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雀巢】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散文)

编辑推荐 【雀巢】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散文)


作者:虚竹先生 布衣,356.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27发表时间:2016-07-19 04:56:07

【雀巢】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散文)
   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了。2008年5月12日,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最难忘的一天。当天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强烈地震,全国多个省市都有明显震感,震级最后被确定为8.0级。地震中有7万人相继死亡,受伤者估计在数10万以上,顷刻间人们失去了一切,无家可归、一无所有……。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对于这个特殊事件,对于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太多的情感要表达。人们在如何回忆这段历史,专家学者又认为有多少值得反思和回顾的东西,一周年这个时间节点又将触痛大家埋在心底多少的悲伤?这也许真的需要我们认真的反思和回顾一番了。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大地一阵剧烈的震动,一场震惊世界的强烈地震在四川汶川县发生了。16时40分,我们的温家宝总理飞赴四川灾区,20时抵达震中地区的都江堰指挥救灾。胡锦涛总书记晚间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次日首支救灾的300多名解放军战士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进入汶川县城。下午进入汶川映秀镇救援部队发回的首条消息称,当地的1万多名群众,仅幸存2300余人。接着13万解放军、武警官兵进入所有受灾市县乡镇开展救援工作。16日胡锦涛亲临北川慰问受灾群众,指出当务之急是“救人”。温家宝也表示必须举全国之力,绝不轻言放弃。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公告,决定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中央财政当年安排了700亿元助灾区重建。23日温家宝赴北川中学复课点勉励受灾学子,并在黑板上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大字。
   全国各地立即组织支援灾区,举国上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各地还纷纷派出医疗队和志愿者参加抗震救灾和救治伤员工作。
   农工党北京市委在短短的数天内筹集到了107.3651万元善款,和折合人民币110.3917万元的物资。通过各种渠道送往灾区。农工党在京的28位党员同志参加医疗队奔赴灾区,参加救援工作,与灾区人民一起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抗震救灾篇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主委于文明在地震发生时正在四川开会,随即也请战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工作之中。在京20余位农工党党员积极报名参加医疗队,有的克服了家庭困难,有的自身身体欠佳,有的同志竟然未及与家人告别,就匆匆收拾行装日夜兼程赶往灾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杨萍大夫甚至自费乘飞机到灾区参加抢救伤员工作。早期到达的救援人员生活非常艰苦,因物资运输困难,每人每天只能分配到两袋方便面和一瓶矿泉水。东直门医院的王广、张愚、俞兴等人冒着余震,在倒塌了一半的建筑里做手术,广安门中医院的营养师王宜为解决救灾官兵体力透支的营养问题专门到灾区指导官兵配餐;车友会的王青主动筹积衣物自费驾车千里迢迢送至灾区;北京燃烽医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向公伟捐献出价值79万余元的药品和物资支援灾区……。这一切都历历在目像昨天发生的一样。
   时光飞逝,转眼已经一年了,2008年的大喜大悲似乎也随时光而逝去。但是,时间可以流逝,伤痕难以抚平,汶川地震的伤痛永远的留在了我们的心中,那万众一心支援灾区的情怀也永远不会让人忘记。
   在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我与我党几位同志做了一些交流。请他们对汶川大地震一周年谈些自己的看法。
   几位同志几乎都是异口同音地对中共中央对抗震救灾工作的坚强领导予以高度赞扬,对解放军指战员和全国各条战线的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抗震救灾的无私奉献表示钦佩;同时也被灾区群众在大灾面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深深感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社会法室主任常纪文谈到地震一周年时说:一个善于在灾难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民族,是一个聪明的和具有生命力的民族。地震过去还不到一年,很多人就淡忘了。这是不应该的。我国应该在社会各界广泛开展讨论,总结抗震救灾的经验和不足,然后向立法机关提出完善相关立法的建议。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在今后免遭更大的不幸。
   地震期间自费参加救治伤员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麻醉师杨萍说,虽然已经一年了,但当时的场景至今依然浮现在我的眼前,灾情的悲惨,成都人的坚毅,都深深的凝记在我的心中。救灾的那些日子虽然很艰苦,但深感自己存在的价值,深感自己不枉此行。灾区人在地震中的表现着实让人感动。如:出租车司机平时看他们松松散散的,打起麻将什么都不顾,但地震期间只要有需要,他们开车就走,义务的运送物资、解救伤员,都是毫无怨言……。看到那么多的人被截肢,甚至其中还有人截瘫,我很悲伤,更为他们今后的生活担忧,我想国家也一定会充分考虑到了他们的困难,地震之后,我们还应为给他们提供一些便利和帮助。
   北京市卫生局农村卫生处处长吕璠谈震后问题时讲:抗震救灾的医疗队一般都以单位名义派出的。农工党员是以个人身份参加。党员们立足本职工作,服从领导,作为参政党党员都具有很高的觉悟,政治上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同心同德。在抗震救灾中民主党派的同志有很多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的事迹,表现了我们政治组织的特点和优势。这一点让我引以为自豪。
   目前各方面都在关注灾后重建工作,但重建不光是物质的,要有心理层面的。特别是对于孩子,应当是消除他们的心理阴影。同时也不要总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被救助者,要让他们有尊严地接受援助。这样才能使他们深刻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救助不是一件短时期的事情,抚平心理创伤更需要长期的工作。
   主动筹积衣物自费驾车送至灾区的王青,在谈到5.12地震一周年的感想时说:一年的时间过得太块了,今天我似乎还能感觉到那个下午的震动。只要一闭上眼睛我还能看到那些让人撕心的残垣断壁,那些疲惫眼神后面的坚毅,那些废墟中生的希望。回到北京,我觉得我有些东西永远的和那些被地震毁掉的生命一起留在了灾区。所以,一年了,我希望政府能同样重视对当时在场的人们进行心理回访,无论他表现得如何坚强。我们的灾民,我们的志愿者,我们的救灾大军需要走出灾难造成的阴影,轻松面对充满希望的未来。
   一些教育工作者也多地震进行了反思:在这次地震中,很多学校倒塌,很多学生永远失去了生命。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非常痛心。我们是不是要掌握一些逃生技巧和生存本领,来教授我们的孩子?天灾人祸,谁也无法预料,如果我们经常进行这样的教育,或许就可以减轻灾害。在内容方面我们还可以拓展,在方法方式上还可以更加细致,学生学了一生都受用。
   听了这些同志的谈话,我受到很大启发。记得我在上中学时也搞过地震演习,学校要求全校师生在几分钟之内跑到操场。此外国外的一些做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记得灾后我看过的一份讲日本的社区是如何救灾的资料。日本是一个灾害多发国家,所以日本有许多应急的具体措施。其中一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日本的社区内,由居民们自己组成互助性自救组织,在灾害发生时互助救援。有资料显示地震时能够在第一时间获救的,绝大数人是邻居施救的,这不但为一般受灾者争取了时间,也为专业救援队减轻了负担,为其赶到后及时施救较难救助的人员赢得了时间。另外,日本的救援物资平日就存放在社区里,有担架、轮椅、急救药物、食品、水等等,平时社区的居民自觉的爱护和保养,没有损毁和丢失,一旦遇到灾害随时可以取用。
   我不了解日本是否有相关法律,但是在日本人的道德意识确实令人钦佩。我们国家也有消防法,消防物资也是受法律保护的,但是消防器械的保护确实令人担忧。
   另外,今年4月意大利拉奎拉市的地震,政府在救灾中的行动也有我们值得借鉴之处。意大利是地震频发的国家,三分之一地区都在地震多发带。意大利官员表示:“政府非常有经验,一点都不缺物资。”(摘自09.4.16《南方周末》11-12版,下同)“地震的高危地区政府都设有物资应急仓库,地震的当晚拉奎拉市就没有灾民露宿街头,次日傍晚前政府已向灾区运送了2万顶帐篷。”灾民的伙食,“感觉比一般贫困家庭的生活水准都要高”。参加救援工作的人员“并不是谁报个名都能去,经过政府的审核后,专门的工作人员方可进入震区。”我想这样完备的制度,无疑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前提。
   最值得一提的恐怕要是地震后的心理健康,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又自杀了。其兄表示,压力太大是其弟轻生的主要原因,在5.12地震中经历丧子之痛已经让冯翔饱受折磨,其子的尸体至今仍没有找到。他作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几乎天天都要带人去看废墟,每次去都是在揭伤疤……”
   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即将来到之际,冯翔自杀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这是继去年10月北川县委农办主任董玉飞以后,又一位灾区官员自杀的案例。10月3日,北川县委农办主任董玉飞在暂住地自杀身亡,其自杀的原因,并无太多争议:经历地震劫难,阴影难消;遭受丧子之痛,难以自拔……。他们说自己要坚强,但是当“最后一根稻草”压在身上以后,他们也会“再也支持不住了”。如何减少地震对每位曾经受伤害者的心理压力,也许应当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
   5.12汶川大地震已经一周年了,地震给我们的感触实在是难以言表,我想用我在地震期间的一首小诗作为结尾:
   地裂山崩举世惊,旦夕阴阳两难逢。
   总理亲鞠倾国助,悲歌一曲照汗青。
  
   2009年发表
  

共 37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八年前的5·12汶川大地震是一场大灾,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大爱。作者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时候,写下这篇随笔,回忆了灾难的惨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历、全国上下的鼎力救援,这些动人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铭刻在心。文章里特别重点地写到农工党的广大党员的自觉自愿的无私的奉献。更可贵的是作者在灾后一周年的时候提出了令我们深刻思索的一些问题。推荐阅读。编辑:邵魁先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16-07-19 09:11:05
  纪念八年前的这场灾难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考。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回复1 楼        文友:虚竹先生        2016-07-20 13:45:52
  谢谢点评!
2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6-07-19 13:36:00
  512地震过去8年了,当年的惨景以及留给人们心灵的创痛也渐渐淡漠了,作者重提512地震给我们留下的教训,的确是最好的祭奠。往事不可挽回,但面对未来,我们理应比以前做得更好。不然,对不住地震中失去生命的人们以及他们的亲人。
   虚竹先生,“民族的脊梁”征文开始了,您原来储存的文章可以陆续参加征文活动了。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回复2 楼        文友:虚竹先生        2016-07-20 13:44:48
  谢谢各位点评!此文是地震一周年应北京市政协的刊物,写我们党派同志为救灾所作贡献的一篇小文。但文章提到的人和事基本都是限于本人了解的,估计还有许多本人不了解,并被埋没的幕后英雄。在此我一并向他们致敬!【雀巢征文】“民族的脊梁”,就是要记录这些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过贡献的人,他们的事迹不应被遗忘,他们同样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