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漫读笔记(随笔)

精品 【流年】漫读笔记(随笔)


作者:宝鸡张静 童生,640.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49发表时间:2016-07-16 19:17:04

一、寂静的乡村喧响声声
   为了这本《山南水北》,我已经两天没有下楼了。
   他写这本书的时候,是把自己扑进了一副画框。而这画框里的田园风貌,鸡毛蒜皮,人情世故等,与我又是何其熟悉和亲近,可我却在一二再、再而三地忽略着。
   摊开在我书桌前的《山南水北》,我一点都不怀疑韩少功老师写此文集的真诚与倾心。对于一个离开土地三十多年老知青,他想看看三十年前插队的农村如今是什么模样。有人说,他更多是想藉此来校正一下自己的写作方向,故而重返乡村,亲近泥土。究竟是何初心,我不想过多纠缠,但绝对相信,那是一个作家的返璞归真。
   不得不说,韩少功老师有一双时刻苏醒的耳朵,时刻明亮的眼睛。他听到了乡村白天和黑夜各种天籁的纤细,灵动;看到了乡村怀抱里丰富和杂沓的景象与风情。他弯下腰,低下头,写阳光,月亮,疯树,百草,蔬菜,还写鸡,狗,猫,鸟等。这些农家院子里的家禽牲畜,更是惹人喜爱。比如怜香惜玉的美公鸡,羸弱寂寞的小红点,孤独遗失的小飞飞,雍容矜持的诗猫咪咪,让我笑到捧腹,暖到心窝,惊奇到瞠目结舌;同时,字里行间又藏有一份淡淡的失落和怅然。尤其是在写《忆飞飞》,夜深人静的时候,飞飞最终死在高树上的草窝里,他听到树梢上一只鸟不停地发出凄切的叫声,像是母亲寻找儿女的呼唤。这些发自内心的表白,都在告诉我们,人与动物之间灵犀一点的相亲相惜以及对任何一份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这声声呼唤里,构成了凉透心底的忧伤和绝望,同时,也构成了真正的山乡之夜。”
   我一直认为,作家笔下,视线里,应带有很深的眷顾之情去描摹世间万物以及苍生百态。一个成功的作家,其乡村精神,乡村情结,更是构成其写作的一种力量和源泉。在韩少功老师的《山南水北》中,一个个淳朴善良的乡亲,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或传奇,鸟声、蝉鸣、蛙唱、蚊音……全然是一派自然祥和的景象,如涓涓细流一般悄然流淌,从而更多让我们感乡村生活的平静与朴实。比如《墙那边的前苏联》里,山里的歌声,干净,清脆,令人向往;《空山》里,曾经有青石板上有捣衣的声音,还有牛背上的铃铛声,月夜或雪夜的灯火,纺车,水磨的声音,甚至连荒草和石头,都相守着每一寸的秘密;《山中异犬》里,贤爹家的呵子,认亲恋子如同亲见;有福家的呵子,忠诚与厚道撼天动地;茶观砚的呵子,嘴里叼着一根草,以示对善良之客的尊敬与礼节,真的很奇妙的;而《天上的爱情》乃一段绝尘挚爱,没有日历和礼拜,不知今夕是何年,读罢,三分温暖,七分心酸。
   一直以来,包括我在内,很多作家也在衣钵还乡,可仅仅停留在形式或者表面,但在《山南水北》里,韩少功老师并不是这样的。他深入乡下,他不仅亲自种地,种菜,还养鸡,养狗,养猫,修路,帮扶,传播文化等。很显然,不是去躲避喧嚣的红尘或者颐养性情,故而在他笔下,动物之脾性,草木之灵性,被描摹得活色生香,淋漓尽致。比如说,一只大公鸡,让他亲自发现了动物的利他精神;一只弱小的小鸡,让他看到了动物的游离与孤独,尤其是他笔下的猫儿和狗儿和人之间,那种微妙关系与和谐相处的秘密更是让人心生无限感慨。尤其是写小狗三毛的时候,从妻子起初的陌生、厌恶,排斥到最后的熟悉、喜欢和依赖,抑或三毛的生与死,都令人触动万分。
   不光如此,八溪垌村子里的人,亦从他幽默凝炼的文字里活脱脱地跳出来,鲜活淋漓。我记得聪明机灵的贺麻子,靠旁门左道来医治百病的塌鼻子,装神弄鬼的友根,麻花般造型谷爹,以及奇妙无比的习俗---藏身入山......这些淳朴善良,蛮横粗糙,卑微俗气的乡民,与他们赖以生存的乡村,山神及所有生灵之间构成相互求存,相互敬畏,相互包容的大和之美,也是整本书里最令我百感交集的一点。
   合上书页,暑热正当时,逶迤在椅子上,汗水顺着脸颊和脖子不停滚落,心绪更难平宁。忽而想起了端午回家看父母时,在自家后院墙头上那只活蹦乱跳的老花猫。原本是只野猫,只因侄子和母亲曾经多喂了它几口残羹碎馍,它已盘踞在我家后院里整整三个春秋了,并且从大到小繁衍了好几只。平日里,这几只猫不是眯着眼睛爬在砖墙上晒太阳,就是上蹿下跳打情骂俏的,几乎寸步不离我家后院。肚子饿、想吃东西的时候,就一声声“喵--喵---喵”的喊得有气无力,可怜兮兮。而到老鼠出没的夜晚,那叫声可就不一样了,可用雄赳赳气昂昂来形容。眼见它仰着脖子,凝神静气,若探得一点老鼠的气息,扯破嗓子喊,喊到我家院子,屋子,厨房、粮仓,柴棚,猪圈等多处角落,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了老鼠的横窜与张扬了。然而,我却从未真正走近过它,甚至当它盯着我的花裙子看时,我会朝它吼几声,伸出胳膊作恐吓状,看它吓得四处逃窜,无影无踪才罢手。此时,手捧韩少功的《山南水北》读的时候,一丝懊恼和惭愧,不可节制地冒出来,令我难以平静。
  
   二、秋风独自凉
   不知不觉,秋意渐深。
   许是骨子里一份柔软吧,最见不得的,就是这跌入眉间的叶落声声了,而那叶子偏又四处散落,像要撩起人记忆深处某些忧伤的往事。
   在我的小城里,有落叶,自然少不了凉风。尤其是寒露过后,清清冽冽、丝丝缕缕的凉风,执拗地窜过小城的大街小巷,一草一木,似乎要将藏在小城的万千尘埃、万种生灵抚摸个遍,方才觉得没有白走一遭。
   白日和夜里,都有风吹,都有叶落。只是白日里无暇顾及,夜里是可以隔窗屏了气息去听的。那风声带着叶子邪恶一般挤进来,落在窗户,落在心上,微微地疼。
   即便这样,也要在黄昏里开窗,留一撮清凉的风,满满当当灌进来,拂尽忙乱一整天过后,滞留在身体和思绪里的混浊与迟钝。 那个时候,一定是在窗下站了很久,看远处昏黄的天空,以及近处朦胧的灯火。碰上心绪不好 时,觉这风声和落叶的声音更像哀叹声,人当下便落了几分怅然和落寞,又不好与人去说。是哦,从来都是心怀坦荡,烹制快乐的女子,不可强说离愁之绪,令他人一路陪着黯然,终是不够厚道。
   这样一想,索性不看,也不想了,一个人埋头读书。要说的是,近来读书状态极其不好,奢求了很久的书,很久的字,得来时却心不在焉,甚至滋生出少见的倦态与麻木。比如沈老的散文集子,友人中肯荐与我,可总不能静下心来,专注一读,颇为懊恼。其中好多篇章,都是靠大中午窝在办公室里,倚着阳光四起的窗户,或者静夜里靠在床头,懒散地、囫囵吞枣地翻几下而已。
   记得那日,友人问及,敷衍几句,自觉惭愧和脸红。之后几个夜里,关了手机,隐了尘嚣,开始重读。拿起书的一瞬间,我是希望自己能精读的,只叹精力,时间,空间,依然有限。故而,重读,自然先拣自己第一遍留下印象的读。比如《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比如《桃园与沅州》《鸭巢围的夜》《沅陵的人》;再比如《凤凰》《白河流域的几个码头》《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等。这其中的人,其中的事,以及沈老所处的岁月和时光,与我隔着近半个世纪,读进去了,竟不觉生疏反而有几分亲近感。我看他在写湘西,写画卷里湘西,风尘里湘西,百味里的湘西,江湖里的湘西。不得不承认,这个用浩瀚文字将尘世锻打自如的文学大师,目光平和,下笔清冽,叙述平缓,那个遥远的、三十年代的湘西,就这样和我彼此靠近了。
   我时常在夜半难寐的时候翻到某一片段,吞咽下一些句子,然后去恰如其分的应一些景,一些人。比如他逃学的野外,路过的小溪,还有那个常德的麻阳街,烟管,酒馆,铺子,佩环叮当,活色生香,那可是缝在湘西身体里的一颗颗纽扣啊。
   我到现在都不大能弄清楚,1934年的那段时间里他的境遇如何,不过,肯定是窘迫而无奈的。他和一只旧船漂泊在风雪弥散的沱江里,万重山,吊脚楼,常德城,烟花巷,杨家砠,一页一页翻开那片神秘的土地。比如鸭巢围的夜,有人把身体钻进预先卷成筒子的又冷又湿的硬棉被里潦草睡去,有人看着河对岸吊脚楼的窗户里飘出柔和呢喃的灯火蠢蠢欲动,桃园的夜夜笙歌亦莫不如此,包括牛保与不守妇道的小妇人之间放纵叫嚣的云雨之欢,竟使人莫名的温暖而忧伤,最是那首《十想郎》的小曲,曲调卑陋声音却清远悦耳,难怪沈老在河边的寒风中痴了许久。
   重读上面几篇文时,正值深秋的夜晚,我的窗外漆黑一片,寂寥一片。打开笔记本,想写一点读书笔记,思量一下,恐深夜开机的声音扰了家人,又放弃,可睡意全无,只好轻手轻脚去窗前吹冷风。那风儿,有的落在枇杷树和棕榈树上,有的在院子里孤独地打着转儿,不知吹往何处。一时间,竟有几分莫名的怅然,那种感觉,就像一个人,独对一窗寒秋,难免滋生出一种形单影只顾自怜的复杂心绪,这种情绪,又很快让我想起沈老笔下那些沅陵的女子,沅陵那么美,溪流萦回,积翠凝蓝,这里的女子却无福消受,她们一睁开眼,便挑的,担的,背的,驮的,撑的,卖菜,卖米,开铺子,做银匠,无所不能。平日里,是她们用勤劳和汗水,扛起男人和孩子的天空,不知她们的男人都做甚了,沈老未及,我亦不可妄加猜测,只道这形单影只的夜半时分里,寒气重得连人也伶仃几分了。
  
   三、群山之巅,灵魂的歌唱
   大寒中,清冽的风,灰暗的天,冷得不像话。
   这样冷的日子里,出不了门,就窝在家里读书吧!
   书是元旦前买的,有《从文家书》、《群山之巅》以及张爱玲的《重走边城》。三本书安静摊在我眼前,都想读,却难确定先读哪一本。不由笑自己:原来,读书也有作难的时候。于是,三本都拿起来,随意翻几下,翻目录,翻开头,翻结尾。当我的目光停留在《群山之巅》结尾那句“一世界的鹅毛大雪,谁又能听见谁的呼唤”时,忽而明朗,我当时在当当果断下单的时候,不就是冲着这句话去的吗?
   几日来,除却杂沓和琐碎,余下的时间,就是将自己淹没在那片群山之巅,尽情触摸她笔下的人物,还有那个叫龙盏镇的地方,发生的所有奇奇怪怪神神秘秘的故事。这些人和故事,相互剥离,又相互串联;相互隔阂又相互依存。而最终,她的笔下,骨血,情爱,仇杀,生命,生存,就像一颗颗纽扣,牢牢缝在龙盏镇的外衣上。无疑,这一笔,是浑厚大气、波澜壮阔的的一笔。
   小说是读完了,人却有些恍惚起来,因为里面的人物太多,辛七杂,辛开溜,辛欣来,绣娘(孟青枝),安玉顺,安雪儿,安平,李素珍,唐媚,唐汉成,单尔冬,单四嫂,安大营,林大花,烟婆,老魏,郝百香,陈美珍,陈金谷,陈庆北,徐金铃等等。说实话,他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到现在还不能完全弄清楚,只能等读第二遍的时候,慢慢熟悉了。但我惊叹的是,迟子建倾尽笔墨,使这些人物身上缀满了一种奇特,繁复,诡异而充满魔性魅力的基调。这种基调,使我之前读她《额尔古纳河口岸》和一些中篇和短篇里完全没有的,尤其她用大胆,夸张,新颖的神性色彩和开阔的笔墨相结合,赋予这篇小说非常明显的神秘色彩和异域情调,可谓令人耳目一新。
   说说几个印象深的章节。 第一章的 《斩马刀》拉开龙盏镇爱与痛,罪恶与赎罪的序幕;《制碑人》拽出安雪儿的侏儒女孩身份来历和其神灵特质;《两只手》让龙盏镇里两个与死人常年打交道,被众人认为沾染了一身晦气的两个男女走到一起,龙盏镇容得了他们的身体,却容不得他们想得到人间真爱的美好愿望;我没有办法忘掉《白马月光》里,绣娘(孟青枝)与安玉顺的传奇一生,英雄抱得美人归,却没能抱着她长久度日;《生长的声音》这一节,纯粹的神性描写,比如安雪儿身上诸多的灵性和神性在被辛欣来糟蹋了身体之后,一扫而光,她长高了,变胖了,入俗了,返璞归真,朴素无常;《女人花》里,死了女人的辛七杂招架不住送上门的陈美珍和单四嫂,他洗了澡,刮了胡子,换上干净的衣服去见自己暗地里喜欢的女人----开油坊的金素袖。一路上,他的摩托车后面被夹了一支野百合,火红的野百合,甩都甩不掉,让他想起了多年前王秀满结了扎,主动来龙盏镇寻他的情景,想起他们的初夜,他心惊肉跳,羞愧不已;《从黑夜到白天》颇具讽刺意味,所谓英雄有时候也是杜撰出来的。
   除此之外,整篇小说里,还有一种属于乡土人家纯良温厚的情感,既温暖感动,又令人心酸。那是安雪儿怀孕了,林大花神经恍惚,单尔冬回乡写作,被他抛弃的单四嫂为争一口气,从头到脚焕然一新。当然,最关于辛开溜的故事,是从《旧货节》开始的,他的“堕民”身份,以及被父母卖掉后发生的所有故事,还有那个叫做秋山爱子的女人,是主人公辛七杂的娘,是不是他辛开溜的种,最终成为一个未知的谜;《暴风雪》,真的是风雪之夜啊,一些事情被大雪盖住了,另一些事情却在大雪之夜苏醒过来。这样的夜晚,安平思念李素珍,他渴望见到她,一番覆云翻雨,颠鸾倒凤过后,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成为小说里最伤情的一笔。
   小说最后,辛欣来落网,安雪儿生下一个小子,取名毛边;辛开溜死后,他成为龙盏镇火葬的第一人;跌了一跤死了的绣娘,和她心爱的白马一起,在喜欢的白桦树间燃烧成一缕风;土地祠,成为安雪儿和单夏生命里最后的伊甸园。
   合上书页,大寒依旧,风儿依旧,我却很清醒。清醒得如同看见那滔天的大雪,亘古的河流和山峦,更清醒小说中那些卑微的人物,从迟子建的墨间站起来,朝我走来。他们怀揣各自美好或残缺的心愿,努力活出自己的模样。仅是一份甘苦,足以值得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衔一口冷风,再去细细咀嚼。

共 532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有句话说得好,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与灵魂总要有一样在路上,这和那句妇孺皆知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说的其实是一样的道理。我想,所谓阅读,就是一场心与心的交流,就是一种生活状态与另一种生活状态的对接,只不过这种交流这种对接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而真正的有效阅读一定是心领而神会的,一旦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则意味着真正的阅读开始了,而作者这三则读书随笔写的应该就是这种状态下的阅读。《寂静的乡村喧响声声》写的是作者盛夏时节阅读韩少功散文集《山南水北》的独特感受和深刻印象。她触摸到了作家写作的真诚和倾心,感受到了作家返璞归真的心态。为作家内心深处的乡村情结、乡村精神而感动,欣喜于作家笔下那一派自然祥和的景象以及乡村生活的平静与朴实,震惊于乡民与他们赖以生存的乡村、山神及所有生灵之间构成的相互求存、相互敬畏、相互包容的大和之美,赞叹作者将动物之脾性、草木之灵性、描摹得活色生香,淋漓尽致。好的书是有潜移默化功能的,作者联想起自己对待一只老花猫的态度,一丝懊恼和惭愧不可节制地冒出来。《秋风独自凉》写的是容易引发伤感惆怅的深秋时节深夜重读沈从文散文集的别样感受,佩服作家以平和的目光,清冽的文笔,平缓的叙述,将那个遥远的三十年代的湘西拉至眼前。她欣赏画卷里湘西,风尘里湘西,百味里的湘西,江湖里的湘西,虽然相隔半个世纪,却没有半点生疏和违和感。《群山之巅,灵魂的歌唱》则写的是于寒冷的冬天窝在家里阅读迟子建的小说《群山之巅》的感受,敬佩小说中那些卑微的人物,各自怀揣或美好或残缺的心愿,努力活出自己的模样。佩服作家为小说人物身上缀满了一种奇特、繁复、诡异,从而使得他们身上充满了魔性魅力,更欣赏作家用大胆,夸张,新颖的神性色彩和开阔的笔墨相结合,赋予了小说明显的神秘色彩和异域情调。这是一篇阅读漫谈,写法看似随意,但紧扣作品及感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佳作,荐阅!【编辑:茶语清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718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茶语清心        2016-07-16 19:23:51
  平常日子里,书就是远方,而阅读是另一种行走。感谢老师分享,期待更多精彩,祝创作愉快!
茶样情怀,清逸人生!
回复1 楼        文友:宝鸡张静        2016-07-18 14:19:50
  谢谢编辑!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6-07-20 07:34:1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3 楼        文友:宏声        2016-07-29 20:51:01
  向远方的文友问好!宏声欣赏了老师的佳作,您的文章水平之髙令我大赞。江山文学网使我们聚会,有缘成文友。祝您事业航船一帆风顺,美文生辉,事业有成!握手!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