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七夕话节

精品 七夕话节


作者:天涯伊人 进士,6433.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71发表时间:2009-08-22 19:12:22

七夕话节 翻开日历,农历七月七日又将到来。七月七,中国称七夕节,近年又被人奉为“中国情人节”。
   每每过节,节日之争便如沉渣泛起,在面红耳赤的争论中让人莫衷一是。
   七夕,是传统的“女儿节”,还是“中国的情人节”?中国人为什么要过起洋人的节日来?七夕将至,又将山雨欲来,狼烟再起。
   中国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牛郎织女的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这是一个千古流传的很美丽、很动人的爱情故事。小时候,我也曾被故事吸引而无数次地仰望星空,想追寻那成群飞向天河搭桥的喜鹊,虽然每每失望,但那也不失为一分童趣。正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演化出了中国的一大传统节日——七夕节。这天,老人会告诉你,天上飘落的雨,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洒下的泪。传说在七夕的夜晚,夜深人静时,抬头天空可见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低头瓜果架下可偷听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豆蔻之年的女孩们,便一个个躲在葡萄架下听那牛郎织女相的悄悄话。又传说听得此话的待嫁少女,日后便能得到千年不渝的爱情。或许,一见钟情,生死相许,身心交融,不离不弃,生儿育女,同甘共苦,命运相系,白头谐老,这些才是七夕这个中国传统的节日里人们的祈愿,这是一份灵与肉相结合的自然健康的爱情。
   或者,七夕之日,逢上晴朗的天气,做母亲的往往会在院中放一盆清水,让女孩们聚在一起“漂花针”。面对朗朗星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此谓之乞巧。所以,七夕古又谓之“乞巧节”。我猜想,是否由“两七”相会,才谐出了这“乞巧”来?
   杜牧有一首以“七夕”为题的诗:“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从中可知,过去的七夕并不像现代这般甜蜜,而多多少少蕴含着一些伤感与愁怅。而今,不少中国男女在这天牵手赠花,或公开追逐或秘密幽会,浪漫有加地过起中国的外国式情人节来。
   情人节本是泊来品。情人,顾名思意似乎应该是有情之人,当是男女恋情。而有情之人的归宿又当是终成眷属。诗云“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即便夫妻无奈分离似牛郎织女,也不在朝朝暮暮,仍会是有情人的。时下,这情人已被人“拿来”付之专用,暧昧味道被款款注入。说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好像别扭一点,因为情人这个词在今天中国人的印象里,已经多多少少被异化而似乎声名不佳,情人关系对于未婚者似乎多是指婚前性关系,对已婚人士而言便是婚外性关系了,难怪但凡提到情人、情人节,人们嘴角不免挂上一点暧昧和诡异。
   据查,每年的2月14日的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男女在这一天互送巧克力、贺卡和鲜花,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最喜爱的节日之一。又有说一年里,已经有了12个不同的情人节,每个月的14号都是情人节。可见情人节在西方魅力之大,影响之广。情人节早已风靡全世界,各国习俗略有不同,但情人节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习俗,那便是约会。约会是情人节的标志,与其它节日聚会不一样,这天你得约上你的最爱共同庆祝,互赠礼物,作为见证,记念情感。如此温馨浪漫而神祕,难怪这为一些多情人尤其年轻人所钟爱追捧。
   不少中国人现在差不多以近乎狂热的热情过起了圣诞节,同样,情人节也已经悄悄地渗透到了无数人尤其年轻人的心目当中,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之外的又一个重要节日。七夕既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牛郎织女是中国籍的,也就理所当然成了中国的情人节,并可以堂而皇之地与西方情人节相提并论。但也有人认为,这是曲解了七夕节的真正含义,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应该说是中国的女儿节才对。
   是谁,把传统的七夕变了情人节日?经查,早在1993年,当时的中宣部副部长徐惟诚提出:何不搞一个中国的“情人节”?1993年3月11日《报刊文摘》转摘徐惟诚报告,说到:我们的传统节日,有许多被淡化了,没有过去那么热闹了,这似乎不太合算。“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白居易写唐明皇与杨贵妃在七月七日长生殿的誓词。为什么不可以把这一天当作中国的情人节,省得小青年去过外国的情人节。”这是给七夕“穿靴戴帽”封为“中国情人节”的最早建议。如今几乎可以确定,这个“七夕中国情人节”是一个新造的节日,七夕的文化内涵中,并无情人节的内容。新造未尝可以,不过不要误以为七夕历来就是“情人节”。
   把七夕节变作情人节过,行吗?如何看待中国人的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等“洋节”情结?
   这得从节日说起。“节”最初在汉字中是指植物叶与枝交接的部位:“其于木也,为坚多节。”动物的骨骼衔接外也叫节:骨节。以此引申出的一年之中的节日,则意味着具有关键而特定的意义。节日是生活中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是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现代出现的节日,大多与环境和人文出现,适应人们日常生活衍生出来的节日,从一小部分人倡导,到后来广为流传。例如世界水日,时间眼日,315消费者保护节日。
   节日蕴含着各种文化元素。世界各民族文化传统各异,所以,各民族各地区都有自己的节日。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节日也自成体系。一些中国节日源於传統习俗,如中国的春节、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等。有的节日源于对某人或某件事件的紀念,比如中国的端午节、国庆节、青年节等等。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主要有生产、生活及祭祀三种类型,除了某些单独的祭祀节日外,在大部分生产与生活类传统节日中,祭祀也是最主要的活动内容之一。还另有国际组织提倡的运动指定的日子,如劳动节、妇女节、母亲节。我国现行的法定节假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自然因素产生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一类是以人文因素产生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劳动节、国庆节。
   西方文化有别于中国,它们也自有反映其文化、传统习俗的节日。西方宗教盛行,许多节日源於宗教,如圣诞节,是基督教的一个重要的节日,每年12月25日纪念耶稣基督的诞辰,是普遍庆祝的世俗节日。狂欢节,是东正教“谢肉节”的世俗化,时间大多在阳历二月中,一般开始于封斋节的前三天,节期为三天。复活节,是基督教为纪念耶酥“复活”而设的节日,是西方国家仅次于圣诞节的第二大节日,时间大多在阳历四月。
   实际上,节日是一年中被赋予特殊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是人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集中展现,是各地区、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节日习俗是在节日里出现的风俗习惯,常因节日体系及更深层次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差异而有所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不同造成的。习俗差异作为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影响与作用更为直接而具体。
   有人说,传统的七夕节,变迁成为中国的情人节,多是受西洋风气影响,因此有崇洋之嫌而不足取,甚至该予抵制取缔。
   受西洋风气影响也许是实,但推论却有待商榷。
   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节日是长期积淀自然形成的,是老百姓自己选择的,如果仅仅因为西方有个情人节,我们就要生拉活扯拼凑出一个自己的情人节,这的确大可不必;但如果在潜移默化中年轻人都喜欢的某节,庆祝的人多了,而且长此以往,自然也就成了节日,犹如“世上本来没有什么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一样”。如果“中国情人节”水到渠成,挂在七夕节或其他什么节的名头之下,似乎并不十分重要。
   传统的民族节庆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包含着一个民族历史形成和沉淀下来的性格、心理、信仰、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以及诸多民族文化深层结构内涵的价值取向,是民族精神在特定的社会土壤上长期孕育的结果和重要载体,是一个民族生存形态最突出、最具特色的展示。它密切地伴随人们的生产活动、认识活动以及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产生、演变和改造,并受控于人们不同的物质生活和不同的历史时间的思想意识,同时也在不同的层面反过来作用于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的发展。
   中西方节日习俗是中西方民族传统文化、道德习惯的一座无比丰富的宝库。就不同民族的传统节庆文化而言,各具特质又互有长短。中国传统节日最重要的文化特征是具有极强的世俗性及泛神性,其实也就是非宗教性。这是由于中国早期的社会结构是建立在以自然崇拜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习惯势力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有异于西方古代的神本主义及近代人文主义的“人本主义”,其基本的哲学理念与理想的希望值,是主张神灵与人二者之间相互的协调与平衡,即所谓“天人合一”。中国的节日主要源于岁时节气、祈求吉祥幸福,节日习俗以吃喝为主题,节日中等级痕迹、长幼尊卑分明,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中国人对生命的追求,是以通过饮食来实现的健康长寿为目的,对社会则以君臣民等级制为目标。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季节及相关事件,缅怀上帝,祈求保佑,节日习俗以玩乐为主题,其原因主要是西方人对生命的追求以健康快乐为目的,并通过宗教和活动来实现,对社会则以平等自由为目标。不同的民族传统节庆之差异,都与该民族或由具有相同文化特质的诸多民族所构成的文化体系的生存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密切相关。中国人过过“洋节”,对于了解他国的节日习俗,尊重他国的风俗习惯,建立友好的民族关系都不无好处。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新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更使“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交流和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中西文化的交流,也势所必然。节日既是文化的载体和反映,中西节日的交流和融合,也就势所必然。以圣诞节、情人节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传统节日,慢慢地正在被一些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所接受;情人节所强调的对情人的真爱和责任,正在成为中国年轻人内心的爱情价值标准,这并无不妥。又如感恩节,虽然在中国的知晓和接受程度尚不如圣诞节、情人节,但这一节日所倡导的感恩精神也是当前中国社会所需要的人文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原本非常推崇感恩,讲所谓“投桃报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但时下似乎已日渐式微。中国需要在中西节日文化的交融中,重振感恩文化,吸收诸如感恩精神、宽容精神等体现人类进步趋势的文明内涵,使我们少一些物欲,多一些温情,少一些狭隘,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自我,多一些对他人的关怀和感恩。如果出于这种初衷,或者见到这些成效,过什么节,它源于何方,是大可不必过问的。
   今天,竞争己成为一种必然生存方式,紧张忙碌之余,追求娱乐或自娱是一种现实客观需要。西方的节日更多地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参与性、狂欢性、热烈情绪的发泄性,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等等莫不如此,西方节日的这种文化特质正好能满足今天中国人的这一需要。这是“洋节”在中国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的经济制度已然是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市场经济,由此它会要求有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与西方节日的融合,是这种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的一个必然反映。不认识不接受这些事实,无异于掩耳盗铃。
   中国人多一些淋漓抒发心情的洋节有什么不好呢?不是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走近圣诞节、情人节的同时,也学会了在母亲节、父亲节给老人献上一份祝福了吗?谁说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是相辅相成、多元文化不是共存的综合体呢?
   有人说,过洋节、过中国情人节,并非是某种潮流、趋势,也并非由于人们对爱情的忠诚信仰,而是商业上的炒作,是商人为了赚取银子的推波逐澜。不全对,商人逐利借机生财不假,但社会岂能仅靠一群商人来推动或左右?
   所以,结论是:第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交流势不可挡,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节日文化的交流融合理所当然,自然而然。民族间文化交流融合当然会有一个过程,对个人亦是如此。对于洋节,不妨先理解者先过,后理解者后过,不理解者不过。对变七夕节为中国情节也可持此态度,豁达宽容一些,大可不必惊呼什么“抢救中国文化”之类,把“七夕中国情人节”当作含有民族自尊的文化符号,未免有些牵强。第二,对待一系列西方洋节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坚持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原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自己来拿,取长补短,为我所用,甚至注入必要的中国元素!比如在西方节日中,人们交换的礼物更注重于情感友谊价值而非物质价值,有如中国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礼轻仁义重”,这与中国的现代节日文化中越来越呈现出的向世俗化、甚至庸俗化而非情感寄托、精神升华转变的不良倾向大相径庭。我们当取它山之石来攻玉。第三,在崇尚洋节、风风火火过洋节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了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优秀的节日文化传统,千万不要在盲目崇拜中迷失了自我。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国人民文明智慧,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传统的节日文化,都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华: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喜庆团圆节日,全家团圆,和谐美满,充满愉快;清明节,踏青扫墓,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有乐有吃,何乐不为?中秋节举家团圆,花前月下,赏菊花,吃月饼,品美酒,话别离,孝敬长辈,关爱晚辈,其乐融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节日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等传统美德和古朴纯正的民俗文化。这些都是现代社会生活所不可或缺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西风东渐,这些传统和文化真的不该被遗忘!
   所以,七夕之际,当你沉湎于“中国情人节”之时,我要提醒一下:朋友,记得你还是牛郎织女的后裔吗?

共 545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七夕话节,对中国传统七夕的由来作了深入细致的考证,同时对西方情人节对中国年轻人的影响也作了源头上的梳理考证。七夕成为中国的情人节,既有西方情人节的启发影响,也有中国这个传统节日本身具有的爱情元素的原因。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本身就是互相影响着的,中华文明到了今天,那是 我们的古人以开放的心胸大量吸纳了外来文化的,在这个问题上,不必闭关自守 ,管他是西方还是东方,只要是对人性有良性诱导的,都是好的。【编辑:邬海波】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823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邬海波        2009-08-22 21:20:32
  七夕话节,对中国传统七夕的由来作了深入细致的考证,同时对西方情人节对中国年轻人的影响也作了源头上的梳理考证。七夕成为中国的情人节,既有西方情人节的启发影响,也有中国这个传统节日本身具有的爱情元素的原因。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本身就是互相影响着的,中华文明到了今天,那是 我们的古人以开放的心胸大量吸纳了外来文化的,在这个问题上,不必闭关自守 ,管他是西方还是东方,只要是对人性有良性诱导的,都是好的。
以真情打动读者,用灵魂感知世界。
2 楼        文友:美是一次邂逅        2009-08-23 00:21:43
  深入细致的考证
人走,茶亦凉,有明月,照背影涉水而过。
3 楼        文友:悠沙        2009-08-23 16:42:45
  七夕话节,分析得很透彻,也很精辟,有独到的见解,也引人深思。
  
   不过个人觉得:七夕,能和心爱的人一起渡过美好的一天,也是幸福的,人生嘛!不必考虑太多因素,微笑,幸福过好每一天吧!
快乐、微笑的我,喜欢文学的我
4 楼        文友:龚凤军        2009-08-25 07:53:21
  写得好!!!
5 楼        文友:葬花吟        2009-08-25 13:21:30
  呵呵!欣赏!你的文章总有独到之处,很值得大家来欣赏!问好!
开朗,上进,活泼,喜爱运动!喜欢写点!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