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荷塘】读《托尔斯泰全集》(赏析)

编辑推荐 【荷塘】读《托尔斯泰全集》(赏析)


作者:孙鹤 举人,5117.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26发表时间:2016-07-20 22:29:34
摘要:读书、弄文,我的一半生活。另一半生活则是体味和思想。

【荷塘】读《托尔斯泰全集》(赏析) 那是在读鲁迅作品中了解到的,关于俄国文学的价值,在当时的中国其影响力不言而喻,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在中小学的语文课本里经常被提及,尤其是他的三部长篇小说,不止一次的反复宣称并印证,誉为俄国文学史甚至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之经典传奇。至于诗的部分,则该由普希金占据。
   在那段时间里,我的生活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依旧是扑克、游乐、闲逛,均不曾耽误。只是在闲暇时读其书,特别是在班上的时间,如修道士一般的安之若素,使自己获得与大师完成思想交流的机会,并从中摄取精神上的充实。读书与以前一样,能够下载的便存在手机里,如《战争与和平》、《复活》,好躲在新炉高位的长椅上卧看。不能下载的便只能是端坐于电脑前注视着PDF文档里的诸如童话、政论、剧本、散文、忏悔录,及回忆录三部。这样子做有利于节省时间,可以在两个地方不间断地保持对书籍的热情。但是即便如此,算起来也花了有四五个月。毕竟读书并非唯一,正如我上面讲的,一切本该属于惬意生活的,无一例外不在继续,必然有损读书之进程。还好,我并没有忘记读书,否则恐怕要后悔一辈子了。
   关于托尔斯泰的事业,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我不排除对他的欣羡与妒忌,因为他有我所不具备的相对好的家庭条件,但这并不能妨碍我对其作品的认可。我始终认为有很多背景高傲的家伙,写出来的东西都不过是些破烂货,完全只是为了使人认同,认同自己绝不仅仅是靠着所谓世俗观念关切下的身份、势力,类似这种东西我是不屑一顾的。
   还是转回刚才的话题,托尔斯泰其作品应该是警世较之批驳多许多,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是完全属于教条主义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信仰,正是因为有了它,人们才得以精神饱满地存活下去,而不至于迷惘、颓废,哪怕只是单纯的出于对实物的渴望,抑或是虚无的精神,还是很有真知灼见的情感,再不就是所谓孔孟、老庄、耶酥的教诲。在他的文章中,充斥着基督教义的禁欲思想,以及对残暴者无情地驳斥,对聚敛钱财者的鞭挞,对不劳而获之人的蔑视。总之,向往淳朴农民生活的大师曾在文章里面说过,他最为感激的不是什么富贾巨商,亦不是皇权显贵,而是最为普通的两个叫不上来名字的农民,由此便可见一斑了。诚然,在后期的一些社论中却不难发现大师对于所谓教义都表示出了很强的疑惑,原因在于所谓的教义只不过是些不知所谓的、幻觉似的玩意,以及一些口口声声高呼宗教万岁的家伙只不过是一干惟利是图、中饱私囊的骗子,这更加引起了大师的不满情绪。
   在班上,我发现很多人与我一样,也都喜欢读书,不光全是读现代的什么网游、奇幻、仙侠小说,也有同我一般喜好文学的。不过有些跟我说,他们对于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看着不是太明白,甚至几遍下来仍是枉然的迷惘。其实他们也不必问我托尔斯泰文章的中心思想,因为我也没怎么看明白,但我大致可以了解一干人物的内心独白,只是每部作品所要向读者展示的并不一定就是某些专家所解析的那样,就好像张姓的所谓医疗大师似的,只不过是在诓骗百姓而已。唯一不同的是在于有些人乐意上当受骗,听信媒体的报道、传播,而且还敢于声称别人都没有自己做得对,做得好。至于另一部分与我一样的人,根本就不屑那些污七八糟的劳什子,这样又何尝不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呢?
   长篇小说的枝叶过于茂盛,以致没有一个统筹而干脆的思想。它不同于散文或是杂文,毕竟它们的作用只是借由一件或大或小的事情抒发作者对于某一种事物或是情感上的领悟。相反,长篇小说的每一个人物都务必要有一份描写,由外貌到内心,从性格到做派,或一笔带过,或细致入微。显然,每一个人物都必须服从作者给予的血液、灵魂,或直白地说是流程,这样才能将整个场面烘托起来。所以可以明确地指出,它所揭示的哲理,由作者赋予的惊奇生命的寓意,并不同于前面所提到的散文与杂文那么简练,那么好捕捉。也就是说,它并不单纯局限于某一个人物给予人们的某一种印象。
   说了一大堆,都不过是些自身在读过些许书籍后的一些感触罢了。从《战争与和平》中,我了解到的无非是两个词汇,即尾言中的两组重要的词语——自由、权力。由他们折射出与题目的联系,这使我大体上清楚了大师在呕心沥血之后所要向人们表达并展示的真正含义。同时借由这两个词汇,可以很轻松地,像方程式一样将同题目的共四组词汇做对等式,即战争意味着权力的追逐,而和平则是告诫人们要珍惜自由,特别是当罗斯托夫及尼古拉两个家庭最后阶段的美满安谧的生活,更加预示着和平与自由的真切希望。
   至于大师的另外两部小说,《复活》是表现了聂赫留朵夫的良心发现,自我救赎,以及卡秋莎的自我麻醉,不惜毁灭自己的肉体,直到后来双双净化,只是结局并没有叫他们两人结合,倒是大师故意而为的。至于更为重要的鞭挞与揭露,全部赏赐给了伟大的政府,激发我们潜质的社会。与巴尔扎克不同,托尔斯泰的讽刺更多的是比较委婉、柔和,不似前者的义愤填膺。
   而《安娜卡列琳娜》里的人物感情活动则更为丰富,我也不愿赘述,可能是我理解安娜作为母亲的那种渴望孩子与自己近在咫尺的心情,以及对渥伦斯基细腻真挚的感情。才会对后来的女儿不闻不问,依然只是爱着渥伦斯基,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看透了卡列宁。虽然渥伦斯基非常希望能够得到卡列宁的感召,使其与安娜离婚,并使自己真正意义上完全拥有她,而不似现在通常讲的,非名正言顺的生活。渥伦斯基由于不能让卡列宁开恩,其原因是他或许不了解卡列宁的痛苦,便时常生气,与安娜生气。安娜竟然以为渥伦斯基已经不爱自己,无论自己如何打扮也是枉然,竟然选择了撞车自杀。
   关于卡列宁,我是以为不错的,现实,有责任心,堪为丈夫,更为男人所理应拥有的一切思想,其欲望也是理所当然的。至于拿谢辽沙作为要挟,也无可为怪。倒是安娜,居然以为渥伦斯基变心,确实是生活桎梏所致,其痛苦人人可悯。反观渥伦斯基,其实一直爱着安娜,同样是出于现实生活的感情积郁,才会使安娜产生了误会,导致后者无辜自杀。
   这样看来,每个人都是痛苦异常的,但每个人又都是没有错的。惟有列文,真乃是本部小说里面最为幸福的人了,也符合我所喜欢的类型,低调、有责任心、顾家,又愿意舍身为了改革,且不惜牺牲幸福时光,想来吉提的选择是再好不过的了。总体说来,这对夫妻是尤其美满恩爱的,同时切实贯彻了大师的宗教理念。
   其它的如童话、散文、剧本,同时包括三部回忆性文章,我也都悉数读了。里面有的读得很仔细,有的则大致扫过便罢。其中童话是与安徒生、伊索相差不多的,都是寓意深刻,且篇幅甚小,思想明朗,易懂,看得自然快些。这其中有些是与我刚刚所提到过的伊索童话甚是雷同,我不敢说大师什么,只能理解为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在他的思想方面的感动,多半是相差无几的,哪怕是烘托主题的例子也是如此,相信不过是大师着重推崇的东西占着主要地位。至于为什么记不得了,可能是字数过于多了,倒叫自己懒得去细品;剧本的体裁多以农村为主,其中有热爱生活的榜样似的的人物,当然也少不了为了金钱而不择手段的奸猾小人,或受教唆,或内心果然,这些平民百姓的内心世界抓得精辟、生动,但在言辞方面、表现形式方面却远不如莎士比亚。虽说莎士比亚的作品很是蹩肢(这是大师的意思);最后是回忆录,完全是大师回忆自己小时候的一些家庭状况,以及在这些家庭状况下少小心灵的喜恶与鉴别能力。其实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也是类似的东西,但读起来仿佛没有大师的欢快。
   显然,以上讲的几样,除了那三部惊世骇俗的长篇小说之外,其它的都未曾使我动容。相反,政论中的几篇,以及《忏悔录》是让我惊叹并正视大师重要之关键。当然,其中涉及所谓艺术的几篇东西都该摒弃在外,毕竟那东西实在是毫无用途的,与鲁迅的什么《摩罗诗力说》一般无二,全然不过是在无聊情况下想出来的,字数够得上呕心沥血了,正如鲁迅先生讲过的,无非是为了多赚些稿费罢了。但相信大师的用意不是敷衍,也不算应付,因为以大师的家世是不应该在乎这一点点稿费的,难不成大师还真的是在这个在他晚年看来仍觉得无所谓的领域中辛苦摸索?
   作为其一生中最为被后世景仰并引起了不休争论的论文和忏悔录,里面不仅有对于现实的不解与迷茫,同时也肯定了大师现实主义人文道德观的做派,以及为现代人足以证明大师之伟大的依据。如《天国就在你们心里》、《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那么我们该怎么办》,以及《忏悔录》里面的文字,是与其熬费毕生精力创作的不朽长篇共为一体,都堪为经典。
   记得我在读雨果先生的信笺中也感受到了与此刻不尽相同的震撼。诚然,两位先贤同生在一个时代,却只闻其名,并未相识,但其共有的特点与思想观念却都是值得作为后辈的我们学习的。托尔斯泰所要表达的哲学境界与自身修养是息息相关的,且在文章里窥见一斑,进而奠定了大师在文学方面的不朽丰碑。
   顺便提及一句,作为同样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的看法却并不如何之好,很有可能在大师的眼里,莎士比亚不过是取悦观众的小丑,并非是以真正追求艺术与现实为己任的文学家。在读到大师提出的许多关于莎士比亚剧本中的不和谐、不协调,我竟然也迷惑了。但仔细一想,倒也并不妨碍莎士比亚融会贯通的高超手法。以细节与心理描述为主的托尔斯泰看不惯以转瞬急下的场景变换、人物洞悉为先的剧作天才倒也在情理之中,我倒不认为托尔斯泰有“同行相见分外眼红”的狭隘之心。
   尤为缓慢并认真的阅读,使自己能够在心灵方面得到更多的充实,并不默然于一切物质之下,相反,则超然至一切物质之上。他主观意识上对宗教的虔诚,而后发觉宗教根本不能够使人们了解自己,挣脱自己,超脱自己,反而败坏了所谓宗教的神圣,因为无论任何教派,都是建立在现实社会实物充盈之下的,这样就免不了宗教其实与政府同样为藏污纳垢的地方,虽然外表看上去很是光鲜。
   只有自己才能克制自己,只有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的宗教,我相信大师想要告诫世人的便是这一层含义。大师做了个表率,晚年毅然决然抛开了家庭,抛开了富裕的生活,独自一人行走,直到生命的尽头。

共 40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耐人寻味的人物作品解析。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作者全方位地解读了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及其作品。作者认为《战争与和平》战争意味着权力的追逐,而和平则是告诫人们要珍惜自由。《复活》是表现了聂赫留朵夫的良心发现,自我救赎,以及卡秋莎的自我麻醉。《安娜卡列琳娜》里的人物感情活动则更为丰富。俗话说,文如其人,在作品中也能看到这位文学大师的影子。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作者最欣赏他的《忏悔录》这位天才道德家以残忍的狂热和无情的冷峻,对自己灵魂进行发掘。托尔斯泰信仰宗教,又怀疑宗教,认为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的宗教。作者善读善思,文章如话家常,行文流畅,一语中的,叙议结合,分析深刻、透彻,入木三分,值得品茗细读,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6-07-20 22:32:16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因您更精彩!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阿巧        2016-07-20 22:37:05
  感谢老师带来的精彩赏析,让我们有机会全方位地了解这位伟大的文学泰斗及其作品,重温经典,收获颇丰。文章分析透彻,叙议结合,耐读耐品。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3 楼        文友:阿巧        2016-07-20 22:37:33
  问候孙老师!祝愿您在荷塘创作愉快!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4 楼        文友:陕西派        2016-07-20 23:11:39
  烈夫,是想通过对知识分子的没在改造,达到改良资本主义社会的目的。一般主人公都是知识分子。和狄更斯的思想还不一样。
回复4 楼        文友:孙鹤        2016-07-21 17:26:22
  这一点我感同身受,我想这跟列夫托尔斯泰的家庭出身,及他所接触到的人有关吧。至于狄更斯,我真怕他对于景物、背景、事件的繁冗赘述,所以感觉读起来不免烦躁急迫,恨不能干脆多翻两页。
   多谢指点。
5 楼        文友:陕西派        2016-07-20 23:12:50
  内在改造。
6 楼        文友:天龙        2016-07-20 23:32:38
  祝作者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频!!
7 楼        文友:天龙        2016-07-20 23:32:52
  祝作者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频!!
8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6-07-21 19:46:23
  欣赏学习精彩文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9 楼        文友:陕西派        2016-07-21 21:25:44
  咱们现在,能认真做长篇的少之又少,即使是长篇,大都是后现代,或者都是超验主义。就是那种直接复制社会生活,做成小说,不加工,不提炼文章的深层意义的文。一般都是后现代,现实主义的作者,真的很稀少。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