给你来个干脆的,直接跳进满包钢水的钢包中。这样既可以让我舒服些,同时还能为你们二老带来不菲的公亡款,哪怕是比照工亡,相信数目也不会少,姑且权作我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好了。
   现在想想,当初那一席乍听起来十分坚定的话未免伤了父母的心,使之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其实我很清楚父母的意思,没有哪个父母真的希望子女发生任何意外,出现任何差池,那不过是一时之气话罢了,但我却借题发挥,令父母不得不气上加气了。
   不过,那却是我的真心话,真的十分坚定,因为我觉得再没有任何理由选择继续在转炉作业区干下去的必要了,无论是经济角度,还是危险系数,都已令我望而却步。
   另外,在上个月……不对,今天是十二月初,那么应该是大上个月,也就是十月份的下旬,我得到了最新消息,苏海并没有死,在连续几天从不间断地抢救下,始终昏迷不醒的他竟然起死回生般地活了过来。但很遗憾,由于高压电流的袭击,他现在只能瘫痪在床,至于以后还能不能如正常人一样行动自如,我也不是很清楚。
   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只是鉴于他才三十岁左右,这样的打击未免太过于沉重,太过于残酷了。作为仅见过几次面,仅说过几句话的工友,我只能是相对残忍地祝福他能够从死神的眼皮子底下捡回一条命来。
   上述的东西姑且称之为题外话,但我却非说不可,因为那件在某些人看来值得庆幸的事件给我的感触非常之深,与此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的选择,至少我已经彻底丧失再回到转炉作业区工作的勇气了。
   而且最近我就这么纠结地活着,一边要为所谓的理想努力拼搏着,一边还要隐忍尘世俗流对我的一切攻击,大抵包括语言上的和精神上的两种。毕竟我仍活在现实中,所要面对的还有很多。
   算了,不提了,适当的忘却未必是坏事,至少它可以让我暂时摆脱一些近在眼前的纷扰和惆怅。这样我就会把注意力放在写文章和读书上面去。
   还是说说《海明威全集》吧,这才是这篇文章的主题。
   在这近四个月的时间里,每当有空闲,我就会去读它,尤其是在早晨和深夜,因为这样能让精神更为集中。
   二十四卷的《海明威全集》,包括了《春潮》、《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流动的飨宴》、《曙光示真》、《非洲的青山》、《有钱人和没钱人》、《渡河入林》、《岛在湾流中》、《午后之死》、《危险夏日》、《伊甸园》、《丧钟为谁而鸣》、《乞力马扎罗山下》、《第五纵队·西班牙大地》、《海明威短篇小说集》、《海明威新闻集》、《海明威书信集》、《海明威诗集》。这其中《海明威短篇小说集》又分为上、下两卷,《海明威新闻集》也分为上、下两卷,《海明威书信集》则分为上、中、下三卷,共计二十四卷。而《曙光示真》是海明威携妻子玛丽第二次去非洲游猎,所留近二十万字的文稿,直到海明威诞辰百年方由其子编辑,定名出版。
   总之不管怎么样,海明威的作品很耐读,无论是对战争细致入微地深层描写,还是对情景言简意赅地幽默概述,身为战地记者,同时相当于军事专家的海明威的确与众不同。尤其令后辈们纷纷效仿的当属简洁明快,去其繁冗的新闻体,以及由于亲身经历了许多次的战争战役,见惯了残忍、冷酷、血腥、杀戮,从而衍生出了经典而不朽的“迷惘一代”,作为首屈一指的代表,他当之无愧。
   作为读者,我始终贯彻尽量将某一位作者的作品全部读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为准确地了解该作者阶段性的内心独白。海明威就是这样,当初他很迷惘,但后来他并没有继续迷惘,否则也不可能写出《丧钟为谁而鸣》、《第五纵队·西班牙大地》,以及后来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前者描写的是西班牙人民为了和平所进行的不屈不挠地抗战,而后者则为我们塑造了桑提亚哥这个勇敢、坚毅、百折不挠、决不轻言放弃的硬汉形象。
   海明威的作品如此之多,作为写读后感的我来说未免不一而足,难以求全。故此,也只能是向前辈学习,惜墨如金了。昨天晚上读完的新闻集下卷,凭我这仅能维系七十二个小时的记忆,以至于在今天早上早早就起了床,准备开工。
   简单地说,他的作品涉及面很广泛,这主要跟他常年游走于世界各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除了炮火连天的战争,还有西班牙的斗牛、非洲的涉猎、法国的度假、古巴的垂钓,以及直到在新闻集里才发现的,他原来还来过中国,并且不仅顶着文学家的耀眼光芒,还兼战地记者,及军事专家的头衔来中国勘察。记得他在一篇《美国对华援助》的文章里是这么说的——第一,日本暂时失去了与中国媾和的机会。去年,重庆和谈呼声一度高涨,12月到达顶峰。但是中国相信会获得美国援助,暂时压倒了和谈的主张。
   再看看这篇文章的时间——1941年6月15日,可见当时他之所谓中国政府的要人明显是国民党派蒋中正先生。
   鉴于政治观点,我不作任何评价,毕竟他是美国人。而我要说的却是另外一件事,生活才是创作的灵感源泉,在海明威的世界里,还真就是这么一回事。
   读了他写的这么多小说,鲜见其幽默风趣,然在新闻集里却屡见不鲜,似乎属于美国所特有的那么一种冷幽默。
   算了,就写到这里吧,因为我不可能将每部小说的主题全都赘述一遍,那样太强人所难了。另外,我之所以要写读后感,并非是为了要像小学生似的发出老师推荐之读物的某种感触或感慨或新生。实在是我读了,而且很想留个念想,至少这三个多月的勤奋不该就这么淡忘。
   当然,海明威的诗作我也偶有所窥,却不格外注重,所以不作褒贬之评价。另外还有,他的书信我连一封都没有读过。还是秉承原来的初衷,我并非是搞研究的,而且最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别人的书信,无论他是否还活着。姑且让那些书信随着他本人尘封于历史之中吧。
   历史,或许才是评价一个人是否有所作为的唯一标尺。
   看着前辈伟人伟岸魁梧、胡子拉碴的英勇模样,我真的很难想象,就是这么样的一个硬汉,居然会对着自己开出那一枪。可见纵然再硬的汉子,也难免会有脆弱的一面。不过据我所知,海明威一家皆有自杀史,不仅他的父亲、兄弟姐妹,还包括后来他的孙女。
   又根据一些说法,这极有可能是家族似的抑郁症所致。还有一些人声称乃源自于海明威对写作的要求过高,再度执笔也难以超越《老人与海》,加之病痛缠身,索性干脆了此残生得了。
   无论他是怎么生的,又怎么死的,总之他是不朽的,这一点相信无人可反驳。
  
   2014年12月6日清晨,完稿

共 42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不惜笔墨书写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对书的钟爱,抒写他的对尘世俗流的隐忍和对文学的向往。文章对一套《海明威全集》多了简略的介绍,对海明威其人生活背景和作品风格进行了娇艳叙述,并且阐明了一个观点:生活才是创作的灵感源泉。欣赏阅读佳作。【编辑:琴声悠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琴声悠扬        2016-07-15 10:09:05
  本文内容丰富,有感而发,欢迎继续投稿。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