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走过】故乡的石板桥(散文)

精品 【柳岸·走过】故乡的石板桥(散文)


作者:一叶芭蕉 童生,946.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33发表时间:2016-07-25 06:20:17
摘要:我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要特意再走一次石板桥,再感受一次石板桥的温度,问候一下她,让她知道我们没有忘记她。石板桥留在水田之中,变成了一道永远的风景,与村子紧密连接在一起。

【柳岸·走过】故乡的石板桥(散文) 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我的亲人,她们一直看着我成长,在我生命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无论时光如何的变化,都磨灭不掉我对她们的爱。
   我家门前有一陇水田,宽约一百米,从村头一直延伸至村尾,似一条长龙,静卧在大地上。这一片水田,水源从不会干涸。在遥远的过去,这里肯定是一条河流,奔腾的河水从这里经过,最后流入大河。由于沧海桑田,河流干涸,才变成了一片水田。村子的人们靠这一片水田,种植农作物得以繁衍。
   这一陇水田把村子分割成两半,一排排房屋不均匀分布在水田两侧。星星点点的房屋,点缀了长龙,似龙爪张扬,蓄势待发。
   村里一直有一个传说,龙的四爪之处房屋绝不能少,人口也不能外迁。这些地方作为龙的羁绊,镇压着它,不然它早腾起飞走了。
   村民们来来往往必须穿过水田。干农活的,必须穿过水田;寻亲访友,必须穿过水田;学生上学,必须穿过水田。平常人们都沿着田坎走,但是雨季的时候,田坎都被淹没,行走成了大问题。
   曾经有一次涨洪水,还冲走了两位去上学的姐弟,姐姐十岁,弟弟七岁,都是花季的年龄啊!那是五月份的时候,端午刚过,正是梅雨季节,落不完的雨,道不完的愁。水田里刚插下不久的秧苗,仅能看到顶上一小截。虽然田坎没有完全被淹没,但是部分田坎水流很大。两姐弟结伴上学,就像在洪水直流的田坎上跳舞。一不小心,弟弟被洪水冲走了,姐姐伸手救弟弟,也被冲走了。
   尽管附近的人以最快的速度冲过来救援,还是没有能够挽救两条幼小生命。当两人的父母赶到,他们哭天喊地也无济于事。孩子是一家人的希望,没有希望,如何活。孩子的母亲几次想要跳入洪水中,与孩子们同去。虽然周围的人们死死拉住,但是她的灵魂还是离去了,只剩下空荡荡的身体,成为了行尸走肉。孩子的父亲坚强一些,但是泪水也已经流干。
   这条路变成了死亡之路,伤心之路。逝去姐弟的父亲哭够了后,不愿别的人再步姐弟俩后尘,一个家已经破碎了,不愿再有家庭破碎。他擦干泪大力呼吁村里在水田上架设桥梁。无论出钱,还是出力,他都愿意出最多。众人拾柴火焰高,没多久村里的人们就在水田里架上了木桥。但是木桥也挡不住洪水冲击。第二年,村里遇上了百年难遇的洪水,木桥似浮漂一样,在洪水中飘摇,最后随洪水冲到了下游。木桥跨了,人们又回到了从前,在刀尖上跳舞的日子。逝去姐弟父亲,再次站出来,组织大家捐钱,请来石匠,打算在原来木桥的位置,搭建石板桥。
   原来木桥的位置位于村子中央,是村民聚集地,学校、村委会都在这一片。但是青石所在地,在上游五公里处。整个村子,只有这里的青石最好,又硬又没有裂纹。石板桥架设,需要十几块长三米,宽五十公分的石板。人们必须从山体中整块切割而出,再在水田中架上石墩,把青石铺在上面,石板桥才能架设完成。
   为了保证青石的完整,不能用炸药,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分割石头。在寒冷的冬夜,在青石裂隙中倒入热水,加快石头结冰。然后在第二天早上,利用大火,把石头裂隙烤大。石匠再根据裂开的纹路,把青石整块敲出。这是一门细致活,也是慢活,一点急不来。整块青石取下后,运输又成为了大问题。如此大的青石,至少上千斤重,全靠人力扛动,根本不太现实。但是埃及人能造出金字塔,中国古人能造长城,这点难度也难不住村民。人们在石头下面铺上圆木,推一下,再换一下木头,似蚂蚁搬大象一样,把青石一个个运输到了目的地。全村人们总动员,男女老少一起动手,费时两年,石板桥才完成。逝去姐弟的父亲却因为太用力干活,又太悲伤,积劳成疾,在石板桥建成后没多久,也离开了人世。他舍己为人的壮举,让村子的人们深深感动。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字为石板桥命名,让他与石板桥一样流传千古。
   石板桥建设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当然没有能够亲眼看见建设的过程,只能从长辈口中,或者石桥边上的石碑,感受到建设石桥的艰难。石板桥边上的石碑上刻录了捐献人的姓名及物品,都是某人捐了多少米、多少布,很少有直接捐钱的人。在五六十年代,人们太穷了,根本没有多余的钱,但是为了架桥,他们还是出力出物。这是一项流芳百世的好事。
   石板桥经历了岁月的洗礼,经过无数人双脚一次次摩擦,变得光滑如镜,熠熠生光。清晨,天空微亮,人们挑着农家肥,在石桥上穿行;傍晚,晚霞正艳,人们从山上挑着柴禾,再次经过石桥;人们外出到镇上赶集,也需经过石桥。石板桥融入了人们生活,每一刻都离不开它。
   石板桥是我上学的必经之路,无论酷夏,还是寒冬,我都必须用双脚体验石板桥的温度。夏天,我经常光着脚丫子走石板桥,炙热的石桥,把我的脚掌磨出了厚厚老茧;冬天,石板桥上更光滑了,一层薄薄的冰块,铺在桥上,变成了我的溜冰场。
   石板桥边上没有做护栏,在光滑的石板桥上面溜冰,很容易溜进水田里。我就溜进去过一次。寒冷的冬天里,在冰冷的水里打一个转,冰冷的水与身体直接接触,再强壮的身体也扛不住,我毫无悬念得了重感冒,打了几天点滴才好了起来。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再石板桥上溜冰。
   石板桥架在水田之上,是垂钓的好处去。特别在雨季,水田的水满了,水流推动田里的鱼奔走,鱼在这一带缓冲地带聚集,我们只要鱼饵放下,肯定能有收获。整个雨季,石桥都是人,一个个带着斗笠,披着蓑衣,出神地钓着鱼,正是“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需归。”由于我们学校就在石板桥边,我们经常忘记了上课,入迷的钓着鱼,有时在下课十分钟,也要跑过来钓一次。
   石板桥是我与小伙伴玩闹场所,我们经常从教室里捡来五颜六色的短粉笔,在石板桥上勾画着各种各样图画。我们相互画自画像,画一头小猪,或一条狗,然后在边上写上小伙伴的名字。我们相互追打着,欢声笑语响彻石板桥上。
   随着村子里修通了公路,石板桥退出了历史舞台。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石板桥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把村子与外界连接了起来,把人们的心紧密连接在一起,让村子得以繁衍、发展。时代的进步,并不能抹去她做出的贡献。
   我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要特意再走一次石板桥,再感受一次石板桥的温度,问候一下她,让她知道我们没有忘记她。石板桥留在水田之中,变成了一道永远的风景,与村子紧密连接在一起,静静地伫立在水田之中,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

共 25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无论是为了生活抑或是为了理想,在离开家成为游子后,会倍加思念故里。这份感情的沉积便会在心的一偶发芽生长成一颗颗诗,一篇篇文。生命从故土开始,吸吮故土精华,根是扎在故土的源,无论水流到什么地方,无论流多远也会把故乡牵挂。散文《故乡的石板桥》就是一个热爱家乡的典范,文章带着浓厚的乡土风情,从石板桥的诞生说到自己的真切感受。《故乡的石板桥》是宽厚的,是慈祥的,更是深情的。游子是故乡土地抚育出来的一棵小草,在故乡的石板桥见证下快乐长大,在思念故乡石板桥的歌谣中快乐地生活着。所以,“我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要特意再走一次石板桥,再感受一次石板桥的温度,问候一下她,让她知道我们没有忘记她。石板桥留在水田之中,变成了一道永远的风景,与村子紧密连接在一起。”同时也与每一位离开家乡的游子联系在一起,她如慈母的眼光,将永远牵系着游子的心。短小精悍的一篇思乡妙文,朴实、真切,情思细腻深长。佳作,鼎力推荐众亲赏读。【编辑:如风姐姐】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60729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6-07-25 06:22:48
  《故乡的石板桥》像摇篮,成了游子心灵的归宿与思乡情感的寄托。
回复1 楼        文友:一叶芭蕉        2016-07-25 17:24:47
  姐姐辛苦了,敬茶。
2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6-07-25 06:24:55
  芭蕉,你的故乡一定很美,钟灵毓秀,人才辈出。
3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6-07-25 06:28:49
  不管我们的脚步行了多远,故乡都会一直放在心上。 不管我们的目光望及多高,故乡都一直在眼中不曾移除。问候芭蕉,吉祥如意。
4 楼        文友:文枫        2016-07-25 11:29:18
  故乡的石板桥,留下了童年美好的记忆。远离家乡后,石板桥成为心中的牵念和记忆,家乡的石板桥,是游子心中的的最爱,是时常感动内心的的那份温暖!问候文友!夏安!
文枫
回复4 楼        文友:一叶芭蕉        2016-07-25 17:25:28
  多谢来访,问好,愿文友身康笔健,在柳岸快乐。
回复4 楼        文友:一叶芭蕉        2016-07-26 18:43:07
  谢谢点评,故乡的一切都让人难忘。
5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6-07-25 22:56:48
  不忘儿时石板桥,因为那是家乡的一景。更是人们离不开的交通要道。如今,石板桥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却退不出作者记忆,石板桥永恒成一道最美风景
6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16-07-26 07:42:30
  朴实无华、情感真挚的文章,让我想起我老家的那座桥,如果能将将情与景完美地结合起来,突出人物的刻画理好。
回复6 楼        文友:一叶芭蕉        2016-07-26 18:41:51
  多谢指点,问好。
7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16-07-26 07:45:44
  点评里多了一个“将”字,“理好”应该是“更好”,属误打,对不起。
8 楼        文友:刘柳琴        2016-07-26 18:26:38
  欣赏佳作,为佳作点赞,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9 楼        文友:三省        2016-07-27 06:43:59
  从建桥的过程,到一桥飞架南北的喜悦及石板桥带给我们的便利,到石板桥成了一道永远的风景,一直牵动着读者。美文拜读学习!
回复9 楼        文友:一叶芭蕉        2016-07-29 10:58:57
  多谢来访,问好,故乡的石板桥只是记忆里的一小部分。
10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6-07-29 10:26:08
  思乡,总有所寄托。家乡的石板桥寄托着作者浓浓的思乡情,太多、太刻骨的记忆都与石板桥有关,欣赏!
回复10 楼        文友:一叶芭蕉        2016-07-29 10:57:49
  谢谢来访,故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